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續道藏
 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等奉敕撰贤见杂史

 类
桂萼舆图记叙二卷
 萼见奏议类 廖世昭
志略十六卷
 世昭福建怀安人正德进士官国子监博士
张天复皇舆考十二卷
 天复号内山山阴人嘉靖进士官至 (第 2b 页)
 (金齿陆行为里六/千六百四十四)
寰宇通志一百十九卷(景泰缺修年/陈循等)
明一统志九十卷(天顺五年四月吏部尚书李/贤学士彭时吕原等同修)

明寰宇记一卷
桂萼历代地理指掌四卷
又明舆地指掌图一卷(嘉靖六年十/二月进呈) 廖世昭
明一统志略十六卷(字 (第 2a 页)
师贤
怀安人正德丁丑/进士海州知州以病改国)
 (子监博士好/读书有文名)
蔡汝楠舆地略十一卷
吴龙郡县地 (第 2a 页)
  志 广西土官志(田汝/成)夷坚续志(薛汝/昂)

 三十二卷天下图志略 (廖世/昭)
 三十三卷杜阳杂编
 三十四卷自警编 订思编 纪妖编(俱王/充)书断杂
  编 疑孟编(司马/光) (第 40b 页)
 (贵临清州人/ 州副使)
吴仲鸿爪集八卷(字亚甫/武进人)
李鹤鸣双杉亭草十二卷(字九皋/义乌人)

王光济浣玉集二卷(字谦夫商州人山东运使为/大理寺评事时以议礼被杖)
又少洛集四卷
陈文沛世槐堂稿二卷(字维德/长乐人)
林希元次厓集(字思献/晋江人)
曹嘉漫山集(字仲礼/扶沟人)
曹弘方湖集(字毅之/江阴人)
袁汾淮泗西征诸集(字伯昭/任丘人) 廖世昭
越坡稿( (第 24a 页)
师贤/
怀安人) (第 24a 页)
  赋纪三卷
王志守赋藻(缺/)
俞王言辞赋标义十八卷
陈山毓赋略五十卷
又赋略外篇十五卷
施重光赋珍八卷
杨维桢丽则遗音四卷

陶振紫金山等三赋一卷
董璘明皇都赋一卷
桑悦两都赋二卷(门人徐/威注)
又古赋三卷
莫旦明一统赋补四卷(字景周吴江人成化乙酉举人/南京国子监学正别有鲈乡集) 廖世昭
明一统赋三卷
余光两京赋二卷(字晦之号古峰江宁县人嘉靖壬辰/进士官浙江道监察御史嘉靖缺)
 (年上赏 (第 2b 页)
朱之学不可强而同
乎孙复以下数君子亦卓为世表靡容轻议止斋不幸
以文章知名即其出处交游文定或有惭色闽中 廖世
撰一统志略序我莆人物只郑夹漈一人而不及艾
轩斯固非定论要之夹漈与艾轩伍不为非伦刘彦翀
刘致中并朱子及 (第 12a 页)
为穆陈
之徒而诋无极为老庄之说则知德知言两失之矣或
者谓其高明过于晦翁岂其然哉启范欣起曰然遂别
明日 廖君师贤
郭君徵卿曰亦有所别郑子哉予曰识
趣者学术偏正之本也学术者人材纯驳之本也人材 …… (第 2a 页)
之让则人未始不可为天道亦未始不可兴
也今无一焉而果心信志是以其去几于不能洁也蔡
君去同年陈君扬刘实夫 廖师贤
郭澄卿同游林贞孚
咸不能别而赠之言盖有意乎斯道也芬曰无宁使道 (第 3b 页)
  秋夜宿堠马驿寄舍弟涣
月骑停沙浦风林出驿楼青灯万里客玉露九霄秋失
路添星鬓还家滞驿舟未成春草梦徒有越乡愁
  廖世昭(一首/)
   世昭字师贤怀安人正德丁丑进士除知海州
   改国子博士卒于官有越坡稿
  定光塔登高
宝塔层 (第 42a 页)
   与梓溪舒国裳修撰

兄危言大计天下知之仆则以兄占世有隐忧焉不知
涕之既陨也履变孔多阅理弥熟今来所造诣所谓将
降大任焉者天意有在私望甚侈吴德翊先生去便勒
手状布区区宣公奏议奉为忠谠助风波如许邂逅未
涯南望曷任凄断
   与海州 廖师贤
冀都邂逅等萍水耳伏承抗章引疾独心异之别去四
易岁此怀耿耿常 (第 17a 页)
师贤
也近冬蔡希渊寄惠教函诗 (第 17a 页)
翰乃 师贤
于仆亦尔恳恳良极感叹伏谂嘉遁静脩旧
学谅加邃密仆病耗岩栖块然蒲团睡汉尔吴德翊先
生去便勒状区区德翊善 (第 17b 页)

廖世昭(字师贤怀安人正德丁丑进士除/知海州改国子博士有越坡槁)
郭波(字澄卿闽县人正德丁丑/进士户部主事有岩存槁)
陆釴(字举之鄞县人正德辛巳赐进士第二授编修出 (第 12a 页)
廖世昭(字 师贤
怀安人正德丁丑进士除/知海州改国子博士有越坡槁)
郭波(字澄卿闽县人正德丁丑/进士户部主事有岩存槁) (第 12a 页)
 居先既无先傅后倦之心兼以明体适用

 之学当是之时人材日盛国运日隆风俗
 日淳德业日厚未必不由 明师贤
传有以
 先之劳之也
二程先生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
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而刘绚李吁谢良佐
游酢张 (第 014a 页)
玑风尘子也且复顽懦无似吾师不弃遗循循然于
意言之外鼓舞激扬使玑得事知识得具僧仪得见
佛祖光明得近多多 明师贤
友得延残喘以至今日
世间之恩无逾天地父母吾师恩德岂可以天地父
母为喻哉盖覆帱生育固自罔极求其裂世网为 (第 0374b 页)
。嘉靖三十一年,知州钟岳改明伦堂于先师庙之后,此时科目寥落,议者犹欲复旧址。
书院 明嘉靖二年,知州 廖世昭
创建,以便士子肄业,废址在鼓楼之东。
社学 州城旧,有十二处。
赣榆县儒学 旧在县治东,元季兵燬。明
应轸文集》十四卷

  《陈琛文集》十二卷

  王渐逵《青萝集》十六卷

  《戴鱀文集》八卷   廖世
昭《明一统赋》三卷

  《许相卿全集》二十六卷

  陆釴《少石子集》十三卷

  邵经邦《弘艺录
  
六镇儒生。上北评使(李端夏)请涪溪书院并享书。(后因本道监司启闻。赐额。)[吴斗南等]
伏以惟我六镇。邈在遐荒。未得 明师贤
傅。士风颓惰。学以卤莽。蠢蠢无诚。虚老一生者多矣。顷在庚寅之冬。市南俞先生。谪居稳城。虽在困苦之中。 (第 423H 页)
  

答郑叔颙(象观○壬戌)
良辰美景。适会 明师贤
友偕临。兼足下一书。宛带清范。欣倒披读。不知世间甚事。更有胜于此者乎。继而屹轩丈与其族侄郁汝。后先而 (第 531H 页)
    严生慎无愧龄才弱冠。负笈而南。栖于白云洞书院。余方为洞主。与之交游。温雅颖秀真佳士也。劬书剧炙。谈理恢刃。待友以敬。接物以诚。余甚器之。与儿辈语曰宁虽山水之窟。亦僻乡也。斯人也。闻见博雅。操履端的。乃能如是拔俗。岂鱼游南北。得闻 明师贤
友之风者欤。遂以一律赠之。
诚明事业非高远。慎独工夫只在心。每向閒居如十目。何难暮夜郤兼金。冰壶自保 (第 39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