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小桃源记(江阴/方谟)

  宜兴志(宜兴/王升)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 (沈/敕)
  瀛洲奇处录(丹徒/费訚)
  过海纪略
  还莱始末(俱溧阳/宋劼)
  镇江府志三十六卷(金 (第 53a 页)
 宏宪里贯无考
汪茂槐西园遗稿(无卷/数)
 茂槐字廷植绩溪人以岁贡授宜阳主簿
张应遴海虞文苑二十四卷
 应遴字选卿常熟人 沈敕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
 敕字克寅宜兴人 (第 14b 页)
冯士仁江阴县志八卷
黄浦江阴县志 沈敕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
洪贯靖江县志
王樵镇江府志三十六卷
杨琬丹徒县志四卷
赵鹤维扬郡乘
盛仪维扬志二十 (第 26a 页)
  马治字孝常宜兴人为诗文典雅冲澹善真行书元
末与周砥避乱隐居西涧洪武初由茂才举授内丘
知县迁建昌府同知 (沈敕
荆溪外纪)

  洪武而下至永乐多法詹宋马治小字独法晋唐岂
其人亦迈时者邪(詹氏小辨)

  张简 (第 29b 页)
无锡志(秦夔/)      无锡志(秦梁/)
江阴新志(张衮/)     荆溪外纪 (沈敕/
)
镇江府志(林魁/)     京口三山志(许国诚/)
金坛县志       丹阳新志(马廌/)
(第 31a 页)
   马治
马治字孝常宜兴人为诗文典雅冲澹善真行书元末
与周砥避乱隐居西涧洪武初由茂才举授内丘知县
迁建昌府同知 (沈敕
荆溪外纪/) (第 30b 页)
   吴国山碑考序(乙巳)
吴封禅国山碑孙皓所立在今常州荆溪县西南五十
里其文始著录于云麓漫抄厥后吴人卢公武考之加
详焉 沈敕
荆溪外纪及唐鹤徵常州府志亦备载之然
俱不能无讹误且其文字可读者尚多而率皆遗脱盖
由其地处僻人罕得至但 (第 12b 页)
四明文献志》十卷〈李堂〉,《毗陵志》十二卷〈邹补之〉,《镇江志》三十卷〈虞宪〉,《荆溪外纪》二十五卷 〈沈敕〉
,《京口记》二卷〈刘捐〉,《南兖州记》一卷〈阮叙之〉,《会稽志》二十卷〈施宿〉,《会稽续志》八卷〈张
堂。
《毗陵志》十二卷,〈注〉邹补之。
《镇江志》三十卷,〈注〉卢宪。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注〉 沈敕。
《会稽志》二十卷,〈注〉施宿。
《会稽续志》八卷,〈注〉张汉。
《永嘉谱》二十四卷,〈注〉曹叔远。
人薛元羲字元卿,号上清外史。行书得体,《珊瑚网释》:刘顺住天目山,有法语真迹,小真行书。 《沈敕
荆溪外纪》:马治字孝常,宜兴人。为诗文典雅冲澹,善真行书。元末与周砥避乱,隐居西涧。洪武初由茂才举,
  王㒜《毗陵志》四十卷

  张恺《常州府志续集》八卷

  唐鹤徵《常州府志》二十卷

   沈敕《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

  王樵《镇江府志》三十六卷

  胡缵宗《安庆府志》三十一卷

  钟城《太
编修刘鸿训,礼科给事中杨道寅。来颁 新皇帝登极改元诏。壬戌。监军御史梁之垣来颁令我国协同毛将。恢复辽 沈敕。
崇祯丙子。监军黄孙茂以奖谕我国事。加一品服。奉敕出来。前时王人之至我都。辄馆之于崇礼门内太平馆。暨壬 (第 58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