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雜史類
別集類
  八月,藩驾回中左。太师平国公差李德、周继武等赍手书到,称清朝欲赐地来和,欲差二大人赍海澄公印敕,以一府地方安插。又系刘清泰保认,先差德等来探可否,回报然后方令诏使来。藩曰:『清朝亦欲贻我乎?将计就计,权措粮饷以裕兵食也』。遂回禀与平国公,令 李德星
驰赴京回报。禀云:
    『违侍膝下,八年于兹矣。但吾父既不以儿为子,儿亦不敢以子自居,坐是问侯阔 (第 42 页)
益厌之。求见必拒之。见亦不以情接也。刘鲍居南堂。算学尤高。宫室器用。甲于四堂。东人之所常来往也。佥知 李德星。
日官也。略通历法。是行也。以朝令将问五星行度于二人。兼质历法微奥。且求买观天诸器。余约与同事。正月初 (第 247H 页)
七日。使马头世八先报以求见之意。归言连有公故。待念后当相见云。盖亦厌见而故迟其期也。余与 德星
谋曰。东 …… (第 247H 页)
 伏惟新春。茂膺多福。鄙等生长僻远。见识蒙陋。星象仪度。固非其才。而妄意愿学。积蕴悱愤。窃闻座下学究天源。发微阐幽。其穷高极深。盖旷百世而未之闻也。鄙等思游大方。理穷象数。惟疆域有限。徒切蕴结。今乃幸托使价。致身都下。获瞻耿光。庶偿宿愿。只恐外国贱踪。见阻阍者。将进趑趄。为日久矣。玆敢不避妄率。略布愚衷。且以不腆土物。效古人执贽之义。惟佥先生垂察而进退之。
世八受答而归。言明日约与相见。答书。以红帖子面书正字。内云年家眷弟刘松龄顿首拜。别纸。书领谢二字。鲍书亦然。盖泰西。海外绝国。书不同文。二人居中国久。虽略通汉字书。不足以达意。所以倩人书如此。只见拜谢之意。年家眷弟者。中国旧俗。同年家后孙。相称如此。习俗谬仍。转为交际之泛称。西人之于我。亦不免此。尤为可笑。初八日。与 李德星,
译官洪命福。同车而往。命福颇聪明习汉语。将以通话也。由正阳门内。循城而西行数里。望见无梁高屋。制作神 …… (第 247L 页)
于通变而为自鸣之上制也。看毕下楼。洪译请见其寝室。刘托有故牢拒之。还至正堂。留后期而别。十三日。复与 李德星
同往。门者言刘大人有公故出外。惟鲍老爷在堂。但宰相贵人。逐日来拜抽签。无暇相见。待十九日再来云。见门 …… (第 248L 页)
退归。十九日。再往。门者言大人辈达夜观天象。朝始就寝尚未起。引入外堂。使坐而待之。门者求清心丸。余与 德星
各给一丸。门者曰。老爷已遍观堂中。复来求见。何意。余曰。将与大人辈一论天道。携币而来。幸致此意。门者 …… (第 248L 页)
纸二束。扇子六把。诗笺二束。清心元三丸。即还言前来面币。尚未回礼。决不可再受。且有故不得请见云。余与 德星
强请一见。当有说话。门者言大人既不欲见。吾不可再言。终不肯。 (第 249H 页)
德星
尤落莫。计无所出。余曰。彼虽海外殊俗。当略知礼义。当以书问之。遂以小纸书曰。
 再进请教。未蒙引接。 …… (第 249H 页)
待至二月。再为商议。余唯唯辞归。二月初二日。复往相见。寒暄后。刘问对马岛釜山在何处。倭人来往与否。与 德星
略问星历诸法。不能尽记。刘言五星行度多违错。方奏闻修理。工夫浩大。猝难成书云。 (第 249L 页)
德星
愿见其推算草本。刘出示一册。皆西洋谚字。字画奇巧。齐整如印本。曾见刘写字。殆不成㨾。余问其故。刘曰。 …… (第 249L 页)
馔颇盛。各㨾饼果。猪雉之肉。锅子之汤。皆系上味。最后进饭。吃毕还正堂。又有唱曲数人。喧闹满座。时余约 李德星
往天象台。请宗孟以先出。宗孟曰。我为公子邀诸伶人。不及到。幸少俟一听。余唯唯。不敢复言。 (第 251L 页)
李德星
雇车至门外催行。余令丁好信更以为请。宗孟颇不悦。乌林哺密谓余曰。今日之会。专为公子也。不可强拂以触其 …… (第 251L 页)
士。居琉璃厂。开铺卖器玩古董刻印章。与金译复瑞素善。正月十一日。与金译往访不遇。二十六日。复与金译及 李德星
至其家。经延坐进茶。为人颇精雅。为笔谈。笔法亦妙。余以壮纸一束。别扇三柄为币。因请刻水晶印一枚。经许 …… (第 260L 页)
数枚。刻之未竟。皆围木为机。平置而刻之。语少顷。适与周生辈约会于味经斋中。相别而归。二十九日。复往。 李德星,
金复瑞亦偕焉。经钦天监官。 (第 260L 页)
德星
略问历法。皆疏浅无识。问时宪书何为不置腊。经曰。腊即冬至。余曰。冬至在十一月。腊在十二月。俗称十二月 …… (第 260L 页)
。题云印史。皆印历代名人印章。金译请买而不听。以银三两二钱。买文王鼎二而归。二月初六日。随方物入阙。 李德星
与张经约买自鸣钟一部。遂以午后约会。自阙外转往。 (第 260L 页)
李德星
尚未来。张经亦有事往钦天监。经弟年十八岁。请少坐待之。有王姓掌买卖者。亦欣然迎之。余就坐。请见自鸣钟 (第 260L 页)
。张生出置卓上。方欲抽示。张经入来才就坐。 李德星
与金译踵至。寒暄后。金译以客烦不可 …… (第 260L 页)
。傍垂细绳。以为问时之制。引绳而问之。击钟。不差其数。盖自鸣而兼问时。巧而尤巧。问其价。为银二百两。 德星
欲买纳于观象监。余以为羊肠铁不可久用。且诸机已多伤破。挽止之。余问吴湘彭冠于经。经曰。两人皆翰林有名 (第 261H 页)
一札。乃皇后手笔也。乃不复问腰斩。皇后之得罪以此。而其实宫中有专宠者。设计而谮诬之云。
尝夜坐馆中。 李德星
来言客星见于北方。出望之。果见北斗间有星大如荧惑。芒角勃勃如彗孛。予仍戏之曰。皇后幽废。天所以告警也 (第 280L 页)
。少间已西行数度矣。 德星
亦疑之。以为客星固游移无定。而不应若是之速也。有驿卒老者笑曰。此风筝也。悬小灯于其尾。以识其远近也。 (第 280L 页)
金氏以附。金氏贤而能干。使翁忘其生事而乐其志者也。二子行复,羽孙。皆先死。女长适万户姜泰复。次适别提 李德星。
行复有二子。曰春敷。一幼。曰熙彦,熙俊姜出也。外孙之幼者与女。并不录。翁尝以诗哭洪道长世泰。以为闾阎 (第 482L 页)
中星之偏东偏西。理应有差。且旧法。不立晨昏分而日出入前后加减之数。参诸大统时宪。俱无所据。爰命云观生 李德星
金泳等。以予御极后七年癸卯。恒星赤道经纬度。用汉阳北极高三十七度三十九分一十五秒。推步名节候之各时刻 (第 414H 页)
中星。编为新法中星纪。又制地平日晷赤道经纬仪。至是日。使 德星
泳等。以日晷测日影。以赤道仪测中星。与中星纪相准。则日躔在寅宫五度。小雪初候。而亥初初刻。奎宿第一星 (第 414H 页)
祔公墓。有二男。长天和。今昌平县监。次天休。有隽才早没。天和娶李箕龄女。生二男一女男长琦。次璋。女适 李德星。
天休娶沈汉瑞女。生一男瑛。再娶李齐黄女。无育。铭曰。
莅官有术。严吏仁民。凡今之士。类皆能言。及其当 (第 35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