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成海应” 相关资源

別集類
。最受 正庙恩顾。尝赐之 御评曰醇醇也者。正而不驳也。为文章。正而不驳。亦可矣。青城所著述甚富。其胤 研经斋海应。
约为十卷。将入梓。未就而殁。其孙宪曾于持衰中成其志。问序于余。余浅学也。何能于前辈有秤量也。其托名不 (第 333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一
 词赋
   梅诵
   吊四皓赋
   吊弓裔赋
   食姜赋
   山中人歌
   ……  古歌
   七夕行
   有客行
   田不关行
   思美人曲解
   六妓咏
   义仆行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
 诗
   夜坐
   遣兴
   竹枝词
   读明史
   次杜韵
   到漳州衙 ……   登永保亭
   青阳县中作
   寄申青山子长
   海阳宅。会竹下金稚奎(箕书)。次席上韵。
   又次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
 诗
   公山道中
   咏楼下梧
   感怀
   伏闻八月十一日。移奉 先朝御真于 ……   映湖
   荪山
   兴元仓
   丹室
   送具天之(骏远)赴顺天牧
   送安州李生(士衡)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
 诗
   谢休翁吴公送鳆醢
   挽李凤元(汉乔)
   春帖子(代)
   延祥诗 ……   游奉先寺
   见海阳丈诗篇。感而有作。
   古寺
   夜
   哀李蕙邻(畹秀)
   挽宗丈(俊)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
 诗
   次李元裕(寀)
   咏伯夷
   又咏箕子
   冬雨
   夜坐
   ……   寒食日作
   春山
   悼李元道(一中)
   睡起
   悼柳敬夫
   谢元若虚七古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六
 诗
   谢元若虚
   悼元道
   复谢若虚
   复呈
   追忆柯汀公过玄川 ……   复寄若虚。用前韵。
   咏三良。次陶靖节韵。
   柳敬夫祥期将迫
   与柳允吉(观升)拈疏字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七
 诗
   观打鱼。水浅无大鱼。
   四月初五晬日吟成
   偶成口占
   寄呈苕泉 ……   问士希病。用前韵。
   暝归
   七月十五日夜
   赠杨口宗人擎彦(学柱)
   久雨
   用前韵复酬士希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八
 诗
   赠兴海旧人朴义行
   雨中对剪秋罗花
   秋夜
   赠李景述(祖馨) ……   鹭梁渡口
   游玉琴洞
   李凌壶篆字歌。次杜工部韵。
   咏一梦李公寄先君子观音竹杖 研经斋
全集卷之九
 文一○疏
   请怡轩公配享沙川祠疏
 文一○书
   与安州牧使赵北海(钟永)
  ……   记玉堂宝玩帖
   记盗
 文一○文
   怡轩公配享昌宁世德祠通文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
 文○说
   枫岳说送枫岳翁
   师说
   纬书说
   岳氏五经说
 文○行状 ……  季嫂墓志
   殇女墓志
   金童子墓志铭
   李凤元(汉乔)墓志铭
   内从兄李公墓志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一
 文○祭文
   祭俞希安(衡柱)祭文
   祁雨祭文
   丙寅祁雨祭文
   丙寅 ……   书梨湖丙舍志后
   书竹下哀李琴师后
   复书竹下哀李琴师文后
   书黄勉斋代祭林栗文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二
 文○传
   义妓传
   义仆传
   义马传
   好义传
   傅山,孙枝蔚, ……   正军制
   畜货财
   读陆宣公奏议
   书赠菱濠罗景先
   偶书
   砚谱
   策题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三
 文○书
   答赵云石(羲卿)
   答赵云石(羲卿)
   与金元博书
   ……   东诗画谱序
   竹涧郑尚书焚黄先墓序
   三礼小识家礼小识序
   秋潭集序
   送沈英叔(彝镇)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四
 文○记
   竹谷浚池记
   玩斋记
   永平二烈妇㫌闾记
   望越坛记
   ……   穆克登定界碑跋
   草坊院碑跋
   显庆碑跋
   丹书岩跋
   埋香碑跋
   平济塔跋
   松关碑跋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五
 文○辨
   书序辨
   伯夷辨
   浿水辨
   洌水辨
   安市辨
   …… 文○赞
   乙支文德赞
   新罗二臣赞
   管幼安赞
   家中古物赞
   龙策赞
   义马赞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六
 文○状
   正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兼知义禁府训鍊院事五卫都总管徐公(有大)行状
   ……   祭亡室文
   祭尹圣俞文
   再祭室人文
   祭李士希文
   祭香积山神文
   祭竹下金稚圭文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七
 文○哀辞
   梅黄词。哀罗景先。
   李景寅哀辞
   柳敬夫哀辞
   孺人韩 ……  书金薇庵事
   书清安张处女狱事
   书朴春事
   书檀弓高丽本事
   书荣川朴烈妇事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八
 文二○记事
   记朴承枢(淳)
   记朴文烈事
   记李判官(纯馨)
 文 ……   题史记管仲传后
   题王遵岩集后
 文二○杂著
   偶书
   谈异
   复雠议
   记旧奴婢事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九
 经解
   洪范传
   书序辨
   读礼记
   读丧服子夏传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
 经解二
   䋫说
   折俎说
   易颂
   深衣解[上]
   深衣解[下   明堂说
   逸礼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一
 经解三
   九族说
   四岳荐鲧说
   尧正建寅说
   读舜典
   伏生 ……  晋用夏正说
   不修春秋说
   为兄后辨
   易纬说
   三家雍彻解
   盍毛包周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二
 礼论一
   亲迎说
   缨说
   缺项说
   笄礼说
   论笄
   赞 ……   大宗小宗说下
   祖宗君说
   王者之后不为始封君庙说
   继统不继嗣辨
   昭穆说
   嗣举奠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三
 礼论二
   为人后说
   立后说
   与为人后说
   为殇后说
   为后 ……   隐桓说
   与诸侯为兄弟者服说
   曾祖父母服说
   父为长子三年说
   斩衰变齐辨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四
 礼论三
   庶子不继祖说
   女子父母服说
   妾母服说
   出母嫁母服说 ……  外党亲适本族服议
   所后子服斩说
   妇从夫承重服辨
   妾服辨
   未嫁女逆降服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五
 礼论四
   服术辨
   繐说
   屈服说
   厌服说
   加尊服说
   ……   五服衰说
   绖带说
   绖说
   厌冠辨
   缨武同材义
   燕尾说
   带下尺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六
 礼论五
   髺发说
   苴杖削杖说
   三衰说
   笄纚说
   葬服说 ……   吊礼说
   吊拜说
   生与来日。死与往日说。
   并有丧虞祔说
   卫献公襚柳庄解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七
 礼论六
   丧毕吉祭说
   阴厌阳厌说
   练祭说
   禘说
   祫说 ……   庙制说
   神主解
   大夫士无主辨
   丧从死者。祭用生者说。
   忌祭说
   五齐三酒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八
 礼论七
   拜揖说
   妇人拜解
   三揖说
   跣说
   大夫无西房义 ……   周尺田制说
   结佩设佩说
   南牖说
   新宫辨
   献酒辨
   夹爵解
   苟敬辨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十九
 礼论八
   象舞说
   屦说
   读释宫
   赴说
   士二庙说
   ……   𦿉说
   助祭服说
   显相说
   飨说
   相爵义
   嘏说
   读仪礼书目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
 礼论九
   酳义
   馔说
   澡葛带说
   宾长三献说
   献内兄弟说 ……  啐酒义
   崇酒义
   爵止义
   铏南之觯说
   自酢义
   奠觯义
   飨妇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一
 风泉录一
   华阳洞志序
   丁未传信录序
   尊周汇编叙
   皇明遗民传 ……   李贞翼甲冑记
   华阳洞记
   皇朝御书画记
   皇朝故物记
   铁鞍小记
   记玉带生砚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二
 风泉录二
   抵岭伯书
   与或人书
   崇祯皇帝庙号说
   祭服说
   ……   孟永光会稽图记
   孔子墓蓍说
   丹心菊说
   尊周汇编条议
   复雪议
   正统论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三
 风泉录三
   赵夫人传
   朝宗岩铭
   古磬铭
   明季诸臣赞
   皇 ……   书崔永元事
   书南汉十卒事
   书尹起凤事
   书安颖男事
   记险川战事
   记柏田光教战事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四
 风泉录四
   大报坛祭义
   万东庙祭义
   明季史评
   读 皇朝贰臣传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五
 崇祯逸事
   [崇祯逸事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六
 明季书藁
   [明季书藁序]
   鲁监国, 唐王弟, 靖江王, 朱容藩。
   ……   刘孔和, 殷渊。
   魏豹, 薛大观, 那嵩, 皮熊。
   金声桓, 李成栋。
   李定国, 郑成功。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七
 [书目]
   皇明遗民传引用书目
 皇明遗民传[一]
   岷王子, 朱议霶,  ……   高承埏, 张可仕(从子鹿徵), 吕潜, 张有誉, 杨士聪, 王时敏, 蒋臣, 葛世振, 周灿, 余正元, 李清, 涂斯皇(侄大䚮), 钱邦芑, 谭贞良, 徐柏龄, 谢泰宗, 张利民, 岳虞峦, 陆位。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八
 皇明遗民传[二]
   王玉藻, 文可纪(从侄振祚), 周奭其, 林增志, 章世纯 ……   徐枋(弟柯,吴傅鼎), 巢鸣盛, 李确, 马嘉桢, 吴钦章, 杨无咎, 周容, 邢昉, 顾梦游, 张长澜, 戴冠, 万寿祺, 阎尔梅。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十九
 皇明遗民传[三]
   顾炎武, 归昌世(子庄), 金俊明(子侃), 吴䎖。
   ……   方文, 冯恺愈, 龚贤, 蒋易, 张昉(弟翮), 谢遴, 刁包, 高鐈, 韩, 曹鉴徵, 朱扉, 张明勋。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
 皇明遗民传[四]
   孔尚举(子鼎), 颜伯璟。
   张霖, 张四箴, 张绂,  ……  文点(族人明), 谭宗, 严炜, 张风, 萧云从, 查继佐, 宋珏, 陈应獜, 董维, 赵甸。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一
 皇明遗民传[五]
   沈兰先, 恽日初(子格), 吴参, 徐时勉, 陈朝典(子瑚 ……   任济世, 安璜, 费誓, 杨益介, 宋之盛, 王炜, 李世熊, 程邃, 黄逐, 阎修龄, 宗元豫。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二
 皇明遗民传[六]
   时琚, 胡琛, 吴昌文, 顾苓, 朱明德, 汪价, 孙梦简 ……   倪允中, 孙爽, 张嘉玲, 林云凤, 高斗魁, 查雍, 劳以定, 管谐琴, 刘廷銮, 吴天放, 汤缵禹(王汉), 徐增, 宋之绳, 赵起元, 韩曾驹, 钱其恒, 刘世斗, 王蔚, 行发, 王汸, 严启隆, 李无垢, 王弘度。
   谭先, 魏菁, 周有凤, 董升, 顾大纲, 刘应期, 樊梦斗。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三
 皇明遗民传[七]
   高笠先生, 李先生, 谢秀才, 画网巾先生, 高百户, 汤 ……   康世爵, 田好谦, 李应仁, 麻舜裳, 张道士, 文可尚, 胡克己, 王凤冈, 黄功, 冯三仕, 陈凤仪, 郑先甲, 裴三生, 孔枝秀, 王俊业, 韩登科(刘太山,金长生), 屈氏, 崔回姐。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四
 [杂录]
   建州录
   东江记事
   台湾群雄记
   吴三桂搬家案解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五
 宋遗民传
   [宋遗民传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六
 北边杂议
   记东方土产
   记北海路
   建州敕后跋
   渤海南海道说   记热河路程
   记建州三卫
   题崔简易北边攻守议后
   记厚州事
   薙发说
   白头山记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七
 钱论
   [钱剂]
   [钱尺]
   [钱称]
   [钱形]
   [钱名 …… 蒙头衣([妇人服])
   裹肚([妇人服])
   冠([妇人服])
   䙧袡([妇人服])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八
 家传
   昌宁成氏世谱[上]
   成氏世谱[下]
   记先世冢墓
   家世纪略
   室人遗事
   家集义例
   先世谚札跋
   记梦
   家世记闻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十九
 世好录
   [世好录序]
   [金焌]
   [金用谦]
   [李宜哲]
  ……   [金得厚]
   [李汉镇]
   [李正儒]
   [李德懋]
   [李明渊]
   [柳星汉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
 山水记[上]
   [山水记序]
   记湖中山水
   记上流江行
   记洞阴山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一
 山水记[下]
   [山水记序]
   记京都山水
   记畿路山水
   记海西 ……   记关西山水
   记湖中山水
   记湖南山水
   记岭南山水
   记关东山水
   记关北山水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二
 青城孝烈传
   [青城孝烈传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三
 逸民传
   申晓, 朴兴生, 宋愉, 鱼变甲。
   闵审言, 李继贤, 洪裕孙 ……   赵涑, 许格, 洪宇定, 洪锡, 姜洽, 沈长世。
   李基卨, 李庆祺, 金敬直, 黄泂, 蔡宗吉, 柳澯, 梁应源, 鱼梦濂。
   金寿增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四
 草榭谈献一
   崔致远,新罗王子。
   苜蓿政丞,王白二尚书。
   大朗慧, ……   鲁认,金永哲,崔陟。
   郭再祐,诸沫。
   僧休静,僧惟政。
   晋州妓,桂月香。
   柳成龙兄,柳琳叔。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五
 草榭谈献二
   金蟾,爱香,论介,今玉,龙冈妓。
   姜绪,赵忠男。
   海 ……   郑大任,朴毅长。
   权井吉,朴义。
   朴震龟,马神仙。
   庆运宫宫人,韩保香,李守则。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六
 草榭谈献三
   朴承任,尹锳。
   郑时凝,宋将军。
   朴渊,鱼继卜。
  ……   卖粉妪,玉娘,柳氏妾,有分。
   山南烈妇,金时雨。
   金垍,金吕鸣。
   李述原,慎溟翊,田兴道。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七
 草榭谈献四
   金晋熙
   李秀节,张䎘。
   金圣基,金鸣国。
   李台 ……   翠梅,莫德。
   赵节妇,优人妻。
   金姬
   赵𡷗
   牛寻,俊首坐。
   权克中,李德宇。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八
 兰室史料一
   罗丽遗民传
   故实考异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十九
 兰室史科二
   庄陵秉义诸臣传
   晋阳殉难诸臣传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六十
 兰室史料三
   锦山殉节诸臣传
   北方忠义传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六十一
 兰室史料四
   督府忠义传
   甲子殉难诸臣传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一
 易类
   古文易
   传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
 易类
   挂扐说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
 书类
   尚书古文
   尚书传授谱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
 书类
   书序辨
   书序说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
 书类
   古文字体
   古文篇目说
   尚书书目说
   尚书说异同
   逸书
   伪书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
 书类
   洪范辨
   诸家说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七
 诗类
   诗授受考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八
 诗类
   诗集传板本识误
   成伯玙四家诗说
   逸诗辨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九
 诗类
   毛许异训
   传笺异字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
 诗类
   笺注同异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一
 春秋类
   杜注考异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二
 春秋类
   杜注考异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三
 春秋类
   春王正月解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四
 礼类
   仪礼古今文
   仪礼详节
   戴礼篇目说
   服义
   拜揖考   拱鞠躬跪仪
   揖仪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五
 礼类
   深衣考
   乡饮酒要义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六
 礼类
   九族说
   田制类说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七
 礼类
   陈注纠误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八
 礼类
   陈注纠误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十九
 庸学类
   今古文大学
   栗谷庸学辑注例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
 孝经类
   今古文辨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一
 总经类
   十三经字数
   石经残字
   通志堂经解书目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二
 总经类
   十三经考上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三
 总经类
   十三经考下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四
 例类
   二十三史约例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五
 例类
   历代帝王字考
   历代帝王世系谱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六
 例类
   历代帝王姓讳考
   历代帝王尊号考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七
 例类
   历代帝王年号考
   正宗大王御制历代行表序
   历代帝王陵号考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八
 尊攘类
   三皇纪
   三皇纪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二十九
 尊攘类
   三皇纪
   三皇纪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
 尊攘类○华阳洞志
   华阳洞志引用书目
   [图]
   基址第一
   缘起第二
   建置第三
   祀典第四
   古迹第五
  (附)华阳书院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一
 尊攘类○华阳洞志○诗文上○诗
   华阳洞[宋时烈]
   岩栖斋
   次后云 ……   尊周汇编既成。偕家督谒华阳书院。用阳字韵谨志。[家大人]
   华阳九曲。依武夷棹歌十韵。
   依谢刘子澄寄羊裘二绝
   华阳书院二十咏。依感兴诗韵。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二
 尊攘类○华阳洞志○诗文下○文
   岩栖斋记[权尚夏]
   华阳岩栖斋重建上梁 ……   华阳洞记[家大人]
  (附)朝宗岩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三
 尊攘类○丁未传信录
   [丁未传信录]
 尊攘类○丁未传信录○咨文
   驰报 ……   搬送漂海人留寘红衣炮咨文
 尊攘类○丁未传信录○问答[上]
   漂人问答[李𡐔](野叟素翁)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四
 尊攘类○丁未传信录○问答[下]
   漂人问答(阙名)
   漂人问答[柳世翊 ……   李陶庵集(一则)
   郑浩丈岩集(一则)
   恩恤
   后录
  (附)公山倅李泰渊。南京使臣黄杰等问答。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五
 尊攘类
   南明书拟藁义例
   明季忠逆案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六
 尊攘类
   风泉杂志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七
 传记类
   显陵册嫔辨
   东学寺魂记释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八
 传记类
   松锦记程
   辽阳射猎记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三十九
 传记类
   三国观风录
   建州征讨录
   李忠武閒山记略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
 传记类
   康世爵避兵记
   沈行记程
   田氏诰命录
   铁岭李氏恩恤录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一
 传记类
   甲子记变
   辛未记变
   出征军总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二
 传记类
   食货议[上编]
   食货议[下编]
   丧礼掌故
   北关军制
   华城军制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三
 仪章类
   巾服考
   妇服考
 天文类
   北极表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四
 地理类
   东水经
   东国泉品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五
 地理类
   祖江涛志
   菀陵岛志
   汉二郡考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六
 地理类
   九城考
   六镇开拓记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七
 地理类
   西北疆域辨上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八
 地理类
   西北疆域辨下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四十九
 地理类
   西北边界考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
 地理类
   建州录
   建州纪程
   红岛侦探记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一
 地理类
   四郡考
   厚州纪略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二
 故事类
   周汉杂事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三
 故事类
   唐制考
   少华风俗考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四
 草木类
   谷品
   种蔘谱
   续种蔘谱
   洋菊谱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五
 识小类
   诗话
   钱谱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六
 笔记类○兰室谭丛
   鸳鸯拜
   医学习读
   捡详兼刑曹郎
   常参 ……  辛亥御真
   孔胤恒中第
   王太
   舟桥
   社坛乐
   向春轩
   正庙异事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七
 笔记类○兰室谭丛
   礼鞋
   聚珍字
   王世子博士将命儒生
   定顺 ……   两铨相避
   举条
   鹤顶
   批答
   蛾眉班
   讳字不可用
   玉堂故事
   呈辞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八
 笔记类○兰室谭丛
   池德涵
   柳桂芬
   尹氏节义
   鲁认
   ……   岭南木绵灾
   热河路程
   女真坪
   海中铜柱
   枳子城
   弓裔故都
   渤海铜州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五十九
 笔记类○兰室谭丛
   土乳
   鹅洲丹穴
   治蚕绵法
   木绵
   ……   犬
   龙潭马
   杨禾尺
   云仙
   聻
   畓
   卐
   钐
   迲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
 笔记类○兰室谭丛
   客氏,魏忠贤
   委鬼
   李选侍
   崇祯中白鼠 ……   房可壮
   博学宏词科
   胡性多忌
   胡人如笼鹰
   狐虎
   柳惠风热河诗注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一
 笔记类○兰室谭丛
   渥丹
   废经信传
   浇覆舟
   武成解
   ……  排行
   陈理后裔
   陈理明升
   箕子后裔
   耽罗梁姓
   郑臣保
   佟姓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二
 器量类
   周尺考
   古今尺度考
   釜斛说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三
 古迹类
   小华古迹
   箕田说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四
 杂记类
   名坞志
   曾,吕案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五
 杂缀类○燕中杂录
   [燕中杂录]
   宫室
   园池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六
 杂缀类○燕中杂录
   异教
   寺刹
   书画
   器玩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七
 杂缀类○燕中杂录
   山川
   花木
   禽兽
   虫鱼
   土俗
   书籍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八
 杂缀类○燕中杂录
   宝章
   宝货
   官制
   兵制
   杂令式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六十九
 杂缀类 研经斋
全集外集卷七十
 杂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一
 诗说
   关雎(周南)
   葛覃
   卷耳
   南有樛木
   螽斯
   ……  下泉
   七月(豳)
   鸱鸮
   东山
   破斧
   伐柯
   九罭
   狼跋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二
 诗说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   鸤鸠
   下泉
   七月
   鸱鸮
   东山
   破斧
   伐柯
   九罭
   狼跋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三
 诗说
   鹿鸣(小雅)
   四牡
   皇皇者华
   常棣
   伐木
   ……  有駜
   泮水
   閟宫
   那(商颂)
   烈祖
   玄鸟
   长发
   殷武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四
 诗说
   鹿鸣
   四牡
   皇皇者华
   常棣
   伐木
   天保
  ……   駉
   有駜
   泮水
   閟宫
   那
   烈祖
   玄鸟
   长发
   殷武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五
 诗说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六
 礼说
   曲礼[上]
 礼说
   曲礼[下]
   檀弓[上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七
 礼说
   檀弓
 礼说
   王制
   月令
   曾子问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八
 礼说
   曾子问
   文王世子
   礼运
   礼器
   郊特牲
   内则 ……  深衣
   儒行
   昏义
   饮酒义
   射义
   燕义
   聘义
   丧服四制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九
 礼论
   褖衣说
   吊说
   代哭说
   殡义
   鱼左首说
   东方 ……   尸酌主妇出于房说
   宾取祭以降说
   主妇致爵不酢说
   中殇七月辨
   白牡说
   正体四种辨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
 史论
   傅说
   共和
   鬻拳
   士蔿
   范武子
   范文子
  ……   张浚
   孟珙
   文天祥
   方孝孺
   徐达
   于谦
   张居正
   孙承宗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一
 文三
   抵遁村李公(章英)
   答郑尚书(晚锡)
   东水经序
   ……   题欧阳公毛诗本义后
   题诸侯衅庙礼后
   题方氏节井记后
   题楚孝子(重燕)遗迹后
   题己卯诸贤书牍后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二
 文三
   题欧阳公论逐路取人劄后
   题景阳井铭跋后
   题奎章全韵后
   ……   书曾子易箦章后
   题古本大学后
   书公孙弘对策后
   道家说
   释氏说
   杂识
   原悔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三
 读书记
   读大戴礼
   读贾子
   读弟子职
 读书记
   读家礼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四
 读书记
   读董子
   读扬子
   读诸葛忠武侯文
 读书记
   读韩昌黎集
   读楚辞集注
   读蔡氏洪范传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五
 风泉录
   谒 皇庙文
   华阳洞。次朱子虞帝庙迎送神乐歌。
   答梁园李公 ……   记贞翼李公事
   记朱伦瀚事
   复题南汉日记后
   书明史孙承宗传后
   题金将军遗札后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六
 书画杂识
   叶有道碑跋
   神禹碑跋
   高丽恭悯王笔跋
   题赵子昂墨 ……   置沟娄辨
   夫馀辨
   月城辨
   群山岛辨
   安兴亭说
   朵颜三卫说
   女真坪说 研经斋
全集续集册十七
 文三
   遁村李公(章英)八十寿序
   送岭南水军节度使吴侯(致寿)
   ……   题欧阳公朋党论后
   题欧阳公内制集后
   独谷集跋
   奴婢议
   丸都议
   髻议 研经斋
全集行状
 [行状]
  研经斋
府君行状[成祐曾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一
 词赋
   ……摅青冥而靡系。循孔嘿而幽眇兮。袭清泠之精气。惟故人之招招。望不见而横涕。丹山兮杳杳。横浮云而蓊翳。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一
 杂诗
  
咏曹大家女诫 (第 7L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
 诗
  
夜坐
灏气凝清晓。西峰见月初。娟娟林雪净。耿耿涧梅疏。皋鹤如驯鹜。商芝似种蔬 ……  又
金水亭奇绝。堪比美人娟。不见今十载。袅袅多情缘。
洛下亲知。适到此寄诗故和之。
森森松梓露凝华。关外山川日易斜。都下有书凭白雁。愁中无酒对黄花。阅来风浪浑如梦。随处烟霞便作家。黍熟不知谁是主。悠悠乡里足生涯。
上京山丈
忽忽霜露迫。悠悠川水流。缓步出东门。遥望洞阴幽。朔吹厉归雁。哀鸣云路修。自惭为羁旅。动贻君子忧。秋日嗟可哀。百虫又啾啾。承明辞笔砚。憔悴栖铁州。铁州气萧瑟。山川如边头。幸有芒鞋缘。云霞聊复收。怅公久淹疾。黄气能起不。严程固有限。我行岂自由。樽中虽有酒。谁与为朋俦。佳期不克谐。恩爱徒绸缪。寒云下亭皋。转辗增幽愁。玉屏金水下。历历枫叶秋。何以展慇勤。谩将诗句酬。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二
 诗
   (第 42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三
 诗
  
公山道中
落日临江渚。云是古熊津。念昔刘仁愿。受诏绥远人。楼船不见际。树羽连
研经斋
全集卷之四
 诗
  
谢休翁吴公送鳆醢
皓发韶颜望岿然。隐囊高倚海云边。岛中羽客谈三浅。帐底佳人奏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
 诗
  
次李元裕(寀)
坐深闻剥啄。知尔入衡门。斜日渔樵径。寒花教授村。相怜秋柳色。 ……卧听群鸡唱。窗光欲及晨。久饥喧枥马。相语度行人。转觉趍朝急。仍思课字新。萝衣知已弊。经岁染红尘。 研经斋
全集卷之五
 诗
  
早起
月隐墙西树。严霜被瓦沟。街谈稀逻骑。巷鼓杂更筹。天不收群动。人宁就暂休 (第 102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六
 诗
  
谢元若虚
今春复使石田荒。百室烟稀有底忙。麦穗霞生那得宲。稻苗泉冷不能长。忧 ……月明知不渴。贫士亦分光。眠引悠悠境。神驰漠漠乡。砧闻寒处苦。书识暗中香。闷汝冥行际。尼珠何所藏。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六
 诗
  
不眠
百年知亦促。强半睡为乡。荣辱迷难辨。悲欢澹已忘。达观仍化蝶。佳境亦炊粱 (第 126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七
 诗
  
观打鱼。水浅无大鱼。
草深迷浅渚。虾蛙尔堪居。寥寂聊相慰。喧呼得自舒。投竿钓 ……。草间露气延晨月。天末峰光接火云。何地不宜容刺促。馀生只欲送耕耘。稻田日出晴霞捲。村女驱禽响远闻。 研经斋
全集卷之七
 诗
  
莱山有约而不能赴
屡失池傍谈笑纷。知君多在碧峰云。残年饱饭要相见。邻里驰书许 (第 147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八
 诗
  
赠兴海旧人朴义行
缅邈经三纪。桐乡少旧人。老能轻远道。言辄感前尘。款款重来约 ……村数举杯。每对云飞川泳地。素心那得不徘徊。
春来
春来观卉木。生意自欣然。那能无夭阏。皆能遂大年。 研经斋
全集卷之八
 诗
  
梁园口占
逢别三年未觉遥。山中月色永今宵。东冈自足林泉兴。南国休腾父老谣。绝 (第 165L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九
 文一○疏
   ……。以冀 圣明之降监。伏愿 殿下俯察成汝完忠节。特许跻于乙珍狷所享之祠。以光 圣德。以淑世道。幸甚。 研经斋
全集卷之九
 文一○书
  
与安州牧使赵北海(钟永)
自西方扰攘以来。每念执事处事务蜂午之会。窃 …… (第 174L 页)
答洪渊泉斥考證书
向辱宠翰。盛斥考證之非。既而忧其辞之未条达也。复赐明教以畅之。且以 海应
之愚蒙也。而谓可与明理之训。斥斥恳恳。盈幅充牍。既感厚谊。岂敢终嘿。以孤君子之意乎。夫考證者。博学中 …… (第 177H 页)
庸。书之克明峻德。即一部大学也。诗礼春秋之于语孟。无不与之表里。则执经而遗书。劬书而舍经。固不可也。 海应
之少也。窃欲合汉学宋学而俱操其要。谈理而不遗乎数。语数而不舍乎理。反以归博文约礼之训。夫彼考證之学。 …… (第 178H 页)
闻于官。官亦嘉尚之。仄听者久而未闻命。玆敢复陈。望閤下亟报上营。得以㫌其烈。诚亦树风声之一大助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九
 文一○序
  
送李圣臣(荩模)宰燕岐序
静修相公持国秉政。门户烜赫。出入门下者。亦自 …… (第 182L 页)
有想见而不可得者。在先可无恨哉。彼仇家雠人。虽以气力加人。即已湮灭。无复知者。比之在先。果何如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九
 文一○记
  
酬忠祠记
佛。依附吾道而存者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且宫室丝麻 …… (第 185H 页)
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古之人变盗贼为将帅。彼皆有才能。且负性气。孔子曰天下有道。盗其先变乎。 研经斋
全集卷之九
 文一○文
  
怡轩公配享昌宁世德祠通文
崇德尚贤。 国俗则然。士大夫名节道学。彬彬为 (第 204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
 文○说
   ……能购岳氏本而改刻。以开初学者不使错缪之本。迷乱其心。则于发蒙也何有。珂乃武穆之孙也。多有功于经籍。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
 文○行状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 (第 209H 页)
子东允佥使。女适佥知李倚全。东允有二女无男。继子道明。女适金澄,金宗翼。倚全男德老进士。次台老。公于 海应
为外党之亲。窃尝闻公行迹而未得其详。今因公傍孙㬇发其所藏而读之。益想见公为人。公当 孝庙之世。诚得其 …… (第 214L 页)
卫将。寻递而未付军衔。阁臣言其状。 上命西铨。即以侍从例行之。书成印进。有锡马之典。戊午冬。 上进臣 海应。
 讯府君安否。时府君病。臣以实对。 上下御纂三礼手圈义例曰此近日所得。欲令汝父一读于前席而听之。今闻 …… (第 218L 页)
二女。男宪曾。女适李哲贤,元井孙。海运三男三女。男祐曾,翼曾,荣曾。女适张塾,吴致骥,李光奎。不肖孤 海应
泣血谨状。
先妣行状
先妣全州李氏。进士讳德老之女。佥知中枢府事讳倚全之孙。进士讳瀡之曾孙。县监讳知 …… (第 220L 页)
。葬于香积山下巳坐之原。后十八年先君子卒。而宅兆不利。迁而祔于左。即艮坐之原。距旧圹不十步。男长不肖 海应
进士知县。次海运进士察访。次海畴。 (第 222H 页)
海应
一子宪曾举进士。二女李哲贤,元奎孙。海运二子祐曾,僖曾。并举进士。季荣曾。三女张塾,吴致骥,李光奎。 (第 222H 页)
海畴一女一子并幼。不肖 海应
泣血谨状。 (第 222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
 文○墓志铭
  
翠虚公墓志
公讳琬字伯圭。自号翠虚。昌宁人。鼻祖讳松国。高丽侍中。十 (第 222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一
 文○祭文
  
祭俞希安(衡柱)祭文
遇子于涂。素车丹㫌。相将后先。至于雪城。我归于 ……惧其渎。谁因谁告。锦水之阴。岿焉其域。樽有旨酒。豆有黍稷。庶几来歆。以炳厥灵。靡爱一霈。济彼黎氓。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一
 文○哀辞
  
李凤元哀辞
李君凤元。以戊辰之岁庚申之月。得疾不起。其葬也余在都。不 …… (第 232H 页)
彼。元一虽欲为沈冥得乎。元一之沈冥。无善师故也。噫。此又不徒为元一悲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一
 文○遗事
  
金华公遗事
公姓李氏讳知白字契玄。 恭靖大王第四子曰宣城君讳茂生。子 …… (第 237L 页)
没不数百年。而泯没无所传。独凭祠享而记其名。如公之死。扶世教者多矣。世之以显不显。论人高下者何哉。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一
 文○书后
  
书明史汪广洋传后
明主可以理晓。不可以非理罔。纵或罔之。其能久乎。今 (第 244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二
 文○传
   ……薰沐。拜北斗祝其夫无事。一观卒被祸。烈女闻曰夫子死矣。吾何忍独生。遂引刀自裁。即壬寅五月十七日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二
 文○杂著
  
书烈女宋氏事
县监吕哲永之妻宋氏。家怀德。故双清堂之裔也。双清之妣柳 (第 261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三
 文○书
   ……实而黼黻。与裋褐同。有味而菽水。与刍豢类。夫彼外至者。固不足以动吾心。第古人之所重。即知照之相感也。 海应
曾从文院周旋之际。得于清诲而开发者屡矣。及今衰暮。退伏田里。益叹门屏悠邈。疾病难强。则未尝不引领怅望 (第 292L 页)
。无以开蕴结之怀。用是益认执事之恋恋于不材者深矣。似闻仆御当以今月晦诣杏亭。如可留连至寒食之际。 海应
亦拟趁此入都。得以一畅于江湖。洞开襞积。倘图之否。令胤述作甚富。熟路轻车。直易易也。文学公物耳。世守 (第 292L 页)
之者甚少。独华门踵武。益昌大不匮。尤可贺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三
 文○序
  
送赵云石(羲卿)游燕序 …… (第 292L 页)
滥。倖民惮其明而有以革其心。贤才归于礼而必引类而进者。夫何四者之为患乎。吏部洪公邃学达识。发自六经。 海应
获私而备闻之矣。公以方伯之任。为政于湖。湖之民将鼓舞以俟。昔伊尹思天下之匹夫匹妇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 …… (第 294L 页)
。于时弘文馆校理赵公胤卿。奉使以往。沈之去湾五百馀里。计原隰之役。才三四月耳。不足为公有贤劳之叹。而 海应
尝与公谈东国界。至以为三国时高勾丽最强。南与罗济二国抗。西而寇钞中国。兵力常有馀者。以其有辽东也。汉 …… (第 300L 页)
已一一察之于动静语默。有以得其为人者否。彼之安危专系是也。昔 海应
先君子从济庵相公通信于倭。具言相公严而有恩信而有义宽而无私而明以将之。故倭人慑焉。至今称癸未之使。南 (第 301L 页)
北虽殊。使事即公世职也。 海应
于公有三世之旧。以其亲也。故述家庭之所闻见。以其职也。故述行人之事。然知公所尝勉者。故其说也略。以其 …… (第 301L 页)
。然则国之纪纲振而贿赂不能行。使富者不敢以肥田为瘠。贫者不得以瘠田为肥。国不失正田。民不受患害。则文 成先生
必许其易而不举其难。难易之分。斯可定矣。今之纪纲虽紊。在外则尚可振也。百里之内。其操纵与夺之机。悉由 (第 308L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四
 文○记
   ……为徽钦冢。冯弘冢又茫然不解为谁。顾文献易徵而缪误如此。况文献之所未可徵者。如乐浪王者。何可胜道哉。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四
 文○说
  
藷说
英庙癸未。先君子入日本。李七滩匡吕书托种藷法。至对马岛佐须浦始得 …… (第 333L 页)
虽日从事于六经。不能知朱子所以取舍者有在。则况郑注贾孔疏之得失乎。然则虽存焉而犹不存焉。又可叹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四
 文○跋
  
洪化通宝钱跋 (第 339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五
 文○辨
   ……土。而穆克登之定界也。恨不能举是而为辞。苟能以愁滨江为界。即彼皆为我有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五
 文○铭
  
侍中台铭
高丽睿宗时。女真侵轶定州之边界。命侍中尹瓘为元帅。知枢密翰林 …… (第 357H 页)
家。赞曰。
尔之灾矣。我之宝矣。出自何山。为此玩好。器无常主。唯有文者得之。戒吾子孙。唯佔毕是笃。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五
 文○赞
  
乙支文德赞
余观三国时人物。新罗之金庾信。百济之成忠,阶伯。句丽之户来 (第 363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六
 文○状
   ……。俾蒙㫌褒。则兴世教立人纪者。不其在斯耶。夫㫌厥宅里。树之风声。有周之所以为教也。掌教者可不念哉。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六
 文○墓志铭
  
曾祖母孺人全州李氏墓志
英宗丙寅七月辛亥。曾祖母太孺人卒于抱川县疏 …… (第 372L 页)
人常静穆自持。未尝一出户庭。以闺则教诸孙。邻里皆言草庐将圮。朝爨不继。然过其门。常有纺车及读书声也。 海应
后太孺人之没十有五年而生。不及事之。然常记先妣抚一破梭曰此大姑所以勤于织者也。又阅女诫总叙一卷曰此大 …… (第 373H 页)
姑母未笄而殇。季姑母嫁李公彦五。文科知县。先从叔父讳大亨学生。从姑母嫁李公允膺。举进士生员两试知县。 海应
举进士知县。弟海运出为叔父后。举进士官察访。季弟海范也。再从弟海秀海连皆早夭。独海升在。妹嫁安东金厚 (第 373L 页)
根而亦早夭。 海应
子宪曾。海运二子祐曾翼曾俱举进士。季荣曾。先考尝言吾家不为海州编氓而得以文学相传者。太孺人之德也。子 (第 373L 页)
孙其识之。不肖曾孙 海应
谨志。
从姑孺人墓志铭
故阴城县监李公允膺之夫人孺人成氏讳某。昌宁人也。考进士讳学基。妣南阳洪氏。禹 …… (第 373L 页)
之精。酒食之美也。夫有是懿者。必有是福。此理也。苟或不幸而短折无禄。此命也。命其如之何。其可悲也已。 海应
夫人之从侄子。幼时尝闻先王考举夫人才行。以敕励家人。先妣先姑每称道夫人之德。以为不可及。自从姑之归李 …… (第 374H 页)
也。今之人虽傍支苟无子。取他人子为后。以延其祀。与其享于他人子。曷若祔于祖先之室而享宗子之荐陈乎。然 海应
之悲夫人也益切。备述系谱及葬地。 …… (第 374H 页)
味。齐以思成之。子孙绝矣则何从以责其诚乎。公之不苟取他人子以为后者。其达矣乎。然念从姑之淑行无传。而 海应
又晚生。无以得其一二。故备述系谱及生年日月及葬地向背以徵之。其可哀也已。铭曰。
生而不育。没而不祔。 …… (第 375H 页)
佥知中枢府事。祖讳瀡进士。曾祖讳知白文科知县。五世祖讳弘胄议政府领议政谥忠贞。系出 定宗别子宣城君。 海应
幼尝谒太孺人。太孺人曰若隐居山林之下。读书求志。逍遥自适。慎勿慕科甲乐势利而逐逐于世也。此非荣而辱耳 (第 375H 页)
海应
敬受之。以为虽古敬姜之训。不是过也。先夫人常有寒泉之思。而悯私家之贫。迎太孺人而为养。大孺人时甚衰老 …… (第 375H 页)
自私。舅家之族。同巷而居。贫富各殊。妇女相往来。易招谤怒。奴婢盈门。愿奸精粗不同。然皆称太孺人之贤。 海应
幼时所睹记。固不敢忘。而叔母之谈说又丁宁如此。窃计太孺人与我外王考。偕老六十馀年。绝外慕而乐綦缟。可 …… (第 375L 页)
适李哲贤,元奎孙。海运三男三女。男祐曾进士官都事。次翼曾荣曾皆进士。女适张塾,吴致骥,李光奎。不肖男 海应
泣血谨志。
族祖母孺人李氏墓志铭
孺人李氏。吾族祖父信基之配也。年十七而嫁。未几而卒。才能妆梳自治。 …… (第 377L 页)
当世掌教者。为之褒扬而未果。独其草藁存耳。族祖父既无嗣而夫家族及见夫人者又皆凋零。夫人之行遂无传者。 海应
诚惧 …… (第 377L 页)
当宁庚辰冬十一月戊辰。太恭人卒。寿七十二岁。翌年二月丙午。祔葬于叔父之墓右。太恭人我先妣之从父妹也。 海应
年十岁。从先王考府君往观叔父。行𨚡礼于县北柏阴村。时外党皆来会。而太恭人端雅整饬。进退中仪。见者皆 …… (第 379L 页)
艺以给。而男女六人者亦皆嫁娶。各有子女。每朝夕扶床绕膝。嬉笑叫啼。二孙又以科名。娱乐晚景。太恭人常谓 海应
曰吾今而得没。可谓无憾矣。已而有疾。见灯火掩翳。念叔父下世时当晨早。促命挑烛事。遂感之。疾益笃。竟不 (第 379L 页)
起。 海应
少太恭人十一岁。自太恭人入门时。今至于老。中间悲欢苦乐之故。皆所睹记。每谒太恭人。常有 …… (第 379L 页)
干人。此所谓扶床绕膝者也。从子 海应
谨志。
伯舅进士李公墓志铭
伯舅姓李氏讳彦弼字君弼。系出 定宗大王别子宣城君讳茂生。五传而讳弘胄。当 …… (第 380L 页)
贤之。荐于观察营。然不得达于 朝。已而子商绮有志行而早夭。公甚伤之。未几得疾。戊戌三月卒。寿四十八。 海应
当八九岁。往省外家。于时 …… (第 380L 页)
十九年学生公卒。葬其右。二男长师汉举生员。仕为井邑县监。季颐汉学生早卒。二女长嫁原城元景肃。季嫁昌山 成海应。
内外孙男女若干人。 (第 381L 页)
海应
居甥馆才五月馀。将觐先君子云山任所。往辞夫人。既出门。夫人顾左右曰婿去而何惘然也。未几以赴至。盖长诀 …… (第 381L 页)
綦之乐。到老怡怡。有女皆归。有男敦学。胡不百年。以永其福。我赞硕休。以藏兆域。
亡室淑人李氏墓志铭 研经斋
(第 381L 页)
成海应
妻淑人庆州李氏。父讳琼通德郎。议政府右议政谥贞翼公讳浣五世孙。妣仁同张 …… (第 381L 页)
。玉城之勋阀。俱为 国朝名臣。子孙亦谨厚。世守其家法。淑人生而貌礼性淑。志不苟而行有义。年十七。归于 海应。
以至于老。凡四十有四年。得疾不起。实戊寅八月八日甲戌也。寿六十。家中人诵其行曰舅姑宜其孝。宗族颂其友 …… (第 382H 页)
里亦嗟伤曰贤夫人没矣。其诵可知不归于阿私也。先府君既丧先夫人。孤居无聊。淑人左右承事。务得其欢。尝随 海应
于阴城任所。过数年。即曰官廪不可久饱。吾宁竭力于家食。以为养奉先府君。还都下旧第。冬月寒冽。未尝解衣 …… (第 382H 页)
是岁十月初吉。归艮坐之原。遂为之铭曰。
魂无时复。哀有时忘。惟其体魄。安此幽圹。
曾达圹志
曾达者。 研经斋
主人弟之子。以 上之甲戌二月某日 …… (第 382L 页)
同爨。其妹之子。其从兄之寡妻贫无依。则辄迎至家。家无一亩之收。而东西方便。赒恤甚至。其笃于内行如此。 海应
遭先人之丧。祥期将毕。景先有故未及吊。是时适有庆科。而不赴曰吾当吊而不能吊。反为荣观计乎。其爱好人伦 …… (第 384L 页)
孅弱兮其容态。清泠乎其声音。忽尔在琅玕之槛。忽尔在松柏之阴。胡为乎来。而胡为乎逝。理有不可谌兮。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六
 文○祭文
  
姨母孺人李氏祭文
维我先妣兄弟五人。并不能寿。独季姨母大孺人享 …… (第 391L 页)
报也。先君子屡典郡邑。外家凡有丧皆助之具。且为买墓田。俾香火罔缺。而常悯夫人之穷无依。先妣尤戚戚也。 海应
既丁风树之恸。遂追先志。谨迎夫人而事之。于今七年矣。顾家产不饶。饮食不能礼。衣服不能华。尝思为一小县 …… (第 392H 页)
。吾之睹菱濠之美。不可谓不深。然其不睹者尚多。呜呼惜哉。
祭亡室文
淑人之殁二十二日而月已改矣。其夫 成海应。
返自竹谷。病犹未痊。未能一恸而写此悲苦之情。使从子祐曾哭之曰。此夫人六十岁周甲之月也。使夫人在者。掇 …… (第 393L 页)
祭尹圣俞文
维岁己卯三月二十九日。友人昌山 成海应。
操酒脯而哭于近故尹子圣俞之筵曰。人于世也。悠悠忽忽。其生也如飞鸟之遗音。其死也如逝水之无迹。殆庄子所 …… (第 394L 页)
此怀。何时可已。呜呼哀哉。
再祭室人文
维岁己卯八月丁酉。淑人之丧初期也。筵几将撤。前一日之晡。其夫 成海应
操文哭之曰。淑人归我而偕老者四十三年。不为不久矣。享年六十。不为不寿矣。有子男一人女二人。男举进士。 …… (第 395H 页)
志。其或不泯于世也耶。尚飨。
祭李士希文
维岁庚辰八月壬寅。李士希即远之辰也。前一日辛丑。其友人昌山 成海应。
操菲薄之奠而哭之曰。子之始殁也。俨乎犹在堂也。子之在殡也。悠乎犹未远也。子之入地也。漠然其不可睹矣。 …… (第 395L 页)
上。尚欲求其遗风馀韵而从之。况在并世乎。虽在乎涯角不相接之地。尚欲求其状貌言语而友之。况在吾世好乎。 海应
少而觏公。于今三十有馀年。憺然无忤。其欢欣怡愉宜如何也。是故觌公之德。不可谓不深。而犹如有未尽者。公 (第 396L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七
 文○哀辞
   ……从兄弟。最以醇谨称。文锡质甫又多才。从先君子宦游。苦乐悲欢。与之同者五十年。至老而无子。又失贤夫人。 海应
既感其忠。又悲其穷。尝问其所欲言者。质甫叹曰吾十八岁聘吾妻。于时吾失先夫人。无以主家政。吾祖母严重。 …… (第 402L 页)
既盛。趣向已定。又弟之子也。诚爱不减于己生。而天又与夫人寿考之隆。以享其乐。夫人之无子。未见其可憾。 海应
有通家之谊。尝闻夫人之懿行。故敬为之辞。相执绋者之歌。辞曰。 …… (第 406H 页)
。传相观览。而聊复历叙吾悲。一陈于筵几之下。语不暇择。文不暇缀。呜呼圣俞。胡至哉。己卯三月一日。友人 成海应
恸哭书。
淑人全州柳氏哀辞 (第 408H 页)
海应
年十四。谒浣溪徐公。公春秋高。而方侍大夫人。凡供养之具。皆华美著于外。有以知贤子妇承公之志也。既又十 …… (第 408H 页)
当之。夫人履其常也而著其懿。持其变也而著其功。苟能播其美于女史。何让于鲁之公父文伯之母与汉之穆姜乎。 海应
谨以所睹闻者。具为之书。以备执绋之相。词曰。
夫人之德。其孝矣而必于则。其贞矣而必于笃。其慈矣而必于 …… (第 408L 页)

海应
遭先夫人丧。于今二十有九年矣。寒泉之思。无所自致。独于外氏之党。眷系不能忘。先夫人昆弟姊妹及从父昆弟 …… (第 409H 页)
三岁。始嫁为沈英叔之妇。英叔又贫甚。故季堂姨常为诸昆弟姊妹所怜。而先夫人最念之。每叹力弱不能周。是故 海应
尤眷系不能忘也。英叔从人游。以干立家。而孺人又力于针线以自资。不十年第宅高大。庄田礼足。器用华美。余 …… (第 409H 页)
噫其不寿也。记余戊申春。见奉杲于 太庙西巷之第。于时青庄公为积城县监。趁其尊公生朝。具酒食丝竹为娱。 海应
侍先君子往贺之。座上皆当时名士。篆籀书画。彻夜相属。而奉杲方韶婉英妙。承事左右。色夷而气愉。门户和洽 …… (第 410H 页)
而止。虽或有速有迟。相去无几。地下之清幽脩邈。果有可乐者否。
罗君攸(德野)哀辞
海阳罗公。父友也。 海应
少尝从之。屡承绪论。开发蒙蔽。仍得与景先君攸及其从父兄国仁世野游。国仁月村公之子也。月村公早世。而其 …… (第 410L 页)
此余所得公于东州时。而他未能悉记之也。始 英宗癸未。先君子从济庵赵公入日本。休翁公与之俱焉。及使还。 海应
方幼。每从长者闻险嶕危屿恶风怒涛之所荡激。蛟鳄鲸鲵之所出没。其忧畏艰难。足令人心惊梦噩。两家尊亲乃经 …… (第 412H 页)
之欢。 海应
亦骑牛从之。如先君子诣南园故事。曾未几何。已有存没之感。俯仰自伤。不徒哭公之悲也。公和厚朴素。屏去芬 …… (第 415L 页)
尝学于先君子之故。情好最笃。未几先生下世。诸公次第沦丧。而点易轩亦毁矣。公穷老无聊。移寓兴元江上。及 海应
官阴城。奉先君子从江上过公。虽茅栋将坏。少微林壑。光荣可敬。又十许年而哭公。噫。余在幼少时。闻先辈讲 …… (第 416H 页)
而必取之。不以苦而苟去之。由由然同尘和光。迹可晦而名可藏。则竹下之高。不其卓乎。岂众人之所能测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七
 文○传
  
姜仁鹤传
姜仁鹤字信伯。晋州人。徙昌城。其七世伯从祖嗣龙。当万历己未。 …… (第 417L 页)
能久而不泯哉。
金银爱传
正宗庚戌。 国有大庆。审理中外死囚。多从宥释。 上命臣 海应
书其判曰。此祈天永命之意也。尔得与役幸矣。至湖南金银爱之判。 上命臣至前曰此事甚奇。予颇费辞而为判尔 …… (第 420L 页)
无所恨。遂卒。夫人素习于孝经。以之律身。故终始端严如此。
学生公讳有晋字明叔。年十六七时。才思夙就。 海应
方四五岁。常就其傍嬉笑。尚记公脩面高颧。准锐颐狭。明秀端洁。坐有定处。不从众喧笑。读书必满课而后起。 …… (第 423L 页)
亦不存。死者岂可勉强而为之哉。第以乡曲僻远之故。不得发其光。夫有力者行不足以动人。而亦能显扬何哉。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七
 文○书事
  
书画岩宋公(玄载)
吾乡虽僻陋。名硕故多居之。遗风馀韵。得有传述而 (第 430H 页)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八
 文二○记事
   ……诸子并驱者优如也。且其节义有过人者。而废弃不用何哉。士当材用驰骛之时。又屏置如此。不得不为时惜也。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八
 文二○题后
  
题丹室闵公玉箫诗后
京山李公好吹洞箫。丹室闵公出宰成都。制玉箫遗之 …… (第 442L 页)
阴助之。乃欲蝥贼于吾道。可不慎哉。太仆虽学究者流。其论纯而夷。无一叛于圣人之训。岂遵岩之所可及哉。 研经斋
全集卷之十八
 文二○杂著
  
偶书
士之脩身洁行。特安于性也。人之所期望。必在于显达。而或违之则 (第 45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