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家類
類書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續道藏
 江孔颖达主班固陆德明兼举韦昭顾夷而无所专
 主蔡沈主庾仲初归有光主郭璞今有要言不烦可
 以折聚讼之纷纷者富顺 熊过
云黄帝正名百物未 (第 21b 页)
 许赞松阜集

 潘恩笠江集
 周怡讷溪集
  熊过
南沙集
 田汝成叔禾集
 薛应旂方山集
 陆树声文定公集
 赵贞吉文肃集
 王世贞弇州四部藁 (第 50a 页)
为感春夏而祭至秋非时故不追也且今年春夏)
(虽过时至明年会应复有春夏/故当时则祭过时不补前祭也)
  (熊过
曰曾子问父母之丧弗除可乎谓可以除之贤/者之过也故孔子以中道答之而遂及于过时不祭)
 (夫所谓祭盖通凡 (第 4b 页)
 廷之上蔼蔼吉人可容一禽兽玷班行乎诸公卿皆
 知予志不可夺此意亦寖闻于上十五日命下又明
 日领敕遂行
  熊过
南沙集故相国石斋杨公墓表正德乙亥以父
 讣闻上令吏部具辅臣丁忧留用例公不候查奏具
 疏言冯棺奔丧之情 (第 10b 页)
 

高江村驳正地理处多体会传文而知其道里之远近
说多当理独于僖二十年郑人入滑谓非缑氏之滑而
反有取于 熊过
之说以为大名之滑县此大谬所谓过
求而失之也滑县在春秋时止称漕邑无滑之名汉魏
为白马县至隋开皇十六年始 …… (第 157b 页)
公于此既混滑县之楚丘于成武而文定
说春秋于凡伯传又云罪卫不救王臣之难又混成武
之楚丘于滑县盖两失之至 熊过
谓楚丘为鲁地言城
楚丘犹夫城向城郎耳因力辨桓公无封卫之事引伪 (第 160a 页)
 体大思精真可谓集春秋之大成成一经之钜制矣

 中间亦有穿凿稍过琐屑难名而日月诸义尤无是
 理然白璧微瑕不足玷也嘉靖中南沙 熊过
氏著明
 志一书颇出新裁时多微中亦春秋之警策者然与
 左氏牴牾实有未安此外若应德之著论灌甫之集
 传 …… (第 125a 页)
   诸及
隐公元年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公以摄位之故求与宋
成而宋以微者来故讳公桓公十二年十二月及郑师
伐宋丁未战于宋左氏宋公辞平故公与郑伯盟于武
父遂帅师而伐宋战焉是公自将也不书公者赵氏曰
蒙上文也前称君后称师者一役再见也 熊过
氏以为 (第 348b 页)
 朔而诸侯行也自共和以来诸侯如蜂房蚁穴不用
 天子之元年矣晋曲沃庄伯改建夏正则有不奉天子
 之朔矣春秋所以托始于隐与
  熊过
氏曰王者而后改元诸侯改年非正也礼称诸
 侯三年丧毕以士服入见天子天子锡之圭璧黻冕 …… (第 2a 页)
 失实黄先生要鲁为夫人已告于天子尚是依事臆
 度亦无考据胡传隐公即位上无所禀内无所承诸
 大夫扳已而立之为夫子所削 熊过
氏曰隐母声子
 摄如君当时私有翼戴故隐不俟踰年而即位一年 …… (第 7b 页)
 也鲁之所暴邾也郑之所暴许也齐之所暴纪也力

 足以兼并则不至于尽夺之不止向之为国微故卒
 为莒灭也
 入自入灭自灭兴亡大事春秋决不妄书 熊过
氏曰
 入罪小于灭此实灭也僖二十六年公会莒子宁速
 盟于向称莒地宣四年公及齐平莒及郯莒不肯公
 伐莒 …… (第 20b 页)
 人则微词也黜其名爵而称人则贬词也今莒称人

 当是寡词与无骇帅师相反
 郝仲舆曰君臣民通称人盖事有可略者书法大
 槩如此
 此入国之始
  熊过
氏曰向城在莒州南七十三里即郑渔仲所谓
 沂州古向城也又济源县亦有向城后为郑所取寰
 宇记居河阳轵西北 …… (第 21b 页)
 知无骇是鲁卿又王制云上大夫卿则卿亦大夫也
 故注多以大夫言卿其名见于传而注云大夫者则
 其爵真大夫也
  熊过
氏曰极杜氏谓附庸国或欲通极剧字曰今赣
 榆县纪鄣本纪故封剧县地纪迁其地遂为莒附庸 …… (第 23a 页)
 至冕而亲迎也公羊谓辞不称主人亦非也

  熊过
氏曰祭统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其
 遣币以先人之礼行之礼记曰宗子无父母命之亲
 皆没已躬命之此又 …… (第 26a 页)
 左传王未葬也榖梁传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

 周虽不求鲁不可以不归鲁虽不归周不可以求之
 求之为言得不得不可知之辞也交讥之
  熊过
氏曰胡传邦有大事而鲁不赙虽问罪可也不
 足以讨而反求之以是为失道也王贯道有言周凡
 三求求赙以平王崩 …… (第 35b 页)
 下始多故矣天下之无王郑为之也天下之无伯齐
 为之也是故书齐郑盟于石门以志诸侯之合书齐
 郑盟于咸以志诸侯之散是春秋之始终也
  熊过
氏曰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忘宗盟而先齐陈君
 举谓有关于天下之故是也盟先主盟圣人约史之
 法与载书异卫子鱼 …… (第 38b 页)
 宋事书耳春秋立言无所不摄

  熊过
氏曰季明德言牟娄纪邑在今青州府安丘县
 南界于莒杞都雍丘距牟娄甚远于此无邑本纪杞
 字近而误杜氏不察 (第 42a 页)
 不可见据榖梁则当筑宫以祭子祭孙止然亦太简
 略矣夫筑宫一世而遽毁果合礼意乎窃谓不筑宫
 则已筑宫则亦当以亲尽为断
  熊过
氏曰鲁僣八佾于群庙旧矣周礼舞师凡小祭
 祀不兴舞而仲子献羽羽繄也尔雅释言曰纛山海
 经五采之鸟名繄析 …… (第 9a 页)
 盟黑肩帅师皆罪其私也陈光奔楚而称弟不念鞠
 子哀矣盗杀卫絷而称兄其亦不念天显矣秦针宋
 辰皆责其薄也
  熊过
氏曰或谓聘本天子所以谕诸侯之志者齐恃
 强而僣行之乃周礼广行人诸侯之邦交岁相问殷
 相聘有行之矣殷中 …… (第 21b 页)
 好然此二年事至今已隔七年何其远欤莒人微者
 不嫌敌公故称公若僖二十九年翟泉之盟则嫌于
 卿会公侯矣故不称公据此则四年莒人伐杞为纪
 益确
  熊过
氏曰公将党郑围宋亲王莒地毁列而与微者
 盟此吾君特会外大夫之始故谨志之
 此好莒之始亦鲁君特会大夫之 …… (第 32b 页)
 放恣之诸侯又五伯之罪人也此春秋之大旨也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
 左传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公败宋师于菅
  熊过
氏曰胡传凡师皆陈曰战诈战曰败败之者为
 主菅宋地宋西北鄙自郎而西以达于菅公之败宋
 繇西道入家铉翁谓 …… (第 38b 页)
 志也主兵者或列于首或列于末惟其时义焉许庄
 公奔卫不书非其罪也杜元凯曰还使许叔居之故
 不言灭也
 许今开封府许州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熊过
氏曰程子曰人君终于路寝见卿大夫而终乃
 正终也薨于燕寝不正其终也薨不书地弑也盖鲁 (第 43b 页)
 不削盖桓之弑隐有所归狱夷然不自以为弑也不
 自以为弑何敢以弑加之春秋所以处君父之道固
 是如此书公薨与书即位一也
  熊过
氏曰即就也先谒庙明继祖也还就阼阶之位
 见百官以正君臣也事毕而反凶服焉其礼如伊尹
 冕服奉嗣王袛见厥 …… (第 2b 页)
 夫也或名或字两家之说如聚讼然夫诸侯不生名
 死则名之不称与夷则殇公之名终身不见于经何
 所徵疑信也 熊过
氏曰天子之命大夫故不名则益
 疏矣刘卷非天子三公乎然以字为得者有三义诸
 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骇乃公子 …… (第 10b 页)
 此蒐狩之始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左氏谓王朝之伯不可书名以父在故名解之渠姓
 伯纠名孙明复亦有是说 熊过
氏则谓宰有太宰卿
 小宰中大夫宰夫下大夫此宰夫也伯纠为字二说 …… (第 28b 页)
 而义自见此皆国史所不能与君子以为性命之文
 是也诸侯不得祭天地大夫不得祭山川士庶人不
 敢以他人祖襧祭于已寝礼也
  熊过
氏曰雩者号祭吁嗟求雨也鲁南为雩门舞雩
 在城南舞以女巫雩乐以皇所以达阳中之阴雩祭
 以舞为盛遂名坛曰 …… (第 35a 页)
 有郑重之意故下语确然如此若州公亡国之君羁
 邻国以没身虽见可怜当无所重要之还以实名为
 正
 州为采邑州公与虢公同犹之刘文公单靖公也
 过
氏曰州者天子圻内之邑河内武陟地既非随绞
 州莱伐楚之州亦非淳于之州昔苏忿生有田十二
 而州在焉后为州 …… (第 38a 页)
 非狩地或曰火田非蒐狩之法直书焚以讥其尽物

 也是矣
 咸丘今钜野有咸亭
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谷邓皆名 熊过
氏曰古者诸侯不生名来朝而名则
 附庸也谷邓以诸侯而名者何也胡子以朝桓立义
 曰恶其党恶也然而滕纪不名 …… (第 46a 页)
 甚周在当时仅同小国未堪办此至鲁之后必以驿

 书报闻耳 熊过
氏曰天子不自主故祭公不称使成
 使于我故言遂诸家泥于常事不书之说谓书来书
 遂为非常于是讥祭公罪纪而 (第 49a 页)
 子二楚武三十九
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夏五月葬曹桓公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
 杜氏曰卫宣公未尝与鲁通至是为会期中变而从
 齐郑故公不遇
  熊过
氏曰桃丘今东阿县东南桃城也考水经盖济
 西齐南界地西南距卫尚隔范郓等皆鲁邑先儒以
 为卫地非也桃丘之 …… (第 1b 页)
 氏之说则昔人尝以为浮夸不足凭也
庚辰○桓王十九年

十有一年○齐僖三十晋缗四卫宣十八蔡桓十四郑
 庄四十三卒曹庄公射姑元年陈厉六杞靖三宋庄
 九秦出子三楚武四十
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熊过
氏曰齐郑之党久矣尚疑桃丘于卫故盟同绝
 鲁
 汪氏曰鹿上之盟三国书人齐之盟清丘同盟四国
 皆书人翟泉 …… (第 4a 页)
 齐难以图郑而鲁方有战郎之怨于齐陈蔡亦有积
 怒深恨于郑故折之会宋欲得鲁为应以防齐之议
 其后也
  熊过
氏曰大夫会诸侯盟于是始柔不称氏未赐族
 为卿者也凡先公子出与会盟法当以臣礼书名赵
 氏谓诸侯之弟摄君 …… (第 8b 页)
 宋郑何也盖是时齐郑为党齐谋吞纪桓公欲援之
 而不可得其欲平郑于宋者意图郑背齐合鲁而阴
 援纪也计亦巧矣
  熊过
氏曰南燕姞姓伯爵黄帝之裔国今卫辉府胙 …… (第 9b 页)
 左氏宋公辞平故与郑伯谋于武父遂帅师而伐宋
 战焉是公自将也不书公者赵氏曰蒙上文也前称
 君后称师者一役再见也 熊过
氏以为内称及为微
 者或又以为讳公皆非也特赵氏蒙上文之说疑故 …… (第 12b 页)
 不书所战左氏曰后也诸例皆不可通据左传及明
 年传文以为不地战于宋也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
 之战也则此战当在宋地然 熊过
氏又以为在鲁其
 据春秋考异邮曰战在鲁之龙门故春秋说曰龙门
 之战兵死伤者满沟正与书法内辞合则是战于 …… (第 15a 页)
 谷梁传孔子曰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望远

 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立乎定哀以指隐桓之日远
 矣夏五传疑也
  熊过
氏曰夏五者阙文也桓公之简多阙经庄公之
 简多阙传自十九年空一年之经而失传或累数年
 之经而传皆无之皆 …… (第 17a 页)
 馀从主会者之所为不贬绝以见罪恶
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此至伐之始
冬城向
  熊过
氏曰三年莒入之矣其介于莒鲁之间故或因
 其服而城之其后莒卒灭向而莒鲁之争始于此矣
 据下文十一月则此 …… (第 32a 页)
 张洽氏曰朔立已五年二公子不能独逐之必因其

 陵蔑天子周室欲讨而后二子得以行其志所以庄
 六年王人子突救卫公羊之说必有所本
  熊过
氏曰往与东海季明德论左氏序伋寿事明德
 指其事失实者卫宣烝夷姜生急子必不在先君时
 及夺妻宣姜生寿暨 (第 33a 页)
 元年又曰策命晋侯为侯伯下杜注曰九命作伯是

 既加以九命之伯又加以九锡之赐则何氏兼引九
 锡九命亦自有见
王姬归于齐
齐师迁纪郱鄑郚
  熊过
氏曰齐欲灭纪故徙民于他邑而取其地不书
 其地赵子常云分背之非一处也公羊曰迁之者何
 取之也外取邑不书 …… (第 10a 页)
 卿有以公子而不命为卿者矣未有为卿而不成军

 亦未有成军而不将兵者非如后世天下之大四海
 之众枢密本兵总管督众别握兵权也
  熊过
氏曰庆父者庄公之庶兄本庶孟宜称孟不欲
 先庄公故自称仲若母弟然公羊遂指为母弟也
 于发语辞馀丘今兖州 …… (第 11b 页)
 郑以立突于是伐卫以立朔也
 此书救之始
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
 左传夏卫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杀二公子乃即位
  熊过
氏曰季明德曰凡已入而复者例当书复卫朔
 之入不称复者陈君举以为未得国也则卫侯郑之
 再归其国已得而不 (第 26a 页)
 赵氏以为伯图难集齐次郎楚次厥貉难之也外次
 不书必有关天下之故而后书此等议论不知从何
 处来亦騃矣
  熊过
氏曰乘丘今在曹县界内古济阴乘丘郑渔仲 …… (第 3a 页)
 郑厉十八子仪十一曹庄十九陈宣十杞靖二十一
 宋闵九秦武十五楚文七
春王正月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
  熊过
氏曰鄑本齐所迁纪邑齐宋尝合兵次郎而宋
 败乘丘故今将复合而兵在鄑杜氏以鄑为鲁邑非
 也
秋宋大水 …… (第 6a 页)
 卫惠二十二蔡哀十七郑厉二十三曹庄二十四陈

 宣十五杞共三宋桓四秦武二十楚文十二
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左传诸侯伐郑宋故也
  熊过
氏曰宋主兵故先齐许翰曰中国诸侯既为之
 服郳又为之服郑宋盖自是与齐为一宋亲而中国
 诸侯定矣
 此南 …… (第 24a 页)
 宋桓六秦德二楚文十四○周僖王十七年崩孙惠

 王十八年立
春王正月日有食之
夏公追戎于济西
  熊过
氏曰济西近鲁戎在其南而邻鲁追而举时日
 久之辞也自是而后鲁伐戎终不能为鲁患公羊子
 大其不使戎迩于我 …… (第 30b 页)
 齐而适莒以伺之莒近齐之国也
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齐欲结鲁而鲁以前怨尚未决然且讨受詹之罪二
 者不得不伐伐鲁者求鲁也 熊过
氏以为结盟欲缓
 师而公不从故卒见伐又以齐侯不能勤王而唯鲁
 之求失所先后焉误矣 …… (第 33b 页)
 太子而赴以公子圣人安得不改正之耶考史陈宣
 欲立嬖姬子款国人党邪助之是时宣公之志未形
 国人擅杀之迹甚著故不与晋申生宋痤一例
  熊过
氏曰左氏以御寇为太子则与晋申生宋痤同
 皆应直称君杀世子者若他人杀之如陈公子招杀
 陈世子偃师则不言 (第 39b 页)
 六郑文四曹僖二陈宣二十四杞惠四宋桓十三秦

 宣七楚成三
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熊过
氏曰诸侯初交聘齐桓为之也女氏叔名榖梁
 子曰天子之命大夫也女汝同今南阳汝州周畿内
 大夫之采邑因氏女 …… (第 9b 页)
 有戎难羁出奔陈赤于是篡曹而杀其大夫则必不
 义其君者是也黄东发曰鲁伐戎曹大夫之不与赤
 者预其谋故赤杀之 熊过
氏曰赤挟戎逐羁奔陈原 …… (第 13a 页)
 楚成六
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
 左传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
 此一役也为卫不盟幽故也 熊过
氏曰季德明谓伐
 卫之兵为讨子颓不知何解夫五大夫作乱因苏氏
 奉子颓伐王不克宜如葬景王后王室乱之辞书 …… (第 21a 页)
 宋人下公有邾娄人

冬筑郿
 筑郿所以志者不视岁之丰凶而轻用民力冬虽用
 民力之时而下书大无麦禾则时诎可知矣
  熊过
氏曰郿邑在郓城西北范县界与秦台近其地
 北近于齐南近于曹即济西地也而郿秦二邑近郓
 戎尝出没及之公榖 …… (第 23b 页)
 熊氏言酅诸相易使鲁受诸以资丧以为齐人所欲
 等语尤曲总之城邑筑聚为捍圉而设本非无故非
 时书时亦书奠土劳民国家所重不得不书也
  熊过
氏曰诸今青州诸城县在莒北二百里而近莒
 西距五百里而遥通计之得七百里故季氏定为齐 …… (第 27a 页)
 鄣郕俱不书灭以为齐之附庸而祀未尝绝也
 啖氏曰公榖云鄣纪之遗邑按鄣自是小国尔纪之
 全国犹不敢敌齐岂一邑之民而能二十馀年独拒
 齐乎
  熊过
氏曰鄣纪遗邑纪去国遂降之鄣城者汉志以
 为齐所降鄣杜氏因纪称附庸谓遗邑可谓附庸不
 可罗氏不知误以东 …… (第 28b 页)
 或然也然则谋山戎非如左氏传矣予谓下文即载
 齐人伐山戎徐戎山戎同种一气备徐戎即得以谋
 山戎也
  熊过
氏曰鲁济今为济宁州钜野县之地鲁济之西
 谓之济西而在东阿以北者即齐济
齐人伐山戎
 山戎之役公羊子述 …… (第 29b 页)
 勤兵乎或曰史齐世家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
 竹则实桓公矣奈何曰史举齐事书桓公之年则云
 桓公犹言周宣之北伐非亲行也
  熊过
氏曰山戎东距辽南距北燕今蓟遵化至永平
 古孤竹国汉志右北平无终之地舜营州也
戊午○惠王十四年
三十有 …… (第 30b 页)
 二郑文十曹僖八陈宣三十杞惠十宋桓十九秦成

 公元年楚成九
春筑台于郎
夏四月薛伯卒
 不名阙文也
筑台于薛
  熊过
氏曰薛于是降侯称伯矣不同盟不可求其名
 也而书之鲁往吊也将有末故先志其本薛附宋久
 鲁吊其丧将筑台焉 (第 31a 页)
 成四楚成十二
春王正月
齐人迁阳

  熊过
氏曰世本无阳国不知何姓杜氏族谱土地名
 阙不知所在赵企明谓今沂州当齐鲁之间鲁附庸
 也按今沂州北境沂 …… (第 5a 页)
 国散自可言灭然而戴公庐曹文公渡河勃然复兴
 经探其事而书入且文之昭周之命国也不许狄之
 灭吾同姓也故经正其法而书入 熊过
氏曰齐桓方
 以攘夷为志而诗曰控于大邦谁因谁极者卫素不
 亲齐而齐又有城邢之役故仅戍之然伯度亦少隘 (第 11a 页)
 穆二楚成十四
春王正月城楚丘

 楚丘三传俱以为封卫国语卫人庐于曹桓公城楚
 丘以封之 熊过
氏曰楚丘鲁地引戎伐凡伯之楚丘
 已足为證载读子贡诗传序题以定中之什为鲁诗
 则楚丘之属鲁益著矣邹肇敏 …… (第 10b 页)
 有其土地人民惟采取其租税而已此不可与列国
 相争夺者同文故变伐取言灭与戎伐凡伯于楚邱
 变执言伐同虞晋之罪大矣
  熊过
氏曰按左疏汉志武王封仲雍曾孙周章弟虞
 仲为泰伯嗣国今解州平陆县东北古河东太阳县
 为虞公世族谱封虞 …… (第 14b 页)
 穆三楚成十五

春王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
 榖梁传不雨者勤雨也一时言不雨者闵雨也有志
 于民者也
徐人取舒
  熊过
氏曰凡胜国而不用大师为取诗惩荆舒则舒
 乃荆之与国取舒盖剪楚援也取不言灭孙莘老曰
 不绝其祀是也庄二 …… (第 18b 页)
 庐之卒于会也书曰卒于师讫事也榖梁曰诸侯死

 于国不地死于外地死于师而不地内桓师也虽内
 桓师使既讫事不可不地也
  熊过
氏曰陉今许州郾城东南四十五里召陵之南
 本蔡地也赵企明因杜氏遂定陉在蔡南为楚地其
 后为楚所并则不可 …… (第 23a 页)
 杜元凯曰郳黎来也邾之别封曹姓故曰小邾始得
 王命来朝也
 小邾子公作小邾娄子
郑杀其大夫申侯
 左传郑杀申侯以说于齐且用辕涛涂之谮也
  熊过
氏曰申以邑为氏即今信阳州本楚邑也侯者
 名也左氏谓陈涛涂怨申侯反已于齐谮而杀之若 …… (第 41a 页)
 左传盟于洮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襄王定位

 而后发丧
  熊过
氏曰谋子带于首止之会世子已定位矣谓惠
 王崩襄王患太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
 齐乎则盟洮之后位 (第 44b 页)
 以书所以外之也既外之则不必为王室讳也是

 故王师败绩不书败绩于茅戎则书之故春秋所
 以外之也
  熊过
氏曰温本子爵国郑渔仲曰已姓颛顼裔孙封
 于苏邺西苏城是也邺城今彰德府临漳县西二十
 里其地近卫南东界 …… (第 2a 页)
 岂不凿甚矣哉然则说荀息者宜奈何徇小信而忘
 大义圣人不与圣人而与焉其非徇小信而忘大义
 也又奚疑
 卓公作卓子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熊过
氏曰戎患中国及曹鲁耳狄则邢卫晋温郑齐
 鲁宋皆受其害齐桓召陵之师经营久而方兴者其 …… (第 7a 页)
 国是也其书灭者见楚人之强罪诸侯之弱责方伯
 连帅之不修其职使小国寡民困于强暴不得其所
 公羊子所谓亡国之善词上下之同力者也
  熊过
氏曰冬伐而夏始灭历三时矣而救不至齐真
 负黄哉盖是时管仲死矣榖梁之言是也左氏据平
 戎于王之说谓仲尚 …… (第 11a 页)
 人之道者自知之矣
夏四月葬陈宣公
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
 左传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秋为戎难故诸侯戍
 周齐仲孙湫致之
  熊过
氏曰咸今开州东南界即叔孙得臣败狄之地
 在今开州东南六十里杜云东郡濮阳也咸本卫地
 东界于齐狄入卫故 …… (第 13a 页)
 杜氏曰不言城杞杞未迁也诸侯者君臣之辞

  熊过
氏曰缘陵者诸家指为杞邑无所详勘独前汉
 志臣瓒以为营丘即营陵营陵即缘陵之说则始胙
 太公者杞安得踰千 …… (第 14b 页)
 而有功于宣其丧之有加礼焉故卒皆字之叔肸非

 有功而以母弟之亲宣公丧之视季友襄仲故三臣
 者皆世为卿也
  熊过
氏曰大夫日卒其卒名正也兼字之志恩礼之
 隆史之变例也与仲遂皆生而三命为世卿叔王世
 及婼尚曰三命踰父 …… (第 25b 页)
 左传谋鄫且东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

 齐有乱不果城而还
  熊过
氏曰淮今泗州盱眙淮水所经处古临淮也鄫
 今沂州据左氏淮夷病鄫故即而谋之且东略然以
 经考之则去年楚人 …… (第 30a 页)
 七楚成二十九
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桓为宋谋楚不能病楚而绕伐其与国君子以为细
 矣徐之称人何也与齐序称齐人不可不称徐人也
  熊过
氏曰英郾姓皋陶后国在今寿州六安间楚与
 国之小者杜氏不志其地路史国名记亦止言汉为
 黥布国而汉志九江 …… (第 31a 页)
 狄始称人
庚辰○襄王十一年
十有九年○宋襄十齐孝二晋惠十卫文十九蔡庄五

 郑文三十二曹共十二陈穆七杞成十四秦穆十九
 楚成三十一
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熊过
氏曰此寻齐桓图伯之迹效其灭谭耳执诸侯
 不名婴齐名婴齐即位于隐乙丑迄僖己卯七十五
 年矣距其未立通计 (第 40b 页)
 作

 高忠宪曰言新有故也言作创始也非所当作而作
 也故当作者閟宫泮水之役不书
夏郜子来朝
  熊过
氏曰富辰云郜文王之子聃季之弟隐十年公
 败宋师取郜而桓三年鲁取郜大鼎于宋郜济阴城
 武县其亡久矣介于 …… (第 2a 页)
 郜今来朝者为南郜似为有据意是时宋襄无道荆
 楚日强郜以宋为难恃而鲁为同姓望国故来朝以
 求依附耶
五月乙巳西宫灾
  熊过
氏曰公羊传西宫者何小寝也小寝则曷谓之
 西宫有西宫则有东宫杜预谓公别宫是已榖梁谓 …… (第 2b 页)
 又其本事可以例见
郑人入滑

 左传滑人叛郑而服于卫
  熊过
氏曰滑今郾师县南黄东发曰滑邻于郑服卫
 故郑入之夫滑畿内小国在河北近卫河南近郑相
 距道里适均而于郑 …… (第 4b 页)
 高忠宪曰是宋公也何以书人齐桓攘楚以安中国

 宋公盟楚以求诸侯人楚故因人宋也
  熊过
氏曰鹿上宋地杜注汝阴原鹿今光州固始界
 淮汝合处季云兖州府金乡县然而非也水经注虽
 以鹿城为鹿上第固 …… (第 6b 页)
 夏矣楚頵亦狡矣哉执未出境曰释不言楚释者蒙
 上楚人之辞亦不忍言也榖梁谓不与楚专释迂矣
 张氏曰拱州考城汉薄县
  熊过
氏曰薄宋地杜不言其所史记作亳亳有三今
 归德府东南榖孰西南为南亳即汤都北五十里蒙
 城因景山名景亳偃 …… (第 8b 页)
 左传楚人伐宋以救郑
 宋师败绩则公可知不言伤股者以宋公之卒知为
 伤股卒在明年五月此时不显故不书也
  熊过
氏曰楚欲为郑报宋发兵至泓泓宋地也宋公
 迎战主战在宋故书曰宋公及楚人者楚之微者非 …… (第 10b 页)
 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赴以名则亦书之

  熊过
氏曰杜预以为杞实伯爵程子信之疑其黜于
 前世中间从夷故子之后复称伯胡康侯从之夫杞
 之说何纷纷乎杞公 …… (第 14a 页)
 颓叔之簸弄种种举动颠倒错乱自损其威故春秋
 不惟曰出而曰出居见其不得已而奔如寄寓于外
 而未卜归期盖亦贬而示戒也
  熊过
氏曰天王之居郑纪实之言也春秋天王在外
 者三昭二十一年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二十三 …… (第 17a 页)
 绝贱其本祖而忘先也
夏四月癸酉卫侯燬卒
宋荡伯姬来逆妇
 姑逆妇其失明矣公自主之与大夫敌尚未失也
宋杀其大夫
 宋杀其大夫不名何 熊过
氏曰众辞也宋成以僖二
 十三年即位次年如楚次年杀其大夫意必有讨于
 泓之战也其讨于泓之战示服楚耳赵企 …… (第 24a 页)
 左传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
 李廉氏曰鲁助无亏者也孝公怨之尚宜宋卫纳孝
 公者也亦不能固其交孝公之坠先业宜哉
  熊过
氏曰杜氏云孝公未入鲁境先使微者伐之赵
 子尝以为齐侯而略言之非也卫人以昨洮向盟故 (第 28b 页)
 致之之词也且其君既坐其臣亦安得无问而纵释
 元咺君囚臣归复擅立君无礼如此而晋懵如也是
 可忍也哉
  熊过
氏曰惠王复周公忌父郑复公父定叔宋复荡
 意诸不书必挟外援以归然后书其曰自晋讥在晋
 也君归则身出而归 …… (第 22a 页)
 执曹纳赂而后归诸侯之不心服宜矣卒之围许而
 竟不能服许围郑而竟不能得郑故曰以力服人者
 未有能服人者也
  熊过
氏曰雒阳城中有太仓其西南有水池焉斯翟
 泉也雒去王城二十里耳襄王复辟晋文虑群小未
 安故为此盟盟以微 …… (第 25a 页)
 之武见秦君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
 之乃还
 晋侯之出也郑文公亦不礼焉故晋侯秦伯围郑秦
 多称人晋亦从之称人晋为私讨亦可以人也
  熊过
氏曰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各使微者围郑故称 …… (第 30a 页)
 王樵氏曰济西田不系曹鲁故田也汶阳田不系齐
 亦鲁故田也非吾田则系国邾田是也漷东沂西田
 不系国者承上伐邾文也言归者其所欲也 熊过
氏 …… (第 32a 页)
 传也宋大鼎系郜岂有实曹田而不书者哉然则于
 何取之取之乎齐鲁之间閒田也
公子遂如晋
 左传拜曹田也
  熊过
氏曰言济西也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左传孟献子曰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是故启蛰而
 郊郊而后耕 …… (第 33b 页)
 而犹如此者甚之之词也不如此而犹如此者幸之
 之词也此说发明二犹字甚佳但以犹三望为幸之
 之词则失之矣
  熊过
氏曰周以建子为正王者必以岁首为郊百神
 受职矣三代不同周郊适与冬至同月非为迎长日 …… (第 37a 页)
 则强于政治之效也而卫文公不能及矣孔子尝称
 宁俞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而说者以文公为有
 道成公为无道失指矣
  熊过
氏曰帝丘今开州滑县东北七十五里古濮阳
 颛帝之墟故曰帝丘今淇县西古朝歌卫都其左正
 受狄冲盖狄在今真 …… (第 41b 页)
 左传狄伐晋及箕八月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
 子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
 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
  熊过
氏曰人谓郤缺也称人者未为卿传曰郤缺获
 白狄子也季明德以为今广平北鼓肥之狄非白狄 (第 47a 页)
 十一年秦穆三十四年楚成四十六年弑
春王正月公即位

 改元一节说者不同 熊过
氏曰殷则于王崩之年嗣
 君改元太甲以二十五月而即吉仲壬之末年遂称
 元年矣按伊训之言曰伊尹祠于先王奉 …… (第 1b 页)
 左传公未至六月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

 垂陇晋讨卫故也书士縠堪其事也陈侯为卫请成
 于晋执孔达以说
  熊过
氏曰垂陇何为为伐秦也左氏误以为伐卫伐
 卫则嗣是不书而冬伐秦者正垂陇之大夫也司空
 士縠士蔿子以官为 …… (第 15b 页)
 六楚穆二
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
沈溃
 左传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
  熊过
氏曰商臣之弑其君在元年冬矣已阅岁时伯
 主置而不问乃憪然声钟鼓于荆豫之间以伐其与 …… (第 23a 页)
 或者皆出宁俞之谋也夫子称其知可及者盖以此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隐公之丧桓母犹有疑焉是故别庙也祔姑称夫人
 伉然如夫人则自文公之丧成风始也
  熊过
氏曰妾不为夫人也防爱夺也妾母之为夫人
 也盖推人子之情也周礼元妃没则以媵为继室继
 室之礼摄女君继室 …… (第 33b 页)
 而不在天王乎归成风之含赗咎在天王不在荣叔
 乎春秋书王本以正名分而夫子乃自贬王而去其
 天则将以是为正名分可乎
  熊过
氏曰杂记含者执璧将命坐安于殡东南有苇
 席既葬蒲席唐孔氏曰含襚者所以昭丧尽恩示其
 有礼而已既葬犹尚 (第 37b 页)
 琪氏乃谓襄公战殽以却秦败箕以剪狄伐许以离

 楚一年之间三敌悉退可谓有伯者之略不亦谬哉
 驩公作欢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
葬晋襄公
  熊过
氏曰盟主薨卿共丧事非礼也郑游吉曰先王
 之制诸侯之丧士吊大夫葬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
 于是乎使卿文襄之 …… (第 2b 页)
 九月贾季使杀阳处父书曰晋杀其大夫侵官也十
 一月丙寅晋杀续简伯
 凡书杀者在上则称君在下则称氏在众则称人在
 微则称盗君与臣同杀则称国
  熊过
氏曰处父称国杀据公羊则君漏言而射姑杀
 之也夫漏言小过坐以杀大夫则不惟失实而情轻
 罚重亦无以蔽罪矣 …… (第 3b 页)
 三楚穆八
春毛伯来求金
 公孙敖不至京师毛伯遂徵职贡以供丧纪此时天
 王方在谅闇不当遣使故与求车不同 熊过
氏曰不
 称王使有司以其常典行之非出于王如今时年例 …… (第 16b 页)
 晋侯书爵此后以来聘书爵惟此二书而已

楚杀其大夫宜申
  熊过
氏曰此斗宜申也未为卿不氏宜申事商臣君
 臣之分已定而谋杀之则此讨乱称人可也而称国
 以杀又书其官胡子 …… (第 25a 页)
 谋弑穆王穆王闻之谗言信矣故不以讨罪例之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及苏子盟于女栗
 左传顷王立故也
 赵氏曰公及之不书公讳与天子大夫盟然公身与
 盟三传无明文
  熊过
氏曰畿内诸侯皆曰子殷制已然箕子微子是
 也周因之王臣称子皆畿内诸侯也苏子刘子单子
 尹子是也
 詹莱 …… (第 25b 页)
 作弦高之犒道田孟诸聊以自解耳坚事楚者惟蔡
 厥貉之从惟蔡以前息之会无蔡以后孟诸之田无
 陈各不相谋也
  熊过
氏曰陈郑本不会故新城之盟有陈郑而郤缺
 于是乎有戊申入蔡之师若陈郑实会如宣十一年 …… (第 26b 页)
 一得臣乘其间而败之自是终文公世狄不复犯窥

 齐鲁惟十三年一侵卫耳则咸之役不为无功也
  熊过
氏曰鄋瞒之狄漆姓防风后在钜鹿以北咸今
 开州古东郡濮阳盖卫地杜云鲁地非也
 左传郕太子朱儒自安于夫钟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