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又按老子书五千言名道德经则知此引道经必古
 来原有是书而非荀子所改题者
 又按余著此未匝月而从弟自旌德归授余以县志
 有县人 梅鹗百一
者正德丁丑进士未仕卒撰述颇
 夥亦疑今古文亦谓人心道心本出道经与余向辩
 君陈事相类
  第三十二 (第 77a 页)
 谓四语今泰誓既云商王受力行无度又更端云受
 罪浮于桀自不得用为鉴不远在彼殷王故遂易殷
 王为夏王以作照应前面之辞此其迁就之本怀云
 又按 梅鹗
幼和又谓古文尚书东晋上者较前伪泰
 誓引书加详故遂乱本经然尚幸其有纰漏显然以 (第 63b 页)
  贡汝成字玉甫宣城人领正德乡荐嘉靖初预修
  祀仪成典及献郊庙赋并赐金帛授翰林待诏预
  校录诸经史上复古治策十五事时称博雅
   梅鹗
(第 32a 页)
百一
旌德人正德进士博综群籍为文援
  笔千言滉洋浩博誉重一时未仕卒弟鷟与鹗齐
  名
  左镒字应衡泾县 (第 32a 页)
  周易象数举隅(俱祁门/汪思敬)
  易说(祁门/谢显)
  易学正传(宣城徐/元气)
  读易志
  易稽疑(俱宣城 梅鹗)
  古易考原三卷(宣城梅/鷟鹗弟) …… (第 37a 页)
  书经会要(绩溪/程传)

  读书志
  尚书稽疑(俱宣城 梅鹗)
  尚书考翼(宣城/梅鷟)
  洪范会极(泾县赵/仲全)
  书畴彝训(合肥/蔡悉)
  尔雅堂说 …… (第 40a 页)
  周礼释评六卷(宣城/孙攀)

  读仪礼志
  读戴记志
  礼记稽疑(俱宣城 梅鹗)
  仪礼翼经
  仪礼逸经(俱宣城/梅鷟)
  三礼纂注四十九卷(宣城贡/汝成)
  周礼通义
  …… (第 44b 页)
  十三经通考二十卷(太仓顾/梦麟)
  十三经纂注(宿松田/有年)
  经翼(婺源余/懋衡)
  易诗书会通例(宣城 梅鹗)
  大学指归(长洲/魏校)
  大学衍注(武进吴/钟峦)
  大学通考一卷
  大学质言一卷(俱无 …… (第 50b 页)
 中庸语孟说(丹徒/丁玑)
  学庸论语释(桐城吴/应宾)
  读论孟会通例
  孔孟异同(俱宣城 梅鹗)
国朝易解(江宁/周怡) …… (第 52b 页)
  家礼集(俱婺源/汪敬)

  家礼砭俗(祁门/汪禔)
  周子罪言
  朱子会通例(俱宣城 梅鹗)
  濂洛格言(宣城徐/元气)
  理学诠粹(宣城梅/守德)
  读陆子辨(南陵/汪景)
  良知 (第 66b 页)
  庐中言(宣城/孙纬)
  证学语录(宣城张/五权)
  世道忠言(宣城汪/念显)
  孔荀异同
  读荀志(俱宣城 梅鹗)
…… (第 17b 页)
  东岸草堂类语(黟县汪/有尤)

  诗家心法(李/爵)
  刘氏鸿书一百八卷(宣城刘/仲达)
  童子问(一宣城 梅鹗/
一松江陈宏)
  林下农谈(南陵/陈孜)
  水西答问(泾县/翟台)
  孤村遗抄(泾县张/应泰) …… (第 51b 页)
  才鬼记十六卷(俱宣城/梅鼎祚)
  杜诗外传(泾县郑/汝荐)
  昌黎诗辨注
  大元圜记(俱宁国 梅鹗)
  郁离子注
  忠经注(俱宁国/梅士生)
  鹤林玉露录要二卷(贵池刘/光谟) …… (第 67b 页)
  四家小品(天文医学星学数学/各一卷新安詹芳桂)

  罗经解(休宁金/人龙)
  葬说一卷
  葬书问答二卷(休宁/赵汸)
  读葬书志(宁国 梅鹗)
  天文辑略(石埭/桂标)
  天文志(建德/江杏)
  五宝经(庐州/吴鹏)
  管窥辑要八十 …… (第 93a 页)
  夏侯氏药方七卷(俱谯人/逸其名)
 南北朝大略丸五卷
  灵寿杂方二卷
  坐右如意方二十卷(俱梁/武帝)
  肘后 百一
方三卷
  神仙饵金丹砂秘方一卷(俱句容/葛洪)
  集注神农本草八卷 …… (第 97a 页)
  老子旁训(休宁/朱升)
  运化元枢一卷(休宁/朱权)
  论元编(休宁金/人龙)
  读参同契志(宣城 梅鹗)
  南华经解 (第 117a 页)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五十二/)
舒氏(芬/)易笺问
  一卷
   存
  梅鹗
曰子舒子博极群书尤尽心于易祖程宗朱有易笺 (第 1a 页)
 以付先生之子吉光荐其可谓善学先生之学而不
 失其本者矣先生于四书别有管见若干卷多所发
 明而不获与是编俱存惜哉
  梅鹗
曰此书得之西皋王氏写者甚草草而其末尤 (第 6a 页)
 (杨栖鹗张元琳吕崇烈李化麟朱积赵颎刘廷宗吏/部郎中侯佐员外郎左懋泰礼部郎中吴之琦兵部)
 (员外郎邹明魁行人许作梅进士胡显太常博士龚/懋熙及王之牧王皋 梅鹗
姬琨朱国寿吴嵩孕二十)
 (八人也其已奉旨录用者兵部尚书张缙彦给事中/时敏谕德卫孕文韩四维御史苏京行 (第 57a 页)
 其于穷理之学有未至欤
时方尊王守仁之学公曰必穷天地之高厚必参百王
之宪章必极礼乐之中和语鬼神之情状与夫万变之
所以应万物之所以名然后可谓之道问学此则有不
可伪为者矣今才智之士饰虚声鼓后进则尊德性之
说易掩覆也党陆者特窃其末节异朱者未睹其大全
非心为道者也
公兼知天文晓音律香山黄佐尝与陵阳 梅百一
论武 (第 20b 页)
王伐殷岁在鹑火通考象纬不载因推步之岁自鸟帑
旅于龙首我圣祖殄平为汉丁未改元星纪吴分也壬
午靖难析木燕分也福德所在其应如响 百一
叹曰向
见舒国裳亦论及此其后佐入史馆见公握手曰识公
(第 21a 页)
梅百一
久矣自是过从甚驩公语佐曰心术学术相
符者也怀居怀利相因者也怠胜敬欲胜义则其心死
其学伪吾侪格君其豫在 (第 21a 页)
 梅存仁(婺源人性温雅沉静治诗为县学生每开卷必整肃如对圣贤洪武三十三年贡入太学)

(授莱州府推官丁忧哀毁尽礼其平居必修饰超然馀裕昆弟相友爱未尝见其疾言遽色服)


(阕改晋州安平县知县持己甚廉卒于官不能归葬)

 梅纯(成化进士应天府人以世荫改任中都留守)
  梅鹗(字百一宣城人正德丁丑进士平生好观奇书博综群籍为文奇葩出尘一时人多慕之)
 梅守德(宣城人嘉靖进士历官左参政)
(淮阴) (第 16a 页)
 梅存仁(婺源人性温雅沉静治诗为县学生每开卷必整肃如对圣贤洪武三十三年贡入太学)

(授莱州府推官丁忧哀毁尽礼其平居必修饰超然馀裕昆弟相友爱未尝见其疾言遽色服)


(阕改晋州安平县知县持己甚廉卒于官不能归葬)

 梅纯(成化进士应天府人以世荫改任中都留守)
 梅鹗(字 百一
宣城人正德丁丑进士平生好观奇书博综群籍为文奇葩出尘一时人多慕之)
 梅守德(宣城人嘉靖进士历官左参政 (第 16a 页)
生实继之其策名清时同令德荣问同官止修撰
道而终又同虽侪之伊洛诸贤可也夫岂徒以文传者
哉忆岁丙子偕陵阳 梅君百一
北上偶论武王代殷岁在
鹑火通考象纬弗载因推步之岁在鸟帑旅于龙首我
圣祖殄平伪汉丁未改元星纪吴分也壬午 …… (第 5b 页)
德所在其应如响可弗详乎梅叹曰向见国
裳亦论到此佐自是知先生比入史馆先生复官造朝
相见握手谓曰吾识君于 百一
久矣自是过从驩甚尝 (第 5b 页)
》〈牟巘序〉
  许谦《读书丛说》〈自序, 张枢序, 俞实序〉
  王充耘《读书管见》〈亡名子序,  梅鹗
跋〉
  王充耘《书义主意》〈刘景文序〉。
  王天与《尚书纂传》〈自序。 天与子振跋, 彭应龙序, ……荐其可谓善学先生之学而不失其本者矣。先生于四书,别有管见,若干卷多所发明而不获,与是编俱存惜哉。
梅鹗
跋:此书得之西皋王氏写者,甚草草。而其末尤甚,当时恐失其真,辄以纸临写一本而以意正若干字,略可读。吁
 梅应魁
  梅存仁      梅殷
  梅顺昌      梅景福
  梅纯       梅霖
   梅鹗       
梅山
  梅月       梅守德
  梅国祯      梅应奎
  梅之焕      梅应时
   ……功,寻卒。弘治间,遣礼部司务赍青纻丝二,举行少牢祭礼。明年,遣千户赍宝钞一千二百贯,仍行少牢礼祭。 梅鹗
按《万姓统谱》:鹗字百一,宣城人。正德丁丑进士,平生好观奇书,博综群籍,为文奇葩出尘,一时人多慕之。
 周臣         汪本
  宋朴         徐庆亨
  高纨         沈钟
   梅鹗         
吾谨
  郑兰         叶嗣孙〈道滋〉
  王涣         钱仁夫
  陈璚      ……来邀我也其诗如秋残群木老野迥乱山高风定凉生树庭空月近人沙草酿寒残雪在野云翻影断鸿悬之类皆为诗人所称 梅鹗
按江南通志鹗字 百一
旌德人正德丁丑进士少贫力学善属文援笔千言洸洋浩博誉重一时未仕卒著有岛山集
吾谨
按浙江通志谨字惟可开

贡汝成
按宣城县志汝成字玉甫镛之子领正德癸酉乡荐汝成生而早慧费产市古今书蒐冥不遗馀力以博洽与旌德 梅鹗
齐称而汝成尤探极理蕴文密而藻胆而法宁程古未至不求合于末俗嘉靖初上剌大典礼汝成预修祀仪政典及献郊庙赋并
员外郎左懋泰,礼部郎中吴之琦,兵部员外郎邹明魁,行人许作梅,进士胡显,太常博士龚懋熙及王之牧、王皋、 梅鹗
、姬琨、朱国寿、吴嵩胤二十八人也。

其已奉旨录用者:兵部尚书张缙彦,给事中时敏,谕德卫胤文、韩四维 ……而所拟一等诸犯,皆随贼西行,实未尝正刑辟也。黄继祖、沈元龙、向列星、李、黄纪、孙襄、王之牧、王皋、 梅鹗
、姬琨、朱国寿、吴嵩胤、姜荃林,皆未详其官。

学龙归,南都旋失。久之卒于家。

高倬
高倬,字
改伪从事。庶吉士改外职者,遂平魏天赏为淮扬伪盐运使,秩最崇;次伪防御使西乡杨栖鹗(考曰:「史外」有杨 梅鹗
、「明史」又有 (第 151 页)
梅鹗;
或另是一人)、晋江杨明琅;明琅斥崇祯帝为亡国君者也。检讨改顺庆伪府尹者,南昌张之奇。检讨改伪州牧者, …… (第 151 页)
自党崇雅以下,南都逆案漏略者,悉著稗官家;其有名列逆案而今不可详者,则王承曾、向列星、李棡、王之牧、 梅鹗
、吴嵩允、顾大成、姜荃林八人也。
    (第 164 页)
曰:亦作赵频,又作赵颎)、刘廷琮、侯佐、左懋泰、吴之琦、邹明魁、许作梅、龚懋熙、王显、王之牧、王皋、 梅鹗
、姬琨、朱国寿、吴嵩允等二十八人也。士英拟旨云:『周钟不当缓决,陈名夏等未蔽厥辜,侯恂、宋学显、吴刚 (第 286 页)
刘肇国、李化□、姚文然、高衍、胡统虞、傅学禹、罗献炆、梁清标、白胤谦、何胤光、李呈祥、龚鼒、赵频、杨 梅鹗
、黄灿、成克巩、张端、吕崇烈、刘廷谏、熊文举、侯佐,俱原职。杨元锡、孙承泽、戴明说、傅振铎、时敏、申 (第 55 页)
显、太常博士龚懋照及王之牧、王皋、 梅鹗
、姬琨、朱国寿、胡嵩孕二十八人也。其已奉旨录用者:兵部尚书张缙彦、给事中时敏、谕德卫胤文、韩四维、御 …… (第 466 页)
,令再议』。惟方拱乾结纳马、阮,特旨免其罪(黄继祖、沈元龙、向列星、李棡、黄纪、孙襄、王之牧、王皋、 梅鹗
、姬琨、朱国寿、吴嵩孕、姜荃、林龚彝,皆未详其官)
    从逆有报已故者,吴家周、魏学濂二人。 (第 46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