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四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洞玄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下之异而不使之无别盖天下同此理故也有以辨
之则同者以异而分有以统之则异者以同而合
案喜怒哀乐之情至变而有不可变者焉中 节之和
一未发之中也质文损益之理时易而有不可易者
焉人事之宜一天则之常也盖人情之浅深不一乐
以统之乃俱得 …… (第 2a 页)
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今
齐人或谓糠为相雅亦乐器名也状如漆筒中有椎
孙氏菼曰整其乱行 节之 以相赴敌迅疾趣之以
雅 孔氏颖达曰此子夏对文侯古乐之体言古乐
进退如一而不参差乐音和正宽广而无奸 …… (第 12a 页)
无兵器之用故为文治乱以相者相所以辅相于乐
乱理也言治理奏乐之时先击相也讯疾以雅者舞
者讯疾奏此雅器以 节之 君子于此时语说乐之义
理道古者亦谓说古乐之道理也君子既闻古乐近
脩其身次及其家然后平均天下也 陈 …… (第 12b 页)
施设于政教何事不行也 方氏悫曰肃阴事也而
礼由阴作以敬为主雍阳道也而乐由阳来以和为
主孔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 节之 亦不可行也乐中 …… (第 20b 页)
气志而反本也 孙氏炎曰报谓礼往来以劝进之
反谓曲终还更始 孔氏颖达曰此论礼乐之体或
减或盈其事各异王者当依其事而和 节之 也礼既 …… (第 49a 页)
也文谓乐之篇章足以谈论义理而不息止也曲谓
声音回曲直谓声音放直繁谓繁多瘠谓省约廉谓
廉棱肉谓肥满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 节
之 言声音之内或曲或直或繁或瘠或廉或肉或节
或奏随分而作以会其宜使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 (第 52b 页)
已既 节之 以雅颂又调之以律吕貌得其敬心得其
和故放心邪气不得接于情性矣 方氏悫曰声音
生于气故曰发动静见于 …… (第 53a 页)
二律所以为一者以黄钟为之本也故审宫声则五
声之和定审黄钟则十二律之和定审一以定和也
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革木以 节之 比物以饰节
也节以止乐而奏以作之一节一奏杂以成文采节 …… (第 55a 页)
未之正遂承误言之耳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
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喜则天下和之怒
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鈇方夫反又/音甫侪仕皆)
(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侪犹辈类天子之于天下喜怒 节
之 以礼乐则兆民和从而敬畏之礼乐王者所常兴
则盛矣 孔氏颖达曰此覆说乐道之盛言乐以饰 (第 59a 页)
之则同者以异而分有以统之则异者以同而合
案喜怒哀乐之情至变而有不可变者焉中 节之和
焉人事之宜一天则之常也盖人情之浅深不一乐
以统之乃俱得 …… (第 2a 页)
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今
齐人或谓糠为相雅亦乐器名也状如漆筒中有椎
孙氏菼曰整其乱行 节之 以相赴敌迅疾趣之以
雅 孔氏颖达曰此子夏对文侯古乐之体言古乐
进退如一而不参差乐音和正宽广而无奸 …… (第 12a 页)
无兵器之用故为文治乱以相者相所以辅相于乐
乱理也言治理奏乐之时先击相也讯疾以雅者舞
者讯疾奏此雅器以 节之 君子于此时语说乐之义
理道古者亦谓说古乐之道理也君子既闻古乐近
脩其身次及其家然后平均天下也 陈 …… (第 12b 页)
施设于政教何事不行也 方氏悫曰肃阴事也而
礼由阴作以敬为主雍阳道也而乐由阳来以和为
主孔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 节之 亦不可行也乐中 …… (第 20b 页)
气志而反本也 孙氏炎曰报谓礼往来以劝进之
反谓曲终还更始 孔氏颖达曰此论礼乐之体或
减或盈其事各异王者当依其事而和 节之 也礼既 …… (第 49a 页)
也文谓乐之篇章足以谈论义理而不息止也曲谓
声音回曲直谓声音放直繁谓繁多瘠谓省约廉谓
廉棱肉谓肥满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 节
之 言声音之内或曲或直或繁或瘠或廉或肉或节
或奏随分而作以会其宜使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 (第 52b 页)
已既 节之 以雅颂又调之以律吕貌得其敬心得其
和故放心邪气不得接于情性矣 方氏悫曰声音
生于气故曰发动静见于 …… (第 53a 页)
二律所以为一者以黄钟为之本也故审宫声则五
声之和定审黄钟则十二律之和定审一以定和也
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革木以 节之 比物以饰节
也节以止乐而奏以作之一节一奏杂以成文采节 …… (第 55a 页)
未之正遂承误言之耳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
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喜则天下和之怒
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鈇方夫反又/音甫侪仕皆)
(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侪犹辈类天子之于天下喜怒 节
之 以礼乐则兆民和从而敬畏之礼乐王者所常兴
则盛矣 孔氏颖达曰此覆说乐道之盛言乐以饰 (第 59a 页)
之用也卷之则退藏于密所谓寂然不动心之体也
而此章天命之性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岂不是退藏
于密的率性之道发而中 节之和 岂不是放之则弥
六合的存养工夫只是存养此退藏于密的省察工 …… (第 3a 页)
所具因物顺应无所染著无所驰逐与本体不相乖
戾故谓之和 陆聚岗曰中 节之 和必以中为本胸
中原无一物然后发出来得其当未发之中全体之
中也已发之和一事之中也 翼注曰和如五味 …… (第 13a 页)
添入己字为非不知此乃朱子中和旧说也后觉其
非故于章句或问皆不主其说而阳明犹自谓独得
之见亦误矣 翼注曰两天下字实包得天地万物
以起下 节之 意 又曰注由出字贴本字皆字贴大
字由字贴道字共字贴达字 玩注两天下字一是 …… (第 15a 页)
然张子三语之疏奇特明简深得章旨 杜静台曰
通章重在违道不远一句而伐柯一节则为忠恕发
端丘未能一节则详言忠恕之事也三节相承总是
申明首 节之 意夫子吃紧教人处在忠恕二字上
(附)孙淮海曰道不远人言道即在当人之身也人之 (第 57a 页)
而此章天命之性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岂不是退藏
于密的率性之道发而中 节之和 岂不是放之则弥
六合的存养工夫只是存养此退藏于密的省察工 …… (第 3a 页)
所具因物顺应无所染著无所驰逐与本体不相乖
戾故谓之和 陆聚岗曰中 节之 和必以中为本胸
中原无一物然后发出来得其当未发之中全体之
中也已发之和一事之中也 翼注曰和如五味 …… (第 13a 页)
添入己字为非不知此乃朱子中和旧说也后觉其
非故于章句或问皆不主其说而阳明犹自谓独得
之见亦误矣 翼注曰两天下字实包得天地万物
以起下 节之 意 又曰注由出字贴本字皆字贴大
字由字贴道字共字贴达字 玩注两天下字一是 …… (第 15a 页)
然张子三语之疏奇特明简深得章旨 杜静台曰
通章重在违道不远一句而伐柯一节则为忠恕发
端丘未能一节则详言忠恕之事也三节相承总是
申明首 节之 意夫子吃紧教人处在忠恕二字上
(附)孙淮海曰道不远人言道即在当人之身也人之 (第 57a 页)
声音中正和平足使欲心消躁心释此岂无所夲而
能然乎盖诗夲性情乐以观德唯文王有刑于之化
后妃有贞静之德故能感格宫人使各得其性情之
正发为音 节之和 可见王化始于闺门周家八百年
之基业皆起于此故孔子以关雎列三百篇之首读 (第 55b 页)
能然乎盖诗夲性情乐以观德唯文王有刑于之化
后妃有贞静之德故能感格宫人使各得其性情之
正发为音 节之和 可见王化始于闺门周家八百年
之基业皆起于此故孔子以关雎列三百篇之首读 (第 55b 页)
也利者义之和也义之和即利也非义之外有利也
论语曰见利思义义之所宜即利之所主也故曰和
和即发而皆中 节之和 也贞者事之干也事非干不
济干非贞不能干者力也气之属也贞者理也理
足以主乎气气方可以干事孟子曰我善 (第 25a 页)
论语曰见利思义义之所宜即利之所主也故曰和
和即发而皆中 节之和 也贞者事之干也事非干不
济干非贞不能干者力也气之属也贞者理也理
足以主乎气气方可以干事孟子曰我善 (第 25a 页)
也节者裁其有馀补其不足中 节之和
旡过不及之谓
节象形以竹为之古人刻竹为契剖竹为符而两分
之会合时以节相当则相信节中指竹节也节瑞信也守 …… (第 13b 页)
邦用人节使水邦用龙节门关用符节道路用旌节取两合之以为信也小篆作节竹约也从竹从即言节非别物即是此竹尔竹 节之 性甚坚为竹之 …… (第 13b 页)
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
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
度不伤财不害民 节之 能亨者其卦刚柔各半刚不至于过强柔不至 …… (第 14a 页)
下旡窒碍之处人生旡拂逆之事行或使而止或尼旡往而非流行动变之神化也天之高也地之厚也为之定交躔测分至寒极 节之 以温暑 (第 15a 页)
节之 以凉而四时成矣亿兆之众庶也万物之繁 …… (第 15a 页)
其差等是议德行之谓也玩制数度议德行二语知所重专在节尺寸寻文铢两斤钓升斗钟斛制一定之数比天下而合之若节 节之 不欺天子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附庸不能五十里为五等议德行以授之天子 …… (第 17a 页)
名物不及庶人二不言节畏名物之绊系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旡咎
三居泽上水之来者于斯会合水之去者于斯减杀苟旡 节之 之术则盈涸不时或汎滥而旡归或倾泻 …… (第 18b 页)
而不蓄其咎大矣三为内外之防泽之主也遇有不节则忧形于声色发为嗟叹自旡不 节之 咎泽有不平之处则流而作声不节则嗟之象上下之交等威最严其节稍疏则陵替僣妄之衅隙生而怨望者多矣此圣人夜以 (第 19a 页)
继日而思者也
象曰不 节之 嗟又谁咎也
夫以不节而兴嗟则自知所节矣又谁得而咎之
六四安节亨 …… (第 19a 页)
而入泽者也水流则动而不安入泽则静而安矣三四两柔上下相比而旡间如水之相就可合而不可离自然而然非由勉强安 节之 象也夫有待于矫柔造作者必多桎梏违逆之处安行中节旡不亨矣故其亨与卦辞同圣人之制为仪文度数其所以能旡过不 …… (第 19b 页)
知安之谓也夫子曰女安则为之三年之丧所以齐疏而不锦饘粥而不稻顾其安与不安耳岂安之外别有所谓节哉
象曰安 节之 亨承上道也
五为坎主水之原也四承之而行非旡本者就湿润下安其故道旡假作为旡待勉强此安 (第 20a 页)
节之 所以亨也即水到成渠之喻惟君臣合德而后能 …… (第 20a 页)
当乎人情故其为水如甘霖时雨施之而中节三千三百天秩天序行以和节以礼体舒而心乐稼穑之悦我口天下皆同故为甘 节之 吉然一代之兴必有因时之道权宜而得中即尚忠尚质尚文亦各有补偏救敝之思至于千古之民彝百王之损益其大经大法 …… (第 20b 页)
周冕舞韶乐取之往古所尚即为不易之定制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其尚往旡不同者
象曰甘 节之 吉居位中也
有其德而旡其位与有其位而旡其德俱不敢为制议之事五德足以称其位因时而损益权宜而处中所以能恊 (第 21b 页)
和天下而成甘 节之 美或曰履五当位与节五不殊何以在履则厉在节则吉也曰履五乾体天上泽下君刚过而予圣人臣旡参赞之权节五 …… (第 21b 页)
也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寔受其福吉大来也
杀牛之祭在东邻可以云盛然时已将去岂能以文 节之 繁挽天心之鉴注西邻之礿祭又何足贵而时则方隆所以不如也与时消息天且弗违受天之福何吉不臻故曰大来
上六濡 (第 56a 页)
节象形以竹为之古人刻竹为契剖竹为符而两分
之会合时以节相当则相信节中指竹节也节瑞信也守 …… (第 13b 页)
邦用人节使水邦用龙节门关用符节道路用旌节取两合之以为信也小篆作节竹约也从竹从即言节非别物即是此竹尔竹 节之 性甚坚为竹之 …… (第 13b 页)
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
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
度不伤财不害民 节之 能亨者其卦刚柔各半刚不至于过强柔不至 …… (第 14a 页)
下旡窒碍之处人生旡拂逆之事行或使而止或尼旡往而非流行动变之神化也天之高也地之厚也为之定交躔测分至寒极 节之 以温暑 (第 15a 页)
节之 以凉而四时成矣亿兆之众庶也万物之繁 …… (第 15a 页)
其差等是议德行之谓也玩制数度议德行二语知所重专在节尺寸寻文铢两斤钓升斗钟斛制一定之数比天下而合之若节 节之 不欺天子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附庸不能五十里为五等议德行以授之天子 …… (第 17a 页)
名物不及庶人二不言节畏名物之绊系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旡咎
三居泽上水之来者于斯会合水之去者于斯减杀苟旡 节之 之术则盈涸不时或汎滥而旡归或倾泻 …… (第 18b 页)
而不蓄其咎大矣三为内外之防泽之主也遇有不节则忧形于声色发为嗟叹自旡不 节之 咎泽有不平之处则流而作声不节则嗟之象上下之交等威最严其节稍疏则陵替僣妄之衅隙生而怨望者多矣此圣人夜以 (第 19a 页)
继日而思者也
象曰不 节之 嗟又谁咎也
夫以不节而兴嗟则自知所节矣又谁得而咎之
六四安节亨 …… (第 19a 页)
而入泽者也水流则动而不安入泽则静而安矣三四两柔上下相比而旡间如水之相就可合而不可离自然而然非由勉强安 节之 象也夫有待于矫柔造作者必多桎梏违逆之处安行中节旡不亨矣故其亨与卦辞同圣人之制为仪文度数其所以能旡过不 …… (第 19b 页)
知安之谓也夫子曰女安则为之三年之丧所以齐疏而不锦饘粥而不稻顾其安与不安耳岂安之外别有所谓节哉
象曰安 节之 亨承上道也
五为坎主水之原也四承之而行非旡本者就湿润下安其故道旡假作为旡待勉强此安 (第 20a 页)
节之 所以亨也即水到成渠之喻惟君臣合德而后能 …… (第 20a 页)
当乎人情故其为水如甘霖时雨施之而中节三千三百天秩天序行以和节以礼体舒而心乐稼穑之悦我口天下皆同故为甘 节之 吉然一代之兴必有因时之道权宜而得中即尚忠尚质尚文亦各有补偏救敝之思至于千古之民彝百王之损益其大经大法 …… (第 20b 页)
周冕舞韶乐取之往古所尚即为不易之定制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其尚往旡不同者
象曰甘 节之 吉居位中也
有其德而旡其位与有其位而旡其德俱不敢为制议之事五德足以称其位因时而损益权宜而处中所以能恊 (第 21b 页)
和天下而成甘 节之 美或曰履五当位与节五不殊何以在履则厉在节则吉也曰履五乾体天上泽下君刚过而予圣人臣旡参赞之权节五 …… (第 21b 页)
也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寔受其福吉大来也
杀牛之祭在东邻可以云盛然时已将去岂能以文 节之 繁挽天心之鉴注西邻之礿祭又何足贵而时则方隆所以不如也与时消息天且弗违受天之福何吉不臻故曰大来
上六濡 (第 56a 页)
于泰山之安者近之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
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此和是𤼵而中 节之和 无所乖戾之谓也礼有尊卑
贵贱亲疏之等节文度数之详行必由礼然后行皆
中节而无所乖戾故曰履以和行
(第 54b 页)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
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此和是𤼵而中 节之和 无所乖戾之谓也礼有尊卑
贵贱亲疏之等节文度数之详行必由礼然后行皆
中节而无所乖戾故曰履以和行
(第 54b 页)
(理也正位者中宫之位也居体者土无常位寄于四/季故本义曰虽在尊位而居下体也畅支𤼵业凡四)
(德之盛皆土德之盛为之其在于人黄/中则未𤼵者也通理其中 节之和 者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
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王注 (第 54a 页)
(德之盛皆土德之盛为之其在于人黄/中则未𤼵者也通理其中 节之和 者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
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王注 (第 54a 页)
节卦九五居说之上人说乎我故往有尚此云峰胡
氏之说吉者尽善尽美也往有尚者节之可法可传
也尔瞻叶氏曰节而甘即中 节之和 推本于居位中
即未发之中也 (第 7a 页)
节之 临亦临之节曰知临大君之 …… (第 7a 页)
宜知即坎之德观变玩占如此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上变中孚坎陷遇巽入流者止矣安溪李氏曰上流
极而止又险极也苦 节之 象也凡水始由中出则甘
流而注海或停潴为卤湿则苦苦者水之穷苦节者
道之穷也仲氏易曰三为泽口翻以不节 …… (第 7b 页)
乎云峰胡氏疑于程说谓悔其苦而之甘可也悔其
节而不节弊将若何不知所谓节者其义至广缙云
冯氏曰节中其 节之 义在学为不凌节在礼为节文 …… (第 8a 页)
之上例之然无咎与悔亡毕竟不同况此之彖传爻
传皆曰道穷未尝曰遇穷也夫成仁取义其身虽苦
其心则甚乐理义悦心犹夫刍豢此正所谓甘节者
盖 节之 道惟中非惟三之不节非节即上之苦节亦
非节过犹不及也紫溪苏氏曰整齐天下者必顾其 …… (第 8b 页)
节凡处己以不情强人以难堪皆是也曰凶曰悔亡
者圣人既以凶惧之而又以悔望之也合订曰上变
则为中孚穷则变变则通节后继以中孚卦有济
节之 义合而论之则似程传之说为长耳
䷼(兑下/巽上)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 …… (第 9a 页)
山已高而雷又出其上则过然山上本无雷时有之
声亦微矣故曰小过行过恭检身之事丧过哀送死
之事用过俭撙 节之 事皆柔之事也以丧属阴故曰
小若以小为纤细则送死正人子之大事而可曰小
乎恭哀俭圣人亦不过略举大概凡 (第 20a 页)
氏之说吉者尽善尽美也往有尚者节之可法可传
也尔瞻叶氏曰节而甘即中 节之和 推本于居位中
即未发之中也 (第 7a 页)
节之 临亦临之节曰知临大君之 …… (第 7a 页)
宜知即坎之德观变玩占如此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上变中孚坎陷遇巽入流者止矣安溪李氏曰上流
极而止又险极也苦 节之 象也凡水始由中出则甘
流而注海或停潴为卤湿则苦苦者水之穷苦节者
道之穷也仲氏易曰三为泽口翻以不节 …… (第 7b 页)
乎云峰胡氏疑于程说谓悔其苦而之甘可也悔其
节而不节弊将若何不知所谓节者其义至广缙云
冯氏曰节中其 节之 义在学为不凌节在礼为节文 …… (第 8a 页)
之上例之然无咎与悔亡毕竟不同况此之彖传爻
传皆曰道穷未尝曰遇穷也夫成仁取义其身虽苦
其心则甚乐理义悦心犹夫刍豢此正所谓甘节者
盖 节之 道惟中非惟三之不节非节即上之苦节亦
非节过犹不及也紫溪苏氏曰整齐天下者必顾其 …… (第 8b 页)
节凡处己以不情强人以难堪皆是也曰凶曰悔亡
者圣人既以凶惧之而又以悔望之也合订曰上变
则为中孚穷则变变则通节后继以中孚卦有济
节之 义合而论之则似程传之说为长耳
䷼(兑下/巽上)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 …… (第 9a 页)
山已高而雷又出其上则过然山上本无雷时有之
声亦微矣故曰小过行过恭检身之事丧过哀送死
之事用过俭撙 节之 事皆柔之事也以丧属阴故曰
小若以小为纤细则送死正人子之大事而可曰小
乎恭哀俭圣人亦不过略举大概凡 (第 20a 页)
矣
哉
四为主爻五阴应之刚志大行震故言行互坎故言志四心腹之爻当心顺动故言豫豫顺以动则保合之太和发为中 节之和 天地生生之理不过如是故曰天地如之天之动而不息自左而旋顺也地顺承天故同天人而顺动则无阻无拂而建侯行师无 (第 37a 页)
哉
四为主爻五阴应之刚志大行震故言行互坎故言志四心腹之爻当心顺动故言豫豫顺以动则保合之太和发为中 节之和 天地生生之理不过如是故曰天地如之天之动而不息自左而旋顺也地顺承天故同天人而顺动则无阻无拂而建侯行师无 (第 37a 页)
也河图洛书是天地自然之易一为先天一为后
天确不可乱者也文王后天之卦仿象洛书是方位之
一定所配则发皆中 节之和 伏羲先天之卦仿象河图
是内合而外分所配则未发之中洛书在有象之后故
有定向故可纪以卦位河图在无声无臭之 (第 5a 页)
天确不可乱者也文王后天之卦仿象洛书是方位之
一定所配则发皆中 节之和 伏羲先天之卦仿象河图
是内合而外分所配则未发之中洛书在有象之后故
有定向故可纪以卦位河图在无声无臭之 (第 5a 页)
贤与儒者两下分途处然则性字宜作何解但当云人
所禀受在中各正之太和云耳阳明曰有未发之中即
有发而皆中 节之和 今人未能有发而皆 (第 7a 页)
节之和 须
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此等语非深知性善非 …… (第 7a 页)
既曰致中则非特吾心未发之中而后可以为致既曰
致和则非特吾身发皆中 节之 和而后可以为致如但
以吾之心正为中吾之气顺为和则止一人之中和己
耳既不知绝大作用皆一致字所包含不惟中 …… (第 20a 页)
人搀入理字其不可以言性也明矣至于气质
之说原本于几善恶三字竟与性恶无异恐未深悉孔
子之旨
子思发皆中 节之 和孟子之性善皆本孔子太和二字
来一元之蕴既为太和故以为善之长子思率性之谓
道率此太和者也试观后面发而 (第 24b 页)
所禀受在中各正之太和云耳阳明曰有未发之中即
有发而皆中 节之和 今人未能有发而皆 (第 7a 页)
节之和 须
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此等语非深知性善非 …… (第 7a 页)
既曰致中则非特吾心未发之中而后可以为致既曰
致和则非特吾身发皆中 节之 和而后可以为致如但
以吾之心正为中吾之气顺为和则止一人之中和己
耳既不知绝大作用皆一致字所包含不惟中 …… (第 20a 页)
人搀入理字其不可以言性也明矣至于气质
之说原本于几善恶三字竟与性恶无异恐未深悉孔
子之旨
子思发皆中 节之 和孟子之性善皆本孔子太和二字
来一元之蕴既为太和故以为善之长子思率性之谓
道率此太和者也试观后面发而 (第 24b 页)
智愚可言乎因性学不明于天下故性相近也两章皆
不知为言习而发
问不迁不贰如何吕泾野曰不迁怒发而中 节之和 不
贰过几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颜子逐日在这性情上
用功怎么不谓之好学又问何以见得性情曰七情之
中唯怒为 …… (第 18a 页)
尝语崔后渠
曰性譬良玉善则其温也此语最有领会无有玉而
不温自无有性而不善者今兼气质而言则子思发
皆中 节之 说与孟子性善之言为不当矣学者平心
自思必有分晓安得屈思孟而崇后儒耶其必兼气
质而言不过误看性相近也一 …… (第 26a 页)
为可以自信者乎子思曰率性之谓道又曰发而皆中
节孟子曰非由外铄则率性之谓也孟子曰性善则发
皆中 节之 谓也此其所由自信者欤故以为私淑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又曰天下之言
性也则故而已矣与孔子文 …… (第 32b 页)
用之旨也仁者人
也是以形释性即孔子显诸仁之旨也何形非性何性
非形孟子私淑诸人其深契一贯之妙深达发皆中 节
之 旨欤子思之大本达道敛位育于中和皆是之故也
思孟以后则形性分矣一贯之所以难也夫形色天性
也此语惟孟子道 (第 35a 页)
不知为言习而发
问不迁不贰如何吕泾野曰不迁怒发而中 节之和 不
贰过几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颜子逐日在这性情上
用功怎么不谓之好学又问何以见得性情曰七情之
中唯怒为 …… (第 18a 页)
尝语崔后渠
曰性譬良玉善则其温也此语最有领会无有玉而
不温自无有性而不善者今兼气质而言则子思发
皆中 节之 说与孟子性善之言为不当矣学者平心
自思必有分晓安得屈思孟而崇后儒耶其必兼气
质而言不过误看性相近也一 …… (第 26a 页)
为可以自信者乎子思曰率性之谓道又曰发而皆中
节孟子曰非由外铄则率性之谓也孟子曰性善则发
皆中 节之 谓也此其所由自信者欤故以为私淑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又曰天下之言
性也则故而已矣与孔子文 …… (第 32b 页)
用之旨也仁者人
也是以形释性即孔子显诸仁之旨也何形非性何性
非形孟子私淑诸人其深契一贯之妙深达发皆中 节
之 旨欤子思之大本达道敛位育于中和皆是之故也
思孟以后则形性分矣一贯之所以难也夫形色天性
也此语惟孟子道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