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編年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密贞王元晓(京兆金石录唐扬州都督/密王元晓碑在三原县)

 并州总管 张纶
 荣国公樊兴(京兆金石录唐左武卫大/将军樊兴碑在三原县)
 平原郡公王长楷
 谭国公丘和(京兆金石录 (第 7b 页)
力行之毕生尚不能尽徒奉为虚语亦何益乎资性纯
笃好学而企前脩如宋之周程张朱邵陆诸儒明之阳 明敬轩
整庵固自迥别其有因循懈惰偶而感触则当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又如孟子之集义扩充庶有冀乎
其后也前学习一说当 (第 14a 页)
所传人事相
比乃知习亝不言易而教我易者至矣故少于易仅一
览长又无能诵读而日注一卦騞然若解三弟培同邑 张纶
石门吴涵德清胡渭生大兴王源金陵王元蘅太
平王奂曾武昌陶窳印江黄世发盩厔陈光陛武进恽 (第 5a 页)
 是凡可夺处皆是此等作祟也诚极则精精极则变

 一切作用皆从此出诚中之识见是大识见诚中之
 担当是大担当是为大学术 大经纶
故君子非有才
 之难而诚之难古人办此亦鲜其人伊周而后诸葛
 武侯其庶几乎其次霍子孟韩魏公郭汾阳差足当 (第 38a 页)
  (亦曰漕河亦曰官河起于扬州府城东南二里历/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北至黄浦接淮安界为山)

  (阳渎自江达淮南北长三百馀里宋天禧中 张纶/
为江淮𤼵运使因隋堤之旧而增筑之长二百里)
  (为十闸以泄横流曰平水闸政和中斗门水插增/至七十九座 (第 16b 页)
 城中豪杰出应之城陷子崇为雠家所杀 温大雅

 起居注壬寅遣通议大夫 张纶
等率师经略稽离石
 龙泉文城等诸郡 九月乙卯 (第 64b 页)
张纶
自离石下龙泉
 文成等郡获文城太守莘公郑元璹送焉帝见元璹
 释而遣之 北汉天会八年二月败宋兵于石州 (第 64b 页)
 谷浑封新兴县男贞观初晋封
楼烦县公李可度贞观中内附封赐国姓
西河公窦敬远孙善衡曾孙怀亶玄孙印袭
闻喜县公裴法师寂次子袭父爵
闻喜县公裴延庆寂族弟
平昌县公宇文节
西河公 张纶

闻喜县公裴行俭调露二年封
清源县公王晙开元二年以击吐番功封清源县男八
 年晋县公十一年徙封中山
清源 (第 13a 页)
     康 恭(朔州人恩/县知县)
 张 伦(泽州人宜/川知县)    张 黻(阳城人/进士)
  张 纶(阳城人甘/泉知县)
    李 春(阳城/人)
 畅 翊(阳城/人)      李 琏(沁水/人)
 韩 庸(和顺/人) (第 23b 页)
 山东济南人

黄 钟进士嘉靖时任巡抚山西都御史直隶隆州人
何 栋进士嘉靖时任巡抚大同都御史陜西长安人
赵 镗进士嘉靖时任巡按山西御史湖广江陵人
王 道进士嘉靖时任巡按山西御史直𨽻涿州人
廖自显进士嘉靖时任巡按宣大御史湖广湘潭人
方 涯进士嘉靖时任巡盐御史直隶太平人
吴 瀚进士嘉靖时任按察使为左布政使河南卫人 张 纶进士
嘉靖时任副使直𨽻任邱人 (第 66b 页)
 参政兴利除害都宪王公恕称为一道福星卒年五
 十八贫不能治葬所著有介庵集柏台公案诸程日
 记宦游记 张纶
阳城人成化辛卯举人知陜西甘泉县流寇为乱
 纶令子率民兵昼夜守禦且请援兵寇遂遁民藉以
 安事载陜西通志 (第 9b 页)
 神武昭于九有望切来苏合讴颂以归心集贤才而佐

  治国书初设制字母以谐音军制新颁按卦图而取
  义际天与人归之会肇建邦启土之勋造草昧而
  经纶
发祥自远首庶物而膺图箓裕后方长缅维
垂统之隆宜极尊崇之礼祗承丕绪敬考彝章谨奉

宝增上
尊谥曰
(第 33a 页)
  盛业常昭鸿名弥耀钦惟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弘文

定业高皇帝
聪明天亶
智勇性成
大德体元参三才而正位
至诚立极用庶务以成能
纬地经天卜世之功日永
民胞物与肇基之迹方新
声教讫于四方仰同光被

神武昭于九有望切来苏合讴颂以归心集贤才而佐治
  国书初设制字母以谐音军制新颁按卦图而取义
  际
天与人归之会肇建邦启土之勋造草昧而 大经纶
发祥
  自远首庶物而膺图箓裕后方长缅维
垂统之隆宜极尊崇之礼祗承丕绪敬考彝章谨奉册宝
  增上
(第 8b 页)
  旧减六万八千石以给本路及江东之歙州

 宋史 张纶
传纶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奏置盐场于
  杭秀海三州岁入课百五十万
 宋史食货志东南盐利视天下为最厚盐之 (第 5a 页)
  长芦河在仪徵县西四十里其上流为沙河宋天

  圣中发运使 张纶
开以入江
  梓新河在兴化县东南十五里自塘港西入得胜
  湖达于运河
  蚌沿河在兴化县南三十五里与 (第 11b 页)
   赠光禄卿万琛墓在府城东十里四望山

    都御史张纶
墓在城北豹山
   侍郎张守道墓在府城北十里庙埠
   尚书陈迪墓在宣城县石塘冲殉建文难家人
    (第 48b 页)
  发运副使张纶上其事且自请知泰州以仲淹令
  兴化董修筑之役六年功成因名范公堤长一百
  四十三里有奇基阔三丈面一丈高一丈五尺宋
  史 张纶
传纶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泰州有捍海
  堰延袤百五十里久废不治岁患海涛冒民田纶
  方议修复论者难之以 (第 3a 页)
  水注新河与二堰平漕船无阻公私大便
  四年开扬州运河
  天禧中知江阴军崔立开横河六十里通运漕
  天圣间 张纶
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筑漕河堤二
  百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䃮以泄横流梦溪笔 (第 16b 页)
  (皆所以决壅滞而防汎溢也后因潮汐往来泥沙/积淤旧置开江之卒寻亦废去此太湖所以湮塞)
  (而民田有漂没之忧也天禧天圣间运使 张纶
于/常熟昆山各开诸浦以导积水景祐间郡守范仲)
  (淹亲至海浦开浚五河以疏导诸邑之水使东南/入于淞江 (第 14a 页)
  淳化间张纶除江淮制置发运副使时盐课大亏
  乃奏除通泰楚三州盐户夙负官助其器用盐入
  优与之直由是岁增课数十万(宋史 张纶
传/)
  至道二年发运使杨允恭言淮南十八州其九禁
  盐馀不禁商人由海上贩盐官倍数而取之至禁 (第 4b 页)
  永州时新建藩府王欲辟地仲辉阻之改知彰德
  藩府之扰十倍于永咸御以礼法置泉陂二所溉
  田五千馀亩
   张纶
字大经宣城人成化进士擢御史按真定平
  乡令欲增淤田税檄报淤决不常不可遗民患迁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