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贺兴隆” 相关资源

禮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大节祠在南昌府祀靖难死事诸臣黄子澄练子宁
胡闰王良周是修曾凤韶邹瑾王高彭与明魏冕蔡运
颜伯玮及其子有为参政 贺兴隆
与贼周文贵战没
立祠祀之 忠节庙在奉新县祀副使周宪吴一贯两
庑祀舍人周干及征华林阵亡烈士 九忠祠在台 …… (第 59b 页)
成庐陵祀刘球李时勉广信祀邓颙宝庆祀 贺兴隆

杭祀伍骥丁泉庆远祀叶祯云南祀王祎吴云青田祀
刘基平阳祀薛瑄杭州祀邹济徐善述金华祀章懋皆
众著耳目 (第 60b 页)
 季知府陶珙造敌台二
皇清顺治十二年偏沅巡抚袁廓宇增修敌台雉堞门
 四东曰朝天西曰定远南曰大安北曰丰庆
 邵阳县(附郭/)
 新化县城明洪武初总制胡海洋 指挥贺兴隆
筑土
 城成化二十三年知县雷冲增筑正德十四年知县 (第 13b 页)
 张太尉庙在城西祀张九成
 召伯祠在城东祀召公奭
 濂溪祠在府学内
 四先生祠在县治内
 二忠祠在城东祀宋待诏曾如骥明参政 贺兴隆

 三忠祠在城东祀李振珽何三杰王绂
 忠孝祠在城内祀刘孔晖
 杨海清祠在石井铺
  新化县
 朱公祠在 (第 97a 页)
  林兴祖(罗源人道/州路总管)
 明
 湖广行中书省参知布政
  杨 璟(合/肥)      戴 德
   贺兴隆       
陶 凯
  赵 曜(晋/江) (第 40b 页)
  丁普郎(黄陂人以功授枢密院同知殉难赠柱国/上将军封齐阳郡公从祀康山忠臣祠)
  胡 美(沔阳人封豫章侯/改封临川侯)
   贺兴隆(安化人以功授指挥同知殉/难赠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柳良正(蕲州人封/吉安侯)   蔡 牛(云梦人封/云梦伯)
  李廷琛(天门人以累功/授指挥副 (第 72b 页)
 残寇犯浏阳力战死之(以上旧通志/)
 赖大雅赣州人益阳教谕献贼胁从至再不屈正衣
 冠端坐骂贼贼怒断其首两旬面如生(见府志/)
  贺兴隆
李东阳 (第 11a 页)
贺兴隆
传长沙安化清塘乡人元季
 尝率陈源隆姚廷曙等聚乡子弟为兵驻镇安寨有
 警辄禦之陈友谅兵起授参军甲辰率 (第 11a 页)
其众来归太
 祖嘉之仍予故官徐达之取辰州降沅州诸郡 兴隆
 
攻战抚募厥功为多冬与总制胡海洋克宝庆路授 (第 11a 页)
 宝庆卫指挥司知乙已夏四月邵阳贼周文贵等作
 乱 兴隆
率兵驻中乡六月与贼遇径冲其前锋后援
 不至遂力战以死赠湖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命有
 司立祠岁以战殁之日 (第 11b 页)
  诏参知政事杨璟
湖南地接溪峒恃险负固叛服不常宜多方以取之薄
其山寨绝其樵采乌合之徒志在剽掠既无所得势必
溃散乘机剿捕胁从开释收复镇抚以绥远人

  参知政事 贺兴隆
褒忠诰
崇德报功乃国家之令典舍生取义实臣子之忠诚盛
世尚且推恩创业尤当谨礼今宝庆卫指挥同知 (第 9a 页)
贺兴
初称兵于边鄙继受款于明廷誓为湖湘万里之长
城力抵溪峒八蛮之远界唐兵未出睢阳之势始孤智
伯渐强晋阳之城 (第 9a 页)
  湖广
德安淮渎庙(大淮/之神)
武昌昭勇庙(祀孙吴将/军甘宁)

常德阳山庙(祀阳山之神以征/南将军梁松配享)
道州周濂溪祠
沅州英显庙(祀唐刺/史林公)
沅州显应庙(祀明山/之神)
长沙洞庭庙(祀洞庭/湖龙神)
湘阴黄陵庙(祀舜/二妃)
湘阴屈原庙(今称楚三闾大/夫屈平氏之神)
衡州南岳庙(衡山/之神)

岳州谢晦庙(今称宋荆州刺/史谢公之神)
澧州彭思王庙(祀唐刺史/李元则)
沔阳马侯庙(祀汉新息/侯马援)
沔阳诸葛武侯祠
宝庆贺参政祠(洪武初参政 贺兴/隆
死事立祠祀之)
龙阳潘将军庙(祀孙吴潘/太常浚)
龙阳张将军庙(祀汉将/军张飞)
  四川 (第 16a 页)
穷日无惰容擢蜀府/长史蜀王好学礼士南宾随事规諌王益敬礼之)
(年八十卒作诗清劲有/法蜀人至今传诵之) 贺兴隆(安化人元至正閒/率民兵保障乡闾)
(陈友谅兵起授兴隆参军后归太祖仍予故官随/徐达取辰州又随胡海克宝庆路获元元帅唐隆)
(即授宝庆指挥同知会邵阳贼周文贵等侵境率/兵与战冲其前锋援兵不至死之赠湖广行省参)
(知政/事)
黄英(醴陵人元末授修武校尉率孤军克复/武昌取粮安庆以众归附太祖充先锋)
(守江阴从大军讨枞阳/卒于阵 (第 40a 页)
(年八十卒作诗清劲有/法蜀人至今传诵之)贺兴隆(安化人元至正閒/率民兵保障乡闾)
(陈友谅兵起授 兴隆
参军后归太祖仍予故官随/徐达取辰州又随胡海克宝庆路获元元帅唐隆)
(即授宝庆指挥同知会邵阳贼周文贵等 (第 40a 页)
 ︹祠庙︺二先生祠(在府学内祀宋周濂/溪张无垢二先生)二忠祠(在邵阳/县东关)
(祀宋通判曾如骥明指挥同知 贺兴隆
罗洪先/有记后又附新城县知县刘孔晖改称三忠祠)
  先生祠(在邵阳县东山祀宋周濂溪张/无垢朱晦庵陆 (第 7a 页)
 (继成之祀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元许衡邑人许元龄献田一百亩以)

 (供祀事刘/性有记)贺参政祠(在府城东参政 贺兴隆
也本朝/甲辰年任湖广克宝庆与贼周)
 (文贵战殁有诏褒赠立祠祀之/命有司岁以六月八日致祭)张飞庙(在 (第 52a 页)
    贺兴隆
(第 13a 页)
贺兴隆
者长沙安化清塘乡人也元至正壬辰天下大
乱民奔走错愕莫相为命 (第 13a 页)
兴隆
率陈源隆姚廷曙等聚
乡人子弟为兵驻镇安寨乡有警辄出禦之民始定庚
子岁陈友谅兵起授 (第 13a 页)
兴隆
参军越五年甲辰春二月 (第 13a 页)

率其众归于我朝太祖高皇帝嘉之仍予之故官徐
公达之取辰州及降沅州诸郡 (第 13a 页)
兴隆
实在军中攻战抚
募厥功惟多是年冬与总制胡海洋克宝庆路获元元 (第 13a 页)
帅唐隆遂与众城守寻授宝庆卫指挥同知又明年乙
巳夏四月邵阳贼周文贵等作乱中乡兴隆率兵驻中
乡六月与贼遇 兴隆
径冲其前锋援不至遂力战以死
朝廷以玺书褒赠其略曰唐兵未出睢阳之势始孤智
伯渐强晋阳之城已浸首虽可折心 …… (第 13b 页)
兵革并起士大夫享有民社佩符秉纛者弃位而
逃视其民之转徙陷溺若秦越人之相肥瘠其身且不
自保于民则又何赖 兴隆
以一布衣伸锄为兵蒸麦为
粮出入守望为乡邦保鄣荆楚之南苗裔出入于斯为
甚一方之不亡皆其功也天下未定垂趐 …… (第 14a 页)
真知顺逆大丈夫哉在古祀典曰能捍大患则祀以死
勤事则祀若 兴隆
者不祀谁宜祀耶人不幸生当乱世
死于锋镝之下与沙虫同腐者何限贺氏独享有祀典
崇名焕敕昭耀来世彼俯首缩臂 (第 14b 页)
  贺贲       贺祉
  贺仁杰      贺胜
  贺仲善      贺仲英
  明
   贺兴隆      
贺银
  贺祖嗣      贺宗
  贺懋       贺勋
  贺焬       贺思聪
  贺钦 ……人。刘水窗修《纲目书法》,于仲善所论说间采取焉。
贺仲英
按《江西通志》:仲英,永新人,死义。
贺兴隆
按《万姓统谱》: 兴隆,
安化人。元末率民兵保障乡邑。甲辰,归附太祖。从胡海克宝庆,授指挥,讨祁阳贼,没于阵。上赐敕褒之,有曰
益阳,寨长王忠信以善化,黄宁以浏阳,易华以醴陵,王崇德以攸,谭悦道以茶陵,刘玉以湘潭,吴仁宗以湘阴, 贺兴隆
以安化,李祥以宁乡,咸来归附。洪武二年,改路为潭州府,改前益阳等八州为县。五年,仍改长沙府,隶湖广布 ……丰乡,北割益阳地、武陵地,为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元至正,兵乱,为陈友谅所据。其将 贺兴隆
率兵归明,明以其地仍为县,属长沙府,辖十一乡,编十九里,后并为九里。皇清顺治四年,开长沙,安化仍隶长
设濂溪,先生及陆子寿张无垢朱晦庵,诸先儒木主后有太守谢,省祠废久,山下有二忠祠,特祀宋通判曾如骥,明 指挥贺兴隆
今俱废,移祀于此,附以明之,郡侯李振挺别驾何三,杰学博王绂皆尽,节于封疆者,崇祯壬午乡官刘孔晖殉节,
,缓急可恃,地方永赖。
新化县城 宋熙宁五年建。绍圣初,迁于白沙。元仍复旧。明洪武甲辰,总制胡海洋同 指挥贺兴隆
复筑土城,后圮,仅存其址。成化二十三年,知县雷冲增筑垣,高一丈,厚四尺,架木覆瓦。正德十四年,知县郭
十六年,参议韩廷𦬊等改建于西关。
四先生祠 崇祯十六年知府陶珙建。
二忠祠 祀宋待制曾如骥。明参政 贺兴隆,
原在旧县学前。弘治十八年,知府曹祥拓基修学迁郡东关旧布政分司资江驿故址。按大明会典 贺兴隆
祠,命有司专以六月六日行礼,今合曾公行于丁祭次日。
三忠祠 崇祯末年,偏沅巡抚李乾德建。祀知府李振珽
迩乃还。
二十四年,吴大将军徐达遣胡海攻宝庆,下之元将唐隆道死之。
二十五年,元右丞周文贵复陷宝庆, 指挥贺兴隆
死之,胡海遣杨燝,千户王廷复之。明太祖洪武四年,武冈寇杨清甫叛,江阴侯吴良讨平之。
八年,进士邵阳人
州祀王得仁,广州祀杨信民、毛吉,云南祀沐英、沐晟,贵州祀顾成,庐陵祀刘球、李时勉,广信祀邓颙,宝庆祀 贺兴隆,
上杭祀伍骥、丁泉,庆远祀叶祯,云南祀王祎、吴云,青田祀刘基,平阳祀薛瑄,杭州祀邹济、徐善述,金华祀章
四员及另片奏保之提督彭楚汉、总兵吴鸿源,据称该员等奋勇出力,请分别奖励等语,曹志忠、杨金龙、申道发、 贺兴隆
、彭楚汉均著交部从优议叙,吴鸿源著赏给头品顶戴,郎 …… (第 376 页)
  臣于各军出力将领,业经历次随摺奏蒙恩奖。其馀在事员弁,时逾五年,汇案六次,人数较多,先将出力稍次各员一律删汰,择其战功最著、效力最久者,开单列保,实属军营异常劳绩,覈与章程相符,委无冒滥。若如部议各案随摺所保员弁,按照异常劳绩覈奖,其汇保员弁,不得援照优奖办理,是功同赏异,断不足示公平。现准吏部咨查,文职请奖各员,已照异常劳绩覈准在案,武职各员,本同一案,未便两歧。除卢开玉、杨 兴隆
、孙得胜三员业经兵部覈准无庸重列外,合将总兵苏得胜等三百三十五员,分晰劳绩,吁恳天恩,俯准饬部,仍照 (第 4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