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庞时雍” 相关资源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署在镇东港口 安港巡检署在城东九十里
   大军仓在治安坊
   预备仓在绿水桥西北
   义储仓在儒林坊明 知县庞时雍

   镇西仓在西城外上河边今兑漕处 (第 4a 页)
  狠石在丹徒县甘露寺石似羊诸葛亮曾坐其上
  与吴大帝谋拒魏或云汉昭烈尝坐此石石亡已
  久寺僧辄取一石充数(附/) 明庞时雍
(汉诸葛孔/明与孙仲)
  (谋共议破曹瞒计曾㨿此石后人因名狠石唐罗/隐宋苏文忠俱有诗迄今时异世殊 (第 41b 页)
    者

  丁鼻塘在丹徒县西十八里北入大江明时为民
  隐占万历中县令 庞时雍
浚之以备旱涝民称其
  便今复半为田矣
  甘露港在丹徒县北固山下通大江宋转般仓在
  此史弥坚尝浚 (第 4a 页)
  旷鸣鸾字和声江西人知丹阳县以地方利病为
  念尝据堪舆家言丹阳运河至毗陵水直泻弗利
  遂建议开筑运河(丹阳县志/)
   庞时雍
字景和汶上人万历间知丹徒县果于有
  为(丹徒县志/)
  康邦济太康人镇江知府遇旱祷雨辄应时有虎 (第 69b 页)
 事诬以纳贿给事中陈嘉训(鄱阳/人)极论梦皋兆斗朋
 比为奸请听纯归以全大臣之体帝予纯致仕梦皋
 兆斗亦罢归(一贯请留察疏主事刘元珍 庞时雍
御/火朱吾弼等力争之谓二百年来计□)
 (疏无留者时南京察疏亦留中后迫众议始下谐刘/元珍字伯先无锡人 (第 10a 页)
庞时雍
汶上人朱吾弼字 卿)
 (高安/人)
秋九月京师地震
冬十月浚朱旺口(在砀山/县西)
 前年河决丰 (第 10a 页)
 康丕扬(陵县人/御史)杨槚(德州卫/人参议)叶敬愿(德州卫/人知县)潘榛(邹/县)
 (人知/府)张宗孔(滕县人/知府) 庞时雍(汶上人/主事)
檀芳邃(汶上人/主事)
 杨洵(济宁州/人参政)李本固(临清州/人知府)张三极(临清州/人教授)张敦 …… (第 64b 页)
 (士/)郭纶(茌平人/知县)邹迪(莘县人/通判)刘升(莘县/人)杨好智(莘县/人)
 曹凤(清平/人)吴义(清平/人)于𪔇(冠县/人)贾显(冠县/人) 时雍(临/清)
 (州/人)
曹新(临清州/人知州)胡善(临清州/人知州)高安(馆陶/人)张智(馆陶/人)
 恺(恩县/人)霍 …… (第 96b 页)
 侯尚文(掖县/人)刘绅(掖县人丁/未进士)官贤(平度州人/庚戌进士)刘永昌
 (平度州/人长史) 时雍(平度州/人知县)
彭瓒(胶州人丁/未进士)蓝章(即墨人/甲辰进)
 (士/)宗琮(即墨人/知县)梁木(新泰人/知州)崔 …… (第 116b 页)
 (滋阳人庚/戌进士)范伸(滋阳人丁/未进士)崔文林(曲阜/人)高瀚(宁阳人/长史)
 董锦(滕县/人)王嗣宗(峄县/人) 时雍(单县人/知县)
李鉴(济宁州/人丁未)
 (进/士)张尧龙(济宁州/人知县)张云凤(济宁州/人知县)温玺(堂邑/人) …… (第 120a 页)
 刘一桂(泰安/州人)张浚(泰安/州人)崔近思(滨州人庚/戌进士)张宗善(滨/州)

 (人长/史)齐汝滨(滨州人/通判)齐完(滨州人/知州)孙绶(滨州/人) 时雍
 (沾化人/长史)
冯汝璧(曹州/人)赵惟勤(曹州/人)杨万祺(曹州/人)路可
 由(曹县人辛/丑进士)庞理(嘉祥/人) …… (第 144b 页)
 节(新城人壬/辰进士)任彦蘖(滋阳人己/丑进士)冷梦魁(胶州人/知县)王象
 恒(新城人乙/未进士)王联芳(寿光/人) 庞时雍(汶上人壬/辰进士)
邱云肇
 (诸城人戊/戌进士)李铠(邹县/人)孙善继(莱州府人/己丑进士)张九有(陵县/人知) (第 169a 页)
 (致仕归足/不入城市)
 张 采(字还白滕县人万历辛卯解元刑部员外/郎中天启中忤魏忠贤归所著有四书翼)
  庞时雍(汶上人万历壬辰进士知丹徒县升兵部主/事改户部沈一贯柄国抗疏直攻其欺罔十)
 (罪误国十罪且曰一贯之富贵日崇陛下之社稷日/坏又曰正孔子之所谓鄙夫孟子之所谓民贼也疏)
 (入帝怒拟贬三秩调极边以李楠/周家栋等申救帝益怒遂夺职)
 毕自严(字景曾淄川人万历壬辰进士授松江推官/年少有能名升刑部主事历任至布政使所)
 (在咸有政绩 (第 76b 页)
顾清议复请缓此狱䘚磔皦生光以
塞正域与辅臣沈鲤淂免已给事中钱梦皋例外补一贯
时旨留之廷臣刘元珍朱吾弼 庞时雍
后先论一贯权奸
误国咸被谪御史林秉汉直指楚假王亦坐谪盖一贯颇
徇其党云自是贺灿然陈加训等复疏反一贯引 (第 184a 页)
京吏科给事中陈良训御史萧如松朱吾
弼各论王基钱梦皋钟兆斗必不可留沈一贯结近侍
阳施阴设秋七月兵部主事 庞时雍
直攻沈一贯欺罔 …… (第 10a 页)
误国于是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致仕钱梦
皋钟兆斗各避疾京察始得奏寻谪贺灿然 庞时雍

朱吾弼俸拾遗南京户部尚书王基免时有布衣在一
贯坐梦皋戏之曰昔之山人山中之人今之山人山外
之人布衣 (第 10b 页)
 (给事中陈嘉训极论梦皋兆斗朋比为奸请听纯归/以全大臣之体帝予纯致仕梦皋兆斗亦罢归是时)
 (京察章疏一贯请留中主事刘元珍 庞时雍
御史朱/吾弼等力争之谓二百年来计典疏无留者时南京)
 (察疏亦留中后/迫众议始下)质实(杨时乔字宜迁 (第 16a 页)
上饶人钟兆斗/海盐人陈嘉训鄱阳人刘元珍)
 (字伯先无锡人 庞时雍
汶上/人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
秋七月泰州天有声如潮
 (泰州天鸣有声如潮而怒起自南方转东而下数日/不 (第 16a 页)
复顷闻锡爵有疏请录遗佚谓宜如其
所请召还诸臣然后敦趣就道不然恐锡爵无复出理
也至论劾一贯诸臣如刘元珍 庞时雍
陈嘉训朱吾弼
亦亟宜召复以为尽忠发奸者之劝至于他臣以触忤
被中伤异同致罢去者请皆以次拂拭用之说者谓皇 (第 17a 页)
奏神宗玩之不己意
不忤也一贯及其党经营百端谓不廷杖元珍议不可
息适雷震郊坛竿木上惧反杖旨继而兵部主事 庞时

直攻一贯欺罔误国有旨元珍与 (第 10b 页)
时雍
皆削籍而一
时被察得留者亦免官其明年南京吏科给事中陈良
训御史孙居相极论一贯奸贪遂罢相而元珍摘奸之 (第 11a 页)
诸侯尔及疏上久持不下给事中钱
梦皋以妖言诬大臣罪当外补中旨留之乔乃请罢不许于是郎中刘元
珍御史朱吾弼 主事庞时雍
后先论一贯权奸误国有旨元珍等俱谪外
广东巡按御史直指楚藩假王亦坐谪时有吴中布衣在一贯坐梦皋戏之
云昔 (第 10b 页)
近儒之门户也然则世之讲学者以君为质的
焉其可矣君感端洁公之知遇晚年走数千里
渍酒墓下其在长安故丹徒令 庞君时雍
抗疏
忤权要交知缩头莫敢问君独送之国门执手 (第 16a 页)
希范兵部 庞时雍
刑部孙继有参政姜士昌也论京察
而谪者礼部员外徐泰成主事贾岩于孔兼顾允成张
纳陛国子助教薛敷教也争山陵 (第 36a 页)
廷机驱除正人汪若霖姜
士昌宋焘等即贤如邹元标顾宪成赵南星高攀龙钱
一本方孔昭逯中立薛敷教于玉立刘元珍 庞时雍
(第 25b 页)
林居耆硕,若沈鲤、吕坤、郭正域、丘度、蔡悉、顾宪成、赵南星、邹元标、冯从吾、千玉立、高攀龙、刘元珍、 庞时雍
、姜士昌、范涞、欧阳东凤辈。推引不遗馀力。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又请起故御史钱一本等十三人, ……谓祖宗朝亦常留被察科道,何今日揣疑君父,诬诋辅臣。因责诸臣朋比,令时乔策励供职,而尽斥灿然及刘元珍、 庞时雍
辈。时乔叹曰:主察者逐,争察者亦窜矣,尚可腼颜与此乎。九疏引疾,竟不得请。时中外缺官多不补,而群臣省
     陈泰来
  薛敷教      安希范
  谭一召      孙继有
  刘元珍       庞时雍
  汤显祖
官常典第六百九十七卷
谏诤部名臣列传二十六
明六
艾穆
按《明外史本传》:穆,字和父,平 ……,并除继有名,遣官逮希范、一召,夺继美俸一年。锡爵力救,诏免逮。诸人遂废于家。继有终知府。
刘元珍  庞时雍
按《明外史本传》:元珍,字伯先,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南京礼部主事,进郎中,亲老归养。起南京 ……边方。一贯佯救,给事、御史侯庆远、叶永盛等亦争之,不从。时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论察典。而 主事庞时雍
则直攻一贯欺罔者十,误国者十,且曰:一贯之富贵日崇,陛下之社稷日坏。问国之乱萌,朝之疵政,则曰上为政 ……抚议,遂寝。未几,元珍卒官。初,元珍罢归,以讲学为事。又与钱一本为同善会表节义,恤鳏寡,行义重于时。 时雍,
汶上人。万历二十年进士。知丹徒县,历户、兵二部主事。既除名,未及起用而卒。
汤显祖
按《明外史本传》
疏请录遗佚。谓宜如其所请,召还诸臣,然后敢趣就道,不然,恐锡爵无复出理也。至论劾一贯诸臣,如刘元珍、 庞时雍
、陈嘉训、朱吾弼,亦亟宜召复,以为尽忠发奸者之劝。至于他臣,以触忤被中伤异同致罢去者,请皆以次拂拭用
口三山志序        顾清
  三山志序          屠隆
  狠石亭记          庞时雍
 北固山部艺文二〈诗词〉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    宋谢灵运
  幸京口登北顾       梁武帝 ……不朽,而余得以职事,厕名其间,则厚幸矣。山灵有知。又宁不愉快。此举也耶。
狠石亭记          庞时雍
汉诸葛孔明,与孙仲谋共议破曹瞒计,曾据此石。后人因名狠石。唐罗隐、宋苏文忠俱有诗。迄今时异势殊,物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