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出实始永乐时命李兴等赍敕劳暹罗国王此奉使外/国之始也命 郑和
等率兵二万行赏西洋诸国此将兵)
(之始也敕王安等监都督谭清等军马靖巡视甘肃此/监军巡视之始也及洪熙元 (第 50a 页)
年以 郑和
领下番官军守)
(备南京遂相沿不改敕王安镇守甘肃而各省镇皆设/镇守矣宣德四年特设文书房命大学士陈山教 …… (第 50a 页)
 叩首惟谨至永乐初狗儿诸奄稍稍见马上之绩后

 以倦勤朝事渐寄笔札久乃称肺腑矣 太监郑和

 以奉命率舟师下海中诸蛮而中人有出使者矣西
 北大将多洪武旧人意不能无疑思以腹心参之而
 中人有 (第 50b 页)
  (有鸮萃止言佗之性质本非恶为师傅所累也左/传载佗劝陈侯许郑平亲仁善邻之言中于事理)
  (盖非昏愚者陈侯不许卒见侵伐既而徐思佗言/复与 郑和
遣佗往郑涖盟佗与郑伯盟歃如忘泄)
  (伯料其必不免考其岁月才数年耳/而蛊惑变坏如是此诗人之所伤也) (第 79a 页)
 (取以见宋鲁郑之交以赂合书武父之战以见宋鲁/郑之党以赂离吁严矣哉○啖氏曰榖梁曰不言与)
 (郑战耻不和也不知省文之义故云耳按此后鲁常/与 郑和公
羊传义是也刘氏曰公羊云内不言战言)
 (战乃败矣非也若曰内不/言败言战则败矣可也)
 附录(左传楚伐 (第 14a 页)
 (谓予告之而不顾至于颠倒然后思予则无及矣愚/左传载陀劝陈许郑平有亲仁善邻之言盖非昏)

 (者陈侯不许卒见侵伐既而徐思陀言复与 郑和
遣/陀往郑涖盟歃如忘泄伯料其必不免考其岁月才)
 (数年耳而蛊惑变幻如此诗所以伤也飞鸮即䲭鸮/斑色猫 (第 43b 页)
 (之然谷梁子曰再称晋侯忌也忌之为言意也急也/然则郑亦不礼而未伐之何也曰疑楚也曰首止之)
 (会王将以 郑和
楚郑于是逃盟而疑之何也曰自洮/而后五会矣晋未执牛耳焉郑伯相王兰又在晋是)
 (以辽缓之然则郑之后伐公 (第 10b 页)
 (其辞若寻常相遇者虽以深摈宋郑又何以汎存鲁/卫以六国营营之谋而圣人汎汎消之何如不书之)
 (愈也答云宋 郑和
楚必是鲁卫后至后至者从晋先/至者从楚晋楚之从不相加戎则鲁卫得矣宋郑失)
 (矣琐泽之会书其后至者所以 (第 11b 页)
 至顺三年诏旌其门曰贞节 郑和
甫妻段氏年少夫卒家甚窘氏守义自矢终身如
 一至正七年旌表

马守道妻温氏夫殁或以贫劝之更适泣拒曰生 (第 21b 页)
  号曰柳叶明王圻续通考称暹罗妇人智量在男
  子上其果扶南遗风欤自元明以来世与华通我
 朝文命远敷兼令运载米石津济内地徛欤休哉比
  于 明郑和
之下海洋徒收宝物者何啻霄壤而该
  国奉琛王享慕义无穷在南方诸国中盖与安南
  比埒云 (第 13a 页)
  是年十月其商人许力等呈称彼国无织纫之工
  求量带绸鞋经两广总督苏昌奏准每丝千斤扣
  带绸鞋入百斤著为例云
  (臣/)等谨按明史载 郑和
七下西洋历诸番国独未
  至所谓荷兰者厥后高帆巨舰东来市易而其本
  国在西洋者相去固绝远也乾隆六年 (第 34a 页)
 王耕(山阴县志字舜耕山东单县人永乐中知山阴/县有经济大略时营造殷繁远卫勾摄旗校络)
  (绎旁午供应调发民且不堪耕经理节约不废法/亦不病民 内官郑和
下西洋索宝玉道所经辄纵)
  (恣直入人户室庐探囊发箧远近骚动耕言邑/小民贫土产布粟而已宝玉非所出也 (第 30a 页)
 国朝康熙二十六年僧性统重新寺殿四十二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

御书圣因二字复
赐御书心经一部心经塔一轴
  普明寺 普明寺志在西马塍寺基乃 郑和
王夫人
   所舍也唐太宗时创建名普曜院太尉张承士更
   建改普明寺后废宋绍兴庚戍僧正岑复建庵曰 (第 41b 页)
  古梅虬枝铁干扶疏数亩
  金陵寺在府定淮门内马鞍山唐沙门贯休建
  静海寺在府西北仪凤门外卢龙山之麓明永乐
  间内监 郑和
使西洋归因建寺赐额 (第 9b 页)
  褒山寺在县北褒禅山因唐贞观惠褒禅师得名
  宋元丰中黄庭坚王安石王回皆有记张孝祥书
  宝塔额明永乐中 郑和
使西域还建殿堂制度甚 (第 27b 页)
  宋子环字文莹庐陵人由永乐进士为庶吉士历考功
郎中从师逵采木湖广以宽厚得众心仁宗即位授
梁府右长史改越府和易澹泊居两府皆有贤声宣
德中卒官家具萧然事闻给舟归丧所著有词林藁
梁园集(同上)

  王询永丰人永乐进士任韶州推官明察精敏不畏权
要以经术润饰吏事时中官 郑和
赍金币劳赐海外 (第 46a 页)
  六书正讹一册元鄱阳周伯琦著伯琦翰林待制南翁
之子官至江浙行省左丞元之士大夫以篆书名者皆
推伯琦所著又有说文字原其自序云字原以序制作
之全正讹以刋传写之谬非独攻篆之家所不可无使
学者得明古人作字之本意而不眩于俗不为无助云
(同前)

   郑和
卿字伯安元季间以慕义为善称于乡里利人利
物不惜赀镪里人曾寿避兵出境求食为逻卒所获将 (第 60b 页)
 候民力完实年榖丰稔然后派买实为民便帝曰科
 买诸物每令实与价钱亏价损民有司之过宜速行
 戒约有不悛者必加之罪
八月 内官郑和
等奏奉敕修理南京宫殿当用金箔请
令有司市买命于天财库支钞买用须依时直勿亏小
(第 18a 页)
  调发有私役应天工匠者立命锦衣逮治顾中官
  四出实始永乐元年李兴等赍敕劳暹罗国王此
  奉使外国之始也三年命 郑和
等率兵二万行赏
  西洋古里满剌诸国此将兵之始也八年敕王安
  等监都督谭青等军马靖巡视甘肃此监军巡 (第 49b 页)


  之始也及洪熙元年以 郑和
领下番官军守备南
  京遂相沿不改敕王安镇守甘肃而各省镇皆设
  镇守矣宣德四年特设文书房命大学士陈 (第 50a 页)
  宋友仁研北杂志曰赵子固每醉歌乐府执红牙

  以节曲红牙拍板也
鹤骨笛(增/)
 元萨都拉有鹤骨笛诗
椰壳筒(增/)
 明永乐七年命 太监郑和
至占城国其酋拥番兵椎
 鼓吹椰壳筒出郊迎诏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 (第 89b 页)
  内臣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文皇以为忠于已
  即位后遂多所委任永乐元年内官监李兴奉敕
  往劳暹罗国王三年遣 太监郑和
帅舟师下西洋
  八年都督谭青营有内监王安等又命马靖镇甘 (第 20a 页)
  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无徭赋以子
  女多者为雄听其号令虽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
  舟老死不与邻国往来永乐时 郑和
遍历东西洋
  靡不献琛恐后独东番远避不至和恶之家贻一
  铜铃俾挂诸项盖拟之狗国也四时以草青为岁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