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編年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術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张太后欲避天子位奉母妃归藩群臣惶惧太后命
 进王为兴献帝妃为兴献后璁更为大礼或问以进
 而主事霍韬桂萼 给事中熊浃
议与璁合帝因谕辅
 臣杨廷和蒋冕毛纪帝后加称皇廷和等合廷臣争 …… (第 7b 页)
 得尽绝于私恩故所继主于大义所生存乎至情至
 于名称统绪所系若其无别斯乱大伦殆为今日发
 也谨集诸章奏惟进士张璁主事霍韬 给事中熊浃
 
与萼议同其他八十馀疏二百五十馀人皆如臣等
 议议上留中而特旨召桂萼张璁席书于南京越旬
 有五日乃下谕 (第 20a 页)
 敢有违于是给事中朱鸣阳等御史程昌曹嘉等南
 京大理寺丞黄巩郎中黄伟等大理寺副沈光大等
 合疏争之俱不报元年正月 给事中熊浃
言武宗皇
 帝临崩重念宗社大计特请慈寿皇太后迎立陛下
 先时未尝育之宫中立以为后如宋英宗故事则兴
  …… (第 25b 页)
 议立庙安陆上严旨诘责

 史槩礼臣言前后章疏惟张璁霍韬 熊浃
三人与萼
 议同其两京诸臣凡八十馀疏二百五十馀人皆如
 部议上命再议廷和知上意不可回再疏乞归许之
  (第 28a 页)
  东湖书屋怀麓堂集都御史艾德润少在郡庠时常择

亢爽之地构屋数楹储书数千卷启扉而眺则一湖
之胜俱在目睫因取以名其居且自号云又李侍郎
若虚居东湖以名其堂李与德润同郡而异邑居皆
近在湖侧

  芙蓉圃江城名迹记在府城东北明嘉靖中瑞昌王府
奉国中尉朱多煃构多煃字用晦工诗

  高士亭 明熊浃
记东湖高士祠国初太守许方所立嘉
靖间雪窗徐樟别立亭于所居之北以祀其先孺子 (第 33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卷五十四

  选举(六)

  明

  正德二年丁卯乡试

  张仁兴(南昌人) 熊 浃(南昌人)
罗 铸(南昌人)杨 薰(南昌人)
杨 庄(南昌人知县)陶 祯(南昌人揭阳知县)熊有兆(南昌人达子州同 …… (第 1a 页)
(分宜人)刘 潜(赣县人铜陵知县)

  正德九年甲戌唐皋榜

  姜 仪(南昌人巡抚右副都御史) 熊 浃(南昌人吏部尚书谥恭肃)
王国光(丰城
人知县)
邓显麟(奉新人御史)周 炳(宁州人黄州籍)杨 林(进贤人)
杨 铨(丰城人御史 (第 9b 页)
  喻茂坚字汝砺丰城人四川荣昌县籍正德进士知铜
陵临海二县以卓异擢监察御史谏南巡及疏都御
史王守仁擒逆濠功嘉靖初巡按陜西发总兵李隆

嗾成卒杀巡抚许铭状又请复设总督拂贵臣意出
为真定知府历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改巡抚应天
累拜刑部尚书(豫章书)

   熊浃
字说之南昌人正德进士授给事中尝谏武庙南
狩嘉靖初以河南参议召修明伦大典擢佥都御史
大典成转左副都坐持 (第 67a 页)
  丁以忠字从(一作崇)义新建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锦

衣卫捕劫盗四人奏下刑部以忠廉其赃仅有一油
帟钩得物主审所繇而释之锦衣亦服历郎中升知
河间府治最时 熊尚书浃
以直言得罪命官校督解
以归拲梏就道人畏莫敢近至河间以忠独郊劳如
常且谓诏使曰熊公重臣所坐非大谴向隅失 (第 12b 页)
  汪俊字抑之弋阳人举弘治六年会试第一授庶吉士
进编修与修孝宗实录以不附刘瑾焦芳调南京工
部员外郎瑾芳败召复原官累迁侍读学士擢礼部
右侍郎转吏部左侍郎时议兴献王尊号与尚书乔
宇毛澄辈力争澄引疾去代者罗钦顺不至乃以俊
为礼部尚书于时献王已加帝号矣主事桂萼复请
称皇考章下廷议俊集廷臣七十有三人上议曰仪

礼传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汉宣起民间犹嗣孝
昭光武中兴犹考孝元孰谓入继之主与为人后者
异也武宗全神器授陛下何忍不继其统今欲推尊
本生立庙大内不知出何典籍臣谨集诸章奏惟进
士张璁主事霍韬 给事中熊浃
与萼议同其他八十
馀疏二百五十馀人皆如臣等议议上留中而特旨
召桂萼张璁席书于南京复命集议俊不得已乃请 …… (第 24a 页)
  徐九思字子慎贵溪人嘉靖中孝廉授句容知县为治
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讼者抶不过十诸所

催科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
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
之朝廷数遣中贵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亿九思搜
故牒有盐引金久贮于府者请以给赏民无所扰岁
侵榖踊贵巡抚发仓榖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九思
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籴
其半还直于官而以馀榖煮粥食饿者榖多则使称
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榖而官为偿

之全活甚众久之与应天府尹不合为巡抚所劾
部尚书熊浃
知其贤特留之积九载迁工部主事历
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
则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 (第 34b 页)
  忠节名贤祠在省城洪恩桥旧为同仁祠祀孙燧许逵

王守仁胡世宁伍文定唐龙六人康熙二十九年巡
抚宋荦改祀陶潜狄仁杰张九龄颜真卿李纲张叔
夜杨邦乂胡铨洪皓欧阳珣岳飞文天祥谢枋得江
万里黄子澄练子宁胡闰周德颜瑰王省王艮曾凤
韶邹瑾魏冕李时勉刘球于谦孙燧许逵胡世宁王
守仁伍文定唐龙周宪黄宏马思聪宋以方 熊浃

雍林俊蔡𢡟德李邦华吴甘来凡四十三人祠田租
二百零七石 (第 6a 页)

宾他善若雨霔也进士王仲信李用献方日与大夫士
言之予可略也不书

  高士亭记           熊 浃

  高士亭者北沥徐君雪窗所建以祠其先孺子者也孺
子当汉季衰乱隐居吾豫章城中葆贞独善屡辞徵辟
乃有南州 (第 37a 页)
 州益大喜著大礼或问以上且曰非天子不议礼愿
 奋独断揭父子大伦明告中外章下礼部见者皆目
 为邪说惟兵部主事霍韬(字谓先/南海人) 给事中熊浃(字悦/之南)
 (昌/人)
揣璁言必用附和之未几浃外转佥事璁出为南
 京刑部主事韬自知为众论所龁引疾归 (第 19a 页)
 州益大喜著大礼或问以上且曰非天子不议礼愿
 奋独断揭父子大伦明告中外章下礼部见者皆目
 为邪说惟兵部主事霍韬(字谓先/南海人)给事中熊浃(字 悦/之
南)
 (昌/人)揣璁言必用附和之未几浃外转佥事璁出为南
 京刑部主事韬自知为众论所龁引疾归 (第 19a 页)
 (人/)并以言事同系(三人屡濒死讲诵不辍爵于狱/中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忘其困)
 五年不释久之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未
 踰月 尚书熊浃
疏言乩仙之妄帝怒命东厂追执爵
 等(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毕即就道/尉曰尽处置家事爵竟去不顾观者 (第 28b 页)
 上大怒逮系诏狱杖几死五年上修玄教神降于箕

 请宥爵上释之未弥月而上为箕神造台 尚书熊浃
 
极言不可上曰吾固知释爵诸妄言者立至矣复逮
 还系狱爵抵家仅十日也又三年内殿火上于火光
 中闻神语呼爵 (第 93a 页)
  石 昭(山东滨州/人进士)  李际可(北直故城/人进士)

 (嘉/靖) 熊 浃(江西南昌/人进士)
  王至善(湖广襄阳/人进士)
  季 方(江南高邮/人进士)  戴 金(湖广汉阳/人进士)
  任 (第 43a 页)
鋐以救爵先后箠
死狱中工部员外郎刘魁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
历五年不释既而有神降于乩感其言出之未踰月
书熊浃
疏言乩仙之妄帝怒复令东厂追执之比三人 (第 12a 页)
  (用于小过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恶无可赎/之理时大阉张锐于经等皆犯先朝事罪当死以)
  (进金银得免故及之壬午二月命公代祀江渎及/蜀藩诸陵寝著江祀记与 给事熊公浃
御史简公)
  (霄游浣花溪载酒赋诗有烟霞谁作主鱼鸟自相/亲斗酒千金会扁舟两玉人之句十二月北上复) (第 89b 页)
   处尼僧寺

嘉靖六年十二月礼部尚书方献夫等言僧尼道姑有
伤风化欲将见在者发回改嫁以广生聚年老者量给
养赡依亲居住其庵寺拆毁变卖敕赐尊经护敕等项
追夺戒谕勋戚之家不得私度诏悉如其言献夫复言
皇姑寺系祖宗敕建宜留之以安缉年老无依尼僧道
姑上曰变卖庵寺如议行年老而贫者量给银赡养各
听其父兄亲党收之不必处之皇姑寺上复谕献夫曰
昨霍韬言僧道无度牒者其令有司尽为查革自今永

不开度及私刱寺院庵观犯者罪无赦会江西提学副
使徐一鸣以拆毁寺院被逮至京献夫乃与詹事府霍
韬少詹事王绾右佥都御史 熊浃
上疏乞宥一鸣上不
悦乃尽发其前后章疏下大学士杨一清等票处因降
谕曰尼僧与僧道不同风俗之坏更甚今因尚书 (第 33b 页)
 郑晓(子履/淳)沈束(妻张氏/妾潘氏)
      林熑 许国 余继登 杨爵(周天佐蒲鋐刘/魁周怡 熊浃)
冯恩
(子行/可)陆粲 沈鍊(吴时来张/翀董传策)王宗懋 朱赓 沈一贯
     申时行 王家屏 赵 (第 84a 页)
闻璁说私然之
廷和㕥瓒异议调南京而璁亦填南主事又故大学士杨
一清尚书石瑶心然其说未敢发而主事霍韬桂萼 给事
中熊浃
益缘璁意为赞厥指天子益心动会内阁请上张 (第 117b 页)
有所不若于应天尹尹恨之入蜚语于中丞父
老数千人拥而廷见称九经贤至泣下会中丞入内台操
举刺九经仍在刺中 尚书熊浃
怫曰吾闻句容贤不减古
人考功郎邦彦具前后荐剡语以报乃论谪中丞于外而
特留九经时谓中丞力不胜一县令也积 …… (第 126b 页)
 竟以地以门庭为归益粗而杂其流不可复砥

  杨爵(周天佐蒲鋐刘/魁周怡 熊浃)
杨爵字伯修陕西富平人家贫年二十始发箧读书兄为
邑椽以他累连爵并逮狱爵从狱中上书白兄冤令见书
诧曰厄 …… (第 162b 页)
自是淂两人共朝夕益欢既五年上修玄教神
降于箕请宥三臣爵于是与魁及怡幸徼神贶淂释未弥
日而上为箕神造台 尚书熊浃
极言不可上大恚曰我固
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立至矣罢免浃复逮三人还系爵
抵家仅十日也其冬久旱上祈雪未应司 …… (第 164b 页)
 刘魁科臣周怡再也较主事周天佐御史蒲鋐之口百倍

  箕即不应无罪而周蒲不免矣独惜以爵故而殄二良
  也校尉杨栋无意言之而生 尚书熊浃
有意言之而几
  死帝意诚不测矣独奇火中之呼神岂亦从箕后补牍乎而
  不意杨伯起之鸟至当是帝心危荧惑 (第 165b 页)
辨录中庸解若干卷乙巳八月
上用箕神之言释先生三人而三人者犹取道潞水舟
中讲学踰临清而别会上造箕台太宰 熊浃
骤谏上怒
罢浃复逮三人时先生抵家甫十日闻命就道在狱又
三年丁未十一月高元殿灾上恍忽闻火中有呼三人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