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四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孝經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宗沐续资治通鉴
  薛应旂
续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纲目
 续资治通鉴纲目
 苏辙古史
 罗泌路史 路史发挥
 罗苹路史注
 马骕 …… (第 21a 页)
 许赞松阜集

 潘恩笠江集
 周怡讷溪集
 熊过南沙集
 田汝成叔禾集
  薛应旂方山

 陆树声文定公集
 赵贞吉文肃集
 王世贞弇州四部藁 (第 50a 页)
 (媵之以侄娣从诸侯一聘九女○陆氏德明曰/国君夫人有左右媵兄弟女曰侄娣女弟也)成成
 其礼也
 集说 (薛氏应旂
曰迎以百两送以百两而诸侄娣烂/其盈门昏姻之礼于是乎成无旷义无缺典也)
 总论(朱子曰文王之时关雎麟趾 (第 4a 页)
 (称其服故宜入王朝而为卿相也○程子曰二章言/其威仪之美服饰之盛○朱氏公迁曰此与下章专)
 (主成德言故不及乎切磋琢磨也○ 薛氏应旂
曰充/耳以石会弁以玉诸侯之服饰皆然惟武公以德称)
 (乃见尊严耳○姚氏舜牧曰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不/专美 (第 45a 页)
 (意读之者但觉其味悠然深长也琼瑰玉/佩虽赠之贵矣然未足以舒我心之思也)
 总论(辅氏广曰读是诗者见其情意周至言有尽而/意无穷良心之发固如是也○ 薛氏应旂
曰上)
 (章是送之有所在而以所乘赠之下/章是送之有所思而以所佩赠之)
  渭阳二章章四句
   集 (第 62b 页)
 (人君身上说使知其非天之过如女兴是力女德不/明与天不湎尔以酒匪上帝不时之类皆是发首章)
 (之意○ 薛氏应旂
曰是诗曰任小人曰废典刑曰沈/湎于酒曰炰炰是用而其失皆原于任小人甚哉用)
 (人不可不慎也○唐氏汝谔曰 …… (第 9a 页)
 (王使继其事而邑于谢式于南邦此加地进律之赏/也○朱氏公迁曰此言申伯封谢之由天子城谢之)
 (意尽尊崇之道致悠久之规礼意无加于此矣○ 薛/氏应旂
曰定以经营言登以成就言宅指宗庙城郭)
 (宫室之类其功即/屏翰蕃宣之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叶卜 …… (第 49b 页)
 (敬曰来极犹之归/极则壤视中国也)○言江汉既平王又命召公(陈氏/鹏飞)
 (曰非谓宣王临江汉之地而命之也○朱/子曰再言江汉之浒者系上事起下事也)辟四方之
 侵地而治其疆界 (薛氏应旂
曰江汉平则侵地复故/开辟之然为其所侵则疆界乱矣)
 (故使之彻/以治之)非以病之非以急之也但使其来取 …… (第 77a 页)
 (实先加以声后致/其实行师之法也)
○王旅啴啴(吐丹/反)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叶铺/钩反)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叶越/逼反)
 集传赋也啴啴众盛貌翰羽苞本也如飞如翰疾也
 如江如汉众也 (薛氏应旂
曰言起六师之众/如江汉之渺漫一望无际也)如山不
 可动也如川不可禦也(孔氏颖达曰兵法有动有静/静则不 (第 87a 页)
 集传赋也嗟嗟重叹以深敕之也臣工群臣百官也
 公公家也釐赐也成成法也茹度也○此戒农官之
 诗先言王有成法以赐女女当来咨度也 (薛氏应旂/
曰釐尔是)
 (始置法以赐之非谓周以农事开国已有成法也○/钱氏天锡曰成法具矣而其间土宜不同风气不一) …… (第 38b 页)
 集传追之已去而复还之爱之无已也(徐氏常吉曰/设言以见爱)
 (之至非真已去/而复追之也)左右绥之言所以安而留之者无方
 也 (薛氏应旂
曰左右是借此二字以/形容留之无方如百尔所思之意)淫威未详旧说
 淫大也统承先王用天子礼乐所谓淫威也( (第 64a 页)
 发既开而培养之曰育 赛合注曰发育兼收敛说

翼注谓发育二句不对然浅说对讲盖峻极虽就

 在发育上见然对说自不妨也  薛方山
云发育万
 物言万有不齐之物皆道所生即体物不遗意峻极
 于天言自地以至于天皆道所极即察乎天地意 …… (第 73a 页)
 便合著源头玄微处是之谓至矣不是形容之至

 徐懋斋曰宋儒以圣德拟之于天为至今儒以圣德
 能合天为至 玩注原是以合天为至非以拟之于
 天为至  薛方山
曰盖德以合天为至非以天拟圣
 为形容之至也 按此与翼注同然至矣下当找云
 惟此可以形容不显玩注原是如 (第 138a 页)
 乃在多学而识章

不患人之不已知章 张彦陵曰此夫子于患人不知
 者下一转语全要学者用心于内只就他患心上去
 点醒他患不知人要说到切自己身心上  薛方山
 
曰要在自己穷理正心平衡空鉴 湖南讲问在知
 人上用功不几方人乎曰此要看他主意若主意在
 品题便是方人 (第 33b 页)
 虽有精粗内外之分然皆兼功德不可谓美专言功

 而善专言德也且又有个时在 薛方山
曰唐虞交会
 之间正太和文明之日而舜则躬逢其盛商周改革
 之际又馀风未殄之时而武则适遭其穷此韶之尽 (第 29a 页)
 权其难易若此若有道者不知有贫富之异则无怨
 无骄一也此又当别论 若是乐好礼便分不得难
 易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章  薛方山
曰此章分明讥鲁
 失官人之道 据翼注亦有讽公绰任职不称之意 (第 11b 页)
 勇为能怯惟天下之至动为能静此意极可体会

 此与因之说同 薛方山
亦主此然 (第 11b 页)
方山
兼德业说今
 人主此说者便专主事业尤谬之谬矣 孟子此二
 句与所谓平居无忠直敢言之气临难必无仗节死 (第 11b 页)
 求仁而得仁然则舜禹岂求仁而不得仁者乎曰舜
 禹之避也固以避为仁及迫于天命民心之不获已
 则又以不避为仁矣亦同归于得仁也  薛方山

 尧舜之禅受尧舜之爱其子也(此与高中玄之说亦相发明盖惟使天下)
 (与子各不相蒙乃正所以相成也) (第 23a 页)
为臆测孟子曰读其书是以论其世今论世而
得丘明著书之时代祖班书以为定著聚讼之家可以
屏息已(尚瑗)
  薛方山
曰左丘明春秋内外传殆游夏之流非特朱
 子之伦也故贾逵王肃虞翻韦昭咸高其人治其章
 句迨宋儒因唐韩子谓 (第 30a 页)
  文事武备相资为用此正不足难夫子而曰未学尝闻
见军旅非所以为训而礼让乃所以为国也子路愠见
仍是其言不让之意岂知道与德虽世之通术君子不

可必也廉与贞乃世之穷术君子所可固也  薛方山
曰子路衣敝不耻浮海喜从岂以绝粮而愠见哉盖疑
君子之道四达不悖而穷塞如此岂亦在我者有未尽
乎正与不悦南 (第 1b 页)
讨诸书互相参订皆以元案二字别之凡一切杜撰浮谈如 薛应旂
四书人物考称有若字子有之类悉为纠正较明代诸家之书殊有根柢特以专考论语不备四书故不及 (第 2a 页)
应旂
书之盛传实则有过之无不及也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 (第 2a 页)
子以有若状似孔子相与师之曾子曰不可他日弟子进问有若默然无以应唐赠卞伯宋封平阴侯潘府氏通纪云有若字子若 薛应

氏人物考云有若字子有似无据
曾晰
朱子曰晰曾参父名点元按弟子传云曾蒧字晰蒧与点同乃夏后氏之裔少康之子 (第 6a 页)
为谥史记以文命为名或又以文命为字 薛应旂
氏云禹字高密盖据世纪之说皆非也前已辨矣路史云禹之先出于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生是为伯鲧字熙汶山广柔 …… (第 5a 页)
夷逸
元按先儒谓夷逸姓名无考或者以为虞仲隐于夷故称虞仲夷逸金履祥云夷逸当自是一人但不知姓名故号夷逸耳 薛应旂
云夷氏逸名夷诡诸之裔也族人夷仲年为齐大夫夷射姑为邾大夫独逸隐 (第 30a 页)
乐抚民曰康
季子然
朱子曰子然季氏子弟元按注疏孔安国邢炳皆以子然为季氏子弟子然盖其字也其名与事实无考 薛应旂
谓子然平子意 …… (第 12b 页)
氏云自班马以来皆谓左邱明即传春秋撰国语者故孔安国注论语以为鲁太史也或谓传春秋者非左邱明乃楚之左史倚相 薛应旂
氏又以左邱明为左史倚相之后杜预氏左传序云左邱明受经于仲尼然孔子称左邱明之所耻曰丘亦耻之则左邱明当是孔 (第 17b 页)
君乃谥为贞惠文子其后卫侯恶公叔戍以其富也公叔戍又欲去南子之党若宋朝之徒者南子愬之曰戍将为乱于是戍奔鲁 薛应旂
氏云贤哉文子仲尼所以文之也非直以其能升僎也受知于君而其子犹不免焉呜呼富也夫

元按僎初为公叔文子家 …… (第 15a 页)
子成卫大夫元按郑玄氏云棘子成卫大夫旧说也此自汉以来相传之言其事实无考
仪封人
元按仪封人卫臣姓名无考 薛应旂
氏云封人仪姓族出晋阳徐有仪楚陈有仪行父云
荷蒉
元按荷蒉卫人姓名无考 …… (第 20a 页)
郧为郧公克黄生斗蔓成然字子旗亦为令尹成然生二子斗辛斗怀皆有名于世 薛应旂
氏云子文之忠其他可能也置族人于廷理而族人不怨不可能也名称溢于当时声光流于罔极岂偶然哉
子西
朱子曰子 (第 26b 页)
 非但不敢言耳而忠肃则并无一字及之甚至见济
 已薨或有劝立沂王者而忠肃仍置不问遂有召立
 外藩之谤不得明白故明儒 薛应旂
辈皆以此为于
 公盛德之累此则何如
曰身已为帝必欲舍其所生子而仍立上皇之子于情
于势实有未安且旧礼散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