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編年類
類書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城久倾圮明万历丙子知县陈于阶建砖城周六
  里门六崇祯乙亥知县杨尔铭重加修葺更设窝
  铺炮台壬午知县 张利民
以北山有临下之势于
  北门增建月城计十有八丈
国朝康熙九年雨圮知县胡必选修葺雍正十年重修
  潜山 (第 2b 页)
  垒请援者七年城赖以完寻擢御史(桐城/县志)

   张利民
侯官人崇祯间知桐城县时张献忠百计
  攻城凡四十馀昼夜 (第 14b 页)
利民
死守会总兵黄得功来
  援围乃解城内安插孙罗两营兵三千祸不减贼
   (第 14b 页)
利民
委曲交欢兵民以安(桐城/县志)
  黄配元江西人崇祯七年知望江县八年调怀宁
  周城建敌台浚旧濠又于 (第 14b 页)
  崇祯庚辰科(十三年/)
沈宸荃彤庵遗诗(字友荪慈溪人/山西道御史)
梁以樟卬否集(字公狄锦衣卫人/太康知县调商丘)
姜垓筼筜集(字如须莱/阳人行人)
又伫石山人稿
朱朝瑛正谊堂诗集(字美之海宁/人旌德知县)

又金陵游草
徐芳松明阁诗选(字仲光南城/人泽州知州)
高承埏稽古斋集十卷(字寓公一字泽外嘉兴人屯/田郎道素子工部虞衡主事)
单恂白燕庵诗集(字质生华亭/人麻城知县)
沈中柱怀木庵诗草(字石臣平湖人吉水知县/晚为僧名行燃号无净) 张利民
野衲诗略(字 (第 20a 页)
能因
侯官人户科给事/中晚为僧自称甲中和尚)
李公杜澹斋草(初名松晚更今名字子/于嘉善人歙县知县)
万曰吉 (第 20a 页)

进士张利民
母陈氏茹檗录一卷(闽/人)
光禄卿葛徵奇妾李因竹笑轩吟草(字是庵/会稽人)
又续草
贵阳守朱茂皖妾黄 (第 28a 页)
城被围尔铭以民兵格之贼退亡何贼势愈炽围/城岁以为常尔铭率士民登陴警柝缮垒七年如)
(一日孤/城卒完) 张利民(侯官人崇祯中知桐城县贼张献/忠百道来攻凡四十昼夜利民挥)
(涕登陴率士民死守援兵至围解又城中驻兵三/千民既苦贼复苦兵利民委曲调剂始获安堵)
  李孕嘉(沈邱人崇祯中知潜山县流贼贺一龙等/攻陷城执孕嘉及典史沈所安去索贿以)
(赎孕嘉曰死即死 (第 64a 页)
士民登陴警柝缮垒七年如)
(一日孤/城卒完)张利民(侯官人崇祯中知桐城县贼张献/忠百道来攻凡四十昼夜 利民
挥)
(涕登陴率士民死守援兵至围解又城中驻兵三/千民既苦贼复苦兵 (第 64a 页)
利民
委曲调剂始获安堵)
  李孕嘉(沈邱人崇祯中知潜山县流贼贺一龙等/攻陷城执孕嘉及典史沈所安去索贿以) (第 64a 页)
  庄际昌
际昌雅善谈谑风发泉流四座厌心兼通禄命医药形
家之书人服其多才尤旷达自筑生圹题曰羹玄真息
镌诗其傍曰百年忙半逝四大本归虚竟年五十二亦
诗谶也(闽书/)
   张利民

(第 63a 页)
张利民
(第 63b 页)
能因
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桐城知县擢
户科给事中晚披缁入山自称田中和尚有野衲诗略
先生牵丝之日值张献忠来攻 (第 63b 页)
危同累卵而以忠义激
劝将士执所佩刀斩白鸡以血洒地曰诸公有二心者
视彼又折矢誓曰 利民
今日藉诸公力坚守有功不以
上闻者有如此矢将士咸感泣献忠百计攻之不克赖
黄得功援师至城以获全宰邑三年治 (第 63b 页)
  陈氏 张利民
母陈氏雅耽书史能为五七言歌诗年二十四
夫卒抚孤守节作诗自勖且以诫子曰不亚和熊母能
为断鼻人又闻雷诗曰 (第 29b 页)
空中霹雳闻天语夫在山头知
不知幼子未能传故事王裒抱冢亦人儿年三十三以
哀毁卒后 利民
既成进士自疏其节于朝怀宗诏旌焉
母葬在田中人呼为田中墓(景物/考)
  邓铃
邓氏名铃字德和闽县人儒 (第 29b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 (第 17a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 能因
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 (第 17a 页)

  张女仲玉         郑世绍妻赵大主
  王复之妻刘氏       罗国瓛妻林昭珽
   张利民
母陈氏       陈煃妻丘氏
  陈全之妾郑氏〈二林氏附〉 陈迪简妻赵维馨
  陈颖刲妻王祯    ……,国瓛出,按滇中,与巡抚吴兆元俱殉难死。珽居闽,足不履户外,长斋诵经。三十年病不延医。年四十七卒。 张利民
母陈氏
按《福建通志》:陈氏,候官 进士张利民
母,幼耽书史,能为五七言诗。年二十夫亡,氏哀毁踰礼,课子严甚,尝为闻雷诗云:空中霹雳闻天语,夫在山头知不知。幼子未能传古事,王裒抱冢亦人儿。年三十三,哀毁而死。后 利民
自疏其母,节于朝赠旌。
陈煃妻丘氏
按《福建通志》:丘氏,长乐陈煃妻。夫亡,守节。邻家夜半失火,至氏
左光灿
按《安庆府志》:光灿,邑诸生。崇祯丁丑,贼突至,光灿被缚,搜袖中,得一簿,知为此方保障。憾之,叱问其故。光灿坐骂曰:鼠辈,杀即杀我,岂畏死者哉。贼益怒,刮舌断足,备极惨毒。知县 张利民
表之曰:常山并烈。请于御史黄耳鼎题旌焉。
左林
按《安庆府志》:林,字振先,光灿孙,邑诸生。奉母避贼
南察院,在县治南,城隍庙东,明洪武初建。中为大堂,堂北为川堂,为后堂,其南有班房,有大门,崇祯末知县 张利民
以颓甚,许奉东岳神,后移东岳于高庙,此地废为丘墟,民多隐占,以为畦圃。皇清康熙九年知县胡必选悉清理之
侯夫妇。
陈公祠 在县治西,祀明建城邑令陈于阶,并祀捐助邑绅盛汝谦、吴一介,增祀全城禦寇邑令杨尔铭、 张利民。
史公祠 在陈祠前,祀明巡抚史可法。
黄公祠 在县治西,明季都督黄得功援桐剿寇,桐人德之,立祠以祀。
  予吏部侍郎顾起元谥「文庄」,都督刘源清谥「武节」。起范凤翼光禄寺少卿、陈洪

谧太仆寺少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 张利民
、韩接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勷、夏继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 (第 81 页)
  上登驿,召见在任、在籍臣二十人,赐坐、赐茶。时驾临该驿,各官恭迎道左。至驿阶下,行四拜礼。唐藩谦抑,赐答两拜。传谕各官暂退,仍御标二十员名进。在东者:南安伯臣郑芝龙、靖[虏]伯臣郑鸿逵、巡抚都察院佥都御史臣张肯堂、闽广督抚臣刘若金、巡按监察御史臣吴春枝、屯盐道臣罗万爵、福兵备道臣张夬、分巡道臣王芋、都司佥书臣陈缵、臣王承恩;在西者:户部侍郎臣何楷、大理寺卿臣郑瑄、通政司左通政臣马思理、光禄寺少卿臣林铭鼎、尚宝司少卿臣郑昆贞、四川按察司按察使臣曹学佺、科臣陈燕翼、臣 张利民
、道臣郭贞一、黄锡衮。时郑瑄、马思理、曹学佺俱在籍,穿吉服;何楷等俱自南京来,穿素服待罪。皇上宽仁, …… (第 11 页)
  戌时,奉令旨云:『孤今监国闽省,遵照祖制,举用阁部等官,虚心听纳,惟慎惟公。除不忠先帝皇上、负国害民者概不敢用外,藩院诸衙门既会议确当,即允所启,分别摄事还职。何楷先资升授,另有旨了。计开:内阁(旧)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新)黄道周、朱继祚、丁魁楚。户部尚书何楷,掌礼部右侍郎刘若金,兵部右侍郎张肯堂、李永茂,协理戎政右侍郎陈洪谧、卢若腾,刑部左侍郎郑瑄、曾樱,工部右侍郎周汝玑,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掌院事张肯堂、徐世荫,太常寺少卿掌河南道御史吴春枝,

浙江道御史黄锡衮,云南道御史郭贞一,通政司通政使马思理、陆怀玉,吏科都给事中陈燕翼,兵科右给事中 张利民,
太常寺少卿曹学佺,光禄寺卿林铭鼎,钦天监博士谢坚、黄汉白、吴太音,鸿胪寺序班杨廷瑞』。
  初五日, (第 14 页)
  十一(甲子),兵科戴英论陈洪范所请叙录从行员役,有何劳绩?滥予非宜;上是之。太常卿张元始请虔祀社稷。陆康稷改文选郎中,加沈廷扬参议。宫继阑、曹烨广东、江西副使。叶绍颙太仆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 张利民
、韩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襄、夏维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贞 (第 33 页)
  主事杨衍期,以追扈不及,去为僧;子诸生来机,亦为僧。故兵部侍郎叶廷秀、故南京吏部主事成勇,皆以汀州变故,去为僧。故桐城知县 张利民,
亦为僧。
  其先,赣州贼犯汀之古田镇,巡抚张肯堂使把总林深、郑雄、傅云麟以五百人援之。雄、深故健将 (第 521 页)
    十一月,再攻桐城,执守将廖应登并其从骑窦成,拥之至城下招降,不从;皆杀之。贼筑台掘隧,知县 张利民
随机应之,啮指血祭炮,杀献忠爱将李混江;得功 (第 63 页)
     熊明遇(李汝璨、颜垓) 易应昌(詹尔选、萧士伟、范康生)
     黄景昉(王观光、庄鳌献、余飏、林 衍培、
张利民、李跃龙、杨瑞凤、
      谢国瑄)

     王志道(张若化、弟若仲、子士楷、李瑞和) …… (第 773 页)
  林衍培字仲卿,莆田人。以贡生,知兴国县。兴为吉、赣门户,土寇阎总之乱,衍培练义勇自将之,屡挫贼锋;邑恃以无恐。寻以母老归养,屡徵不起。生平言笑不苟,终日危坐。年六十二,卒。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一六四0)进士,知桐城县。值献贼再 (第 786 页)
攻城,
利民集将士执所佩刀杀白鸡,以血洒地曰:『诸公有二心者,彼视』!又折矢誓 (第 786 页)
曰:
『利民今日藉诸公力坚守,有功不以上闻者,有如此矢』!将士感泣。贼百计攻之,不克;会黄得功来援,遂解去 (第 786 页)
  初三日,舟次水口驿。驿乃古田县地,为入省之噤喉。先时,驿递有坐驾大船,祗候水次;王却之不御。惟乘民间小舫仅载数人者,宫眷在焉;不设䌽缦及鼓吹。观者举手加额,以为俭素如此,吾民其有瘳乎!郑芝龙迎于舟次,即赐接见;传谕各官,俱候登驿朝参。及登驿,各官恭迎道左;至驿阶下,行四拜礼,王谦抑赐答两拜。传谕各官暂退,仍亲标二十员名进。在东者,南安伯臣郑芝龙、靖虏伯臣郑鸿逵、巡抚佥都御史臣张肯堂、闽广总督臣刘若金、巡按御史臣吴春枝、屯盐道臣罗万爵、福兵备道臣张夬、分巡道臣王芋,都司佥书臣陈绩、内臣王承恩;在西者,户部侍郎臣何楷、大理寺卿臣郑瑄、通政司左通政臣马思理、光禄寺少卿臣林铭鼎、尚宝司少卿臣郑昆贞、四川按察司按察使臣曹学佺、科臣陈燕翼、 张利民
、道臣郭贞一、黄锡衮。时郑瑄、马思理、曹学佺俱在籍,穿吉服。何楷等俱自南京来,穿素服待罪;监国宽仁, (第 67 页)
  福建福州府:陈肇曾、韩廷锡、陈燕翊、周之夔、陈元纶、曾异撰、陈世睿、董养河、邓寿、陈奎辉、周恂、 张利民
、董谦吉、许豸、卓震、齐庄、林昕、陈知章、林兆 (第 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