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禮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法制類
編年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譜錄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現代詩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續道藏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伯未成乎伯而伐人犹诸侯之相伐也诸侯之相伐/则必推主兵者上之是以宋先序蜀杜氏曰齐桓内)
 (不能率诸侯以朝天子外不能遏寇乱以救中国为/宋讨一附庸以求其服从 斯德
之小乎汪氏曰石氏)
 (为郳有二郳黎来乃小邾国三国伐郳乃宋之附庸/今考伐郳而后经不书郳惟书小邾城成周 (第 2b 页)
 (善故不甚矣盖不侮人则人亦不侮其过寡矣近乎/情则不志于欺斯可信矣不夺人则知足斯易容矣)
 (如是而失之者鲜矣可与进于德矣故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虽未成德 斯德
之基矣)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唯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
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圣人之制行
(第 15a 页)
 师者有人友者有人故能取众君子之益以成其君
 子之德耳若使鲁无君子则熏陶切磋无所取资斯
 人其焉所取以成 斯德
乎此孔子言美质系乎师友 (第 22a 页)
 (之道其𤼵之也刚其行之也健其裁之也中其处之/也正要以体天地生生之心能使仁覆天下而莫知)

 (为之者如精金美玉而无疵如太虚浮云而无迹非/如霸者小补之功驩虞之效也卦惟九五全备 斯德)
 (
故六爻𤼵挥固所以旁通乎乾之情矣而惟九五则/兼统众爻之德以处崇高之位其象为飞龙在天者)
 (盖如乘六 (第 19a 页)
 故有出亡象雉者文明之物射者君子之事射雉者
 谓取则于文明之道如以雉为质的然离从乾变六
 五舍乾之刚健而得柔之文明处得中道以 斯德

 羁旅之中终必有誉命逮之虽挟一矢而出亡旅不
 久矣此说斟酌程朱之间又得终字意固自有理又
 曰王者 (第 51b 页)
以麻衣比
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史记索隐述赞陈轸挟权犀首聘欲如何三晋
继有 斯德
柳宗元佩韦赋刿拔刃于霸侯兮退匑匑而畏服宽与猛其相济兮孰不颂兹之盛德)(如六
切易林太仓积谷天下饶食
(第 17a 页)
有常吉哉苏氏曰人之
难知如此然岂可畏其难而不求其说乎盖亦以九德
求之论其人则曰斯人也有某德论其德则曰 斯德

有某事如称人孝须言尝有某事某事以知其孝如称
人廉须言尝有某事某事以知其廉载采采者历言之
也○真氏 (第 6a 页)
 于也显明也召公曰惟王居天下臣民之上位为首
 出之位德亦宜有长人之德人君之德莫大乎好生
 元者善之长君以德元覆冒天下 斯德
与位称而式
 化有本小民自感发兴起皆仪刑于上之德将非彝 (第 66a 页)
 矣周公定乐以关睢三诗为乱用之燕射乡饮之间
 亦何取此幽愁烦冤者而奏之故愚以为当从序说
 也陶晚闻师曰性情正 斯德
业修葛覃所以次关睢 (第 8a 页)
  六五射(食亦/反)雉一矢亡终以誉命(变乾为遁约象/兑变乾离为雉)
(又为矢矢所以射者皆离象所有亡即出亡之亡离火/炎上故有出亡象雉者文明之物射者君子之事射雉)
(者谓取则于文明之道如以雉为质的然离从乾变六/五舍乾之刚健而得柔之文明处得中道以顺乎刚彖)
(所谓小亨即此爻也以 斯德
在羁旅之中终必有誉命/逮之虽挟一矢而出亡旅不久矣誉谓声誉命谓眷命)
(互兑悦体又为口誉象变乾命象王者 (第 43b 页)
所由崇也然此境犹可知过此不可知矣神不)
(可测安所容吾穷化不可为安所容吾知穷乎所无容/穷知乎所无容知 斯德
之盛也夫孟子曰圣不可知谓)
(神其有以/达此矣)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
凶子曰非所困而困 (第 12b 页)
    五章
常人之情因物有迁而惟君子之守则不以物情之异
而或变上章言仲山甫明哲保身明者明于理体之所
以立也哲者察于事用之所以行也既能明于理又能
察于事则其赋政于外也亦惟视事理之可否何如耳
柔者岂得而茹刚者岂得而吐哉惟不茹柔故不侮鳏
寡则可以惠鲜之固所以行吾仁也惟不吐刚故不畏

强禦则可以遏绝之亦所以示吾勇也然则山甫之保
身岂枉道徇人之谓哉
    六章
仪度图谋而后言者所以为知德之至爱而恨其不能
助者所以为好德之深 斯德
也何德也固人所同得也
然得之于天者众人之所同而举之于己者仲山甫之
所独何以见其独也人莫不有是仪色也而 (第 58b 页)
 健也天昼夜行九十馀万里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昼
 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人一息天行八十馀里夫气
 固有天矣何莫劢 斯德


 地势以形言上坤下坤一高一下势积而厚焉地之
 积也不厚则载物不胜其重而坠君子之德也不厚 (第 1b 页)
以言易者如是而已人
之所以通乎易者亦如是而已傅云精义入神以致用
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不能致用则不能利用 斯德

崇而身不安无所贵于精义入神矣善乎朱文公之言
人能取易一卦若一爻熟读而深玩之推于事而反于
身则吉凶 (第 3b 页)
表奏荅
曰夫穷兽归人尚或兴恻况那瑰婴祸流离远来依庇
在情在国何容勿矜且纳亡兴丧有国大义皇魏堂堂
宁庇 斯德
后主乱亡似当非谬此送彼迎想无拒战国
义宜表朝算已决卿深诚厚意朕用嘉戢俾此段机略
不获相从脱后不逮勿惮 (第 53b 页)
  迎
神奏永丰之章

先农播榖克配彼天粒我烝民于万斯年农祥晨正协
  风满旃曰予小子宜稼于田
  奠帛初献奏时丰之章
  厥初生民万汇莫辨神锡之庥嘉种乃诞 斯德

  酬何名可赞我酒惟旨是用初献
  亚献奏咸丰之章
  无物称德惟诚有孚载升玉瓒神肯留虞惟兹兆 (第 46a 页)
 青莲居集(明诗综释圆㦂著字/心相秀水天宁寺僧)
 藕花社集(槜李诗系释德胜著字梵华嘉/善人世姓蒋居嘉兴福源庵)
 金粟斋稿(槜李诗系释 斯德
著号/晚岩海盐天宁寺僧)
 竹间语(槜李诗系释法济著字/慈航嘉兴人石佛寺僧)
 五亩山居少林遗稿(槜 (第 33a 页)
 院枢密使博迪(其父/未详) 特哩衮布库(本传云苏之四/世孙其父未详)

  呼鲁苏子特哩衮雅克 六世博迪子北院枢密
 使实默 布库子特哩 雅克子德 斯德
年扎克(表/无)
 (从奸臣/传增) 七世伊德实后混同郡王额特埒(表列之/八世今)
 (按本传云伊德 (第 8a 页)
   银建坊其节孝祠内题坊设位之处悉行停止

   以昭名分以别等威○十四年遵
 旨议准旌表节孝乃
 朝廷风化所关必视良有司奉行以实 斯德
意及于
   闾阎而观感兴于众庶嗣后举报节孝请令直
   省督抚训示地方有司实心体访咨于学校询
   (第 20a 页)
   万斯年农祥晨正协风满旃曰予小子宜稼于
   田○奠帛初献奏时丰之章曰厥初生民万汇
   莫辨神锡之庥嘉种乃诞 斯德
曷酬何名可赞
   我酒惟旨是用初献○亚献奏咸丰之章曰无
   物称德惟诚有孚载升玉瓒神肯留虞惟兹兆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