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樂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傳記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續道藏
 (当宁以待诸侯次/第而进故曰序进)觐者位于庙门外而序入(孔疏其/宿受位)

 (次在庙门外至上摈进之乃/于位次第而入故云序入也)王南面立于依宁而受
 焉(孔疏当依当 宁/王
皆南面也)夏宗依春冬遇依秋(孔疏阴阳同/各相依也)
 觐礼今存朝宗遇礼亡 孔氏颖达曰此论诸侯四
 时 (第 21a 页)
 州(又集韵食律切音术邪也诗小雅谋犹回遹)(玉篇古文遗字注详本画)(俗橇字)遗古
(唐韵以追切集韵韵会夷佳切并音夷说文亡也易泰卦不遐遗注用心弘大无所遗弃)

(也诗小雅弃予如遗注言忘去不复存省也周礼秋官司刺三曰遗忘)又正韵失也前汉贾谊传功不遗矣后汉桓荣传虑 
 无遗计(又集韵馀也礼乐记有遗音者矣注有不尽之音屈原离骚依彭咸之遗则注遗馀也)又留也书大诰 宁王
遗我 
 大宝龟左传昭十九年古之遗爱也(又字汇补便旋也前汉东方朔传小遗殿上南史谢几卿传小遗沾令史注即 (第 63a 页)
   (管蔡前世说者多同而成王诛周公官属六经/诸史皆无之可知其臆说也○曹氏粹中曰周)
   (公之志在于卒 宁王
之图事成宁考之图功而/已成王惑于流言而疑周公将败厥功乱孰甚)
   (矣故作鸱鸮以救之陈鹏飞论管蔡流 (第 28b 页)
   (韶夏天子以遏飨元侯康王以后昭穆之季未/闻有继周公作礼乐者矣即有新声岂可以配)
   (九夏乎云成康者武王成功康定天下犹酒诰/言成王大诰言 宁王
云尔凡诗书言武成康宁)
   (多颂武王而王诵王钊率祖考以为/谥耳岂凡言成康者即为二王乎)
 (案朱 (第 35a 页)
  (后诗不宜入二南于是训平为正郑康成笺谓正/王者德能正天下之王诸儒递相祖述以为如契)
  (称为玄王武王称为 宁王
厉王称为汾王之类皆/不必以谥称而更谬以齐侯为齐一之侯犹易之)
  (康侯礼之宁侯云者皆杜撰不根之甚使 (第 26a 页)
 兴也 朱注李木名 毛传平正也武王女文王孙
 适齐侯之子
 孔氏曰文者谥之正名也称之则随德不一以德能
 平正天下故称平王大诰注受命曰 宁王
承平曰平 (第 26b 页)
 王周公称文王为 宁王
成王亦称武王为 (第 27a 页)
宁王
皆主
 受命而言天下既平则称平王矣 严氏曰言文王
 之孙者见王姬肃雍之德其源流有自来也故此诗
 为文 (第 27a 页)
所以不忘武王安天下之大功盖典章修明
基业开大则四海永清之烈万年一日也或曰贲大也
敷贲犹言用宏兹贲也 宁王
遗我大宝龟至越兹蠢称武王为 (第 26a 页)
宁王
又曰宁武
盖当时语也大宝龟所谓国之守龟也介绍所以传人
之意龟为天之介绍以传天之意故曰绍天明天明者
吉 …… (第 26a 页)
而应之速不待于时
日之多也民之贤者十夫见其众也来翼佐我以往抚
定宁武之图功宁武图功即宁考图功也后云敉 宁王
大命语意同此言人事先应大事戎事也人谋既从卜
又并吉所以为美并吉即所谓三龟一习吉也蔡传读
敉宁为句武图 …… (第 27b 页)
王为 宁王
因谓其臣为宁人也此章以下重释艰大之
语旧人即所谓考翼者逮事武王克商者也又专呼而
告之曰尔惟武王之旧人 …… (第 30a 页)
不知武王若此之勤劳哉武王创造之初亦以艰难勤
劳而成之则今日天之否閟勤劳我者乃我成功之所
也予敢不极卒 宁王
之图事乎化者化其固滞诱者诱
其顺从棐辅也棐忱辅人之诚信也言龟从虽可以即
事而人谋未协故犹烦化诱之辞冀 …… (第 30a 页)
速攻治之非可养患于身也予曷其不于前
宁人所受之休是毕乎此章三言天三言予盖谓天意
如此我安敢不如此既言 宁王
又言宁人者盖谓宁人
之功我尚思终之宁人之休我尚思毕之况尔旧人乎
曰事曰功曰休盖互言之大抵 (第 30b 页)
宁王
宁人以除乱安民 …… (第 30b 页)
亦何以自解乎○书中言棐忱者非一
不可异解(蔡传云天辅以诚信/之辞考之民而可见)
王曰若昔朕其逝至卬敉 宁王
大命苏氏曰如我本意
则昔日已往矣所以至今者以言艰而日思之也以筑
室喻又以农喻父虽敬其事而子不继其父其 …… (第 31a 页)
有后不弃基乎我其何敢不及我身之存以抚安 宁王
之大命乎○以底法与菑喻武王之开创以堂播喻今
日之平乱以搆穫喻守成长远之事今日正如堂之才
定基稼之未降 (第 31b 页)
种尽有事在尚且怠惰则何望其他责
在我身则欲于我身毕之故曰予曷敢不越邛敉 宁王
大命○此承上章卒事终功毕休之意又取喻而深切
言之假如有田菑而不播播而不穫有室底法而不堂
堂而不构谓之 …… (第 31b 页)
卜而并吉乎肆朕大以尔东征言必往矣天命
不僣言必克矣卜之所陈已明告如此矣
蔡传总结上原天命下述得人往推 宁王
宁人不可不
成之功近指成王邦君御事不可不终之责而反复始 (第 35b 页)
在昔上帝割至集大命于厥躬割割殷也申
重劝勉也宁王武王也劝即天惟式教我用休之意多
方兼文武而言此言申劝 宁王
之德则前此式劝文王
之德可知矣申者继前之辞也集犹大统未集之集此
言周家之命集于武王以起下文文王受命之 (第 28b 页)
 俱显矣彼殷之六臣又岂得专美于前耶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


 此一节书是将言文武之赖于诸臣而先言武王之
 受命于天也割灾害也申重也劝勉也 宁王
是武王
 周公又曰君奭昔者殷王受无道为上帝之所厌弃
 降灾害于殷惟我武王有大德克享天心故天于冥
 冥 (第 9a 页)
则必归焉能定楚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蓝尹亹涉
其帑不与王舟及 宁王
欲杀之子西曰子常惟思旧怨
以败君何效焉王曰善使复其所吾以志前恶王赏斗
辛王孙由于王孙圉钟建斗巢申包胥 (第 19a 页)
 族类之贵则先女后男尊王也末章言昏姻之合则
 先男后女从夫也○王姬毛以为武王女文王孙说
 者谓称平王者犹大诰称武王为 宁王
商颂称汤为
 武王契为玄王也按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详举世系
 与诗书所称宁王武王玄王不类正义引皇甫谧云 (第 38a 页)
寒之罚也木冰一曰木介亦曰树稼唐开元二十九年
十一月二十二日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与成十
六年正月同占 宁王
见而叹曰谚云树稼达官怕必有
大臣当之是月王薨愚谓盛寒之岁冰雪封条久之乃
解树枝如故寒岁皆然何足为异哉 (第 37a 页)
 (见十七嶭韵)
(古达切)

去声则音丐 庄子葛天氏罗泌音盖(说文蔼从言葛声)




同上 老子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六韬汉书并见熭字下)太玄经达次七达于砭割前亡 


后赖 扬雄廷尉箴见谒字下(礼记缁衣注割中劝 宁王
之德割之言盖也)说文割从刀害声 释 

 (名害割也如割削物也)


同上(汉扬雄羽猎赋举烽烈火辔 (第 49b 页)
 (见十七嶭韵)
(古达切)

去声则音丐 庄子葛天氏罗泌音盖(说文蔼从言葛声)




同上 老子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六韬汉书并见熭字下)太玄经达次七达于砭割前亡 


后赖 扬雄廷尉箴见谒字下(礼记缁衣注割中劝 宁王
之德割之言盖也)说文割从刀害声 释 

 (名害割也如割削物也)


同上(汉扬雄羽猎赋举烽烈火辔 (第 52b 页)
作嗣事子孙大不/克共上下遏失前人光)天难谌乃其坠命(汉书作天/应棐谌乃)
(亡队/命)在昔上帝割申劝 宁王
之德(礼记作在昔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讹四)
(字/)迪见冒(释文云冒马本/作勖云勉也)蔡仲之命囚蔡叔 …… (第 22a 页)
今文乃无有若荀卿引仲虺曰诸侯能自得师者王得
友者霸引康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怿其谬妄有如此
者礼记以申劝 宁王
之德为由观文王以庶言同无则
绎字其乖牾有如此者微孔氏则何所取正余以是知
求六经残阙之馀于千载淆乱之后 (第 35b 页)
 昊天耳旧解训吊为至故音的声非也
威用
 朱子语录人说荆公穿凿却不尽然如天降割于我
 家不少延(孔傅不少为句/马融连延字读) 宁王
遗我大宝龟如此
 点句皆非诸家所及今按洪范云威用六极威用二
 字仍旧连读为宜
鄙我 …… (第 13b 页)
 意也 邹季友曰注疏民献有十夫予翼为句以于

 敉宁武图功为句按武即武王也句法与后卒 宁王
 
图事敉 (第 14b 页)
宁王
大命相同蔡传以继训武虽本尔雅然
 谓抚定商邦而继嗣武王文义破碎或云宁武指武
 王犹称宁考武王也
在王 (第 14b 页)
 释虫
  龟
尔雅龟俯者灵邢疏谓龟行时头低周礼天□曰灵属
 是也尔雅有十龟一曰神龟二曰灵龟四曰宝龟书
  宁王
遗我大宝龟是也鲁颂元龟象齿毛传曰元龟 (第 1a 页)
光施于我冲子
虽我之留此亦岂有所正于此然而嗣前王以启后王
我之事也
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章王 宁王
即/文 他仿此)
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
故我之道亦惟以前王得天为兢兢焉
公曰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 …… (第 5b 页)
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
今汝思之我洛邑新造则曾有大臣固命为长久计乎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 宁王
之德其集大命于厥
(第 7a 页)
声为清声七声尽则第八声为清声清声应正声而声相同有清浊而无高庳即有上下而冥乎上下清浊相应上下相等其法在 宁王
秘录略启其端而惜乎其说之未竟也今
  皇上以五均之瑟指八声之应援器审声即援声定律所谓律隔八则声相旋声
 寸广二寸其制不等
(钟悬)钟磬二八向来误认作十二律外又加四清故常疑

 其叠复不合后见 宁王
乐工所藏录有古钟模字中
 有囧五字推求不得以为此必五声复出
 作一簴而故避本字取其半字以为记者此必四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