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理院及竹木场地广之元皇庆间兵燬宪臣敬俨

  杨友直相继修复明一统志洪武初重建(金华府/志明太)
  (祖取婺州改宁越府命 知府王宗显
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等)
  (为训导时丧乱学废/至是始闻弦诵之声)万历 (第 1b 页)
  戴立大(南直/人)     苟天麒(四川/人)

   金华府知府
   王宗显(字仲良/乌江人)
    高升
  权纬(字伯/文)      张熙
  段嗣辉       钟友谅(魏郡/人)
   (第 22b 页)
  (无不响任满擢归安县丞筑海盐塘费省而民不/劳升江山令改永康所至葺庙学聘名儒讲说平)
  (民徭赋民有私人妻而杀其夫者一/讯立决以无援久不迁卒年九十)  明
 王宗显(史槩和州乌江人少业儒博涉经史元季避/乱侨居严州岁戊戌胡大海克严州得宗显)
  (礼遇之是年冬太祖亲征婺召见上曰尔与我同/乡正济所用命潜至婺城察听事体至婺近城五)
  (里旧识吴世杰家察得城中守将各自为心回以/告上甚喜曰我得婺州令汝作知府进攻城克之)
  (改婺州为宁越府以宗显知宁越府事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
  (等为训导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歌之声)

(第 14a 页)
  (民徭赋民有私人妻而杀其夫者一/讯立决以无援久不迁卒年九十)
 明
 王宗显(史槩和州乌江人少业儒博涉经史元季避/乱侨居严州岁戊戌胡大海克严州得 宗显)
  (
礼遇之是年冬太祖亲征婺召见上曰尔与我同/乡正济所用命潜至婺城察听事体至婺近城五)
  (里旧识吴世杰 (第 14a 页)
家察得城中守将各自为心回以/告上甚喜曰我得婺州令汝作知府进攻城克之)
  (改婺州为宁越府以 宗显
知宁越府事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沈徐原)
  (等为训导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歌之 (第 14a 页)
  (独持守之功引诱学者惓惓真切唯恐其不入于/善戊戌辟为咨议以亲老辞四方大夫士莫不向)
  (问安否以为斯文重轻孝行笃至郡守 王宗显
立/纯孝坊表之学者称纯孝先生著有群经指要读)
  (诗记大学中庸/发微柏轩集)
 何寿朋(儒林录字德 …… (第 41b 页)
 徐原(分省人物考字均善兰溪人少从吴礼部游博/览群书著有五经讲义强学斋文集数卷太祖)
  (改婺州为宁越府命 知府王宗显
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沉徐原为训)
  (导时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诵之声)
 唐 …… (第 42a 页)
  (之授衢州教授俄奉旨纂修元史书成辞归卜居/长山之阳学者称长山先生所著有春秋集义胡)
  (仲子/集)
 朱廉(万历金华府志字伯清自少刻苦励志淹贯经/传悉领要义学文于黄溍遂知名明初 知府王)
  (宗显
辟为郡学师及浙东行省右丞李文忠开镇/严州尤加礼敬遂移长钓台书院洪武三年诏修)
  (元史起为纂修官史 (第 42b 页)
  (睦间睨傲自高不修边幅其自序桐江集云予自/桐江休官閒居万事废忘独于读书作诗未之或)
  (辍时年已六十馀矣尝选唐宋以来近体诗评/论之曰瀛奎律髓于情景虚实间三致意焉)  明
 王宗显(传详名宦江南通志和州/人元季避乱侨居严州)
 达兼善(遂安县志西域人元兰台御史洪武初欲复/其官力辞就教因家于遂今治东南达家井)
  (其故/居 (第 39a 页)
 生员司文昌妻蔡氏(宿州人/)
  生员彭云程妻吕氏(宿州人/)
  王继盛妻杨氏(宿州人/)
   王宗显
妻莫氏临淮人年二十 (第 3b 页)
宗显
卒子钰甫 (第 3b 页)
 璋曰道狭车战适取败耳命胡德济(字世美大/海养子)迎战
 于梅花门(即兰溪县龙门山大/梅溪绕其下故名)伊逊兵大败遂陷婺
 州改州为宁越府令 知府王宗显(和州/人)
开郡学延儒
 士叶仪(字景翰/金华人)宋濂(字景濂其先潜/溪人迁浦江)为五经师戴良 (第 34b 页)
 陆元辅曰建安人阳春训导改温州
陈氏(鹏霄/)四书续经学考

  六卷
   存
 祁熊佳序曰高皇帝龙飞之初召儒士许元叶瓒十
 馀人日令二人进讲经筵敷陈治道命 王宗显
开郡
 学延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时丧乱之馀学久废至是
 始闻弦诵之声右文崇学斯亦勤矣灭吴之岁设科
 取士 (第 6b 页)
民皆安堵改婺州为宁越府置中书分省召儒
士许元叶瓒胡翰汪仲山等十馀人皆会食省中日令
二人进讲敷陈治道以 王宗显
知宁越府 (第 32b 页)
宗显
和州人
少攻儒业博涉经史于是命 (第 32b 页)
宗显
开郡学延宿儒叶仪
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沉徐厚为训导时丧乱
之馀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诵声无不欣悦 是 (第 32b 页)
  宋濂
宋濂字璟濂号潜溪浙冱浦冱人父朝隐不仕子二长渊义
乌教谕次濂母陈氏妊七月而生六岁日记二千言九岁能
诗歌体干短小细目疏髯受业于闻又梦吉得春秋三传之
旨兼通五经柳文肃贯黄文宪清咸以为斯文在兹时吴
渊颖菜讲学白麟溪既释去濂辄代讲席至正乙丑㕥布
衣荐元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每著𫐠署名前后尝欲
入仙华山为道士犁眉之歌卒不果乃入小龙门著书刘基
读其书叹曰主圣经而奴百氏濂学望尼山矣太祖克婺
州郡守 王宗显
延为郡学五经师庚子同基䓁徵诣金陵 …… (第 17b 页)
 但白云茅屋老者哉

  吴沉
吴沉字浚仲浙江兰溪人父师道元礼部郎中国初沉累
辟为训导不就 王宗显
知婺州辟沉及朱廉徐原教士洪
武十二年除翰林侍制陪议论是时学士濂最亲重其他
诸儒次莫若詹同及沉刘三吾等 (第 31b 页)
 烈诸世家


  胡大海(养子德济 王宗显)
胡大海字通甫虹县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两目有光每
夜出烨烨如炬甲午谒太祖为前锋从入和州克采石攻金
陵常 (第 130b 页)
州先登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佐邓愈自绩溪进攻
浙东诸郡至于遂安元苗帅杨完者以兵十万来争徽州
大海前诸军斩其部将乃克严州与李文忠同秩守之二
人微有郤太祖密戒文忠由是相恊互为力迁行枢密院
判尝语邓愈曰吾观兰溪为婺右臂公引兵下之可以无
婺遂折兰溪升大海佥院守之而婺不即下太祖躬来视
师大海见其客乌江 王宗显
太祖喜曰翁来即安能入婺 (第 130b 页)
为说客乎 宗显
行还报曰婺将贰可仆也曰即然汝为婺
守元将果内疑开东门纳师元守臣僧住死之遂真以 (第 131a 页)
宗显
知府事升大海佥书行枢密院以王恺为都事时元伯颜
不花守衢州多智略而处州守将石抹宜孙善用士绍兴
故周吕珍 …… (第 131a 页)
兵字诸全新
城同李文忠拒败吴师二十万于龙潭洪武三年从大将
军北征失机械至京宥复官后为都指挥使镇陕西卒
宗显
既知婺州开馆延召名儒为五经师及学正训导䓁
官丧乱之馀学校久废至是稍复文教大海七代孙应袭
汝钟天启五年 (第 132b 页)
 (胡大海兵攻婺州久不克太祖乃自将精兵十万往/征由宁国历徽道兰溪至婺进围其城拔之改婺州)
 (路为宁越府命 知府王宗显
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沉徐原等为训导时丧)
 (乱之馀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诵之声无 (第 31a 页)
务访治道问民疾苦闻前学
士朱升名召问之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悦
命参帷幄十二月师至兰溪先令和州人 王宗显
往婺
州侦探 (第 7a 页)
宗显
少攻儒业博涉经史避乱寓居严州胡大
海荐之 (第 7a 页)
宗显
至婺近城五里旧识吴世杰家侦知城中
守将各自为心还报太祖喜曰我得婺州命汝作知府
元参知政事舒穆噜宜孙守 …… (第 7a 页)
改婺州路为宁越府分置中书
省召儒士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等十馀人皆会食
省中日令二人进讲经筵敷陈治道以 王宗显
知宁越
府事 (第 8a 页)
宗显
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
为学正吴沉徐原为训导时丧乱之馀学校久废至是 (第 8a 页)
良方十卷
李先芳中流一壶(急救/方)
吴奂德古简方四十卷
李齐芳宦邸便方二卷
徐师曾途中备用方二卷 王宗显
医方捷径四卷(一作/二卷)
邹元标冯嘉会仁文书院集验方七卷
吴昆医方考六卷 (第 18b 页)
  字景先浙江金华人洪武初辟召

受业许白云之门久之遂悉得其旨趣其学以诚意为
主而严之以慎独持守之功引诱学者惓惓真切惟恐
其不入于善尝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
见乎四方士夫尝问安否为斯文重轻太祖下婺与叶
仪以大学进寻辟为咨议以亲老辞(名贤/录)
公初见太祖持大学以进曰帝王之道自修身齐家以
至于治国平天下必上下四旁均齐方正使万物各得
其所而后可以言治太祖曰圣人之道所以为世法吾

自起兵以来号令赏罚一有不平何以服众武定祸乱
文致太平悉此道也(典故/纪闻)
李文忠时守严郡特加敬礼恒称师而不字
性孝至笃郡守 王宗显
立纯孝坊以表之学者称为纯
孝先生所著有群经指要读诗记大学中庸发微柏轩
集若干卷藏于家(史/槩)
 ( (第 2b 页)
  徐永益(平阳人至正间为金华尹王祎尝曰婺之/属县六十年为令而有循良名者得三人)
(焉义乌周自强武义/许广大金华徐永益) 明︺王宗显(和州人太祖初克/婺州改州为宁越)
(府以宗显知府事宗显故儒者博涉经史开郡学/聘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沉徐原等)
(为训导自兵兴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诵声未几卒官)
王兴宗(秣陵人太祖/初下婺以兴)
(宗知金华县事兴宗故隶人也李善长等皆以为/不可太祖曰兴宗从我久勤廉 (第 4a 页)
  徐永益(平阳人至正间为金华尹王祎尝曰婺之/属县六十年为令而有循良名者得三人)
(焉义乌周自强武义/许广大金华徐永益)︹明︺王宗显(和州人太祖初克/婺州改州为宁越)
(府以 宗显
知府 (第 4a 页)
宗显
故儒者博涉经史开郡学/聘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沉徐原等)
(为训导自兵兴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诵 …… (第 4a 页)
伦为本变化气质为先之说朝夕)
(惕厉研究奥旨已而授徒讲学士争趋之太祖克/婺州召见授为咨议以老病辞太守 王宗显
聘仪)
(及宋濂为五经师寻亦辞归隐居养亲所著有南/阳杂稿等集吴沉称其理明识精一介不苟安贫)
(乐道死 …… (第 17b 页)
(仁出入左右垂十年自稽古礼文事至/进退人材无不与论议后逮死狱中)朱廉(字伯/清义)
(乌人以文章知名 知府王宗显
辟为郡学师洪武/三年召修元史拜翰林院编修扈驾至中都进诗)
(上喜赐和诗升楚王长史致仕归廉好/程朱之学 (第 19a 页)
  ︹流寓︺︹汉︺严光(馀姚人少与光武同游学光武即位除/为谏议大夫不屈归耕于富春山后人)
(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唐︺喻凫(南昌人其先遭乱数迁开成中/凫以诗名闻于时徙家睦州之)
(分水县尝与方/干赋诗往还)︹宋︺黄裳(延平人尝游桐庐读书浮/桥禅定院又寓居阆仙洞)

(自号紫/元翁)丰稷(明州人徽宗时以劾蔡/京安置睦州家于青溪)汪瑞友(陈留/人靖)
(康初上书辨宣仁诬谤遭黜渡江寓/居桐庐之芦茨源自号七里先生)谢翱(长溪人/少倜傥)
(有大志文天祥开府延平翱参军事天祥死翱去/之浙东登严子陵钓台设天祥主以竹如意击石)
(作楚歌招之后卒即瘗子陵/台南著有诗八卷文二十卷) 明︺王宗显(和州人元/末避乱侨)
(居严州胡大海克严礼遇之/克婺太祖即以宗显知府事)
 ︹列女︺︹宋︺徐氏二女(建德人长清次淳年及笄元兵下/严州父师顷携之避于薛山父适)
(出而兵奄至清 (第 33a 页)
  ︹流寓︺︹汉︺严光(馀姚人少与光武同游学光武即位除/为谏议大夫不屈归耕于富春山后人)
(名其钓处/为严陵濑)︹唐︺喻凫(南昌人其先遭乱数迁开成中/凫以诗名闻于时徙家睦州之)
(分水县尝与方/干赋诗往还)︹宋︺黄裳(延平人尝游桐庐读书浮/桥禅定院又寓居阆仙洞)

(自号紫/元翁)丰稷(明州人徽宗时以劾蔡/京安置睦州家于青溪)汪瑞友(陈留/人靖)
(康初上书辨宣仁诬谤遭黜渡江寓/居桐庐之芦茨源自号七里先生)谢翱(长溪人/少倜傥)
(有大志文天祥开府延平翱参军事天祥死翱去/之浙东登严子陵钓台设天祥主以竹如意击石)
(作楚歌招之后卒即瘗子陵/台南著有诗八卷文二十卷)︹明︺王宗显(和州人元/末避乱侨)
(居严州胡大海克严礼遇之/克婺太祖即以 宗显
知府事)
 ︹列女︺︹宋︺徐氏二女(建德人长清次淳年及笄元兵下/严州父师顷携之避于薛山父适)
(出而 (第 33a 页)
 王达(字达善无锡人洪武初以明经举任本县训导荐升国子助教永乐初擢翰林编修预修实录)


(升侍读学士性简澹博通经史所著有耐轩集天游稿诗书心法易经选注桂林机要)

  王宗显(和州人博涉经史因胡大海见太祖心甚喜之以宗显为宁越府知府开郡学延儒士时)

(丧乱之后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诵之声无不忻悦)
 王兴宗(上元人洪武七年知府怀庆移苏州器量宏廓吏卒有过谕之使愧赧既改又奖劝之人)

(皆感德不敢 (第 10a 页)
 王达(字达善无锡人洪武初以明经举任本县训导荐升国子助教永乐初擢翰林编修预修实录)


(升侍读学士性简澹博通经史所著有耐轩集天游稿诗书心法易经选注桂林机要)

 王宗显(和州人博涉经史因胡大海见太祖心甚喜之以 宗显
为宁越府知府开郡学延儒士时)

(丧乱之后学校久废至是始闻弦诵之声无不忻悦)

 王兴宗(上元人洪武 (第 10a 页)
父闬闬兄弟,皆为元官,独闬不仕。著书终其身。仕貆少受父学。扁所居曰悠然。晨夕读书其中,从游者日众。 《王宗显
传》:太祖改婺州为宁越府,以 宗显
知府事。 宗显
故儒者,博涉经史。开郡学,聘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沉、徐原等为训导。自兵兴,学校久废
以求其心,涵泳从容,久自得之,不可先立己意,而妄有是非也。太祖克婺州,召见,授为咨议,以老病辞。已而 知府王宗显
聘仪及宋濂为《五经》师,不久亦辞归,隐居养亲。所著有《南阳杂槁》。吴沉称其理明识精,一介不苟。安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