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公堤高平逼西山时有水患明知县刘大实筑堤以

 禦而水泛土溃万历元年 知县李桢
凿濠引水繇南
 之东抵龙曲村会入丹河筑浚水桥于南关外以通
 往来
 阳城县
 旧志芦河古阳泉水也水口 (第 12b 页)
    刘 垓(达可湖广潜江县籍江西安福县人/隆庆五年进士万历五年任)

     李 桢(维卿陜西庆阳卫人隆庆五年进士/万历六年任升精膳司员外郎)
    吕兴周(维师广西桂林中卫籍湖广大冶县/人万历五年进士六年任)
    施 策(万历七年复任 (第 25b 页)
    钱若赓(德泰浙江鄞县人辛未进士繇主客/司主事升任升本司郎中)

     李 桢(维卿陜西庆阳人辛未进士繇祠祭/司主事升任改光禄寺寺丞历仕兵)
       (部左侍郎/)
    张 淳(见主事下升本司郎中/)
    董嗣诚(伯念浙江乌程县人庚辰进士繇仪/制司升任升主 (第 16a 页)
   福建老人张献福等共二十六名
   江西老人吴嵩龄等共三十三名
   广东老人罗科等共二十四名
   广西老人 李桢
等共四名
   陕西老人张席珍等共一十八名
   四川老人张德寿
   云南老人吴学文等二名
    (第 21b 页)

促者尽气也从容者初气也事从容则有馀味人从容
则有馀年 心要有个着落不着落到好处便向不好
处与庆阳 李克庵
通宵谈非天德则王道因相谓曰即 (第 17a 页)
经术垂训子
曰晔天启五年进士由中书历官至广东副使(郡志/邑志)
(家传/)
   审理李干宇先生桢 李桢
字克辅别号干宇安溪人万历丙子举人授安化
令时万历之季海内盖有开采之役珰陈凤指县有朱
砂矿剋期兴役上官 (第 18b 页)
  恩桥(在高平县东关旧名/浮云桥明洪武中建)浚水桥(在高平县南关/外城逼西山时)
(有水患明嘉靖中知县刘大实筑堤禦之万历元/年 知县李桢
凿濠引水由西而东在县南三里会)
(入丹河因/建桥于此)横涧桥(在高平县南三里县志桥外有/地名输场相传 (第 60b 页)
  右唐朱氏墓志韩择木书择木以八分名家石刻存

者尚多而此志独为正书笔法清劲可爱择木正书
见于世者惟此耳(金石录)

  钜鹿郡夫人魏氏墓志

   李桢
撰薛邕八分书天宝十一年九月(金石录)

  东光县主碑

  李华撰徐浩八分书天宝十一年又三月(金石 …… (第 8a 页)
  章仇公夫人魏氏墓志


   李桢
撰薛邕八分书大历十一年九月(金石录)

  肃宗女和政公主碑

  颜真卿撰吴通微行书大历十一年(京 (第 10b 页)
就简之弊首范士次范民又久之
新学大抵先生絓洁如处子民默孚于文物仪度之外
故若刃游若弄丸称神君慈父予友 李中丞克庵
特荐
公治行于朝升顺天理濒行邑人萧公仪尸祝之车轵
不得发李顺天又以恺慈著声所甄别淑慝洞如观火
而归本 (第 76a 页)
  又

先贤祠之会终须一举无论其他即欧阳公一段意思
吾辈亦不可漫然也试商诸启新何如
  又
平泉先生八集奉完读其文宽夷平衍常有馀地兼包
五福良亦非偶然也
  又
李克庵
曾谓弟云邪说害道昭昭何故人竞趋之弟
曰道则害矣而人则利此其所以牢不可破也今看来 (第 49b 页)
地》一卷,续一卷,又续二卷,三续二卷,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阎若璩撰。四书朱子异同条辨四十卷。李沛霖 、李
桢撰。四书诸儒辑要四十卷。李沛霖撰。大学传注四卷,中庸传注一卷,论语传注》二卷,传注问一卷。李恭撰
,改河东路总管,移京兆路,加昭勇大将军,未几,转洺磁路。至元七年卒。子十一人。伯温,见《忠义传》。 李桢
按《元史 李桢
传》:桢,字干臣。其先,西夏国族子也。金末,桢以经童中选,入为质子,以文学得近侍,太宗嘉之。十年,从
归。户部郎中杨应宿、郑材复力诋用贤,请据律行法。两人者尝欲出用贤,门下为所鄙绝者也都御史李世达、侍郎 李桢
疏直用贤,斥两人谗謟,遂为所攻。高攀龙、吴弘济、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辈皆坐论救褫职。自是朋党论益炽
十六
  元一
  哈剌亦哈赤北鲁  李邦瑞
  杨奂       速哥〈子忽兰 孙天德于思〉
   李桢       
王玉汝
  忙哥撒儿     昔班
  许楫       张础
  齐荣显      刘肃
  马亨
建老人张献福等,共二十六名。
江西老人吴嵩龄等,共三十三名。
广东老人罗科等,共二十四名。
广西老人 李桢
等,共四名。
陕西老人张席珍等,共一十八名。
四川老人张德寿。
云南老人吴学文等,二名。
贵州老人秦
人、浙江省鲍守一等二百二十五人、江西省甘象龙等十一人、福建省吴弘祖等十人、广东省刘遐龄等十人、广西省 李桢
等三人、云南省吴学文一人,银各六两。
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直隶李三省等一千四百九人、江南省梅奇等九十一
外县
高平县城池 宋开宝六年,知县杨咸弼筑,金天庆间,知县王廷直增筑,周围四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西、南二门。明弘治七年,知县杨子器重修,嘉靖十九年,知县刘大实增角楼四,敌台四十。隆庆间,署印府同知靖四方增高五尺, 知县李桢
重修城门及楼。万历间,冀南道杨应中题请内外砖甃。知县马从龙、王省身相继竣工,增筑瓮城,三十九年,知县

双李桥 在郡东北巴公南。
高平县
长平关 在县西北四十里,即丹朱岭长子县界。
浚水桥 在西关,明 知县李桢
建,有碑记。永济桥 在换马镇,弘治四年建。
崇正桥 在唐庄梨园之交,明知县许安国请建,知县洪声远、任
。刘公祠 在西门外,为知县大实立。
七贤祠 丛桂北。
知县张卤祠 在南关。
知县刘尧卿祠 在南关。 知县李桢
祠 在南关。
知县马从龙祠 在南关。
知县王省身祠 在南关。
知县刘应召祠 在西关。
知县任大僚祠 
二十两给本学灯油之用。
属县
峨眉县学 殿宇原在县治西南,宋庆历元年建,元至正中重修,明成化二十二年 知县李桢
迁治西,去古学一舍,弘治十三年知县任伯进迁县南街,嘉靖四十三年迁城外马寨山堂,万历二十九年又迁城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