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倦 又说文一曰终也 又小尔雅明也(又广韵当故切集韵正韵都故切𡘋音妒同斁败也书洪范彝伦攸斁传斁败也)

(释文多路反说文引洪范作诗大雅耗斁下土笺斁败也释文说文字林皆作)又前汉薛宣传不得其人则大职堕斁 
 注斁 丁固
反坏也(又集传同都切音徒涂也周书斁丹雘按今书梓材惟其涂塈茨又惟其涂丹雘疏于二文皆言斁即)
(古涂字则 (第 23a 页)
正字也八女一作一止)两日之详年□(晋郭璞云永昌有二日之象其
后隆昌亦同是知□乱之轨千载同之)
梦桑必验 (丁固
梦井中生桑以问赵直直曰桑者四十八
字君寿不过四十八卒)
赐□先知(汉武帝呼东方朔来来遂进前帝再叱之朔曰 (第 3b 页)
  㳄次(上叙连翻㳄液也从水下千赐翻次第从一二之二)


  澌凘(上先智翻死之言澌也下小兹先智二翻水上冰也)

  秅秏(上丈加翻秭数别名又 丁固
翻禾束又济阴县下呼报翻减也)

  涷冻(上德红翻水名出发鸠山亦泷涷沾渍又都贡翻瀑雨下德红翻冻凌又都 (第 24b 页)
救寿春次于镬里朱
异至自夏口綝使异为前部督与丁奉等将介士五万
解围八月会稽南部反杀都尉鄱阳新都民为乱 廷尉
丁密
步兵校尉郑胄将军钟离牧率军讨之朱异以军
士乏食引还綝大怒九月朔己巳杀异于镬里辛未綝
自镬里还建业甲申 …… (第 32a 页)
十月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 廷尉丁密
光禄勋孟宗
为左右御史大夫休以丞相兴及左将军张布有旧恩
委之政事布典宫省兴关军国休锐意于典籍欲毕览 …… (第 36b 页)
丧众知其非疾病莫不痛切又送休四子于吴小城寻
复追杀大者二人九月从西陵督步阐表徙都武昌
史大夫丁固
右将军诸葛靓镇建业陟璆至洛阳遇司
马师卒十一月乃遣还皓至武昌又大赦以零陵南部
为始安郡桂阳南部为始兴 …… (第 40a 页)
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取孙和陵上鼓吹曲盖比至
建康众万馀人 丁固
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
走获谦谦自杀分会稽为东阳郡分吴丹阳为吴兴郡
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十二月皓还 …… (第 41a 页)
丞相万彧出镇巴邱夏六月起显明宫
冬十二月皓移居之是岁分豫章庐陵长沙为安成郡
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 丁固
孟仁为司徒司空 …… (第 41a 页)
相万彧被谴忧死徙其子弟于
庐陵何定奸秽发闻伏诛皓以其恶似张布追改定名
为布
二年春三月以陆抗为大司马 司徒丁固
卒秋九月改
封淮阳为鲁东平为齐又封陈留章陵等九王凡十一 (第 42b 页)
(而吴有左右焉晋书曰魏以司空何曾为晋国丞相以/王沈为御史大夫吴孙休以 丁密
孟宗为左右御史大)
(夫是也晋初省之此皆为三公非今御史大夫也今御/史大夫即汉以来御史中丞是也后代或置 (第 5a 页)
绳以法又陆抗时为大将
在疆埸故以计容忍抗卒后竟徙凯家于建安或曰宝
鼎元年十二月凯与大司马丁奉御史大夫 丁固
谋因
皓谒庙欲废皓立孙休子时左将军留平领兵先驱故
密语平平拒而不许誓以不泄是以所图不果太史郎 (第 77b 页)
刑未灭故老犹存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
凯以謇谔尽规而施绩范慎以威重显丁奉钟离斐以
武毅称孟宗 丁固
之徒为公卿楼元贺邵之属掌机事
元首虽病股肱犹良爰逮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
瓦解之患皇家有土崩之衅历命 (第 27b 页)
刃自卫云入境抚以恩德罢亭
候商贾露宿郡中称为神明迁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
至任遣使祭孝子南海罗威唐颂苍梧 丁密
顿琦等墓
时江祏姨弟徐艺为曲江令祏深以托云有谭俨者县
之豪族艺鞭之俨以为耻至都诉云云坐徵还下狱会
(第 11a 页)
(吴孙休以 丁密
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晋初省之此皆为三公非今御史
大夫也(今御史大夫即汉以来御史中丞是也后代或/置大 (第 9b 页)
事也)返自洮阳因求种麦沓中不敢归成都(司马/昭因)
(是决计绊维于/沓中而伐蜀) 吴主以濮阳兴为丞相 廷尉丁密
(第 2a 页)
 冬吴西陵
督步阐(西陵即夷陵吴主权黄武元年/改夷陵曰西陵宜都郡治焉)表请吴主徙都
武昌吴主从之使 御史大夫丁固
右将军诸葛靓守建
(靓□/正翻)阐骘之子也(吴主权时骘为西/陵督骘之日翻) 十二月壬戌
魏帝禅位于 …… (第 2a 页)
不乡)因民劳怨聚众数千人劫吴主庶
弟永安侯谦作乱北至建业众万馀人未至三十里住
择吉日入城遣使以谦命召 丁固
诸葛靓固靓斩其使
发兵逆战于牛屯(据吴历牛屯去建业城/二十一里靓□正翻)但兵皆无甲
胄即时败散谦独坐 …… (第 11a 页)
 罢山阳国督军除其禁制(魏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国/于河内山阳县之浊鹿城)
(置督军以防卫之至晋时帝孙康嗣立/人心去汉久矣故罢其卫兵除其禁制) 十二月吴主
还都建业(月考异曰吴志陆凯传或曰宝鼎元年十二/ 凯与丁奉 丁固
谋因皓谒庙欲废皓立孙) …… (第 11b 页)
公相容过此
为清议大颓虽有考课之法亦无益也事竟不行 丁
亥帝耕籍田于洛水之北 戊子大赦 二月吴主以 左御史大夫丁固
为司徒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吴/录)
(曰孟仁本名宗/避皓字易焉) 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殂帝居丧之
(第 17a 页)
  (墓皆在郡境碑碣尚存则姚氏/之居吴兴也久故望出吴兴)
  (谨按阮孝绪云信字元直吴兴人陆德明/云信字德祐未审孰是拈出以俟参考)
 吴司徒 丁固
墓 太平寰宇记在县东十五里固山
  阴人尝梦松生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后果为
  司徒(西吴里语武康丁 (第 22b 页)
墓村有汉 丁固
墓) (第 22b 页)
   (借勾查而居奇臣前阅总督漕臣沈文奎题疏及/部臣覆议慎重精详深恐殷实运军窜户逃差致)
  (国误漕务虽然臣谓此辈有敢窜之心无能窜之法/ 家)
   (何也两书在案运自运丁自 丁固
截然不容混也/臣思我)
(皇上念念为民事事除害一切直省钱粮尽照万历年间/ 编派以绝额外滥加 (第 22b 页)
 太史慈        李 衡
  聂 友        孙 印
  沈 莹(以上丹阳太守/)
   丁 固        
诸葛靓(以上建业太/守)
  吴 展        贺 邵
  谢 勖        太史亨(以上吴 (第 14a 页)
  二十年(丁丑吴太平二年)春二月以豫章东部为临川郡秋八

月鄱阳民为乱 廷尉丁密
步兵校尉郑胄将军钟离
牧率军讨之(孙亮传)

  钟离牧传云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作乱出牧为
监军使者 (第 19a 页)
  刁 鹏       许 㻛


  刘 选       楼宗衡

  狄 茂        丁 固

  罗 远       张孟奇

  彭 达       吴 禔

  高 第       曹嗣宗 (第 54b 页)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下
             宋 袁枢 撰
  晋灭吴
魏元帝景元三年冬十月吴主以濮阳兴为丞相 廷尉
丁密
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初兴为会稽太守
吴主在会稽兴遇之厚左将军张布尝为会稽王左右
督将故吴主即位二 …… (第 47a 页)
杀之 冬吴西陵督步
阐表请吴主徙都武昌吴主从之使 御史大夫丁固

将军诸葛靓守建业
二年春三月吴主大会群臣庐江王蕃沈醉顿伏吴主 (第 48b 页)
 (之妻执犯跸之平事在汉文帝三年断郭解之狱事/在汉武帝元朔二年戮丁公之为注见汉光武建武)
 (二年诛 丁固)
质实(华林园注见汉后主建兴十五年南阳/郡名注见秦二世三年平阳郡名注见)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茂先张华 (第 41b 页)
  兵弁随同本官先时分散巡查遇警互相追捕而以
数十州县之道路村庄俱责成于数名额设之捕役
欲期盗熄民安实有鞭长莫及况此四路同知之设
原令其躧缉勾擒与外省厅员止司司捕提比者有
间若尽去其爪牙岂足供夫臂指此其大势之不可
裁并者也至于台臣所称兵丁同居一城遣之远出
既虑滋事及地方被失未经分汛之兵无从查比得
以脱然事外等语查营汛防兵皆设于通衢大路其

四散村庄不能离汛游巡惟四路弁兵平时皆分拨
各州县于远乡僻壤访缉巡查遇有某县失事即立
限查挐逾期严比非因未曾分汛不为查比若虑其
滋事不使远出则与设兵之意相左此条似毋容议
又称四路兵丁并无副参等官训练凡布阵列营连
环鸟鎗之类皆在不习字识书办占领钱粮百名中
复八九名等语查兵 丁固
在操演技艺而因事分设
如河兵防河捕兵缉盗各有专重当其事务稍閒未 (第 81b 页)
  雷庙在县城东北明嘉靖四十三年知县叶儒建
后圯镇守浔梧参将刘宗汉重修岁旱祈雨于此
火神庙在关帝庙东

  孝感祠在县蝴蝶山前祀汉孝子 丁密
元大历二
年为贼焚燬明洪武七年吏部员外郎金文仲建
万历二十五年知县曾莘迁城东有碑记

  国朝康熙元 (第 3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