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太平部
 辰旁死魄盖此时未革殷命犹从旧号实昉于此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
为改岁入此室处(疏曰为改岁者以仲冬十一月阳气/始萌可以为年之始故改正朔以建)
(子为正岁亦 莫止
谓十月为岁莫是过十月则改岁乃/大寒故言改岁之后觱𤼵栗烈大寒之时方始入此室)
(而居/之也)
 顾氏 …… (第 35a 页)
 此于十月之下即云穹窒熏鼠曰为改岁是明言公

 刘当夏时已自以十一月为岁首不待注疏而本文
 已是显然
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 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笺十月为阳/时纯坤用事)
(嫌于无阳故名/此月为阳月)
 张氏以宁 (第 35b 页)
曰首章曰 莫止
而三章曰阳止则周十二
 月夏之十月也周以夏之十月为岁莫以十一月为
 岁首也 (第 35b 页)
 (陈氏浩曰櫜甲衣韔弓衣甲/不入櫜弓不入韔示再用也)

          右师不功
诗小雅采薇序采薇遣戍役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 莫止
靡室靡家猃
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
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 (第 82a 页)
 震起也一阳起也起动也故天下之动莫如雷坎陷
 也一阳陷于二阴陷下也故天下之下莫如水艮止
 也一阳于是而止也故天下之止 莫如山
巽入也一
 阴入二阳之下故天下之入莫如风离丽也一阴离
 于二阳其卦错然成文而华丽也天下之丽莫如火
  (第 7b 页)
 也一阳起也起动也故天下之动莫如雷坎陷也一
 阳陷于二阴陷下也故天下之下莫如水艮止也一
 阳于是而止也故天下之止 莫如山
巽入也一阴入
 二阳之下故天下之入莫如风离丽也一阴离于二
 阳其卦错然成文而华丽也天下之丽莫如火故又 (第 61a 页)
 远郊下垂貌下共有也 马之不正下有之也 文
王之属下有也四马貌下同 央央鲜明也谨按古本
也改作貌不知据何本也 北狄之难下有也 赫赫
盛貌貌作也 非有休息下有也 邻国有急以简书
相告以上有戒字 奔命救之下有也 天性也上有

其字 所见而兴之之作也 讯言下有也 当献之
也之下有王字一本作王之也 以为终下有也释文
属音烛也(三叶)元文也上有致字 兴许膺反(六叶)膺作应
疏虽言数在牧(二叶左六行)宋板言作大 如于彼新田(四叶)
(右一行)如作耳属上 于是是而平除之(五叶右四行)无一是

补遗古本注未有休息未作非二本宋板同

杕杜

考异古本注睆实貌下尽其天性下无休息下岁亦

下共有也 伤悲者念其君子伤上有我心二字
于今劳苦下以望君子下敝貌下路近下下笺匪非下
有也 君子至期不 (第 11a 页)
 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故为其自言
 而以采薇起兴曰采薇采薇则薇亦作止矣(黄氏佐/曰今年)
 (春/也)曰归曰归则岁亦 莫止
(黄氏佐曰/明年冬也)然凡此所以 (第 38a 页)
 缌麻则再不食若士之丧士是敛既与敛焉则壹不

 食故父母之丧必既殡然后食粥朝止于一溢米
 止
于一溢米齐衰之丧则疏食水饮而不食菜果大
 功之丧则不食醯酱小功缌麻则不醴酒此哀之𤼵
 于饮食者也吴 (第 13a 页)
为号令也育德者犹艮山之养成材力也易
中育德多取于山故蒙亦曰果行育德
释褐杨氏曰振万物者莫如风育万物者 莫如山
蒙斋李氏曰山下有风振物之象也蛊之时民德败 (第 20a 页)
  未可知然今不可考矣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 莫止
靡室靡家猃
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通章隔句韵下四句亦可/)
(平去通韵/)
 兴也 毛传作生也 郑 …… (第 31b 页)
 郑笺序其男女之情以悦之阳月而思望之者以初

 时云岁亦 莫止 
朱注此时可以暇矣曷为而不归
 哉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
心悲止征夫归止
 兴也 (第 42b 页)
 集说(陈氏大猷曰人君为天地鬼神万物之主而德/者天地鬼神万物之理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
 (物育焉者也○王氏肯堂曰幽远而至难格者 莫如/山
川鬼神微而至无知者莫如鸟兽鱼鳖今皆得所)
 (则形容极治之象俨然在目矣○桀之都禹之都也/或为朝觐讼狱 (第 34a 页)
 者之行持珍贵之物以往也朋两贝相比也象
两贝形古者以贝为通行之货必大小相似合为一朋而后可贵其细小不成朋者谓之么贝其直贱借
 为同道相与之称言两人比并共相助益也亡
失也从入从乚(隐)四方而专指东北为艮山之位人隐 莫如山
入隐则亡也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六爻正应二独居中得乾之全体是以圣王而躬亲 (第 12b 页)
 而执之极其笃虽日用化裁之宜非拘守者可比而
 中有定见任万物之迁移不能夺其所主宰与雷风
 之变而不变者一矣按天下之至静者 莫如山
以山 (第 18a 页)
 (愚或以为上之苦我固不可无辞以遣之也若/夫师还之日皆从而劳之圣人忠厚之意也)以其
 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故为其自言
 而以采薇起兴曰采薇采薇则薇亦作止矣曰归曰
 归则岁亦 莫止
(华谷严氏曰虽托为军士自计/之辞亦因示归期以安其心)
 凡此所以使我舍其室家而不暇启居者非上之人 …… (第 31a 页)
 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

 也(华谷严氏曰杨柳依依即首章采薇之时雨雪霏/霏即首章岁亦 莫止
首尾申言亦丁宁以安其心)
 (也○程子曰春而往冬而还行远而时久言行道迟/迟则见归思之切也○庆源辅氏曰 (第 36a 页)
 (象饬蛊者必须有以振起之振民者犹巽风之鼓为/号令也育德者犹艮山之养成材力也易中育德多)

 (取于山故蒙亦曰果行育德○杨氏文焕曰振万物/者莫如风育万物者 莫如山
○李氏简曰山下有风)
 (振物之象也蛊之时民德败矣败而育之必振动之/使离其故习可也犹风之挠物适所以养 (第 44a 页)
 (起也一阳起也起动也故天下之动莫如雷坎陷也/一阳陷于二阴陷下也故天下之下莫如水艮止也)
 (一阳于是而止也故天下之止 莫如山
巽入也一阴/入二阳之下故天下之入莫如风离丽也一阴丽于)
 (二阳其卦错然成文而华丽也天下之丽莫如火故 (第 17b 页)
 君子以为未始或动也故体夫雷风为恒之象则虽
 酬酢万变妙用无方而其所立必有卓然而不可易
 者
 易钞曰至静 莫如山
而以为咸寂然不动者正其感
 而遂通者也至变莫如风雷而以为恒变化无端者
 正其常久不已者也 (第 15a 页)
下之不平者 莫如山
今山乃错居于地之下藏其本而露其末与地之卑适相等何其平也于是敛其矜已之念多者不使之多增其卑人之思寡者不 (第 3b 页)
 于下为颠求食于上为拂六二比初而求上故颠颐

 当为句拂经于丘頣为句六四颠颐与初为应六五
 拂经是比于上○王童溪曰颐之中爻皆阴皆不正
 于六三 莫止
于六二六四二动体不能自养其正而
 即非己之应以求养焉以是为行所失多矣象曰失
 𩔖言上九虽颐之主而非 (第 23a 页)
 宜止者也艮其趾故无咎人之于止能安者难故利
 永贞○王秋山曰当止而行者非正也当止则止则
 不失其正○易外止 莫止
于山之足初山之足不可
 移者也故曰利永贞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传不拯其随未
退听也 (第 18a 页)
 分不过于刚不过于柔既不立已太峻用物太俭而

 至苦节之穷亦不放荡无拘流荡 莫止
而至不节之
 嗟乃节之适中者也礼器曰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
 棁君子以为滥此不节之嗟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