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稿后有吴人袁景休字孟逸善为歌诗芒鞋竹笠
遍游吴越山水归而受一廛于吴市以卖卜终老
诗多不属草 林若抚 口授其遗诗存二百馀首
邢参字丽文长洲人终日杜门诵读一室立士行
讲授里中以醇和称贫无以朝夕泊如 (第 12a 页)
遍游吴越山水归而受一廛于吴市以卖卜终老
诗多不属草 林若抚 口授其遗诗存二百馀首
邢参字丽文长洲人终日杜门诵读一室立士行
讲授里中以醇和称贫无以朝夕泊如 (第 12a 页)
叶点衣频只言春色
能娇物不道秋霜解媚人宫水正寒愁字字吴江初冷
锦鳞鳞更馀一种閒风景醉杂黄花野老巾 ─ 林若抚
红叶─花发炎方想刺桐谁知秋叶幻春红朝华忽散朝
阳后晚艳都迷晚烧中凋谢未应随玉露剪裁元自出
金风若教题 (第 9a 页)
能娇物不道秋霜解媚人宫水正寒愁字字吴江初冷
锦鳞鳞更馀一种閒风景醉杂黄花野老巾 ─ 林若抚
红叶─花发炎方想刺桐谁知秋叶幻春红朝华忽散朝
阳后晚艳都迷晚烧中凋谢未应随玉露剪裁元自出
金风若教题 (第 9a 页)
斯举也将布衣之重司理耶抑司理之重布衣耶识者
自能辨之
林若抚 梅咏引(俞琬纶/)
与 (第 4b 页)
林若抚 结岁寒盟为千古人怀千古心相期而不可
以相喻落落者吾痼疾也此期一订于落落更宜一抹
交情类萧然有寒意于 (第 4b 页)
若抚 则尤寒盖两寒而寒愈冽
也冰入炉有消而己必不变而为火此寒德也濯锦江
边殆与棘门寒塘径远然岂千古怀哉然又 (第 4b 页)
不可以不
虑 若抚 特于湖上作梅咏百品颀然而来以诗掷吾寥
然而去怀哉怀哉其啸也歌陇头云远花落春枯千里
霜根一函寒意是岂在 (第 5a 页)
梅是岂在诗也
若抚 名 (第 5a 页)
云凤 苏州人崇祯庚午在南京余从之学诗
见赠诗极多今皆失去止记其赠余及吴子远周元
亮同庚诗谁家得种三株树 (第 5a 页)
自能辨之
林若抚 梅咏引(俞琬纶/)
与 (第 4b 页)
林若抚 结岁寒盟为千古人怀千古心相期而不可
以相喻落落者吾痼疾也此期一订于落落更宜一抹
交情类萧然有寒意于 (第 4b 页)
若抚 则尤寒盖两寒而寒愈冽
也冰入炉有消而己必不变而为火此寒德也濯锦江
边殆与棘门寒塘径远然岂千古怀哉然又 (第 4b 页)
不可以不
虑 若抚 特于湖上作梅咏百品颀然而来以诗掷吾寥
然而去怀哉怀哉其啸也歌陇头云远花落春枯千里
霜根一函寒意是岂在 (第 5a 页)
梅是岂在诗也
若抚 名 (第 5a 页)
云凤 苏州人崇祯庚午在南京余从之学诗
见赠诗极多今皆失去止记其赠余及吴子远周元
亮同庚诗谁家得种三株树 (第 5a 页)
(谨严神气飘逸不为钩棘之语与俞羡长云孙/太初一代诗豪罕有所许可独 吾乡钮贞父)
(善时相唱和而 林若抚 云五浮山人诗根本性/情缠绵悠渺 秀骨独存 朱长孺云浮溪隐)
(于医其诗出入魏晋三唐众体咸备 (第 28b 页)
(善时相唱和而 林若抚 云五浮山人诗根本性/情缠绵悠渺 秀骨独存 朱长孺云浮溪隐)
(于医其诗出入魏晋三唐众体咸备 (第 28b 页)
陈宗之(八首/)
宗之字玉立长洲人崇祯癸酉举人
(诗话启祯间景陵流𣲖盛行于吴中虽有 林若/抚 力持唐调然而捷敏未免率易玉立矜鍊独)
(操止始之音八门七/堰六十坊可以独步)
世化
往闻漫 (第 18a 页)
宗之字玉立长洲人崇祯癸酉举人
(诗话启祯间景陵流𣲖盛行于吴中虽有 林若/抚 力持唐调然而捷敏未免率易玉立矜鍊独)
(操止始之音八门七/堰六十坊可以独步)
世化
往闻漫 (第 18a 页)
消夏湾
平湖添一曲风色遂全幽晴泛亦疑雨山居犹在舟橘
橙垂户户菱芡聚洲洲不信偏宜夏暄凉尽可游
林云凤(三首/) 云凤字若抚长洲人
(诗话若抚当钟谭燄张之日守正不回诗篇极/其繁富惜知者寥寥困阨终老相如 (第 9b 页)
平湖添一曲风色遂全幽晴泛亦疑雨山居犹在舟橘
橙垂户户菱芡聚洲洲不信偏宜夏暄凉尽可游
林云凤(三首/) 云凤字若抚长洲人
(诗话若抚当钟谭燄张之日守正不回诗篇极/其繁富惜知者寥寥困阨终老相如 (第 9b 页)
句曲逆旅为相士题扇(以上卷二)
归自吴门重其复来徵诗小至日止宿寒舍剧谭论文喜
而有赠
袁节母七十 林若抚 挽词
青田子五十(以上卷五)追悼刘生(卷六)
再读许友诗
有人拈聂大年灯花词戏和二首
(第 1a 页)
归自吴门重其复来徵诗小至日止宿寒舍剧谭论文喜
而有赠
袁节母七十 林若抚 挽词
青田子五十(以上卷五)追悼刘生(卷六)
再读许友诗
有人拈聂大年灯花词戏和二首
(第 1a 页)
疏篱败壁凛风霜彤管乌头姓字香母以断机成孺子儿能煮
字养高堂数茎白发羞椎髻百岁丹心表鞠裳碣石已镌铜狄
徙天留一媪挽颓纲
林若抚 挽词
砚滴交腾谷洛波星占不分少微讹即看大历诗人尽更许贞
元朝士多乞食饥词兼奡兀醉吟韵语杂婆和落花 (第 2a 页)
字养高堂数茎白发羞椎髻百岁丹心表鞠裳碣石已镌铜狄
徙天留一媪挽颓纲
林若抚 挽词
砚滴交腾谷洛波星占不分少微讹即看大历诗人尽更许贞
元朝士多乞食饥词兼奡兀醉吟韵语杂婆和落花 (第 2a 页)
茂翁识陈始末感慨书之(池/北)
(偶/谈)
诗人袁孟逸死无子夫妇寄棺于法水寺之旁上雨旁
风暴露者十年 林若抚 草疏告哀莫有应者闽人林古
度寓法水寺吊而悲之取一摺扇画两棺贮败室中极
荒凉惨淡之状而题诗其上曰两柩荒 (第 9b 页)
(偶/谈)
诗人袁孟逸死无子夫妇寄棺于法水寺之旁上雨旁
风暴露者十年 林若抚 草疏告哀莫有应者闽人林古
度寓法水寺吊而悲之取一摺扇画两棺贮败室中极
荒凉惨淡之状而题诗其上曰两柩荒 (第 9b 页)
送校书还天台(二/首)题狮林壁(二首/乙丑)
#+PROPERTY: JUAN 0
#+PROPERTY: FILE SB04n0173-000南雷集南雷诗历-题辞.
诗历题辞
余少学南中一时诗人如粤韩孟郁上桂闽林茂之 度
黄明立居中吴 林若抚云凤 皆授以作诗之法 汉魏
如何盛唐抑扬声调之间规模不似无以御其学力裁其
议论便流入为中晚为宋元矣余时颇领 (第 8a 页)
#+PROPERTY: JUAN 0
#+PROPERTY: FILE SB04n0173-000南雷集南雷诗历-题辞.
诗历题辞
余少学南中一时诗人如粤韩孟郁上桂闽林茂之 度
黄明立居中吴 林若抚云凤 皆授以作诗之法 汉魏
如何盛唐抑扬声调之间规模不似无以御其学力裁其
议论便流入为中晚为宋元矣余时颇领 (第 8a 页)
种百合
硗确山田另一誊初移百合影层层采来瀑布山边种送
自头陀寺里僧却信佳诗可治病从今清泪不沽膺(王维/诗言)
(百合/止泪)太平犹记图花萼倡和流传我亦曾(庚午南都报恩/寺有百合十三)
(花吴人 林若抚 图/之率诸名士为诗)
西瓜初熟饷诸叔父
收拾经纶付草莱便同田叟计功来寒藤卧陇刚三尺碧
实登筐各数 (第 16b 页)
硗确山田另一誊初移百合影层层采来瀑布山边种送
自头陀寺里僧却信佳诗可治病从今清泪不沽膺(王维/诗言)
(百合/止泪)太平犹记图花萼倡和流传我亦曾(庚午南都报恩/寺有百合十三)
(花吴人 林若抚 图/之率诸名士为诗)
西瓜初熟饷诸叔父
收拾经纶付草莱便同田叟计功来寒藤卧陇刚三尺碧
实登筐各数 (第 16b 页)
怀金陵旧游寄儿正谊
记得城南路登高木末亭清风瞻画像(余初至见方正学/先生画像面目孤)
(峭再至已易塑像/画像不可复问)旧景挂岩屏(太自有赋诗/留岩屏句)藉地皆芳草
清歌指妙伶因怀松柏下苦雨出荒萤(右雨花台)
金碧琉璃塔曾登至九重诗人同蹀躞(吴人 林/若抚) 开士亦从
容春树旗亭雨孤鸿江上钟至今犹梦寐诗草落寒茸(右)
(报恩寺)
当年举社会高座问精蓝有晋风流 (第 8a 页)
记得城南路登高木末亭清风瞻画像(余初至见方正学/先生画像面目孤)
(峭再至已易塑像/画像不可复问)旧景挂岩屏(太自有赋诗/留岩屏句)藉地皆芳草
清歌指妙伶因怀松柏下苦雨出荒萤(右雨花台)
金碧琉璃塔曾登至九重诗人同蹀躞(吴人 林/若抚) 开士亦从
容春树旗亭雨孤鸿江上钟至今犹梦寐诗草落寒茸(右)
(报恩寺)
当年举社会高座问精蓝有晋风流 (第 8a 页)
所与游从则有冒嵩少许若鲁韩芹城陈木叔李霜回沈
元韬诸君子焉以及闽之郭圣朴黄若木徐兴公吴之 林
若抚 徐元叹王德操诸山人与生称莫逆交者今其人皆
不可得而见矣而武夷九鲤之幽邈峄山泰岱之巍峨皇
都帝阙之壮丽 (第 24b 页)
元韬诸君子焉以及闽之郭圣朴黄若木徐兴公吴之 林
若抚 徐元叹王德操诸山人与生称莫逆交者今其人皆
不可得而见矣而武夷九鲤之幽邈峄山泰岱之巍峨皇
都帝阙之壮丽 (第 24b 页)
诗者爱其末句戏为补之 明李东阳
红叶 徐渭
红叶 林若抚
枫叶 于若瀛
枫〈已上诗〉 朱静庵女郎
绮罗香〈已上词〉 ……色能娇物,不道秋霜解媚人。宫水正寒愁字字,吴江初冷锦鳞鳞。更馀一种閒风景,醉入黄花野老巾。
《红叶》 林若抚
花发炎方想刺桐,谁知秋叶幻春红。朝华忽散朝阳后,晚艳都迷晚烧中。凋谢未应随玉露,剪裁元自出金风。若教
红叶 徐渭
红叶 林若抚
枫叶 于若瀛
枫〈已上诗〉 朱静庵女郎
绮罗香〈已上词〉 ……色能娇物,不道秋霜解媚人。宫水正寒愁字字,吴江初冷锦鳞鳞。更馀一种閒风景,醉入黄花野老巾。
《红叶》 林若抚
花发炎方想刺桐,谁知秋叶幻春红。朝华忽散朝阳后,晚艳都迷晚烧中。凋谢未应随玉露,剪裁元自出金风。若教
河张秋作《北河记略》,详载河流源委及历代治河利病,谈河工者考焉。升云南参政,历广西按察使,至右布政。 林若抚
曰:在杭诗以年进,下菰集司理吴兴作也,坐论需次真州,有《銮江集》。移东昌有《居东集》,格调渐工,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