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續道藏
 列望之外径九步卿望亚列望外径四十步坛广三

 丈高二尺 为周道卿望之外径九步大夫望亚卿
 望道外径二十步坛广一丈五尺高一尺五寸 为
 周道 大夫望之
外径九步士望亚大夫望道外径十
 五步坛广一丈高一尺 为周道士望之外径九步
 庶望亚士望道外径九步坛广 (第 3a 页)
五尺高五寸 为周
 道庶 望之
外径九步凡天宗上帝宫坛营径三里周
 九里营三重通八方 常以岁之孟春正月上辛若
 丁亲郊祭天南郊以地配 (第 3a 页)
 望之外径六步卿望亚列望道外径三十五步坛广
 一丈高一尺 为周道卿望之外径六步大夫望亚
 卿望道之外径十九步坛广八尺高八寸 为周道
  大夫望之
外径九步士望亚大夫望道外径十二步
 坛广六尺高六寸 为周道士望之外径六步凡地
 宗后土宫坛营方二里周 (第 5b 页)
 燕上将军乐毅(上谷/郡)赵卿蔺相如(赵/郡)楚三闾大夫屈原(长/沙)
 (郡/)汉大将军霍光(平阳/郡) 太傅萧望之(万年/县)
汉丞相丙吉
 (鲁/郡)蜀丞相诸葛亮(南阳/郡)已上忠臣一十六人
 周太王子吴太伯(吴/郡)伯夷叔 (第 15a 页)
    与经筵之仪相近后代举经筵不于太学而
    于殿廷亦相类也故录以为经筵之缘起云
汉书宣帝本纪甘露三年三月己丑诏诸儒讲五经同
太子太傅萧望之
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
后汉书章帝本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诏下太常将 (第 29b 页)
 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详观此文

 则孝之与廉当是各为一科 萧望之
薛宣黄霸张敞
 等皆以察廉补长丞独王吉京房师丹孟喜皆以举
 孝廉为郎刘辅举孝廉为襄贲令东都则合为一科 …… (第 21a 页)
 屠刚苏章李法爰延崔骃周燮刘瑜荀淑皇甫规张
 奂刘淑刘焉西汉举孝廉者路温舒龚胜鲍宣京房
 赵广汉张敞尹翁归王尊盖宽饶刘辅 萧望之
薛宣
 冯遂朱博杜邺王嘉师丹孟喜黄霸尹赏王吉京房
 平当东汉举孝廉者马棱魏霸韦彪冯豹贾琮郑弘
 周章 …… (第 25b 页)
 贤夏侯胜辕固后苍韩婴胡母生严彭祖江公以太
 常掌故入官者晁错以博士弟子入官者息夫躬儿
 宽终军朱云眭弘 萧望之
匡衡马宫翟方进何武王
 嘉施雠房凤召信臣东汉以博士入官者蔡茂承宫
 郎顗曹褒卢植戴凭欧阳歙牟长扬伦魏 (第 27b 页)
 考得是用之亦无害 又问居丧冠服答曰今考政
 和五礼丧服却用古制准此而行则亦无特然改制
 之嫌
 (王氏应麟曰夏侯胜善说礼服谓礼之丧服也 萧望/之
以礼服授皇太子则汉世不以丧服为讳也唐之)
 (奸臣以凶事非臣子所宜言去国恤一篇而凶礼居/五礼之末五服 (第 47b 页)
 远而古之在官者皆民为之服公事之后而复受田

 为民汉为吏而入仕则不得受田为民矣其奉入不
 既薄乎 萧望之
奉禄不足尝有忧父母妻子之心况
 其职近于民侵渔百姓无足怪也自宣帝神爵之诏
 益勤事小吏百石以下其奉十 (第 13b 页)
 贵故疆以戎索和以舌人食之则委之牲体而坐诸
 外乐则不使乱雅而陈于门则位夷蛮于东南之门
 外位戎狄于西北之门外宜矣 汉萧望之
欲贵单于
 于诸侯之上贾谊欲高堂邃宇以怀其腹亲酌而手
 食之以怀其心盖不知此(礼书/)
 严陵方氏曰 (第 34b 页)
 臣不亲由迩臣比之故盖左右近君善窥意旨巧于
 逢迎大臣方严素为其所疾常谋所以閒之人主不
 觉每堕其术中如弘恭石显之杀 萧望之
也由是类
 推以远言近以内图外中朝若此百姓何以宁哉又
 引叶公语结之
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 (第 23a 页)
 (汉明帝服纪之制始变于唐太宗皆率一时之情而/更三代之礼后世不学之主踵而行之 又曰读檀)
 (弓二篇及曾子问乃知古人于礼服讲之悉而辨之/明如此汉书言夏侯胜善说礼服 萧望之
从夏侯胜)
 (问论语礼服梁陈北齐各有皇帝皇后太子王侯已/下丧礼之书谓之凶仪唐开元四部书目丧服传义) (第 24a 页)
 (疏有二十三部昔之大儒有专以丧服名家者其去/邹鲁之风未远也故 萧望之
为太傅以论语礼服授)
 (皇太子宋元嘉末徵隐士雷次宗诣京邑筑室于钟/山西岩下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齐初 (第 24a 页)
丧不除唯于承重之身为其祖曾若子之为父/臣之为君妻之为夫此之不除也不俟言而明矣卢植)
(云下子孙皆不除 萧望之
又云/独谓子皆未善也谓庾言为是)
 (陆佃曰言以麻终月数则期不在此列据为兄弟既/除丧已及其葬也反服其 (第 29b 页)
 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
汉书张良传良从高帝过济北果得谷城山下黄石(即/前)
(圯上老人/所云者)取而宝祠之及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
祠黄石 萧望之
(第 22a 页)
望之
死天子追念不忘每岁时遣使者祠祭 (第 22a 页)
望之
冢终元帝世 (第 22a 页)
 汉

董氏 仲舒 宽夫(广川)


毛氏 苌    (赵郡)


司马氏 迁  子长(龙门)


孔氏 安国 (子国)


王氏 吉   子阳(皋虞)


戴氏 德   延君(谯国)


戴氏 圣  (次君)


韦氏 玄成 (少翁) 萧氏 望之  长倩(兰陵)
闻人氏 通汉 子方(沛县) (第 6b 页)
  止无常又曰息与消糺贵与贱交祸至而福避(易/传)

  五峰胡氏曰汉元初立 萧望之
以师傅下行端揆
  之职为发蒙之主史高与 (第 37a 页)
望之
同受顾命位 (第 37a 页)
望之
  
上为亲近大臣以阴柔庸劣之才辅暗懦之君而
  昵比于恭显阉宦不中正之人疏远 (第 37a 页)
望之
不与同
  心辅政于先帝付托之意岂不负哉是亦自远于
  刚阳笃实之贤故有困蒙之吝耳(易外/传)
   (第 37a 页)
  也岂能畜哉惟其有孚志合守正而见信故以此
  处上下之际而无咎自古人臣得位上畜乎君下畜
  乎众君子不如六四之有孚未有不伤霍光之于
  魏相 萧望之
卒见伤也(易/传)
  五峰胡氏曰汉明帝察察刚急治楚王英狱无辜
  连逮不可胜数群臣希旨无敢以情恕者 …… (第 23b 页)
  阳柔而畜刚非德之正以是为正守而不变危厉
  之道譬之月也望则阴道盛满即复亏而成巽巽
  畜乾岂妇德哉坎为月离为日在兑西月 望之

  也六四未中几望也君子上九也阴盛阳消君子
  有害动而去之则正征以正行也然不可动动则
  凶故 (第 31a 页)
  山相绝之义须如此方得所以六爻在上而渐远
  者愈善也先生曰恁地推亦好此六爻皆是君子
  之事(语/录)
  广汉张氏论 萧望之
刘向所处得失曰甚矣二子
  之疏也况其所为自多不正用人要当公天下选
  而二子者不惟其贤惟其附已不知 …… (第 13b 页)
  汉上朱氏曰好者情欲之所好也九四系于初六
  不正之阴而相应情好也君子刚决以义断之当
  可遁之时舍所好动而去与应绝矣动则正正故
  吉 萧望之
不顾王生之宠是也故曰君子吉曰小 (第 26a 页)
 犹半刺史之职也(又集韵正韵𡘋藏没切音卒百人为倅周礼作卒)(集韵里养切音两伎俩巧也)
(集韵遵遇切音聚促也)(同劫见释典)(广韵于阮切集韵委远切𡘋音宛欢乐也)又劝也 徕

(集韵同徕)仓古文仓(唐韵七冈切集韵千冈切𡘋音苍说文谷藏也国策注圆曰囷方曰仓诗小雅乃求)
(千斯仓礼月令季秋命冢宰举五谷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又官名周礼地官仓人掌粟入之藏 又仓卒悤遽貌杜甫 
 送郑虔诗仓皇已就长途往 又姓周仓葛(又与苍通礼月令驾仓龙 前汉萧望之
传仓头庐儿)又与脏通五仓五脏也 
 前汉谷永传成帝曰化色五仓之术皆左道以欺妄(又与沧通扬雄甘泉赋东烛 …… (第 38b 页)
 中矩句中钩注倨微曲也(又箕坐也前汉张耳传高祖箕倨)又倨牙兽名尔雅释畜駮如马倨牙注倨牙音如鼓食虎豹 
(广韵韵会正韵𡘋仓甸切千去声美好也说文男子之美称若草木之葱茜也 萧望之
(第 42a 页)
长倩
东方朔字曼倩皆美)
 也 又诗卫风巧笑倩兮传好口辅也(又集韵韵会正韵𡘋七正切清去声扬子方言东齐之间 (第 42a 页)
 之厎石 萧望之
传厎厉锋锷注师古曰厎柔石厉卓石(又说文致也书旅獒西旅厎贡厥獒)又定也书皋陶谟朕言惠可 
 厎行 又说 (第 96a 页)
 雅布班也(又草名尔雅释草布似布帛似帛华山有之注草叶中有象布帛者因名)又药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纶布生 
 南海叶如手大似薄苇紫赤色(又金布书名 前汉萧望之
传金布令甲注师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 (第 51b 页)
 文饰也又说卦巽为白疏风吹去尘故洁白也(又明也礼曾子问当室之白注谓西北隅得户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说不行)
(则白道而冥穷注白道谓明道也前汉谷永传反除白罪注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又白屋以茅覆屋也 前汉萧望之
传 
 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又白衣给官府趋走者前汉两龚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又白徒犹白身管子乘 …… (第 38a 页)
 类篇目出貌或作眰䁄 又广韵陟辖切音哳目露貌(又集韵古作眣注详十画○按眣与䀢别韵会眣注存说文本训)
(复载增韵以目通指曰眣误正韵及字汇讹误与增韵同又类篇眣或作䀵音升基切引春秋传眣鲁卫之使亦误)
(玉篇古文眣字注详上)(正字通字之讹字汇音义混同䁥非)(集韵余支切音移视也)

(集韵同)(唐韵在诣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诣切𡘋音剂说文目厓也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眦前)
(汉书作眦列子汤问篇拭眦扬眉而 望之
注眦目际也灵枢经癫狂篇目眦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注眦者睛)
 外之眼角也(又衣交领处曰眦尔雅 …… (第 86a 页)
 庚出矢言诗卫风永矢勿谖(又博雅正也直也易解卦得黄矢贞吉诗小雅其直如矢)又施也诗大雅矢其文德 又投 

 壶之筹曰矢礼投壶主人奉矢(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枉矢类大流星蛇行而苍黑 望之
如有毛羽然)又释名齐鲁谓光景 
 为枉矢言其光行若射矢之所至也(又钳矢篷矢诸羌州名见唐书地理志)又广 …… (第 127b 页)
 (又短人史记孔子世家僬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张华博物志伊尹)
 黑而短(又凡指人过失曰短史记屈原传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前汉萧望之
传郑朋数称述 (第 130a 页)
望之
短军骑将军师古)
 注短谓毁其短恶也(又叶多卷切音近亶陆机思亲赋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第 1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