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民王斗星捐修
霍州儒学在州治西南元至元二年学久废知县韩奭

 卜于旧趾西北地广三十举武其袤倍差功未竣知
 县贾琪继成之段成已记大德七年地震圯知县
 伯渊
营讲堂十年监州实喇布哈建殿宇学舍延祐
 七年知县范渥治两庑至治二年知县白贲缮完之
 臧洪记明洪武二年 (第 47b 页)
 行署
察院(二/)一在正明门街东一在冷泉镇
布政分司在城东南隅

按察分司在闻弦街南
霍州署在东街宣化坊元初权为行邸大德七年地震
 圯八年监州锡里布哈同知州 李伯渊
修葺至正十
 八年燬明洪武四年同知吕稷建成化间知州张玘
 鲍克恭嘉靖间知州褚相汤克宽增修
 州同厅在 (第 34a 页)
 劝农事
札玛拉迪音大德中以承务郎为霍州达噜噶齐兼管诸
 军腭啰劝农事
齐塔特布哈大德中监霍州达噜噶齐兼管诸军腭啰劝
 农事 李伯渊
大德中以承德郎知霍州事兼管诸军腭啰劝
 农事
实喇布哈大德中以承德郎兼霍州达噜噶齐兼管诸 (第 49a 页)
 瑾妻曹氏生员王大治妻谢氏贡生马之骃妻李氏
 常奎光妻姜氏崔岩妻张氏武举刘镇疆妻谢氏生
 员董四境妻令狐氏生员马文蜒妻路氏南起凤妻
 李氏 李浚
妻万氏朱纶妻马氏丁灿妻石氏生员张
 跻龙妻毛氏马尔室妻曹氏周淑妻张氏马㝫妻王
 氏万时富妻张氏马纶绪 (第 41a 页)
 数四兵怒拔刀斫死年二十有二
崔振妻张氏王璧妻马氏廪生董绘妻张氏生员吉珣

 妻梁氏李翰妻王氏赵庭妻刘氏张仁妻冯氏柴管
 妻张氏 李浚
妻王氏任瑹妻赵氏李泽妻王氏生员
 秦腾霄妻崔氏赵廷□妻牛氏陈彪妻李氏卫得泽
 妻刘氏李万陵妻翟氏张九 (第 17a 页)
 刘芳亮折坏四关寺亦毁其言悉验
普通寺在明沈藩菊花园东

庆云寺在县南十里苏店宋天圣三年建
百谷寺在县东北十三里百谷山世傅神农尝百谷于
 此北齐武平四年建明万历间知县方有度重修内
 有百谷泉明沈宣王朱恬烄定王朱珵尧韩标姜愃
 栗应宏 李浚
祁顺胥有诗王基撤佛像祀神农有自
 记
正觉寺二一在县南二十里刋字村唐太和间建一在
 县南六十里八义镇 (第 3b 页)
 梁国公房玄龄墓相传在县北四十里丰曲村
后唐招讨李嗣昭墓在县东北四十里段堡村
金学士李安墓在合河村子元尚书陇西伯嗣训祔
元尚书李执中墓在县十里西王村

 左丞杨仁风墓在县南郝家沟
明御史连楹墓在县西三里东畛村楹殉靖难以衣冠
 葬
  都御史李浚
墓在县南十里西王桥村
 副使刘洁墓在县东北萧家垛员外凤仪尚书龙都
 御史夔祔
 御史王基洪墓在县西南 (第 45a 页)
 张昌存斋稿    杜敩拙庵集四辅集

 王砺荆南咏子鹄集听椿吟稿
 周麟诗文遗稿    李浚
云溪稿瀛海集
 薛瑄河汾集(门人张/鼎辑)又文清手稿
 卫宁诗稿     韩文忠定公集四卷
 李淮小 (第 46a 页)
 十馀有姿色立欲强之尝差琦出汴琦以妻自随者
 再四立遂欲杀琦琦又数为折希颜所折辱乃首建
 杀立之谋六月甲午宝坻 李伯渊
刺杀立(同上/)
观州倅武伯英崞县人尝得宣和湖石一窾窍穿漏殆
 若神劖鬼凿炷香其下则烟气四起散布㮽水 (第 62b 页)
  (激射号为险绝矧自观山起至苋浦桥止东西三/百馀丈适当邑城之南其捍潮禦浪惟筑堤为可)
  (备前代兴废未暇究论自唐万岁登封六年县令 李浚
所筑者去旧城一百步许迄令数百馀岁而)
  (雨洗风淘堤因以坏渐逼城居为患不小民日以/忧宣德乙卯侯始来 (第 18a 页)
  萧冕(字廷冕/泰和人)     李(缺/名)

  张鉴(字克明/上元人)      李浚(字德深/武进人)
  陈奂(字朝美/漳浦人)     吴超(字华/越)
  王琼(字德华/太原人)     臧麟(字 (第 28b 页)
  周硕(归安/人)      莫源(归安/人)
  李昱(归安/人)      朱鼎(归安/人)
  郑南(归安/人)       李浚(归安/人)
  汪安行(归安/人)     葛郯(归安/人)
  施宿(长兴人/左司谏)     袁损之(长兴 (第 21a 页)
 言宜令各处州县未设仓者皆设如例或于今岁税

 粮内存留或秋成支官钱平籴帝曰此固善策须俟
 年丰行之五年五月 佥都御史李浚
亦以河南山西
 向有预备仓储乞如法修仓收籴从之七年五月巡
 抚湖广御史朱鉴言洪武间各府州县皆置东西南 (第 39b 页)
 悟乃命复竑官爵有司检视墓域以时致祭(时竑妻/吴氏自)
 (请为尼特赐号慧净法空大/师绍兴府月给衣资缗钱)
赵范赵葵请复三京诏知庐州全子才会兵趋汴金故
李伯渊
等杀崔立以降 …… (第 22a 页)
 (卒寡财匮食竭臣恐北方未可图而南方已先骚动/矣愿坚特圣意定为国论以绝纷纷之说皆不听)

 (邱岳字煦山丹徒人/杜果字子昕邵武人)诏知庐州全子才合淮西兵万
 人赴汴时汴京都尉 李伯渊
李琦李贱奴等为崔立
 所侮谋杀之及闻子才军至 (第 23a 页)
伯渊
等以书约降而阳
 与立谋备禦之策六月 (第 23a 页)
伯渊
烧封邱门以警动立立
 殊不安 (第 23a 页)
伯渊
等乃来约立视火立从苑秀折希颜等
 数骑往既还 (第 23a 页)
伯渊
就马上抱立即出匕首横刺之立
 坠马死伏兵起元帅三合杀苑秀折希颜亦为军所
 杀 (第 23a 页)
伯渊
系立尸马尾至内前号于众曰立杀害劫夺 (第 23a 页)
 烝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否万口齐应
 曰寸斩之未称也乃枭立首望承天门祭哀宗 伯渊
 
以下军民皆恸或剖其心生啖之以三尸挂阙前槐
 树上
赵葵帅师会全子才于汴秋七月葵将杨谊等入洛阳
 全子 …… (第 23b 页)
 (谠论载在国史比者枢庭之诏未几改镇改镇未久/有旨与祠不知国家人材有如了翁者几人愿亟召)

 (还处以台辅不报人/李韶字元善吴县)
三月襄阳将王旻等作乱走降蒙古
 赵范在襄阳以北军将王旻 李伯渊
樊文彬黄国弼
 等为腹心朝夕酣狎了无上下之序民讼边防一切
 废弛既而南北军将交争范失于抚驭于是旻 (第 32a 页)
伯渊
 
焚襄阳城郭仓库相继降于蒙古襄阳自岳飞收复
 以来生聚繁庶城高池深甲于边陲至是城中官民
 尚四万七千有 (第 32a 页)
 太师朱恒及长史钱巽尚书盛坚及典仗侯海都督
 教授钱常侍郎其馀各以差授职遣人约山东都指
 挥靳荣为助期先取济南然后犯阙御史乐安 李浚
 
家居变姓名诣京白其事山东文武军民真定等卫
 所告变者亦踵至高煦遣亲信枚青入京约英国公
 张辅为内应辅 (第 4b 页)
 魏进(成都/通判)      刘锡(俱咸/阳人)

 马隆        翟平(沾化/知县)
 杨宗        冯羽(知县俱/兴平人)
  李浚(鄠县人顺/庆通判)
    刘玘(泾阳人一/作绥德人)
 李博文(泾阳人/进士)    张靖(一作/进)
 温良(凤阳 (第 18b 页)
 石永柱(壬子/副榜)  徐大坤(拔以上/大冶人) 张 琎(通山人/恩)

 李 湘     李 浚    
潘 藻
 段仕倧    舒而茂(拔以上/通山人) 张隽昌(汉阳/府人)
 苏门载    萧文元    (第 50b 页)
何所取资民穷不堪激而为变内郡率为盗贼矣
今日之事岂容轻议 诏知庐州全子才合淮西兵万
人赴汴时汴京都尉 李伯渊
李琦李贱奴等为崔立所
侮谋杀之及闻子才军至 (第 29a 页)
伯渊
等以书约降而阳与立
谋备禦之策 (第 29a 页)
伯渊
夜烧封邱门以警动立立殊不安一
夕百卧起比明伯渊等约立视火立从苑秀折希颜等 …… (第 29a 页)
数骑往既还 伯渊
送之仓卒中就马上抱立立顾曰汝
欲杀我耶 (第 29b 页)
伯渊
曰杀汝何伤即出匕首横刺之立坠马
死伏兵起元帅萨哈杀苑秀折希颜后至亦被杀 (第 29b 页)
伯渊
系立尸马尾至内前号于众曰立杀害劫夺烝淫暴虐
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否万口齐应曰寸斩之未
称也乃枭立首 (第 29b 页)
望承天门祭哀宗 伯渊
以下军民皆恸
或剖其心生啖之以三尸挂阙前槐树上树忽拔人谓
树有灵亦厌其为所污云 全子才次于汴赵葵自滁 (第 29b 页)
材之请初行交钞以万定为额 蒙古复修孔子庙及
司天台 京湖制置使赵范在襄阳以北军主将王旻 李伯渊
樊文彬黄国弼为腹心朝夕酣狎民讼边防一
切废弛既而南北军将交争范失于抚驭三月旻 (第 12b 页)
伯渊
焚襄阳城郭仓库降于蒙古时城中官民尚四万七千
有奇财粟在仓库者无虑三十万军器二十四库金银
盐钞不与焉皆 (第 12b 页)
  徐亨墓 在昌平州东北五十里

  陈贤墓 在昌平州东北九十里

  王真墓 在昌平州东北八十里

   李浚
墓 在昌平州东北七十里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