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按此六除而数)
(之也范叔明曰十取除一名以为艻盖虚者三挂者三实用三十策也解玄者宋衷陆绩范望王涯宋惟干 徐)
(庸
张察陈渐张揆郭元亨吴秘司马温公合为集注许浣作玄纪晁说之作一元星纪图)
煦按三十六数每十取去一而虚之则 (第 9a 页)
  时竟何益哉故曰作伪心劳日拙
旴江李氏(觏/)删定易图论序曰世有治易根于刘牧者
其说日不同因购牧所为易图五十有五观之则甚复
重乃删其图而存之者三所谓河图也洛书也八卦也
于其序解之中撮举而是正之诸所触类亦复详说成

六论别有一册黄黎献为之序者颇增多诞谩自郐以
下无讥焉(论作于仁宗景祐三年王湜易学曰吴秘之/通神黄黎献之略例隐诀 徐庸
之易缊皆本)
(刘氏逮鲜于侁稍辨其非其后论易者交/攻之而九图十书宋之群儒恒主其说)
谷水林氏(至/) (第 30b 页)
  (未也堂虽成祠与阁未备且曩时赐书未有存者/经以载道而学舍无之其可哉乃购群经疏义凡)

  (百馀家纳之庙箧以示学者噫侯之用心勤矣夫/三衢固仕国也昔之言经术者若郑灼之三礼刘)
  (牧 徐庸
柴翼之易徐晋卿王宏之春秋皆是西安/产也西安之俗其君子敏于事士之志于学者不)
  (少特为兵与岁所苦居 (第 24b 页)
  (中记师隐/诀一卷)      易传(浦阳人物记/于世封著)
 周易意蕴凡例总论一卷卦变解二卷(宋史艺文/志 徐庸
撰)
 周易图义二卷(中兴书目治平中叶昌龄撰胡/一桂周易纂疏昌龄钱塘人)
 周易讲义(长兴县志袁应 (第 2b 页)
  子部(上/)
  儒家
 扬子太玄经十四卷(七录虞/翻注)注太玄经十二卷玄赜
  一卷(宋史艺文/志 徐庸
撰)    太玄补赞(弘治绍兴府/志程迥著)
 太玄本旨二卷(古栝遗芳龙/泉叶子奇著)太玄经集解(台 (第 1a 页)
 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凡二千馀首自选定为缶
  鸣集十二卷凡九百馀首永乐元年其侄立镂板
  行之景泰初 徐庸
掇拾遗佚合为一编题曰
  大全集刘昌为之序凫藻集乃古文正统九年监 (第 8a 页)
 儒旁通互体推致之失云

 晁公武曰皇朝 徐庸
以春秋凡例易亦有之故著书
 九篇号意蕴凡例总论其学祖刘牧陆秉云
 陈振孙曰庸皇祐时人凡为论九篇馆阁书 (第 4b 页)
又有卦
 变解未见
 胡一桂曰庸东海人皇祐初撰以注疏漶漫故著论
 九篇始于易缊终于大衍
 赵镗衢州府志 徐庸
其先汴人有名鍊者仕钱氏官
 于衢因家焉庸直集贤院尝表上周易意蕴 (第 4b 页)
 王应麟曰前世多诋太玄自王涯著说发明渊奥其

 学遂盛
    按郑氏通志既列涯说玄又列玄赜考玄赜
    即系说玄 徐庸
目之云尔不应重出也
张氏(易/)太玄注
   佚
 南唐书张易字简能元城人右谏议大夫判大理寺
 改勤 …… (第 6a 页)
  一卷

   佚
徐氏(庸/)太玄经解(绍兴阁书目作释文/)
  通考十卷
   未见
 晁公武曰皇朝 徐庸
注庸庆历閒人也以范望解指
 义不的因王涯林氏诸解重为之注取王涯说玄附
 于后目为玄赜通名之为太𢆯性 (第 10a 页)
 根义理辩体制严矩矱不肯苟率一时称为作者所
 著有怡庵集子宽字孟贤完字孟英皆能文而宽尤
 长于诗新丽和平颇得唐法宽同时又有 徐庸用理
 
贺甫美之顾亮寅仲王越孟南孙宁继康自后又有
 常熟陈蒙吴江吴璩皆以诗名
陈祚字永锡吴县人永乐中以进士选 (第 21a 页)
 (作五/十卷)
晏铎鸣盛集十卷
怀悦士林诗选十卷(字用和嘉兴人以漕粟/授官选同时人之作)
程庆珫声文会选(休宁人集明初至弘/治间人诗凡二百家) 徐庸
湖海耆英集十二卷(字 (第 27a 页)
用理
吴人录永乐/至正统四朝人诗)
高播明诗选粹十卷(山阴/人)
徐泰明风雅四十卷(海盐/人)
王谔明珠玉 (第 27a 页)
 系辞注二卷(王/柏)   易系辞解一卷(程/颐)
 系辞解十卷(刘/槩)   系辞说二卷(司马/光)
 易象解二卷(刘/濂)   卦变解二卷 (徐/庸)
      右注
 周易集解十卷(马郑孔/王四家)周易集注十卷(荀爽/九家)
 集二王注十卷(杨 …… (第 6b 页)
 周易明文十卷(郭思/永)
 周易析微通说三十卷(楚/秦)
 周易圣断七卷(鲜于/侁) 周易意蕴一卷 (徐/庸)

(第 14a 页)
 (于此修油卜故事谓以油洒/水面观其纹验一岁丰歉)锦江山(在州北四十里/江自成都流经)
 (此山下瞰/如带因名)白崖山(在州北八十里山有清风白云朝/露三洞昔 徐庸先生
尝于此著书)
 (又峨眉县亦有白/崖山下有龙池)龙门山(在峨眉县西一十里两崖/峭峙其形如削仰观青天) (第 3b 页)
 (妇歌眉拂丨丨/蛾鬓亸春林乌)长茧(舒頔络纬吟篱根断/续声丨丨缲绺纬)脱茧(马臻诗迸阶新笋/微过竹丨丨春蚕)
 (欲变/蛾)焙茧(杨基诗蚕屋柘烟朝丨/丨鹊炉沉火夜薰茶)擘茧 (徐庸
新弦曲蛮工丨丨冰/丝香旧弦未断新弦张)
 纸似茧(唐书日本国传建中元年使者真人兴/能献方物兴能善书其 (第 8a 页)
 瞿佑折花怨诗曰双飞蝴蝶翻金粉风里流萤栖未
稳银瓶汲水漾涟漪下阶自拣珊瑚枝虽然得入华堂
里未必春光愿如此树头花落还结子瓶内明朝抱香
死 苏平班婕妤诗曰一自辞同辇深宫草又生甘随

纨扇弃犹记玉阶行明月愁中影流莺梦里声笙歌前
殿夜教妾若为情 邹亮长门怨诗曰宠极爱怜初憎
生妒忌馀隔花闻凤吹卷幔望鸾舆夜月开金屋秋尘
暗绮疏悲愁谁解赋惟有马相如 又长信宫诗曰妙
舞方承宠愁怀独感伤金舆门外度纨扇箧中藏别殿
閒秋月空阶粲晓霜凉飙太情薄浑不到昭阳 又杂
怨诗曰漾舟采芙蓉回桡过莲浦与君剖莲房试看谁
心苦  徐庸
玉阶怨诗曰宫院生秋草流萤入夜飞玉 (第 23a 页)
   鄙作因诗其上并系此云正统八年癸亥岁夏
   五东原杜琼书下有杜氏用嘉一印前有太古
   心旌节名门二印上方 徐庸
题云跳珠溅玉韵
   泠泠几度来听上小亭莫向溪山长寄迹朝宗
   随意到沧溟南州 (第 46a 页)
徐庸
又王应题识云君居城
   郭我山林谁向西斋对榻吟今日无端见图画
   暮云春树思尤深杜君用嘉写图赋诗 (第 46a 页)
 太玄经发隐三卷王涯说玄一卷又太玄经注六卷
 宋维翰太玄经注十卷林瑀太玄经注十卷又太玄
 经释文一卷 徐庸
玄颐一卷又太玄经解十卷杜元
 颖太玄经传三卷郭元亨太玄经疏十八卷陈渐演
 玄十卷范谔昌补正太玄经十卷 (第 6a 页)
 移莲步海棠阶临风折处香生手对日看时影在怀

 蜂簇露华凝翠钿蝶随春色上金钗曲阑干外苔痕
 湿归去多应换绣鞋旧记姑苏 徐庸
杨妃妙舞云曲
 按霓裳舞翠盘满身香汗怯衣单凌波步小月三寸
 倾国猊娇花一团杨柳欲眠风不定海棠无力雨初 (第 26a 页)
   高太史大全集序     刘昌

故嘉议大夫户部侍郎前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授诸王
经青丘先生高启文集二十四卷旧一千若干篇今二
千若干篇儒士 徐庸
(第 36a 页)
用理
之所广也 (第 36a 页)
用理
既以类广
先生文集乃以示昌昌谨为之序曰夫将以所学明先
王之道救当世之弊则必著于言焉庶几见者之用闻
者 …… (第 36a 页)
乎呜呼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用理
师学于先生之言得
之既深遂勤图传之亦使闻者考之而可知见者用之
而可行以明其言之果有赖于世也呜呼厚矣景 (第 38a 页)
   (元云汝玉不及/高杨渐入清雅)
   (诗话翰林四王并称而汝玉弟琏汝器琎汝嘉/一门又有三焉其诗不费冥索斤斤唐人之讷)
   (吴人 徐用理
集永乐后诗家/三百三十人以汝玉压卷焉)
  和高季迪将进酒
君不见云中月清光乍盈还又缺君不见枝上花容 (第 27b 页)
   嗣昌字继文号勉斋吴县人

   (诗话正统中吴郡 徐庸用理
取永乐以后诗编/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大约吴人居其什九)
   (其发凡云斯集之作间取亡友杜继文姑苏集 (第 3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