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詩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醫家類
類書類
術數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兰耳(又韵补陵延切音连宋玉招魂川谷径复流潺湲光风转蕙氾崇兰经堂入奥尘朱筵)蘮(唐韵集韵𡘋居例切)
(音罽玉篇蘮蒘似芹尔雅释草蘮蒘窃衣详蒘字注王逸九思蘮蒘兮青葱)又集韵类篇𡘋其例切音偈义同 增
(唐韵与职切音弋藕翘也)集韵或省作䔬 (唐韵同萮详蘛字注)𦾱(唐韵同𦾱)藻(唐韵)
(同藻)(唐韵臼许切音巨荬草名)或作□ (说文菎本字或作)荩(集韵同荩)(集韵)
(与䕍同详䕍字注)(篇海音义与雚同见博雅)(直音音糜义与蘪同)(直音古侯切音钩草名)
荡(直音音义与荡同)(篇海鱼矢切音拟草盛貌)(字汇补如劣切音爇草名 一云同 蕳)
(字汇补古藉字见汉元贺碑注详十五画)(字汇补同䕩后汉长沙王煮草为汉制从小说文从火见前䕩字注) (第 122b 页)
(音罽玉篇蘮蒘似芹尔雅释草蘮蒘窃衣详蒘字注王逸九思蘮蒘兮青葱)又集韵类篇𡘋其例切音偈义同 增
(唐韵与职切音弋藕翘也)集韵或省作䔬 (唐韵同萮详蘛字注)𦾱(唐韵同𦾱)藻(唐韵)
(同藻)(唐韵臼许切音巨荬草名)或作□ (说文菎本字或作)荩(集韵同荩)(集韵)
(与䕍同详䕍字注)(篇海音义与雚同见博雅)(直音音糜义与蘪同)(直音古侯切音钩草名)
荡(直音音义与荡同)(篇海鱼矢切音拟草盛貌)(字汇补如劣切音爇草名 一云同 蕳)
(字汇补古藉字见汉元贺碑注详十五画)(字汇补同䕩后汉长沙王煮草为汉制从小说文从火见前䕩字注) (第 122b 页)
音蛮义同 貙(唐韵敕俱切集韵韵会椿俱切𡘋音踰尔雅释)
(兽貙獌似狸注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狸字林似狸而 大一云 似虎而五爪前汉武帝纪膢五日注苏林曰膢祭名也貙虎属)
(常以立秋日祭兽王者亦以此日出猎还以祭宗庙故有貙 …… (第 35a 页)
集韵鲁果切𡘋音裸袒也同嬴羸玉篇赤体也亦作裸史记陈丞相世家裸而佐刺船)
(集韵与軇同)矮(篇海与矫同 一云 坐倚貌)躸(广韵集韵𡘋居宜切音羁玉篇身单貌类篇身也)又集韵丘
(奇切音欹只也)增躹(集韵居六切音 (第 114b 页)
(兽貙獌似狸注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狸字林似狸而 大一云 似虎而五爪前汉武帝纪膢五日注苏林曰膢祭名也貙虎属)
(常以立秋日祭兽王者亦以此日出猎还以祭宗庙故有貙 …… (第 35a 页)
集韵鲁果切𡘋音裸袒也同嬴羸玉篇赤体也亦作裸史记陈丞相世家裸而佐刺船)
(集韵与軇同)矮(篇海与矫同 一云 坐倚貌)躸(广韵集韵𡘋居宜切音羁玉篇身单貌类篇身也)又集韵丘
(奇切音欹只也)增躹(集韵居六切音 (第 114b 页)
狼
尔雅云狼牡獾牝狼其子獥绝有力迅○陆疏云其鸣
能小能大善为小儿啼声以诱人去数十步其猛健者
虽善用兵者不能免也其膏可煎和皮可为裘故礼记
狼臅膏又曰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是也○毛诗草虫
经云老狼项下有袋求食满腹向前行乃触之退后又
自踏践上疐其尾进退有患故诗以况跋前疐后○酉
阳杂俎云狼大如狗苍色作声诸窍皆沸䏶中筋大如
鸭卵有犯盗者薰之当令手挛缩或言狼筋如织络狼
烟直上烽火用之○瑞应图曰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
见 一云王 者进退动准法度则见○埤雅云里语狼卜
食将远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狼骈胁肠直其粪烟
直为是故也○雅翼云狼 (第 4b 页)
尔雅云狼牡獾牝狼其子獥绝有力迅○陆疏云其鸣
能小能大善为小儿啼声以诱人去数十步其猛健者
虽善用兵者不能免也其膏可煎和皮可为裘故礼记
狼臅膏又曰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是也○毛诗草虫
经云老狼项下有袋求食满腹向前行乃触之退后又
自踏践上疐其尾进退有患故诗以况跋前疐后○酉
阳杂俎云狼大如狗苍色作声诸窍皆沸䏶中筋大如
鸭卵有犯盗者薰之当令手挛缩或言狼筋如织络狼
烟直上烽火用之○瑞应图曰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
见 一云王 者进退动准法度则见○埤雅云里语狼卜
食将远逐食必先倒立以卜所向狼骈胁肠直其粪烟
直为是故也○雅翼云狼 (第 4b 页)
胁肠直其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虽风吹之不斜主物论狼鸣凡器物皆应之内则食狼
去肠瑞应图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见 一云王 者进退
动准法度则见埤雅俚语狼卜食将远逐食必先倒立
以卜所向今猎师遇狼辄喜盖狼之所在兽之所在也 (第 6b 页)
虽风吹之不斜主物论狼鸣凡器物皆应之内则食狼
去肠瑞应图白狼王者仁德明哲则见 一云王 者进退
动准法度则见埤雅俚语狼卜食将远逐食必先倒立
以卜所向今猎师遇狼辄喜盖狼之所在兽之所在也 (第 6b 页)
右三(郑作丁文/薛作丙文)
□(籀文/帅)□(彼/)銮车□(音忽/疾也)㩽(同/策)真(读作/填)如秀(绣/)弓孔硕
彤矢□□(同/镞)四马其写六辔骜骜□(徒/)□(郑作/驭)孔庶□
(薛作廓/郑作□)骑□(古文/宣)博(一作搏搏/无骑字)□(通作/輶)车载□(古文/道)如
□如章(徒从整布/如文章然)原(古原/字)湿(通作/隰)阴阳□□(同/趣)六马射
之□□(籀文族一作/□□今作徐)又(有/)貙如虎兽鹿如□(同/兕)台(读作/怡)
尔多贤陈(同阵 一/云同 徇)禽奉雉𨖍兔(薛作/鹿)允异 (第 76b 页)
□(籀文/帅)□(彼/)銮车□(音忽/疾也)㩽(同/策)真(读作/填)如秀(绣/)弓孔硕
彤矢□□(同/镞)四马其写六辔骜骜□(徒/)□(郑作/驭)孔庶□
(薛作廓/郑作□)骑□(古文/宣)博(一作搏搏/无骑字)□(通作/輶)车载□(古文/道)如
□如章(徒从整布/如文章然)原(古原/字)湿(通作/隰)阴阳□□(同/趣)六马射
之□□(籀文族一作/□□今作徐)又(有/)貙如虎兽鹿如□(同/兕)台(读作/怡)
尔多贤陈(同阵 一/云同 徇)禽奉雉𨖍兔(薛作/鹿)允异 (第 76b 页)
千万秘之非至诚好事者不可妄傅
丁香饼子丸(出幼幼/新书) 治小儿吐泻后生风慢脾者及
久泻亦治胃虚
丁香(五十/粒) 藿香叶(一/分) 木香 韶粉 大附子
(炮各一棋子 大/一云 各二钱)
右为末搅匀生姜自然汁作饼子用粗灯盏内水煮
软化开服或要急用作饼子入枣子一枚煎 (第 12a 页)
丁香饼子丸(出幼幼/新书) 治小儿吐泻后生风慢脾者及
久泻亦治胃虚
丁香(五十/粒) 藿香叶(一/分) 木香 韶粉 大附子
(炮各一棋子 大/一云 各二钱)
右为末搅匀生姜自然汁作饼子用粗灯盏内水煮
软化开服或要急用作饼子入枣子一枚煎 (第 12a 页)
者哉亦去其)
(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丨丨而退真蜀梼杌/衍受道箓于苑中以杜光廷为传真丨丨崇 馆 大学)
(士一云
笈七签老君降真于丨丨仙公接文于天台夜/明 统志丨丨泉在夔州府云阳县西二里 方干)
(听步虚诗寂寂 (第 24b 页)
(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丨丨而退真蜀梼杌/衍受道箓于苑中以杜光廷为传真丨丨崇 馆 大学)
(士一云
(听步虚诗寂寂 (第 24b 页)
儿子或术士或仕宦又为隐逸之士于祟丈人身命
于疾阴阳不调心腹虚于五榖盐粟于兽兔之类味
可食物色光彩数六
勾陈
论勾陈在天为大将军 (一云 左/将军)雷部中作唤云神位居
前四家戊辰土旺四季凶将也 勾陈乃宫中杀气
职任将军得地则上令兵威失 …… (第 43a 页)
改革
勾陈主战斗丑为明堂封功决罪又丑为斧钺勾陈临
之为受钺主被凌辱子为暗室故曰沉戟主有阴害
又云丑曰入化主口舌子曰临官主讼牵事变 一云
主财帛又说丑未皆主酒食田宅在寅受克囚杖危
身宜上书进策已为金生火盛金投火为铸印勾陈
临之为捧印以 …… (第 45a 页)
寅主徵召又主子孙欢庆卯又名戏水才货重重一
说龙乘寅卯多是求亲龙乘寅卯加申酉折足斗讼
之象未为木墓辰为水墓故曰无鳞掩目在午 一云
无毛损才忧官府若妻有孕动摇即无虞亥子俱主
舟车财帛之喜亥又主婚姻一说子乘龙合女占必
受皇恩又曰子 …… (第 48a 页)
子为房室故主阴人灾又云溺水主小人蹇塞戌为
奴婢本家故主之在戌辰丑未俱名处机主小事成
合丑为贵人故曰侍侧未为酒食以戌刑未故主诓
赚得财 一云 主宿疾加寅一名犯牢主公私口舌加
(第 51a 页)
一云 投绝若发用主血痢之疾午为文明故识字 …… (第 51a 页)
损失牛羊登山在寅掌生杀之柄落阱在戌脱桎梏
之殃衔牒在申立可待其有喜咥人在辰终不见其
为祥
金到水沈溺故望信不至 一云 在亥主有孕妇己午
火尅金主反祸为福一云虎乘魁罡加己午主孝服
或干孝人事(阙/)伏穴难动酉当路俱老 (第 54a 页)
幼疾病丑未
为田野故损牛羊又云丑日直视有求望 一云 防害
未亦名登山主进用有权滞中得速虎登山主生财
人口有 (第 54a 页)
一云 蛇虎临寅梁折屋坏落阱亦主反祸 …… (第 54a 页)
血忧惊于五榖麦麻于兽猿猴虎之属又为金铜铁
之器变异为剑伤形色白数七
太常
论太常在天为太常卿 一云 少府雷部中养物之雨淑
气之风位居后四家己未土旺四季各十八日吉将
也 太常己未燥土为四时之喜神和八 …… (第 55a 页)
文华耳目毛发之类味可食形圆色黄数八
玄武
论玄武在天为后军 一云 又将军雷部中为苦雨神位
居后三家癸亥水旺冬三月凶将也 玄武纯阴之
水倚乾辅坎阴极之位北方至阴之邪 …… (第 57b 页)
食之地截路在午拔剑在酉怀恶反伤折足在申遭
囚在戌失势可得
子曰过海出入进退丑曰立云贼失物欺诈干求在
寅一说和谐之地不为灾在辰主官事 一云 魁罡乘
武奴婢逃亡在已 (第 59b 页)
一云 跣足进身之象有人举荐未
曰朝天宜于贵亥主损官在午酉贼不宜攻 (第 59b 页)
一云 午
为失剑不为害又曰玄武午未兮转职申主贼现形
又横剑主害人一说武乘玄子申加卯酉绝伤 …… (第 59b 页)
失常人家破户门淫相生健旺伤财畜互克衰绝丧
系迍病者患腰兼胀满祟殃河伯溺潭神
类于人盗贼邪视小人于祟河伯水神 一云 厕鬼于病
心腹胀满 (第 60a 页)
一云 患腰于五榖为豆于兽㺄猪之属又
为虫于水中连鳞甲文章之物变异为内虚女子之
物色黑数四
太阴 …… (第 60a 页)
偏宜君子之贞
凡太阴所为虽福亦是蔽匿之事子为房阴为妾故
垂帘相侮丑尊贵之宅阴加故尊卑相蒙占婚当主
贵人为事 一云 主僧愿戍天空之宅小人之象故防
谮辰主乖争又为狱故有讼 (第 62a 页)
一云 戌曰绣衣主婚辰
曰理冠求就又云堕胎损妇跌足财动寅脱巾文书 …… (第 62a 页)
酉为正位故闭户未为夏未迎秋金将至故看书卯
为门太阴出之主正直申为临官故为执政四者皆
君子则吉小人凶也 一云 酉主奴婢疾病出入防忧
未主传书欺诈破失又婚事
诗后二太阴内史丞阴私蔽匿事相仍君子罪名将出 …… (第 62b 页)
为水胎故伏枕主孕病戍为狱水受克故褰衣主失
物讼事水淫于已故裸体奸淫之羞辰为牢狱故毁
妆主遗失衣物官讼又云魁罡作后家藏恶疾阴人
一云 在辰婚产寅为毛发水生木故理 (第 65a 页)
一云 文书 (第 65a 页)
不决申为容水生之地故修容 一云 奸私寅亥合而
丑近之故偷窥主阴私 (第 65b 页)
一云 主婚礼又云后乘丑加
支为用夜梦鬼交未为衣服水受克故沭浴主妇人
忧又云阴后在小吉主妇人婚 (第 65b 页)
一云 男进田宅
诗后一天后䌽女嫔惟须禁锢莫因循君子迁官会宾
客小人陈仪议婚姻旺相维持妻妾产休囚伤害暗
(第 65b 页)
于疾阴阳不调心腹虚于五榖盐粟于兽兔之类味
可食物色光彩数六
勾陈
论勾陈在天为大将军 (一云 左/将军)雷部中作唤云神位居
前四家戊辰土旺四季凶将也 勾陈乃宫中杀气
职任将军得地则上令兵威失 …… (第 43a 页)
改革
勾陈主战斗丑为明堂封功决罪又丑为斧钺勾陈临
之为受钺主被凌辱子为暗室故曰沉戟主有阴害
又云丑曰入化主口舌子曰临官主讼牵事变 一云
主财帛又说丑未皆主酒食田宅在寅受克囚杖危
身宜上书进策已为金生火盛金投火为铸印勾陈
临之为捧印以 …… (第 45a 页)
寅主徵召又主子孙欢庆卯又名戏水才货重重一
说龙乘寅卯多是求亲龙乘寅卯加申酉折足斗讼
之象未为木墓辰为水墓故曰无鳞掩目在午 一云
无毛损才忧官府若妻有孕动摇即无虞亥子俱主
舟车财帛之喜亥又主婚姻一说子乘龙合女占必
受皇恩又曰子 …… (第 48a 页)
子为房室故主阴人灾又云溺水主小人蹇塞戌为
奴婢本家故主之在戌辰丑未俱名处机主小事成
合丑为贵人故曰侍侧未为酒食以戌刑未故主诓
赚得财 一云 主宿疾加寅一名犯牢主公私口舌加
(第 51a 页)
一云 投绝若发用主血痢之疾午为文明故识字 …… (第 51a 页)
损失牛羊登山在寅掌生杀之柄落阱在戌脱桎梏
之殃衔牒在申立可待其有喜咥人在辰终不见其
为祥
金到水沈溺故望信不至 一云 在亥主有孕妇己午
火尅金主反祸为福一云虎乘魁罡加己午主孝服
或干孝人事(阙/)伏穴难动酉当路俱老 (第 54a 页)
幼疾病丑未
为田野故损牛羊又云丑日直视有求望 一云 防害
未亦名登山主进用有权滞中得速虎登山主生财
人口有 (第 54a 页)
一云 蛇虎临寅梁折屋坏落阱亦主反祸 …… (第 54a 页)
血忧惊于五榖麦麻于兽猿猴虎之属又为金铜铁
之器变异为剑伤形色白数七
太常
论太常在天为太常卿 一云 少府雷部中养物之雨淑
气之风位居后四家己未土旺四季各十八日吉将
也 太常己未燥土为四时之喜神和八 …… (第 55a 页)
文华耳目毛发之类味可食形圆色黄数八
玄武
论玄武在天为后军 一云 又将军雷部中为苦雨神位
居后三家癸亥水旺冬三月凶将也 玄武纯阴之
水倚乾辅坎阴极之位北方至阴之邪 …… (第 57b 页)
食之地截路在午拔剑在酉怀恶反伤折足在申遭
囚在戌失势可得
子曰过海出入进退丑曰立云贼失物欺诈干求在
寅一说和谐之地不为灾在辰主官事 一云 魁罡乘
武奴婢逃亡在已 (第 59b 页)
一云 跣足进身之象有人举荐未
曰朝天宜于贵亥主损官在午酉贼不宜攻 (第 59b 页)
一云 午
为失剑不为害又曰玄武午未兮转职申主贼现形
又横剑主害人一说武乘玄子申加卯酉绝伤 …… (第 59b 页)
失常人家破户门淫相生健旺伤财畜互克衰绝丧
系迍病者患腰兼胀满祟殃河伯溺潭神
类于人盗贼邪视小人于祟河伯水神 一云 厕鬼于病
心腹胀满 (第 60a 页)
一云 患腰于五榖为豆于兽㺄猪之属又
为虫于水中连鳞甲文章之物变异为内虚女子之
物色黑数四
太阴 …… (第 60a 页)
偏宜君子之贞
凡太阴所为虽福亦是蔽匿之事子为房阴为妾故
垂帘相侮丑尊贵之宅阴加故尊卑相蒙占婚当主
贵人为事 一云 主僧愿戍天空之宅小人之象故防
谮辰主乖争又为狱故有讼 (第 62a 页)
一云 戌曰绣衣主婚辰
曰理冠求就又云堕胎损妇跌足财动寅脱巾文书 …… (第 62a 页)
酉为正位故闭户未为夏未迎秋金将至故看书卯
为门太阴出之主正直申为临官故为执政四者皆
君子则吉小人凶也 一云 酉主奴婢疾病出入防忧
未主传书欺诈破失又婚事
诗后二太阴内史丞阴私蔽匿事相仍君子罪名将出 …… (第 62b 页)
为水胎故伏枕主孕病戍为狱水受克故褰衣主失
物讼事水淫于已故裸体奸淫之羞辰为牢狱故毁
妆主遗失衣物官讼又云魁罡作后家藏恶疾阴人
一云 在辰婚产寅为毛发水生木故理 (第 65a 页)
一云 文书 (第 65a 页)
不决申为容水生之地故修容 一云 奸私寅亥合而
丑近之故偷窥主阴私 (第 65b 页)
一云 主婚礼又云后乘丑加
支为用夜梦鬼交未为衣服水受克故沭浴主妇人
忧又云阴后在小吉主妇人婚 (第 65b 页)
一云 男进田宅
诗后一天后䌽女嫔惟须禁锢莫因循君子迁官会宾
客小人陈仪议婚姻旺相维持妻妾产休囚伤害暗
(第 65b 页)
子晋或云名晋或云谥晋或云字子乔或云字开山
后汉列传云王乔为叶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一云
王 子乔即史记封禅传王伯侨
涓子名蜀梁一作浊梁甘子名需一作孺
鬼谷子者苏秦张仪诡称其师以骇俗也或云姓王名 (第 22a 页)
后汉列传云王乔为叶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一云
王 子乔即史记封禅传王伯侨
涓子名蜀梁一作浊梁甘子名需一作孺
鬼谷子者苏秦张仪诡称其师以骇俗也或云姓王名 (第 22a 页)
(之诗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若元人之诗非不绮艳非不清新而乏老)
(成宋人诗则强作老成态度而绮艳清新槩未之有/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
杨王 (一云/王 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
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此表章杨王四子也四公之文/当时杰出今乃轻 (第 9a 页)
(成宋人诗则强作老成态度而绮艳清新槩未之有/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
杨王 (一云/王 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
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此表章杨王四子也四公之文/当时杰出今乃轻 (第 9a 页)
被为安昼谋反计遂族诛二被如
八公言矣汉史秘之不欲言神仙之事恐后
世人主常废弃万机以求不死故言安自杀 一云王同 八公升天乃弃置药鼎鸡犬舐之
并得轻举鸡鸣云中犬吠天 (第 016a 页)
一云 安得鸿 (第 016a 页)
八公言矣汉史秘之不欲言神仙之事恐后
世人主常废弃万机以求不死故言安自杀 一云王同 八公升天乃弃置药鼎鸡犬舐之
并得轻举鸡鸣云中犬吠天 (第 016a 页)
一云 安得鸿 (第 016a 页)
天衣子清禅师 祥符念常禅师
净慈会禅师 南禅觉岸禅师
东林东旸德辉禅师(此后无传)
虎丘雪窗普明禅师 平川济禅师
别峰 一云大同 禅师
径山云峰高禅师法嗣
东林古智哲禅师 中竺一溪自如禅师
径山本源善达禅师 天童怪石奇禅师
(第 0388a 页)
净慈会禅师 南禅觉岸禅师
东林东旸德辉禅师(此后无传)
虎丘雪窗普明禅师 平川济禅师
别峰 一云大同 禅师
径山云峰高禅师法嗣
东林古智哲禅师 中竺一溪自如禅师
径山本源善达禅师 天童怪石奇禅师
(第 0388a 页)
性种等随应」
#+END_VERSE
总摄诸境。有其三类。一者性境诸真法体。名为性
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此真实法不定随心三
性不定。如实五尘唯无说性。不随能缘五识通三
性故。亦不随心同于一系。如第八识。是一界系。所
缘种子。通三界系。身在下界起二通时。缘天眼耳。
身在上地。眼耳二识。见欲界境。二禅巳上眼耳识
缘自他境。识即禅系。境自地系(疏出二解。 一云同 此。 (第 0031c 页)
一云 初禅三识
取上色等。不异界故。同初禅系)。如是等类。亦不随心一种所生。由
见相种各别体故(解云。五聚 …… (第 0031c 页)
第二微破。初同遮破。后异执宗。真如虽共所
有。非作受故。非例应知。言更相遍故体应相杂者。
传说有二。 一云 量破。 (第 0033b 页)
一云 难破。难破者。如基疏云。
以更相遍。难成一物。未必须量。乃至广说。外若救
云。且如同处不相离色。许多 …… (第 0033b 页)
相者。枢要二说。
一影像相。二所执相。虽无实体。当情现故。细故难
断。望见断故。末那俱执。相传有二。 一云。 一地赖耶。
随能感业。有九品故。能缘末那。有九品八十一品。
然此第十无粗细者。依障力说一道断故。 (第 0034b 页)
一云。 一
地一品。言无粗细。以一类法无别品故。业但令胜
劣。不令粗细故。难一道断。由多方便。故言数数。非 (第 0034b 页)
数数断。意识我见。西方五释。 一云。 总缘别缘。行相
细故。虽有九品。金刚顿断。二云。总缘同前。别缘地
地第九道断。行微细故。三云。总缘同 …… (第 0034b 页)
。味造水
为舌。触造风为皮)。五作业根(金七十云。舌手足人根大遗。涅槃经云。手脚口男女)。心
平等根 (一云 识心。金七十云。能分别为心故。 (第 0035b 页)
一云 内心以净妙色。能缘虑故。有说地造心。有
说五大皆能)。我思胜境。三德即变。我乃受用。为境所缚。
后厌 …… (第 0035b 页)
。故得为因。彼宗永无现量
得假。不同佛法定亦缘假。既他比故。无不定失。测
师因论长短等色。西方两释。 一云。 实法处摄。非眼
识境。 (第 0035c 页)
一云。 如说色处眼识所缘(然取理实如本母释)。又问。依
色立长等色处。依声立名。亦应声处。答。十二处中。
长 …… (第 0035c 页)
。六唯有故)。
和合句者。有一常法。能令实等相属不离。言多实
有性。现量所得者。虽有多释。且取二义。 一云。 虽六
皆实。实句之中。军林假故。唯初五句。现量得故。通
言多也。 (第 0036b 页)
一云。 多言唯属现量。唯和合一比量得故
(十句之中[山/贯]德业同及俱分句。是现量得。异和合有能无能无说。非 …… (第 0036b 页)
真我。法非法行等众缘生故。前解。境必有多。方能
生智。后解。境可唯一。藉多缘生。名假合生(同测二释。 一云
假合所缘。 (第 0038a 页)
一云 假合生缘。彼无许取)。證云。初义。但从正缘。名有等智。
不从兼缘。故无过失(寂师设难。然不解论意。妄 …… (第 0038a 页)
缘)。然第二月。依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有二解。一
云。唯意识得(依此如前于五伹喻非缘缘义。非设所缘)。 一云。 眼识亦缘。
伹执实等方是意识(依此双喻。设所缘非缘。基测并云。护法如初。如对法记)。】
「非诸极( …… (第 0040c 页)
。以得此边不得彼
故。既非实一。有应施设极微之理。故假想而非颠
倒摄(因此大小。基师广述。西方二释。 一云。 眼识亦缘形。假缘处自相。故为现量。 (第 0041a 页)
一云 不缘。如对
法记。故今不叙)。犹有方分者。基云。方即分也。若论细分。有 …… (第 0041a 页)
体新倍生(测云。彼宗二释。 一云 如前。 (第 0042b 页)
一云。 唯用增长说未曾得。自许用增为胜)。若月
藏义。基云。体虽不增而功能倍(测师亦同)。若护法义。二
师传 …… (第 0042b 页)
增而体不增。既无能熏。种不起故。
测云。通依新旧二种。势力等故。共作因缘生果故。
然护法宗分成两释。 一云。 求戒方便思种有三。一
新熏种。二法尔种。三由熏力。于法尔上传生种子。
第三羯磨更生二种。新熏传生。依 (第 0042b 页)
上五种。假立七
支。至第二念。更生二种。新熏传生。于上七种。假立
无表。如是增长名未曾得。 一云。 由熏习力。于法尔
种令用增长。第三羯磨唯有二种。谓依新旧假立
七支。至第二念。前二种中。有胜止用。更 …… (第 0042b 页)
如定道戒
依一现思。由愿第三羯磨之时。起染或无心皆得
律仪(前巳熏种。后缘具故)。一思所熏亦有两释。 一云。 一体一
能熏故。如义法执一体随用。断有前后。此亦一种
假立七支 (第 0042b 页)
一云。 七体随用熏故。且如眼识缘青等
时。一熏多种。理亦应成。犹如双观正后二智。于一
慧体熏成二种。观云。后 …… (第 0042b 页)
。及诸色法恒续言简第六意识。异熟
言简第七识等(必具四义。如第三卷)。言依亲生此识种者。测
述二义。 一云。 通依心心所。名言种立故相应。若唯
依心。应意处摄。然如唯识。总言心种。亦无六种命
根之失。如一同分。 (第 0045a 页)
依多法故。瑜伽自体。扬。六处。说
命所持非立命处。 一云。 唯依识种而非意处。意命
二根义用别故。基存后言。但依本识自体分种。简
相应法。彼法处故。如显扬云。六 …… (第 0045a 页)
。理无违故)。證云。既
云能发无想定思。能感异熟。不分总别。明知一思
通感总别。所依异熟。传说有二。 一云。 依第八现行
识假立。无想异熟心种上立。测俱叙二。基许取后
(二定既依〔灭〕心种立。此亦应尔。唯论第七 …… (第 0045c 页)
。观云。此解虽无思世相依
之失。违论后无及有为相。巳灭如龟毛。应非有为
故(非也。此云无时。瑜伽云。 一云。 刹那有初立相。于刹那后复有第四有为之相。广百论云。本有今无名
灭。不言本有后无故。然此论文。望曾有依 …… (第 0046c 页)
说。身语二业。各有三种。自身他身非
身相应。意业唯二。除非身故(作者思趣有所作故。犹名业也)。测师 一云。 重破杂心。说声有三。谓内外俱。俱声即是弦
管等声。伹许似诠。非实能诠。以名句文。有情摄故
(俱舍破云 …… (第 0047b 页)
【述曰。别中有三。初破有部三体一多。次破馀部。后
略结破。谓萨婆多。自有两释。如婆沙论。三无为体。 一云 各一。 (第 0048b 页)
一云 各多。以初为正。今破正义。量云。汝
空应多。一所合处。馀不合故。犹如色等(基测同然。准论亦可
能所合 …… (第 0048b 页)
不今大乘唯依有为立数。无
为法体非一。非多之故。假说一遍。非一之故。别容
受法。萨婆多师。且约极微。 一云。 虚空不遍极微。极
微实故。一亦可遍。彼宗虚空无障碍故。以后为正。
论主双破。测云。共成一体名为相杂。 …… (第 0048b 页)
故。能作因等。不碍诸果)。】
「然契经说(至)非定实有。」
【述曰。第二立宗识变相中。测出二解。 一云。 皆是实
有。熏自影种假法如无非因缘故。 (第 0048c 页)
一云。 唯真如实
熏影像种。缘虚空等必带如相。不同枢要一向独
影。得失如前。问。若影虽有为。随本无为摄。亦应 …… (第 0048c 页)
多。照自还同大乘自證。故不别破。犊子部说。补特伽罗缘境非智。前巳破我。故今不破)。基
云。大乘二说。 一云。 设佛镜智能现智影。自相应法
亦非所缘。然自證分自体尽故。成遍智。见分之境。
心等必同自證分境。许各别 (第 0049c 页)
故。 一云。 镜智相应亦
许相缘。此但遍亲不遮疏也。见上现影名遍知故。
然自證分与相应法。见分同境名同所缘。非要皆 …… (第 0049c 页)
不取之。何以知
者。下德与类互相离故。若取大有。以是一法。定不
离故。即不成因。测师二说。一者同此。 一云。 通取大
有同异。实是德依。此总别性。馀不尔故。取三除三
(初解为胜。有一总性无相离义。同异多体与德亦 …… (第 0050a 页)
。现可见故。执持胜故)。测云。离
二相外别立自相。因谓识体。能持种义。果即彼识
酬业之义。斯有二说。 一云。 自相即体。馀二相状。持
种酬因为二相故。 (第 0051c 页)
一云。 三皆体相。以总摄别。如世
亲论。三自相故。虽有三门。皆即体义。故无一识三
体之失(二疏意同。测云。离 …… (第 0051c 页)
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
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世亲释云杂染所熏
功能差别故。枢要及疏。 一云。 三相俱现行。现可见
故。然摄大乘种为因相。现为果相。俱为自体。所望
别故。二云。自相因相。通第八现及 …… (第 0052a 页)
为故。如所生种。如是展
转。一念无穷(既不得俱。前与后违)。若尔。如何法尔同念生新
熏种。基疏二说。 一云。 此不同时。前念法尔及现在
现为因缘生一新熏种。 (第 0054b 页)
一云。 本有望新不为因缘。
现行能熏为因缘故(初义难解。后能熏起。时既不定。法尔岂恒预取新种。若不
预取。忽 (第 0054b 页)
#+END_VERSE
总摄诸境。有其三类。一者性境诸真法体。名为性
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此真实法不定随心三
性不定。如实五尘唯无说性。不随能缘五识通三
性故。亦不随心同于一系。如第八识。是一界系。所
缘种子。通三界系。身在下界起二通时。缘天眼耳。
身在上地。眼耳二识。见欲界境。二禅巳上眼耳识
缘自他境。识即禅系。境自地系(疏出二解。 一云同 此。 (第 0031c 页)
一云 初禅三识
取上色等。不异界故。同初禅系)。如是等类。亦不随心一种所生。由
见相种各别体故(解云。五聚 …… (第 0031c 页)
第二微破。初同遮破。后异执宗。真如虽共所
有。非作受故。非例应知。言更相遍故体应相杂者。
传说有二。 一云 量破。 (第 0033b 页)
一云 难破。难破者。如基疏云。
以更相遍。难成一物。未必须量。乃至广说。外若救
云。且如同处不相离色。许多 …… (第 0033b 页)
相者。枢要二说。
一影像相。二所执相。虽无实体。当情现故。细故难
断。望见断故。末那俱执。相传有二。 一云。 一地赖耶。
随能感业。有九品故。能缘末那。有九品八十一品。
然此第十无粗细者。依障力说一道断故。 (第 0034b 页)
一云。 一
地一品。言无粗细。以一类法无别品故。业但令胜
劣。不令粗细故。难一道断。由多方便。故言数数。非 (第 0034b 页)
数数断。意识我见。西方五释。 一云。 总缘别缘。行相
细故。虽有九品。金刚顿断。二云。总缘同前。别缘地
地第九道断。行微细故。三云。总缘同 …… (第 0034b 页)
。味造水
为舌。触造风为皮)。五作业根(金七十云。舌手足人根大遗。涅槃经云。手脚口男女)。心
平等根 (一云 识心。金七十云。能分别为心故。 (第 0035b 页)
一云 内心以净妙色。能缘虑故。有说地造心。有
说五大皆能)。我思胜境。三德即变。我乃受用。为境所缚。
后厌 …… (第 0035b 页)
。故得为因。彼宗永无现量
得假。不同佛法定亦缘假。既他比故。无不定失。测
师因论长短等色。西方两释。 一云。 实法处摄。非眼
识境。 (第 0035c 页)
一云。 如说色处眼识所缘(然取理实如本母释)。又问。依
色立长等色处。依声立名。亦应声处。答。十二处中。
长 …… (第 0035c 页)
。六唯有故)。
和合句者。有一常法。能令实等相属不离。言多实
有性。现量所得者。虽有多释。且取二义。 一云。 虽六
皆实。实句之中。军林假故。唯初五句。现量得故。通
言多也。 (第 0036b 页)
一云。 多言唯属现量。唯和合一比量得故
(十句之中[山/贯]德业同及俱分句。是现量得。异和合有能无能无说。非 …… (第 0036b 页)
真我。法非法行等众缘生故。前解。境必有多。方能
生智。后解。境可唯一。藉多缘生。名假合生(同测二释。 一云
假合所缘。 (第 0038a 页)
一云 假合生缘。彼无许取)。證云。初义。但从正缘。名有等智。
不从兼缘。故无过失(寂师设难。然不解论意。妄 …… (第 0038a 页)
缘)。然第二月。依瞿波论师二十唯识释有二解。一
云。唯意识得(依此如前于五伹喻非缘缘义。非设所缘)。 一云。 眼识亦缘。
伹执实等方是意识(依此双喻。设所缘非缘。基测并云。护法如初。如对法记)。】
「非诸极( …… (第 0040c 页)
。以得此边不得彼
故。既非实一。有应施设极微之理。故假想而非颠
倒摄(因此大小。基师广述。西方二释。 一云。 眼识亦缘形。假缘处自相。故为现量。 (第 0041a 页)
一云 不缘。如对
法记。故今不叙)。犹有方分者。基云。方即分也。若论细分。有 …… (第 0041a 页)
体新倍生(测云。彼宗二释。 一云 如前。 (第 0042b 页)
一云。 唯用增长说未曾得。自许用增为胜)。若月
藏义。基云。体虽不增而功能倍(测师亦同)。若护法义。二
师传 …… (第 0042b 页)
增而体不增。既无能熏。种不起故。
测云。通依新旧二种。势力等故。共作因缘生果故。
然护法宗分成两释。 一云。 求戒方便思种有三。一
新熏种。二法尔种。三由熏力。于法尔上传生种子。
第三羯磨更生二种。新熏传生。依 (第 0042b 页)
上五种。假立七
支。至第二念。更生二种。新熏传生。于上七种。假立
无表。如是增长名未曾得。 一云。 由熏习力。于法尔
种令用增长。第三羯磨唯有二种。谓依新旧假立
七支。至第二念。前二种中。有胜止用。更 …… (第 0042b 页)
如定道戒
依一现思。由愿第三羯磨之时。起染或无心皆得
律仪(前巳熏种。后缘具故)。一思所熏亦有两释。 一云。 一体一
能熏故。如义法执一体随用。断有前后。此亦一种
假立七支 (第 0042b 页)
一云。 七体随用熏故。且如眼识缘青等
时。一熏多种。理亦应成。犹如双观正后二智。于一
慧体熏成二种。观云。后 …… (第 0042b 页)
。及诸色法恒续言简第六意识。异熟
言简第七识等(必具四义。如第三卷)。言依亲生此识种者。测
述二义。 一云。 通依心心所。名言种立故相应。若唯
依心。应意处摄。然如唯识。总言心种。亦无六种命
根之失。如一同分。 (第 0045a 页)
依多法故。瑜伽自体。扬。六处。说
命所持非立命处。 一云。 唯依识种而非意处。意命
二根义用别故。基存后言。但依本识自体分种。简
相应法。彼法处故。如显扬云。六 …… (第 0045a 页)
。理无违故)。證云。既
云能发无想定思。能感异熟。不分总别。明知一思
通感总别。所依异熟。传说有二。 一云。 依第八现行
识假立。无想异熟心种上立。测俱叙二。基许取后
(二定既依〔灭〕心种立。此亦应尔。唯论第七 …… (第 0045c 页)
。观云。此解虽无思世相依
之失。违论后无及有为相。巳灭如龟毛。应非有为
故(非也。此云无时。瑜伽云。 一云。 刹那有初立相。于刹那后复有第四有为之相。广百论云。本有今无名
灭。不言本有后无故。然此论文。望曾有依 …… (第 0046c 页)
说。身语二业。各有三种。自身他身非
身相应。意业唯二。除非身故(作者思趣有所作故。犹名业也)。测师 一云。 重破杂心。说声有三。谓内外俱。俱声即是弦
管等声。伹许似诠。非实能诠。以名句文。有情摄故
(俱舍破云 …… (第 0047b 页)
【述曰。别中有三。初破有部三体一多。次破馀部。后
略结破。谓萨婆多。自有两释。如婆沙论。三无为体。 一云 各一。 (第 0048b 页)
一云 各多。以初为正。今破正义。量云。汝
空应多。一所合处。馀不合故。犹如色等(基测同然。准论亦可
能所合 …… (第 0048b 页)
不今大乘唯依有为立数。无
为法体非一。非多之故。假说一遍。非一之故。别容
受法。萨婆多师。且约极微。 一云。 虚空不遍极微。极
微实故。一亦可遍。彼宗虚空无障碍故。以后为正。
论主双破。测云。共成一体名为相杂。 …… (第 0048b 页)
故。能作因等。不碍诸果)。】
「然契经说(至)非定实有。」
【述曰。第二立宗识变相中。测出二解。 一云。 皆是实
有。熏自影种假法如无非因缘故。 (第 0048c 页)
一云。 唯真如实
熏影像种。缘虚空等必带如相。不同枢要一向独
影。得失如前。问。若影虽有为。随本无为摄。亦应 …… (第 0048c 页)
多。照自还同大乘自證。故不别破。犊子部说。补特伽罗缘境非智。前巳破我。故今不破)。基
云。大乘二说。 一云。 设佛镜智能现智影。自相应法
亦非所缘。然自證分自体尽故。成遍智。见分之境。
心等必同自證分境。许各别 (第 0049c 页)
故。 一云。 镜智相应亦
许相缘。此但遍亲不遮疏也。见上现影名遍知故。
然自證分与相应法。见分同境名同所缘。非要皆 …… (第 0049c 页)
不取之。何以知
者。下德与类互相离故。若取大有。以是一法。定不
离故。即不成因。测师二说。一者同此。 一云。 通取大
有同异。实是德依。此总别性。馀不尔故。取三除三
(初解为胜。有一总性无相离义。同异多体与德亦 …… (第 0050a 页)
。现可见故。执持胜故)。测云。离
二相外别立自相。因谓识体。能持种义。果即彼识
酬业之义。斯有二说。 一云。 自相即体。馀二相状。持
种酬因为二相故。 (第 0051c 页)
一云。 三皆体相。以总摄别。如世
亲论。三自相故。虽有三门。皆即体义。故无一识三
体之失(二疏意同。测云。离 …… (第 0051c 页)
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
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世亲释云杂染所熏
功能差别故。枢要及疏。 一云。 三相俱现行。现可见
故。然摄大乘种为因相。现为果相。俱为自体。所望
别故。二云。自相因相。通第八现及 …… (第 0052a 页)
为故。如所生种。如是展
转。一念无穷(既不得俱。前与后违)。若尔。如何法尔同念生新
熏种。基疏二说。 一云。 此不同时。前念法尔及现在
现为因缘生一新熏种。 (第 0054b 页)
一云。 本有望新不为因缘。
现行能熏为因缘故(初义难解。后能熏起。时既不定。法尔岂恒预取新种。若不
预取。忽 (第 0054b 页)
心生别解故。虽
无眼耳。言受化也)。基疏问。既有初二果。经生方变易。不还
下发心。应有生上界。二解。 一云同 前。必无上生。厌
粗身故。即受变易 (第 0099b 页)
一云。 既无文遮。许生上地或受 …… (第 0099b 页)
云。首陀
会天。见彼太子投身饿虎。发菩提心。證说二释。一
云。彼第十地自在宫众。为利下天。示现发心。 一云。 尅实净居少有发心。然般若经。依多分说(首陀会者此反
净居)。又云。有云般若会中声闻。未发大菩提心。 …… (第 0099c 页)
不成故。基量云。有漏
五根。不发无漏识。有漏色根故。如馀因依八地巳
上。色界鼻舌起二识不。基疏二解。 一云 不起。以异
界故。不同上地起下三识。彼同界故。然根互用三
识取香味。或二根处身根闻香等。 (第 0100a 页)
一云 得起。如异
地故。约凡二乘。七地巳前说不起识。前师解好(彼瑜
伽记存后师义)。枢要云。既无漏种在识不 …… (第 0100a 页)
体法也。谓简所执无。故非缘若假测二说。一
云。此宽通假。如对法云。任持增上者。谓命根力。众
同分住。 一云。 此亦非假。如因缘等。缘所摄故。就所
依种说命能持(观师存初)。證师取后。今初为胜。别解脱
戒。及身语 (第 0100c 页)
无眼耳。言受化也)。基疏问。既有初二果。经生方变易。不还
下发心。应有生上界。二解。 一云同 前。必无上生。厌
粗身故。即受变易 (第 0099b 页)
一云。 既无文遮。许生上地或受 …… (第 0099b 页)
云。首陀
会天。见彼太子投身饿虎。发菩提心。證说二释。一
云。彼第十地自在宫众。为利下天。示现发心。 一云。 尅实净居少有发心。然般若经。依多分说(首陀会者此反
净居)。又云。有云般若会中声闻。未发大菩提心。 …… (第 0099c 页)
不成故。基量云。有漏
五根。不发无漏识。有漏色根故。如馀因依八地巳
上。色界鼻舌起二识不。基疏二解。 一云 不起。以异
界故。不同上地起下三识。彼同界故。然根互用三
识取香味。或二根处身根闻香等。 (第 0100a 页)
一云 得起。如异
地故。约凡二乘。七地巳前说不起识。前师解好(彼瑜
伽记存后师义)。枢要云。既无漏种在识不 …… (第 0100a 页)
体法也。谓简所执无。故非缘若假测二说。一
云。此宽通假。如对法云。任持增上者。谓命根力。众
同分住。 一云。 此亦非假。如因缘等。缘所摄故。就所
依种说命能持(观师存初)。證师取后。今初为胜。别解脱
戒。及身语 (第 0100c 页)
境界。其馀领受及下和合不障碍处。三依处中
皆有二缘。观待境等心方得生。馀二合前以为体
故。测师二解。 一云同 前(此不尽理。如大论记)。 (第 0103b 页)
一云。 无间摄十
一处。除说习气有润三处(谓意根处亦摄开导。非但俱有。故许通也问随
顺处差别功能。性界论狭。 …… (第 0103b 页)
别〕他故。虽有唯引自界地者。然此缘宽。违彼处故。答
随顺处虽生他界。容有因缘。无间亦尔)。障碍二说。 一云 许通。染净相
违互为缘故(非也。令不生等为相违故。于所引生为顺因故)。 (第 0103b 页)
一云 不通。以
相违故(此好。无所生果非此缘故)。若所缘缘。十一定有。馀四二
释。谓语习气有润障碍。 (第 0103b 页)
一云 不通。以语对义。以因
对果。及以相违非境门故(语等不然。若依境门。唯第六处。有此缘故。然相
违因非果 (第 0103b 页)
所缘。既令不生无能缘故)。 一云 皆通。以语诠心。种生能缘。
净缘染故(语种理然。相违不尔。染引生净非相违故)。馀师别释。繁而不
要。 …… (第 0103b 页)
记(非也
彼杂染法。若望异熟。非相违因故)。】
「傍论巳了(至)应知亦尔。」
【述曰。傍论二解。 一云。 四缘以下。颂唯明缘所生法
故。 (第 0104a 页)
一云。 十因巳下。以明所生必能生故。基存第二。
上来巳说能生缘讫。大段第二。今辨生也。于中有
二。初辨生现。 …… (第 0104a 页)
测二释。 一云。 要托自八。 (第 0104b 页)
一云。 亦杖他八。不尔生上
见下界色。应无质故。】
「自八识聚(至)第八相故。」
【述曰。第二自识相望门 …… (第 0104b 页)
意许。后五识前相为质。前相熏种
生后相分。后识带彼前相生故。准之第七应许亦
然。然此许言。三藏三释。 一云。 陈那许经部义。彼说
五识缘过去境。是因必先果故难信。同时如两角
故。陈那别意假顺许也(基唯述此)。 (第 0104b 页)
一云。 护法假许陈那。 (第 0104b 页)
一云。 实许为宗(既陈那颂其有二门。或得假许。假设门故。或得实许。理无倒故)。若
依此门。前七于八。有疏所缘 (第 0104b 页)
。彼相见种。三藏二解。 一云。 七识相见名熏自种。种为亲缘。能熏为疏。一
云。第八相见。五熏第八相分色等。故是见分疏所
缘缘。第七熏 …… (第 0104b 页)
不同质故。即识与所二见同缘。何唯
自證见不自缘。若自缘者。应同自證。若不缘者。便
违上文。今者二解。 一云。 前依因位。说见同质。果见
之境。亦不必同 (第 0104c 页)
一云。 识见与所。同缘自證。皆变影 …… (第 0104c 页)
。取此为宗。以理胜故。谓汝内分新影得用。应皆见分
缘影像故。如因见分。悉细取舍如本母释)。测疏四释。 一云。 三分同染见
缘三分。除其见分。能所乱故。二云。见通缘四。文遮
故(本母取此理胜如彼)。三云。三分缘三 …… (第 0105a 页)
四云。三皆缘四。无文遮故。言除见者。除三能见。义
通故。诸分相缘别变影不。有十五释。谓初释中有
二。 一云。 见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三皆变。第二
释中有三。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三别
变。缘见不变(自分亲故)。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四皆变(此第五胜如本母释)。第三
有四。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相变。馀皆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三变。馀
皆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三变。
第四有六。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相变。馀皆不变(相体外故)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
缘三变。馀皆不变(见用外故)。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四变。馀皆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三变。缘自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四变。兼正有异。分无杂乱。正取自境。兼
所馀故。同聚实体。四分相缘。亦有两释。 (第 0105a 页)
一云。 唯见
缘四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皆缘四。变影三释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变四。馀 …… (第 0105a 页)
二不缘(此属初释本每有此)。 一云。 见缘变四。馀缘不变(二分取外
害唯识宗)。 (第 0105b 页)
一云。 三缘变四(此后二解属第二义)。此诸释中。护法正
宗。准上下论。智者应思(疏既无许。證师许云。本〔四〕 …… (第 0105b 页)
。相从亦名福不动行。不同圣位全无引故。如六
十七云。顺解脱等。虽性厌有助馀福。亦名集谛)。测云三解。 一云。 外法异生。
由无明福等。皆名无明缘行。内法不尔。不具四故
(此违放逸。虽但由三说彼彼结业无明缘行)。 (第 0106b 页)
一云。 虽不具四。而有现行。 …… (第 0106b 页)
缘行。不逸福等。不招引果。或虽有
招。善心引故。故亦不说为无明缘行(善心引者。显无现行无明
引也)。 一云。 不放逸者。至四善根。亦招引果。无明缘行。
经唯遮圣造新业故。又杂集云。未见谛者。虽起善
心。由真实义 …… (第 0106c 页)
且对放逸。经言不说无明缘行(同基初说。如前
巳破。今存基后。测中为胜)。其顺现等非行支者。测云二解。 一云。 顺现唯感识报。通感生现。瑜伽五逆得现报故。然
从正故名无间业。杂集顺现感多生者。释论师意。
非为定 …… (第 0106c 页)
此意现熟转招多生。如无间亦行支摄。然今此论。彼属生后。唯感现报。名顺现
业〔非〕但傍教。亦违理故)。 一云。 顺现亦感多生。然今所除唯感
现(此亦不然。若感多生。亦行支故。便违论云一切顺现非行支故)。或可顺现。 …… (第 0106c 页)
名现我境。欲界死者可如所
说。上界命终有何现爱。若欲界爱。应非现境。若色
界爱。应依他地。测师二解。 一云。 且依下死说爱亦
遍。不说上死生恶趣者。除行馀支。依自地故。 (第 0107c 页)
一云。 生恶趣巳定爱真我。非即用此为润生爱。虽有二
解。后顺经意。谓缘起经。约巳生者。于恶身说不起
爱。观 …… (第 0107c 页)
。测云。无上依经约身明三。声闻缘觉大地菩
萨。为三意成身故。由此西方释胜鬘经有二。一依
楞伽有三释。 一云。 无学回心。在十信前。名罗汉独
觉。此二信上。至回向终。名自在菩萨。对前二故。地
上一切。即楞伽说三意 (第 0110b 页)
生身。 一云。 无学回心至回
向终。此及顿悟初地巳上。名自在菩萨。三位别立
三意生身。 (第 0110b 页)
一云。 罗汉独觉。同第二释。有学回心至
回向终。对未回心。名自在菩萨。受三种身。同前二
说。二依无上依经释胜 …… (第 0110b 页)
障解脱故。入无馀灭。基疏三说。 一云。 如生拘烦恼
者。答辞也。谓如异生拘烦恼故。驰流生死。不趣涅
槃。趣寂亦拘乐寂心故。驰流无相。不趣菩提 …… (第 0110c 页)
释中有二。正释故。问答故。初中有二。释
三性故。结释难故。初性有二。总故。别故。此初也。论
二复次。 一云。 初句显能遍计。后之三句显所执性。 (第 0111b 页)
一云。 初句如前。次句所计。后半所执。文相可知。巳
广显者。第七卷等。】 …… (第 0111b 页)
【述曰。第二七如相摄门。测疏。三藏云。此有二义。一
者七如唯净法界。除实相一。馀依主释(基唯述此)。 一云。 流转等法各如其性。名为真如。皆持业释。此中流
转。测云。唯取惑业所为。基云。一切生灭之如(初顺此论 (第 0113a 页)
皆有二缘。观待境等心方得生。馀二合前以为体
故。测师二解。 一云同 前(此不尽理。如大论记)。 (第 0103b 页)
一云。 无间摄十
一处。除说习气有润三处(谓意根处亦摄开导。非但俱有。故许通也问随
顺处差别功能。性界论狭。 …… (第 0103b 页)
别〕他故。虽有唯引自界地者。然此缘宽。违彼处故。答
随顺处虽生他界。容有因缘。无间亦尔)。障碍二说。 一云 许通。染净相
违互为缘故(非也。令不生等为相违故。于所引生为顺因故)。 (第 0103b 页)
一云 不通。以
相违故(此好。无所生果非此缘故)。若所缘缘。十一定有。馀四二
释。谓语习气有润障碍。 (第 0103b 页)
一云 不通。以语对义。以因
对果。及以相违非境门故(语等不然。若依境门。唯第六处。有此缘故。然相
违因非果 (第 0103b 页)
所缘。既令不生无能缘故)。 一云 皆通。以语诠心。种生能缘。
净缘染故(语种理然。相违不尔。染引生净非相违故)。馀师别释。繁而不
要。 …… (第 0103b 页)
记(非也
彼杂染法。若望异熟。非相违因故)。】
「傍论巳了(至)应知亦尔。」
【述曰。傍论二解。 一云。 四缘以下。颂唯明缘所生法
故。 (第 0104a 页)
一云。 十因巳下。以明所生必能生故。基存第二。
上来巳说能生缘讫。大段第二。今辨生也。于中有
二。初辨生现。 …… (第 0104a 页)
测二释。 一云。 要托自八。 (第 0104b 页)
一云。 亦杖他八。不尔生上
见下界色。应无质故。】
「自八识聚(至)第八相故。」
【述曰。第二自识相望门 …… (第 0104b 页)
意许。后五识前相为质。前相熏种
生后相分。后识带彼前相生故。准之第七应许亦
然。然此许言。三藏三释。 一云。 陈那许经部义。彼说
五识缘过去境。是因必先果故难信。同时如两角
故。陈那别意假顺许也(基唯述此)。 (第 0104b 页)
一云。 护法假许陈那。 (第 0104b 页)
一云。 实许为宗(既陈那颂其有二门。或得假许。假设门故。或得实许。理无倒故)。若
依此门。前七于八。有疏所缘 (第 0104b 页)
。彼相见种。三藏二解。 一云。 七识相见名熏自种。种为亲缘。能熏为疏。一
云。第八相见。五熏第八相分色等。故是见分疏所
缘缘。第七熏 …… (第 0104b 页)
不同质故。即识与所二见同缘。何唯
自證见不自缘。若自缘者。应同自證。若不缘者。便
违上文。今者二解。 一云。 前依因位。说见同质。果见
之境。亦不必同 (第 0104c 页)
一云。 识见与所。同缘自證。皆变影 …… (第 0104c 页)
。取此为宗。以理胜故。谓汝内分新影得用。应皆见分
缘影像故。如因见分。悉细取舍如本母释)。测疏四释。 一云。 三分同染见
缘三分。除其见分。能所乱故。二云。见通缘四。文遮
故(本母取此理胜如彼)。三云。三分缘三 …… (第 0105a 页)
四云。三皆缘四。无文遮故。言除见者。除三能见。义
通故。诸分相缘别变影不。有十五释。谓初释中有
二。 一云。 见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三皆变。第二
释中有三。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三别
变。缘见不变(自分亲故)。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四皆变(此第五胜如本母释)。第三
有四。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相变。馀皆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三变。馀
皆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三变。
第四有六。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相变。馀皆不变(相体外故)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
缘三变。馀皆不变(见用外故)。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四变。馀皆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缘相变。缘馀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三变。缘自不变。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缘四变。兼正有异。分无杂乱。正取自境。兼
所馀故。同聚实体。四分相缘。亦有两释。 (第 0105a 页)
一云。 唯见
缘四 (第 0105a 页)
一云。 三皆缘四。变影三释 (第 0105a 页)
一云。 见缘变四。馀 …… (第 0105a 页)
二不缘(此属初释本每有此)。 一云。 见缘变四。馀缘不变(二分取外
害唯识宗)。 (第 0105b 页)
一云。 三缘变四(此后二解属第二义)。此诸释中。护法正
宗。准上下论。智者应思(疏既无许。證师许云。本〔四〕 …… (第 0105b 页)
。相从亦名福不动行。不同圣位全无引故。如六
十七云。顺解脱等。虽性厌有助馀福。亦名集谛)。测云三解。 一云。 外法异生。
由无明福等。皆名无明缘行。内法不尔。不具四故
(此违放逸。虽但由三说彼彼结业无明缘行)。 (第 0106b 页)
一云。 虽不具四。而有现行。 …… (第 0106b 页)
缘行。不逸福等。不招引果。或虽有
招。善心引故。故亦不说为无明缘行(善心引者。显无现行无明
引也)。 一云。 不放逸者。至四善根。亦招引果。无明缘行。
经唯遮圣造新业故。又杂集云。未见谛者。虽起善
心。由真实义 …… (第 0106c 页)
且对放逸。经言不说无明缘行(同基初说。如前
巳破。今存基后。测中为胜)。其顺现等非行支者。测云二解。 一云。 顺现唯感识报。通感生现。瑜伽五逆得现报故。然
从正故名无间业。杂集顺现感多生者。释论师意。
非为定 …… (第 0106c 页)
此意现熟转招多生。如无间亦行支摄。然今此论。彼属生后。唯感现报。名顺现
业〔非〕但傍教。亦违理故)。 一云。 顺现亦感多生。然今所除唯感
现(此亦不然。若感多生。亦行支故。便违论云一切顺现非行支故)。或可顺现。 …… (第 0106c 页)
名现我境。欲界死者可如所
说。上界命终有何现爱。若欲界爱。应非现境。若色
界爱。应依他地。测师二解。 一云。 且依下死说爱亦
遍。不说上死生恶趣者。除行馀支。依自地故。 (第 0107c 页)
一云。 生恶趣巳定爱真我。非即用此为润生爱。虽有二
解。后顺经意。谓缘起经。约巳生者。于恶身说不起
爱。观 …… (第 0107c 页)
。测云。无上依经约身明三。声闻缘觉大地菩
萨。为三意成身故。由此西方释胜鬘经有二。一依
楞伽有三释。 一云。 无学回心。在十信前。名罗汉独
觉。此二信上。至回向终。名自在菩萨。对前二故。地
上一切。即楞伽说三意 (第 0110b 页)
生身。 一云。 无学回心至回
向终。此及顿悟初地巳上。名自在菩萨。三位别立
三意生身。 (第 0110b 页)
一云。 罗汉独觉。同第二释。有学回心至
回向终。对未回心。名自在菩萨。受三种身。同前二
说。二依无上依经释胜 …… (第 0110b 页)
障解脱故。入无馀灭。基疏三说。 一云。 如生拘烦恼
者。答辞也。谓如异生拘烦恼故。驰流生死。不趣涅
槃。趣寂亦拘乐寂心故。驰流无相。不趣菩提 …… (第 0110c 页)
释中有二。正释故。问答故。初中有二。释
三性故。结释难故。初性有二。总故。别故。此初也。论
二复次。 一云。 初句显能遍计。后之三句显所执性。 (第 0111b 页)
一云。 初句如前。次句所计。后半所执。文相可知。巳
广显者。第七卷等。】 …… (第 0111b 页)
【述曰。第二七如相摄门。测疏。三藏云。此有二义。一
者七如唯净法界。除实相一。馀依主释(基唯述此)。 一云。 流转等法各如其性。名为真如。皆持业释。此中流
转。测云。唯取惑业所为。基云。一切生灭之如(初顺此论 (第 0113a 页)
普宁弘教大师了性 同舟法师弘济(附示瞽庵)
大用法师必才 善继本无二师
季蘅法师允若 法云善柔
明。止翁慧进 一庵一如(附能义)
一云大同 正顺文才二公
原璞法师士璋
卷第五
古庭法师善学 东溟法师慧日(附智明)
无言能义 洁祖清天 (第 0365b 页)
大用法师必才 善继本无二师
季蘅法师允若 法云善柔
明。止翁慧进 一庵一如(附能义)
一云大同 正顺文才二公
原璞法师士璋
卷第五
古庭法师善学 东溟法师慧日(附智明)
无言能义 洁祖清天 (第 0365b 页)
眼成翳。师云。恁么则达磨有过也。进云。却是。
师云。莫谤他好。一云好事不如无。师云。说到不若行
到。 一云王 令稍严。不许搀夺行市。师笑云。郑州出曹
门。 …… (第 0584b 页)
生。圣便喝。济云。
谁知吾正法眼藏向瞎驴边灭却。师云。三圣恁么祗
对。因甚临济道正法眼向瞎驴边灭却。 一云 全归肯
诺。 (第 0584c 页)
一云 口是祸门。 (第 0584c 页)
一云 克家须是破家儿。 (第 0584c 页)
一云 狮子
咬人。韩卢逐块。 (第 0584c 页)
一云 莫寐语。 (第 0584c 页)
一云 若无举鼎拔山力。
千里乌骓不易骑。 (第 0584c 页)
一云 烂泥里有刺。 (第 0584c 页)
一云 祖祢不了。
殃及儿孙。 (第 0584c 页)
一云 恩大难酬。 (第 0584c 页)
一云 非但骑虎头。亦解把
虎尾。 (第 0584c 页)
一云 钩在不疑之地。 (第 0584c 页)
一云 只见锥头利。不见凿
头方。乃云。谁知正法眼藏向瞎驴边灭却。临济大似
镬汤无冷处。若非入室真子。也大难 …… (第 0584c 页)
谓天台路崄巇。羊肠更在
青霄外。
晚参。师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甚招宝菩萨手
中锭子放不下。 一云 等个人来。 (第 0585b 页)
一云 专为流通。 (第 0585b 页)
一云
不妨随分纳些些。师皆不肯。众请师代。师云。分付不
著人。
上堂。举昔梵言首座示众云。说法有所得为野 (第 0585b 页)
师云。莫谤他好。一云好事不如无。师云。说到不若行
到。 一云王 令稍严。不许搀夺行市。师笑云。郑州出曹
门。 …… (第 0584b 页)
生。圣便喝。济云。
谁知吾正法眼藏向瞎驴边灭却。师云。三圣恁么祗
对。因甚临济道正法眼向瞎驴边灭却。 一云 全归肯
诺。 (第 0584c 页)
一云 口是祸门。 (第 0584c 页)
一云 克家须是破家儿。 (第 0584c 页)
一云 狮子
咬人。韩卢逐块。 (第 0584c 页)
一云 莫寐语。 (第 0584c 页)
一云 若无举鼎拔山力。
千里乌骓不易骑。 (第 0584c 页)
一云 烂泥里有刺。 (第 0584c 页)
一云 祖祢不了。
殃及儿孙。 (第 0584c 页)
一云 恩大难酬。 (第 0584c 页)
一云 非但骑虎头。亦解把
虎尾。 (第 0584c 页)
一云 钩在不疑之地。 (第 0584c 页)
一云 只见锥头利。不见凿
头方。乃云。谁知正法眼藏向瞎驴边灭却。临济大似
镬汤无冷处。若非入室真子。也大难 …… (第 0584c 页)
谓天台路崄巇。羊肠更在
青霄外。
晚参。师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甚招宝菩萨手
中锭子放不下。 一云 等个人来。 (第 0585b 页)
一云 专为流通。 (第 0585b 页)
一云
不妨随分纳些些。师皆不肯。众请师代。师云。分付不
著人。
上堂。举昔梵言首座示众云。说法有所得为野 (第 0585b 页)
一作知王金氏慈悲王第三子母未欣角干之女己未立理二十一年妃期宝葛文王之女 | |第二十四东城王 名牟 大一云
麻帝又馀大三斤王之堂弟己未立理二十六年 | |
| 武帝 永明(癸亥)十一
废帝 |
| |第 (第 0958b 页)
| 武帝 永明(癸亥)十一
废帝 |
| |第 (第 0958b 页)
。但犯重。菩萨解行以上。害者犯逆。以
下犯重。中品者。即人天。害之犯重。下品者。四趣也。
此亦有二。 一云同 重。大士防杀。最严重故。解语受
戒。是道器故。二云但犯轻垢。以不解语。非道器故。
二众生想。有当。疑 (第 0099c 页)
下犯重。中品者。即人天。害之犯重。下品者。四趣也。
此亦有二。 一云同 重。大士防杀。最严重故。解语受
戒。是道器故。二云但犯轻垢。以不解语。非道器故。
二众生想。有当。疑 (第 0099c 页)
同犯逆罪。中品谓一切人天。害皆犯重。下品谓四
趣众生。修罗鬼神畜生等。此有两解。 一云同 重。大
士防杀严故。文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即其證
也。二云但轻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 (第 0648b 页)
趣众生。修罗鬼神畜生等。此有两解。 一云同 重。大
士防杀严故。文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即其證
也。二云但轻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 (第 064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