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林时封(鄞人/行人)
王台明(慈溪人浦/城知县) 沈宸荃(慈溪人山/西道御史)
祁熊佳(山阴人南/平知县) 吴从义(山阴人长/安知县)
刘明孝(山阴人浦/江知县) 王三俊(山阴人/佥事)
王 (第 37b 页)
王台明(慈溪人浦/城知县) 沈宸荃(慈溪人山/西道御史)
祁熊佳(山阴人南/平知县) 吴从义(山阴人长/安知县)
刘明孝(山阴人浦/江知县) 王三俊(山阴人/佥事)
王 (第 37b 页)
李毓新(嘉善人丁/丑进士) 张尧政(仁和/人)
王三元(山阴人广/西布政) 蒋文运(上虞人丁/丑进士)
祁熊佳(山阴人庚/辰进士) 舒于明(寿昌人安/福知县)
沈懋学(归安/人) 胡应瑞(山阴人/知县)
严寅( (第 16a 页)
王三元(山阴人广/西布政) 蒋文运(上虞人丁/丑进士)
祁熊佳(山阴人庚/辰进士) 舒于明(寿昌人安/福知县)
沈懋学(归安/人) 胡应瑞(山阴人/知县)
严寅( (第 16a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光裕(字仲连大兴人崇祯庚辰进/士除赣州推官迁户部主事)
田有年(字孙若宿松人崇祯庚辰进士除/兵部 (第 17a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 文载 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光裕(字仲连大兴人崇祯庚辰进/士除赣州推官迁户部主事)
田有 (第 17a 页)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光裕(字仲连大兴人崇祯庚辰进/士除赣州推官迁户部主事)
田有年(字孙若宿松人崇祯庚辰进士除/兵部 (第 17a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 文载 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光裕(字仲连大兴人崇祯庚辰进/士除赣州推官迁户部主事)
田有 (第 17a 页)
宾主三玄有背有向有纵有夺出来露个
消息知你犹是游州猎县虚著草鞋底人休休纵然
道得倜傥有何用处喝。 祁文载居士 讣至上堂知有此事之人生死见病既
巳断除权实法药自合废弃故 (第 0956b 页)
文载居士 为国为民
秖有一个心肠为法为道曾无两样面孔浊恶世中
平高就下巳称无我愚庵室内同声相应可为得人
黄梁煮 (第 0956b 页)
消息知你犹是游州猎县虚著草鞋底人休休纵然
道得倜傥有何用处喝。 祁文载居士 讣至上堂知有此事之人生死见病既
巳断除权实法药自合废弃故 (第 0956b 页)
文载居士 为国为民
秖有一个心肠为法为道曾无两样面孔浊恶世中
平高就下巳称无我愚庵室内同声相应可为得人
黄梁煮 (第 0956b 页)
一真实馀二
则非真以大师之实求大师之人以云传也以大师
之人存大师之语言文字以云救也。
山阴云隐弟子 祁熊佳 顿首拜题
** 百愚斯禅师语录序
禅师俗姓谷氏河南南阳桐柏县人自出世后以向
上钳锤 (第 0617b 页)
则非真以大师之实求大师之人以云传也以大师
之人存大师之语言文字以云救也。
山阴云隐弟子 祁熊佳 顿首拜题
** 百愚斯禅师语录序
禅师俗姓谷氏河南南阳桐柏县人自出世后以向
上钳锤 (第 0617b 页)
集中
悟门虽大小不同亦有根本后得之别若云大悟一
十八遍依古以来未之尝有岂闻桃击竹一悟俟更
悟耶。 祁文载居士 问如何是晋锋八博师云草木皆兵如
何是对机迷师云切莫唤钟作瓮如何是藤林荒师
云刺著你脑子如何是中眉垂师 (第 0745c 页)
悟门虽大小不同亦有根本后得之别若云大悟一
十八遍依古以来未之尝有岂闻桃击竹一悟俟更
悟耶。 祁文载居士 问如何是晋锋八博师云草木皆兵如
何是对机迷师云切莫唤钟作瓮如何是藤林荒师
云刺著你脑子如何是中眉垂师 (第 0745c 页)
巧。倚云红杏色犹奢。禅龛仍作漆园梦。佛火还开优
钵华。寂寂虚庭清似水。更无月下闹青蟆。
*** 谢 祁文载居士
祖庭秋晚值狂飙。拟撼昆崙势颇骄。手托红轮悬汉
表。狂飙顿息绝尘嚣。洞水从兹波愈壮。昼夜滔滔入
海潮。 (第 0530a 页)
钵华。寂寂虚庭清似水。更无月下闹青蟆。
*** 谢 祁文载居士
祖庭秋晚值狂飙。拟撼昆崙势颇骄。手托红轮悬汉
表。狂飙顿息绝尘嚣。洞水从兹波愈壮。昼夜滔滔入
海潮。 (第 0530a 页)
前后碑记。
纹山书院 在贡川堡内后山中,特祀乡贤罗明祖。其子艰劼晢贮藏书、文集、遗刻。庚辰进士、山阴 祁熊佳 有记,暨诸名公悉多联扁题咏。先贤书院 在县治北。明正德间建。祀杨、罗、李、朱四先生。堂后有寝厅,前有
纹山书院 在贡川堡内后山中,特祀乡贤罗明祖。其子艰劼晢贮藏书、文集、遗刻。庚辰进士、山阴 祁熊佳 有记,暨诸名公悉多联扁题咏。先贤书院 在县治北。明正德间建。祀杨、罗、李、朱四先生。堂后有寝厅,前有
自金、严迤以东迄定海,守江卒不下二十万。国安初营朱桥被劫,弃富阳等县,渡江屯潭头;兵部国维屯长河,子总兵世凤统之;武宁之仁屯西兴,侍郎大典屯金华,都御史汝霖、嘉绩合屯龙王堂,义兴遵谦屯小亹,总兵张名振屯白杨,员外
肃乐、都御史冯元飗屯瓜沥;都御史于颖屯沥海,兵科给事中 祁熊佳 辅之;太仆寺少卿兼御史监军陈潜夫亦屯小亹,赞义兴;御史王正中屯临山,兵部主事兼御史监军左尹亦屯临山, (第 19 页)
肃乐、都御史冯元飗屯瓜沥;都御史于颖屯沥海,兵科给事中 祁熊佳 辅之;太仆寺少卿兼御史监军陈潜夫亦屯小亹,赞义兴;御史王正中屯临山,兵部主事兼御史监军左尹亦屯临山, (第 19 页)
时防江之师,自金、衢迤东以迄定海不下二十万,各自为义;不糜公帑,不相统。仍衔朱大典兵部右侍郎,使主事集之将命。大典两受,并表谢。于是国安移屯潭头,尚书国维屯长河,武宁之仁屯西兴,都御史汝霖、嘉绩合屯龙王堂,义兴遵谦屯小亹,总兵张名振屯白碣,员外郎肃乐、都御史冯元飏合屯瓜沥;都御史于颖屯沥海,兵科给事中 祁熊佳
辅之。太仆少卿兼御史监军陈潜夫亦屯小亹,御史王正中屯临山。兵部职方司员外兼御史监军左尹初屯小亹,移临 (第 30 页)
钦命招征直省便宜联络恢复南京江北等处地方少保兼太子太师吏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黄道周谨奏为进取渐有成谋、兵机未可轻决、乞经圣虑、以策万全事:臣自拜表就道以来,日夕忧悴,遣役十馀起,未有报音,仅于日前得朱大典、徐应秋归诚之信,及张国维虚援之词,已约略疏闻。想朱大典迫于名义,奋翅方新,张国维出于权宜,归翼未晚也。初十日,臣至崇安,始见前差人萨国相、林大蕃自绍兴等处回,有回书七封,自旧冢臣商周祚、旧布政姜一洪、九江道孙嘉绩、旧南平县 祁熊佳
皆有回书,及诸少年英杰者咸思择主,约先后奉表而外,维刘宗周、祁彪佳二贤殒命,及姜逢元、余煌逃迹未见回 …… (第 120 页)
,俟彼革心而已。刘宗周如铁石,不为万物所移,闻已特简,深为硕果之庆。惟祁彪佳拒□命自杀汨罗,见其从弟 熊佳 所与臣书,每对众述陛下当日初闻祁之信,挥涕潸然,沾湿御袖,未尝不嘘欷终日也。今宗周幸存而彪佳果尔成古 (第 127 页)
今之贞碑,符天子之陨涕,其旌恤隆典,必夐异诸臣,不待臣为赘请。其从弟 熊佳, 初任南平,棠阴载道,近复唱义,保有江东,方此中兴之期,远师光武之宪,褒子康于密县,显朱邑于桐乡,想众 (第 127 页)
,俟彼革心而已。刘宗周如铁石,不为万物所移,闻已特简,深为硕果之庆。惟祁彪佳拒□命自杀汨罗,见其从弟 熊佳 所与臣书,每对众述陛下当日初闻祁之信,挥涕潸然,沾湿御袖,未尝不嘘欷终日也。今宗周幸存而彪佳果尔成古 (第 127 页)
今之贞碑,符天子之陨涕,其旌恤隆典,必夐异诸臣,不待臣为赘请。其从弟 熊佳, 初任南平,棠阴载道,近复唱义,保有江东,方此中兴之期,远师光武之宪,褒子康于密县,显朱邑于桐乡,想众 (第 127 页)
尔天下冠冕之国,神禹所奠,灵秀攸钟,我朝三百年,忠节勋猷,烂于史册。迩者,留都委辔,临安不竞,朕在闽中即位方数日,乍闻钱塘知县顾建咸死绥,朕为之设坛祭奠。又闻刘宗周指水自誓,祁彪佳倡义陨身,朕对边臣挥泪,衣袂尽湿。此皆发于繇衷,非有所要饰而然也。比乃闻温、处、台、宁一带士绅,共起捐赀堵御,□□□官,或夺回印信,或杀戕□□。若温州缙绅,已先具名通启,朕甚嘉之。尔会稽上下,薪胆馀风,英贤从萃,若旧太宰商周祚、宗伯姜逢元、司马徐人龙、太常卿金兰、太仆卿姜一洪、来方炜、大理丞章正宸、藩臬旧臣王思任、潘融春等,亦皆先朝之蓍蔡也。至若词臣詹事余煌、朱兆柏、宫坊陈之遴等,皆行锵璜瑀,立吐宫商,岂有忍视乡闾坐拜□□之理?今除 祁熊佳
、曹广、陈相才原仕闽中,例应来就考选之外,其有能董率子弟,□□□□十数名而上、夺回印信一、二颗而上, (第 190 页)
职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由庚辰进士,选授临清州知州;兵荒灾疫,誓不催科,居官五月,投劾而归;廷臣交荐,蒙先皇帝起用,不赴;既而圣安御极,奸臣窃柄,自以麋鹿之姿,终于山野。不幸南畿再陷、武林失守,职避地禹航,潜结乡勇,与镇臣姚志卓协谋抗虏。复城之后,虏乘虚焚瓶窑、入石濑,职几死虏手。弃家渡江,见镇臣方国安于舟中。国安轸其流离,犹欲为职遣兵迎取家属;职谢之曰:但愿明公灭虏,使馀生得见汉官威仪;若贱眷私事,不敢仰烦公旅。时姚志卓复趋馀杭,职即挈渔舟赴小亹,与郑遵谦共图恢剿之策。维时于颍、章正宸、熊汝霖、钱肃乐、 祁熊佳
、马晋允、王绍美等,每握手论心,未尝不为职歔欷叹息也。职以皇上正位已久,而亲征之驾迟回不发;徒步入关 (第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