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投匮凡单头小催从前借名侵蚀者槩行禁革又/皇木皇竹寡妇进京牵挽等差预借库银应付输)
  (饷时令民每差附投钱一文于匮有不足则官自/补苴又旧例隔岁一浚运河单民苦之查漕艘 过)
  (仪
岁额一千六百馀载盐艘循环往来岁额数千/馀载乃集绅商公议挑费商输其六单里民各输)
  (其二去其大甚单 (第 22a 页)
   上在红庙大街口齐集奉移时

圣祖仁皇帝祭酒三爵攀号不已
梓宫启行舁榻哭送出
  宁寿门西门举哀跪送
灵驾发仰望不见始止哀还苫次王以下各于齐集处
   跪迎举哀候 过仪
驾前列
徽号册宝奉安采亭校尉舁举在黄盖前行凡
仁宪皇太后御用器物均恭奉在仪驾两旁随行次
  妃嫔等 (第 58b 页)
  (者益有加于昔诸生相率请予记夫求道必以学/学必有师孔子万世之师也人所以灵承向慕者)
  (宜无所不用其心况学宫乎况浚仪为中州之首/邑乎孔子 过仪
仪封人云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晋)
  (地道记曰仪封人见孔子即此浚仪盖在当时其/邑人已知景承向慕如此况我 (第 8a 页)
   看详三事疏
弘治四年鸿胪寺右少卿李燧应诏言十二事内三款
一定礼制诸司职掌所载冠礼止有亲王而东宫者不
载婚礼止有亲王公主而东宫者不详及建立东宫册
封亲王幸太学耕耤田上徽号等礼又皆不录乞敕礼

部取近年行 过仪
注并廷试进士面谕大臣天下诸司
朝觐诸未备礼仪逐一议处得宜或续于职掌之后或
别为一书与职掌并行
一置斋 (第 12b 页)
万世之师也人所以灵承向慕者宜无所不用其心况
学宫乎况浚仪为中州之首邑乎孔子 过仪
仪封人云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晋地道记曰仪封人见孔子即此
浚仪盖在当时其邑人已知灵承向慕如此况我朝列
(第 25a 页)
 金铉
   夏衡      郑阎
   林遵性     黄蒙
   郑昭甫     王彦真
    过仪      
过永曕 …… (第 5b 页)
   王彦真
王彦真建安人善墨竹写岁寒烟雨图王典籍恭为之
题诗(闽画记/)

    过仪
(第 49a 页)
过仪
字廷章(常州志云号/听松老人)无锡人善词翰有司常荐于
朝不就放情诗酒画松特妙山水小景亦佳人以方之
(第 49a 页)
 方定(字志安淳安人号止轩博学善吟咏洪武间以诗经领京闱乡荐分教东平州转海州预修永)


(乐大典升长泰县学教谕所至造就有方足范后学有止轩稿性淳谨不遗小节惜不至大位)


(诗多警句尝慕陶弘景之爱松风自号 听松道人
有听松集若干卷藏于家)

 方槐生(字时举莆田人通春秋诗书三经善讲说为文词元季不仕与友人结壶山文会洪 (第 84b 页)
       作一小员末自太阳所在
点作横线切小员而过引长之至边此即赤纬通弦也
乃平分通弦作十字全径 过仪
心即两极之轴数其度 (第 63a 页)
 心所得之度数亦真惟此候极之枢似有未确何以
 言之南枢既亦径七度则人目可中可边致有游移
 若南枢窄小令目常在枢心则目光射星不 过仪

 而悉成斜望矣且以圆理徵之人目窥处即圆心为
 起度之根而北极之度变七度为三度有半矣故不
 如元候 (第 51b 页)
 缩直也仰仪象地平下半周之浑天其度必皆与地
 平上之天度相对待故先平度之从仪面之卯酉作
 弧线相联必 过仪
心以横剖釜形为二地平下卯酉
 半规也又直度之从仪面之子午作弧线相联 (第 2b 页)


 仪
心而直剖釜形为二地平下子午半规也两半规
 交于仪心正中天在地平下正对天顶处也故曰衡
 缩度中然此所谓 (第 2b 页)
   界节气线于斜球日晷
凡斜球晷之节气线虽以赤道分内外然各节气正相对
 者距赤道远近不等而自为曲形则其曲必等故设过
 极圈以定各节气初度之距令出直线 过仪
心至各时
 线上皆与前同法先依本地北极高求各节依各时应
 出地平高(见前/二卷)随以高弧考对即仪心当 (第 14b 页)
 测景圈内并无日光则子午正矣如两圈内不能并得

 景必稍那其架之前或后至两圈内无光乃止
  用仪法
测五纬宿度法从北极中出三线一线直 过仪
心以穿南
 极谓之内线馀二线俱从赤道上复合于南极谓之外
 线而远近可任意游移者临测时将外一线界定某宿 …… (第 21a 页)
 道相当之度须先查升度表以黄道度取赤道上相应
 度依之安表于本赤道上如前法测之即得本赤道经
 度如测星赤纬度从春分点中出二线一线直 过仪

 以穿秋分点可当内线一线从子午圈上过复合于内
 线之元点可当外线远近任意游移临测时亦如测赤
 经 (第 22b 页)
城太守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蜀
诸葛亮恶其反覆又恶其为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
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谟诈降 过仪
因漏泄其谋达闻
其谋漏泄乃欲举兵
  不信间
曹王皋镇江西先是牙将伊慎讨梁崇义摧锋陷敌李
希烈意欲絷 (第 49b 页)
   谕孟达书(达自蜀降魏领新城太守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与太守申仪有隙诸)
    (葛亮恶其反覆遣郭模诈降 过仪
漏泄其谋/达闻将反懿恐达速发以书谕之达大喜犹) (第 1a 页)
  赠承德郎刑部主事郑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士俊字灼三歙诸生以子贵 赠承德郎刑部奉
天司主事郑氏歙旧族也自君考讳廷证以上皆居歙
之严镇歙人营贾淮上或侨居扬州君少孤贫从妻父
李氏宦居南昌后依族人居扬州仪真县君为族人谋
事尽其智能而无欺尝值岁饥为粥以赈扬之饿者及

歙郑氏庙敝坏营而新之君皆任其事勤苦数倍于人
日吾藉人财以为善吾力不容惜也君既定居仪真乃
迎其兄弟之孤及从父兄之节妇洪氏皆来居而养焉
乾隆四十二三年间余主扬州书院岁一二归归必
真然未尝识君识君子文明君婿吕彩从余学时言
其舅诚笃长者也其后十馀年文明成进士授刑部主
事吕彩亦与乡举 (第 3b 页)
   题秋塘野鹜图
晋人爱书学野鹜庾家诸郎真不俗迢迢青昼图画开
此鸟依然在人目良工手握五色毫写出江南秋一幅

羽毛绚日殊分明蜀锦新裁仍细簇荷花似避颜色鲜
摇落红衣动盈掬将身不入樊笼中长年占断澄江曲
虽然水面只卑飞远志冲霄比鸿鹄弋人慎勿张虞机
任渠自下清波浴
   题 过廷章
听秋卷
过君两上黄金台车轮马足奔如雷亦有笙歌沸日夜
笑语各出争喧豗胡为作此听秋轴上有萧萧万竿竹
化机 (第 68b 页)
  与陈楚宾胡士安徐景颜周伯虎入吏部说书而

  余为首唱余尚书问出处大略
  初二日朝华盖殿
  初三日朝华盖殿得吏部手本 过仪
礼司谢考覈
  称职
  初四日与徐景颜胡士安入谢华盖殿是日吏部
  王郎中令入内听除
  初五日朝 (第 12b 页)
 依经奉教按格行科削罪目于三官五帝
 之司上生名于十极九霄之境立功不怠
 举形仙飞固有分焉亦无自阻有志者多
 成事也
   谢 过仪
 每岁除秋分一日外常以三元八节本命 (第 009a 页)
参徒曰。丛林自有常典。切不可 过仪。
小师不得披麻
恸哭。恐混世俗。又口授诸嗣法云。吾自夏及秋。不美
饮食。虽无甚疾苦。而幻体日见羸劣。盖 (第 0771a 页)
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宣帝纪》。达与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 过仪,
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懿以书喻之。又见《华阳国志》二。)

复弟孚书

  亮志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