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時令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危素尼山大成殿四公配享记略案颜子之侑坐肇
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冬尚书左仆射房元龄国子博
士朱子奢之所建议也宋仁宗元丰七年 夏复 增孟
子侑坐礼部郎中林希之所奏议也度宗咸淳三年
春增升曾子子思我朝延祐二年仁宗皇帝在位崇
学右 (第 29a 页)
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冬尚书左仆射房元龄国子博
士朱子奢之所建议也宋仁宗元丰七年 夏复 增孟
子侑坐礼部郎中林希之所奏议也度宗咸淳三年
春增升曾子子思我朝延祐二年仁宗皇帝在位崇
学右 (第 29a 页)
(荆始改号庄二十八年仍书荆伐郑自尔至今不知/何年改 孙氏复曰庄十年荆败蔡师于莘始见于)
(经十四年入蔡称荆二十三年来聘始进称人二十/八年伐郑称荆今曰楚人伐郑者以其兵众地大渐)
(通诸 夏复 其旧封比之小国也故自此十数年侵伐/用兵皆称人焉 张氏洽曰荆至是称楚者盖荆乃)
(州之名也商颂称奋 (第 7b 页)
(经十四年入蔡称荆二十三年来聘始进称人二十/八年伐郑称荆今曰楚人伐郑者以其兵众地大渐)
(通诸 夏复 其旧封比之小国也故自此十数年侵伐/用兵皆称人焉 张氏洽曰荆至是称楚者盖荆乃)
(州之名也商颂称奋 (第 7b 页)
文武二舞各有三成每成四句是为四变前三变皆
折旋中矩后一变则周旋中规象四时终始风雨周
旋也文左旋武右旋起初舞时各照本位春居春位
夏居夏位秋居秋位冬居冬位第一句毕闻鼓而变
春居夏位夏居秋位秋居冬位冬居春位第二句毕
闻鼓而变春居秋位夏居冬位秋居春位冬居夏位
第三句毕闻鼓而退春居冬位夏居春位秋居夏位
冬居秋位第四句毕闻鼓而变春复春位 夏复 夏位
秋复秋位冬复冬位所谓终而复始者也 …… (第 43b 页)
顺转春夏秋冬者则周旋逆转冬秋夏春者则直行上下左
右相交象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也此谓第二成初各依
本位第一句毕闻鼓而变春居夏位夏居春位秋居冬位冬居秋位
第二句毕闻鼓而变春居秋位夏居冬位秋居春位冬居夏位第三句毕闻
鼓而变春居冬位夏居秋位秋居夏位冬居春位第四句毕闻鼓而变
春复春位 夏复 夏位秋复秋位冬复冬位所谓终而复始者也
宜简而易宜缓而舒养其血脉斯之谓欤 (第 44a 页)
折旋中矩后一变则周旋中规象四时终始风雨周
旋也文左旋武右旋起初舞时各照本位春居春位
夏居夏位秋居秋位冬居冬位第一句毕闻鼓而变
春居夏位夏居秋位秋居冬位冬居春位第二句毕
闻鼓而变春居秋位夏居冬位秋居春位冬居夏位
第三句毕闻鼓而退春居冬位夏居春位秋居夏位
冬居秋位第四句毕闻鼓而变春复春位 夏复 夏位
秋复秋位冬复冬位所谓终而复始者也 …… (第 43b 页)
顺转春夏秋冬者则周旋逆转冬秋夏春者则直行上下左
右相交象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也此谓第二成初各依
本位第一句毕闻鼓而变春居夏位夏居春位秋居冬位冬居秋位
第二句毕闻鼓而变春居秋位夏居冬位秋居春位冬居夏位第三句毕闻
鼓而变春居冬位夏居秋位秋居夏位冬居春位第四句毕闻鼓而变
春复春位 夏复 夏位秋复秋位冬复冬位所谓终而复始者也
宜简而易宜缓而舒养其血脉斯之谓欤 (第 44a 页)
六月雨夫十月不雨引领而望曰庶几其雨乎及春
不雨也公忧之故书正月不雨 夏复 然公忧之故书
四月不雨至六月今雨矣而公喜可知也故书六月
雨书法之详而公心之勤可写矣若此时不雨共八 (第 16b 页)
不雨也公忧之故书正月不雨 夏复 然公忧之故书
四月不雨至六月今雨矣而公喜可知也故书六月
雨书法之详而公心之勤可写矣若此时不雨共八 (第 16b 页)
所以浮何有知者尊其母也子不肯禅何法法四时
火不兴土而兴金也父死子继何法法木终火王也
兄弟之何法法夏之承春也善善及子孙何法法春
生待 夏复 长也恶恶止其身何法法秋煞不待冬也
主幼臣摄政何法法土用事于季孟之间也子之复
雠何法法土胜水水胜火 (第 5a 页)
火不兴土而兴金也父死子继何法法木终火王也
兄弟之何法法夏之承春也善善及子孙何法法春
生待 夏复 长也恶恶止其身何法法秋煞不待冬也
主幼臣摄政何法法土用事于季孟之间也子之复
雠何法法土胜水水胜火 (第 5a 页)
文有虞氏之绥乃丧葬之饰郑岂因此而改欤应氏
曰子华子谓舜建大常舜惟建旂常耳至 夏复 绥之
以羽旄绥者旒之系于绳而华者也陈氏曰旂之制
始于舜此有虞氏之旂也至于夏则致饰矣故曰绥
方氏 (第 7b 页)
曰子华子谓舜建大常舜惟建旂常耳至 夏复 绥之
以羽旄绥者旒之系于绳而华者也陈氏曰旂之制
始于舜此有虞氏之旂也至于夏则致饰矣故曰绥
方氏 (第 7b 页)
胤征
仲康肇位 肇建始也羿距太康夏纪欲绝仲康就大
河之南复正大位中兴之业同于创始夏民惊喜若非
所得且不承国于先君故不可云即位而云肇位史氏
之例也建始曰肇以纪 夏复 兴之始下云胤后承王命
徂征初不承肇位之文则命胤侯掌六师者在肇位之 (第 63a 页)
仲康肇位 肇建始也羿距太康夏纪欲绝仲康就大
河之南复正大位中兴之业同于创始夏民惊喜若非
所得且不承国于先君故不可云即位而云肇位史氏
之例也建始曰肇以纪 夏复 兴之始下云胤后承王命
徂征初不承肇位之文则命胤侯掌六师者在肇位之 (第 63a 页)
铁铸水孔上盖砖窑下立石栏一孔四尺归中河一
孔六尺归西河门锁老人执掌无故擅入者以盗论
两河利始均至二十七年 夏复 旱见同亩而槁茂异
问之槁者乃东西河地茂者乃灰柳狐岐等泉地也
始悟东西河程虽有六十日不如程近灌少者 (第 23a 页)
孔六尺归西河门锁老人执掌无故擅入者以盗论
两河利始均至二十七年 夏复 旱见同亩而槁茂异
问之槁者乃东西河地茂者乃灰柳狐岐等泉地也
始悟东西河程虽有六十日不如程近灌少者 (第 23a 页)
补大僚宥直言开储讲先为自治之本又言今宿将
并起宜一事权唐九节度相州之溃可为明鉴又言
张承荫不宜恤又论经略非大帅才而力荐熊廷弼
四十八年 夏复 上疏言自军兴以来所司创议加赋
亩增银三釐乃未几至七釐又未几至九釐辟之身
一方肩背也天下腹心也今合 (第 36a 页)
并起宜一事权唐九节度相州之溃可为明鉴又言
张承荫不宜恤又论经略非大帅才而力荐熊廷弼
四十八年 夏复 上疏言自军兴以来所司创议加赋
亩增银三釐乃未几至七釐又未几至九釐辟之身
一方肩背也天下腹心也今合 (第 36a 页)
江南湖北二十年夏宪辽东明年春以母老请归养
不允二十二年春召为刑部尚书秩通议逾年总管扬
州不赴二十六年 夏复 宪淮西秩正议三十年拜中奉
大夫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以亲辞改肃政廉
访司成宗即位使肃政廉访于陜西元 (第 18b 页)
不允二十二年春召为刑部尚书秩通议逾年总管扬
州不赴二十六年 夏复 宪淮西秩正议三十年拜中奉
大夫甘肃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以亲辞改肃政廉
访司成宗即位使肃政廉访于陜西元 (第 18b 页)
王云凤(分水/人) 赵忠春(东阳/人)
祝文震(海盐人壬/辰进士) 舒畅(武康人乙/未进士)
夏复(馀姚/人) 魏允枚(嘉善人西/安教谕)
范光遇(宁波人己/丑进士) 徐弘彰(嘉兴/人)
(第 7b 页)
祝文震(海盐人壬/辰进士) 舒畅(武康人乙/未进士)
夏复(馀姚/人) 魏允枚(嘉善人西/安教谕)
范光遇(宁波人己/丑进士) 徐弘彰(嘉兴/人)
(第 7b 页)
人题为钱塘江赋稚廉先成素纸疾书一座愕眙
明日众物色之已扬帆归矣为国子生屡试被放
牢骚以死所著诗古文词藻丽精妙人谓 夏完淳
后身云
常州府
汉高彪字义方无锡人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
因事讽谏迁内黄令帝敕同僚祖送 (第 14b 页)
明日众物色之已扬帆归矣为国子生屡试被放
牢骚以死所著诗古文词藻丽精妙人谓 夏完淳
后身云
常州府
汉高彪字义方无锡人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
因事讽谏迁内黄令帝敕同僚祖送 (第 14b 页)
天顺辛巳讫工于成化
乙酉计费白金几三十镒工千二百有奇甲申秋琼先
翰林服阕清镐请记其事时急命召未遑丙戍 夏复 来
京申请遂为之记夫以有司之事而寄一浮图不亦重
乎钵无少蓄乃仆仆于富贵之门铢两以集不亦劳乎
假此有土 (第 80a 页)
乙酉计费白金几三十镒工千二百有奇甲申秋琼先
翰林服阕清镐请记其事时急命召未遑丙戍 夏复 来
京申请遂为之记夫以有司之事而寄一浮图不亦重
乎钵无少蓄乃仆仆于富贵之门铢两以集不亦劳乎
假此有土 (第 80a 页)
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己/卯)二年 夏复 与匈奴和亲
诏曰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朕夙兴夜
寐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者冠盖 (第 36a 页)
(己/卯)二年 夏复 与匈奴和亲
诏曰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朕夙兴夜
寐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者冠盖 (第 36a 页)
北凉承元元年夏主赫连定胜光元年)春二
月魏人及夏战于上邽执其主昌以归夏赫连定称帝
于平凉魏人追之败绩 夏复 取长安
魏将军尉眷攻上邽夏主退屯平凉奚斤进军安定
与邱堆娥清军合斤以马疲粮少深垒自固监军侍 (第 1a 页)
月魏人及夏战于上邽执其主昌以归夏赫连定称帝
于平凉魏人追之败绩 夏复 取长安
魏将军尉眷攻上邽夏主退屯平凉奚斤进军安定
与邱堆娥清军合斤以马疲粮少深垒自固监军侍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