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別集類
 (己之深爱王室先事为备以防祸乱之意疑当时流/言必以为周公平日勤劳皆是自为己谋故周公言)
 (此以晓成王也○ 朱氏得之
曰取子出于意料所不/及则下民之侮安知其必无情之切而急虑之远而)
 (周/也)
○予手拮(音/吉)据( (第 25a 页)
 西星字长庚号方壶外史
焦竑老子翼三卷 庄子翼八卷 庄子阙误一卷附
录一卷 阴符经解一卷
 竑见经类 朱得之
庄子通义十卷 (第 4a 页)
  得之
自号参元子乌程人一云靖江人
方时化阴符质剂一卷
 时化见经类
陶望龄解庄十二卷
 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 (第 4b 页)
 授东水者其所居也
  (臣/)等谨案是书前四卷皆史论起周讫宋后二卷
  皆读书题记自左传国语暨诸子集起周讫明 朱得之
宵练匣十卷
 得之见道家类
  (臣/)等谨案是书凡分三编曰稽山承语纪其闻于
  师者也曰烹芹漫语纪 (第 18b 页)
 郭子章黔记知府易贵撰贵宣慰司人淹贯载籍归
 田十馀年杜门较书以诗义奥深作直指今逸
朱氏(得之/)印古诗说
  一卷
   存
 钱金甫曰 朱得之
(第 3a 页)
本思
靖江人师事阳明阳明殁
 于粤走数千里迎之哭尽哀印古诗说一卷钱塘胡 (第 3a 页)
  长史周静庵先生冲

  明经 朱近斋先生得之
  太常周讷溪先生怡
  学宪薛方山先生应旂
  副使薛畏斋先生甲
  副使查毅斋先生铎
  襄文唐 …… (第 6a 页)
 上蔡尝问天下何思何虑伊川云有此理只是发得
太早在学者工夫固是必有事焉而勿忘然亦须识得
何思何虑底气象若不识得这气象便有正与助长之
病若认得何思何虑而忘必有事焉工夫恐有坠于无
也须是不滞于有不坠于无方得学者才晓得做工夫
便要识认得圣人气象盖认得圣人气象把做准的乃
就实地做工夫去才不会差 事上磨鍊一日之内不

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
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
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 正学不
明已久不须枉费心力为朱陆争是非若其人果能立
志决意要如此学已自大段明白了朱陆虽不辨彼自
能觉得
 明经 朱近斋得之
朱得之 (第 10a 页)
本思
(第 10a 页)
近斋
直𨽻靖江人贡为江西新城丞 …… (第 10a 页)
人却只在发
念处见故不论事物之大小一念不安即不忍为人无
善可为只不可为恶有心为善善亦恶也
尤西川纪闻 近斋
说阳明始教人存天理去人欲他日
谓门人曰何谓天理门人请问曰心之良知是也他日 …… (第 16a 页)
又曰何谓良知门人请问曰是非之心是也  近斋

阳明云诸友皆数千里外来人皆谓我有益于朋友我
自觉我取朋友之益为多又云我全得朋友讲聚所以
此中日觉 (第 16b 页)
精明若一二日无朋友志气便觉自满便觉
怠堕之习复生 近斋
说阳明逢人便与讲学门人疑之
叹曰我如今譬如一个食馆相似有客过此吃与不吃
都让他一让当有吃者  (第 16b 页)
近斋
说阳明在南都时有私
怨阳明者诬奏极其丑诋始见颇怒旋自省曰此不得 …… (第 16b 页)
务求在已而已
毁誉荣辱之来非惟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
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无入而非学也 近斋
说阳明不自用善用人人有一分才也用了再不
错故所向成功  (第 17a 页)
近斋
曰昔侍先师一友自言觉工夫
不济无柰人欲间断天理何师曰若如汝言工夫尽好 …… (第 17a 页)
了如何说不济我只怕你是天理间断人欲耳其友茫
然  近斋
解格物之格与阳明大指不殊而字说稍异
予问曾就正否 (第 17b 页)
近斋
叹曰此终天之恨也  (第 17b 页)
近斋
曰精
粗一理精上用功他日举似则曰本无精粗  (第 17b 页)
近斋

三年前悟知止为彻底为圣功之准近六月中病卧忽
觉前辈言过不及与中皆是汗漫之言必须知分之所
在然后可 (第 17b 页)
 主事尤西川先生时熙
尤时熙字季美号西川河南洛阳人举嘉靖壬午乡试
历元氏章丘学谕国子学正户部主事终养归归三十
馀年万历庚辰九月卒年七十八先生因读传习录始

信圣人可学而至然学无师终不能有成于是师事刘
晴川晴川言事下狱先生时书所疑从狱中质之又从 朱近斋
周讷溪黄德良(名骥/)考究阳明之言行虽寻常
謦欬亦必籍记先生以道理于发见处始可见学者只
于发动处用功 …… (第 7a 页)
自无可见自无著力处 天地万物皆道
之发见此道不论人物各各有分觉即为主则千变万
化皆由我出 道无方体耳 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
色学者各以闻见所及立论而道实非方体可拘也 …… (第 10b 页)
然性无内外而心外无物二说只一说也愚妄意
格训则物指好恶吾心自有天则学问由心心只有好
恶耳颇本阳明前说 近斋
乃训格为通专以通物情为 (第 12a 页)
择其言之粹者/其馀依仿圣人之语者去之)
黄希宪续自警篇十六卷(字伯客金溪人嘉靖/癸丑进士福建参政) 朱得之
正蒙通义
吴伯通石谷遗言一卷
又甘棠书院录一册
何益之友问集十卷(一作何迁/友问四卷) …… (第 19a 页)
 (门下皆不/知时代)
许珍性理正蒙分节解十七卷
又太极图解释义一卷
叶涵性理纪闻四卷

黄堂理学要言十卷
胡次和太玄集注十二卷(江原胡/次和)
余安行余氏至言十八篇
姚君大教家要语二卷
于鉴中说指归录二卷
许鲁斋心法一卷(不知何人撰元颍川冯士可 得之
以行永嘉陈刚为序)
太玄索隐四卷
皇极经世书类要十卷(元人/辑) (第 59a 页)
 

顾应祥(惟贤箬/溪长兴)
戚贤(秀夫南/玄全椒)
冯恩(子仁南江/华亭)
朱得之 (本思近/斋
靖江)
黄省曾(勉之五/岳吴县)
王道(纯甫/武定)
穆孔晖(伯潜玄/庵堂邑) (第 5b 页)
永定营天启七年设在靖泰分界处统辖哨官一员识字一名百
长一名哨长五名土兵一百名官廪兵粮地方有田人户出 (朱得之
曰国初惩倭之诈缘海备禦几于万里其大为卫又次为/巡检司大小相维经纬相错星罗棋布狼顾犬防故所在制有数) (第 66a 页)
大云/寺碑岂可使车)
(辙马迹独铭于西弇之山佛影丨丨不纪于东林之石欧阳詹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咨董母访 朱公得之
玓瓅群奇中丨丨鹫岭)
(长随/躬)镜龛(苏颋河南龙门天竺寺碑宝塔曾/盘丨丨延袤御梯凭下敷座因高)(第 20a 页)
  襄阳书天马赋予所见已四本一为擘窠大字后题
云为平海大师书后园水丘公观在嘉禾黄履常
参政家一为检讨王履泰藏乃仿颜平原争坐位
帖一在吾乡宋参政家在新都吴氏后有黄子久
诸元人跋


  怀素自叙帖真迹嘉兴项氏以六百金购之朱锦衣
朱得之
内府盖严分宜物没入大内后给侯伯
为月俸朱太尉希孝旋收之其初吴郡陆完所藏
也文待诏曾摹刻停云馆行于世予 (第 21a 页)
二十年前在
槜李获见真本年来亦屡得怀素他草书鉴赏之
唯此为最

  予见怀素一帖云少室中有神人藏书蔡中郎 得之
藏真书予所见有枯笋帖食鱼帖天姥吟冬热帖皆 …… (第 21a 页)
  褚河南临褉帖白麻迹一卷曾入元文宗御府有天
历之宝及宣政绍兴诸小玺宋景濂小楷题跋吾

乡张东海先生观于杨氏之衍泽楼盖云间世家
所藏予 得之
吴太学每以胜日展玩辄为心开

  官奴帖真迹在淳熙秘阁续刻昔年见之南都已闻
为海上潘方伯所得又复归王 (第 24b 页)
 家一为检讨王履泰藏乃仿颜平原争坐位一在吾
 乡宋参政家一在新都吴氏后有黄子久诸元人跋
怀素自叙帖真迹嘉兴项氏以六百金购之朱锦衣家
  朱得之
内府盖严分宜物没入大内后给侯伯为月
 俸朱太尉希孝旋收之其初吴郡陆完所藏也文待
 诏曾摹刻停云馆行于 (第 22a 页)
世予二十年前在槜李获见
 真本年来亦屡得怀素他草书鉴赏之唯此为最
予见怀素一帖云少室中有神人藏书蔡中郎 得之

藏真书予所见有枯笋帖食鱼帖天姥吟冬热帖皆真
 迹以澹古为宗
赵文敏临稧帖无虑数百本予所见亦至夥
米元 (第 22a 页)
 则田坐本区其主之奸顽良善与田之肥瘠荒熟皆
 先知之可预为计不至束手代赔便六有此六便而
 人不之行未知其利故也昔元末靖江 朱本思
尝悉
 其利著论名宵练匣闽中诸郡曾仿行之法甚称便 (第 4a 页)
翰林承旨)
(无年/月)太原王汝玉敬题(同/上)
夏圭长江万里横卷乃分宜严相公物后归天府偿武
臣俸 朱太傅得之
宝若琛贝近韩敬塘学士购归其水 (第 15a 页)
 差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
 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告子见一个性在
 内见一个物在外便见他于性有未透彻处 朱本思
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
 亦有良知否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
 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 (第 29b 页)
  朱吕说诗论
朱吕说诗之义不同吕据思无邪之指曰三百篇皆性
情之正可以被之弦歌者也朱据郑声淫之训曰所谓

雅郑者即二雅与郑诗也然则孰为得圣人之意曰
得之
然则何以处夫无邪之说曰无者犹母也禁止之
也诗教如此非槩诗辞也然以愚观之郑卫之在诗也
不逾十之一淫者之 (第 27a 页)
 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

 天下
或问异端先生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
 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朱本思
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
 有良知否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
 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 (第 16a 页)
四卷〈董思靖〉,《道德经藏室纂微》十卷〈陈景元〉,《道德经三十家注》八卷〈张君相〉,《老子通义》二卷 〈朱得之〉
,《道德经杂说》一卷〈陆修静〉,《老子犹龙传》三卷〈贾善翊〉,《老子昌言》二卷〈吕氏〉,《易老通言》 ……纂微》一百六卷〈褚伯秀〉,《南华循本》三十卷〈罗勉道〉,《南华副墨》八卷〈陆长庚〉,《庄子通义》十卷 〈朱得之〉
,《庄子内篇解》二卷〈李贽〉,《南华内篇订正》二卷〈吴澄〉。
右庄子

《鬻子》一卷〈楚鬻熊撰,唐逢 ……〉,《冲虚至德经四解》二十卷,《列子口义》八卷〈林希逸〉,《列子解》二十卷〈江遹〉,《列子通义》八卷 〈朱得之〉
,《列子释文》二卷〈唐殷敬顺〉,《列子统略》一卷,《列子音义》一卷,《列子指归》一卷,《文子》十二卷
之,万历癸未进士。閒居无事,日闭户读书。所著有《四书讲述》十一卷,学者多宗为指南云。
《靖江县志》: 朱得之,
字本思。少负大志,心契阳明良知之说,遂往受学。阳明尝称其入道最勇,虽幽独,无少懈。尝修邑志,著有《正 ……,遍访理学诸书,潜心探讨。其生平,所手自纂录六经四书史记左传秦汉唐宋文章诗集等书,各若干卷。门人子侄 得之,
争自珍秘,奉为拱璧云。所著又有《四书阐證》二十卷、《尚书阐證》二十卷、《蒿园文集》十卷。父子兄弟并祀
郭子章《黔记知府》:易贵撰。贵,宣慰司人,淹贯载籍,归田十馀年杜门较书,以诗义奥深作,直指今逸。 朱得之
印古诗说一卷〈存〉
字本思,靖江人,师事阳明。阳明殁于粤,走数千里迎之哭,尽哀。

李大经诗教考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