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別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经九章之说于是乎始故行之后世卒有不厌于人

 心并与古制而去之者可胜叹哉
 林氏之奇曰夫子于四代礼乐特曰服 周之冕
取其
 文之备尊卑之有辨也何得至周反去三辰之饰盖
 不过据左氏三辰旂旗之文左氏谓旗有三辰何尝
 谓衣 (第 14a 页)
 (何氏楷曰赤舄冕服之舄也上公九/命得服衮冕故履赤舄与王同也)

论语服 周之冕(注包曰冕礼冠周之礼文而备取其黈/纩塞耳不任视听 疏云冕礼冠周之)
(礼文而备者冠者首服之大名冕者冠中之别号故云/冕礼冠也谓之冕者冕俛也以其后高前下有俛俯之)
(形故因名焉盖以在上位者失于骄矜欲令位弥高而/志弥下故制此服令贵者下贱也云取其黈纩塞耳不)
(任视听者黈纩黄绵也案今礼图衮冕以下皆有充耳/天子以黈纩诸侯以青纩以其冕旒垂目黈纩塞耳欲)
(使无为清静以化其/民故不任视听也)
礼记王制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注/卷)
(俗读也其通则曰衮三公八命矣复加一命则服龙衮 (第 35a 页)
 (何氏楷曰赤舄冕服之舄也上公九/命得服衮冕故履赤舄与王同也)

论语服周之冕(注包曰冕礼冠周之礼文而备取其黈/纩塞耳不任视听 疏云冕礼冠周之)
(礼文而备者冠者首服之大名冕者冠中之别号故云/冕礼冠也谓 之冕
者冕俛也以其后高前下有俛俯之)
(形故因名焉盖以在上位者失于骄矜欲令位弥高而/志弥下故制此服令贵者下 …… (第 35a 页)
 出封则八命与侯伯同七章之服矣公与侯伯同七

 章之服则卿六命与子男同五章之服矣观司服孤
 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 服卿
大夫之服自玄冕
 而下如孤之服公之孤四命而服三章之希冕大国
 之卿三命大夫再命而服一章之玄冕则王之公 …… (第 36a 页)
 公缫玉同文惟有一冕以冠五服其说是也弁师诸
 侯缫斿九就珉玉三采其馀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
 瑱玉笄诸侯及孤卿大夫 之冕
各以其等为之郑氏
 谓上公缫九就用玉百六十二侯伯用玉九十八子
 男缫五就玉五十缫皆三采(弁师珉玉三采 …… (第 36b 页)
 颖达谓卿从车六乘旌旗六旒弁饰六玉冠六辟积

 然则卿服虽五章而冕缫六斿斿六就犹大夫之服
 三章而缫四斿斿四就也不特人臣 之冕
如此王服
 九章而缫十有二斿斿十有二就是缫斿与服章不
 必同也郑氏又曰一命之大夫冕而无斿然典命言
  (第 37b 页)
各视其命之数果一命 之冕
无斿则视其命之数云
 者为虚言也夫冕之有斿为蔽明也缫之就数固虽
 不同盖皆其垂过目而每就非止一寸每就 …… (第 37b 页)
 己士弁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己以其致隆于公不敢
 与己同其服则诸侯以鷩毳希冕祭于王端冕祭于
 己宜矣然玉藻玄端以祭言其服也玄端无章则三
 旒 之冕
可知郑氏易端为冕过矣 司服言及诸侯
 孤卿大夫士之服而继之以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则
 玄端素端非特士之斋 …… (第 43b 页)
 天子至士亦以燕服玉藻天子卒食玄端而居内则
 事父母端韠是也然则端衣所用固不一矣记曰斋
 之玄也以阴幽思也故祭 之冕
服皆玄齐之端衣亦
 玄若夫朝服天子以素诸侯以缁未闻以玄端也仪
 礼大夫祭以朝服士祭以玄端冠礼主人朝服 …… (第 45a 页)
 (郑氏锷曰王之吉服六服每一冕则宜六冕今止五/冕者礼图以大裘 之冕
无旒陆佃云大裘袭衮则戴)
 (缫冕十有二旒大裘与衮同一/冕故服六而冕五此说得之)
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 (第 46b 页)
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纮(注缫杂/文之名)
(也合五采丝为之绳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所谓邃延/也就成也绳之每一币而贯五采玉十二斿则十二玉)
(也每就间盖一寸朱纮以朱组为纮也纮一条属两端/于武缫不言皆有不皆者此为衮衣 之冕
十二斿则用)
(玉二百八十八鷩衣 (第 46b 页)
之冕
缫九斿用玉二百一十六毳/衣 (第 46b 页)
之冕
七斿用玉百六十八希衣 (第 46b 页)
之冕
五斿用玉百二)
(十玄衣 (第 46b 页)
之冕
三斿用玉七十二为疏言五采藻十有二/者此据衮冕而言谓合五采丝 藻绳十二道为十二)
(旒也就皆五采玉十 …… (第 46b 页)
(缫不言皆有不皆者则九旒以下是也玉言皆则五冕/旒皆十二玉也此经十二旒据衮冕而言是以郑云此)
(为衮衣 之冕
十二旒以其十二旒旒各十二玉/前后二十四旒故用二百八十八已下讣可知)
 (王氏安石曰五采备采也十有二就 (第 47a 页)
备数也/玉有十二备物也玉笄贯其上以象德也)

 (蔡氏德晋曰王之吉服六而言/五冕者以玄冕无旒不数之也)
    蕙田案天子 之冕
虽有九旒七旒五旒三旒
    之别而每旒之玉皆十二诸侯以下 (第 47b 页)
之冕

    九旒者九玉七旒者七玉五旒者五玉而玉
    又用珉也玄冕无旒故不数蔡氏较注疏为
     (第 47b 页)

诸侯之缫斿九就珉玉三采其馀如王之事缫斿皆就
玉瑱玉笄(注侯当为公字之误也三采朱白苍也其馀/谓延纽皆玄覆朱里与王同也出此则异缫)

(斿皆就皆三采也每缫九成则九旒也公 之冕
用玉百/六十二玉瑱塞耳者故书珉作璑郑司农云缫当为藻)
(缫古字也藻今字也同物同音璑恶玉名就疏诸公云 …… (第 48a 页)
 康王麻冕黼裳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太保太史太宗
 皆麻冕彤裳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颜渊问为
 邦孔子曰服 周之冕
则古者五冕皆麻至孔子时乃
 去麻用纯然郊冕犹用麻所以示复本也故荀卿曰
 郊之麻冕丧服之先散麻一也 武 …… (第 49a 页)
 侯缫旒皆就皆三采也每缫九成则九旒也侯伯缫
 七就子男缫五就孤缫四就卿缫三就大夫缫再就
 理或然也然冕五而已未有不设缫斿者郑氏谓大
 裘 之冕
无旒爵弁如冕亦无旒此不可考 纮缨弁
 师王之五冕皆朱纮礼记天子为藉冕而朱纮诸侯
 为藉冕而青纮士冠礼 …… (第 50a 页)
 (绖䊷衣是已冠弁即玄端也所谓玄衣素裳是已二/弁与皮弁素积相似微有损益言皮弁则韦弁冠弁)

 (在其/间)
 (蔡氏德晋曰皮弁以皮六方缝之会/其合缝处也玉笄贯于弁以为固也)
诸侯及孤卿大夫 之冕
韦弁皮弁弁绖各以其等为之而
掌其禁令(注各以其等缫斿玉璂如其命数也冕则侯伯/缫七就用玉九十八子男缫五 …… (第 55a 页)
一旒一玉而已非华美又见)
(一命大夫衣无章士又避之变冕为爵弁若一命大夫/有旒士不须变冕为爵弁直服无旒 之冕
矣故知一命)
(大夫无旒也若然爵弁制如冕但无旒为异则无旒 (第 55b 页)
之/冕
亦与爵弁不殊得谓 (第 55b 页)
之冕
者但无 (第 55b 页)
之冕
亦前低一)
(寸馀故亦/得冕名也)
 (易氏祓曰此言诸侯 (第 55b 页)
之冕
弁/而兼及卿大夫冕弁之制)
 (蔡氏德晋曰韦弁服王亦有之言于此互见也各以/其等如其命数也孤卿大夫则如 …… (第 55b 页)
    数则是其说孤以下玉数则非
 陈氏礼书皮弁周礼弁师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
 邸玉笄诸侯及孤卿大夫 之冕
韦弁皮弁弁绖各以
 其等为之仪礼士冠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皮弁笄
 爵弁笄缁组纮纁边宾同箧受皮弁右执项左 …… (第 56a 页)
 盖綦者阴阳之杂故礼以綦组缨为士之斋冠綦组
 绶为世子佩诗以綦巾为女巾皆其未成德者之服
 也则士弁以綦宜矣(弁师言卿大夫 之冕
弁各以/其等为之则士弁无玉饰)
 成读玉璂为綦以綦为结是臆说也记曰三王共皮
 弁素积语曰素以麑裘则 …… (第 57a 页)
 小记诸侯吊必皮弁锡衰郊特牲大蜡皮弁素服葛
 带榛杖以送终则弁虽与吉礼同而服与吉服不同
 韦弁爵弁弁师诸侯及孤卿大夫 之冕
韦弁皮弁弁
 绖各以其等为之司服凡兵事韦弁服聘礼君使卿
 韦弁归饔饩郑氏释周礼谓以韎韦为衣裳春秋传 (第 58a 页)
 (方氏悫曰君纯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与明/堂位所言同义于夫人言副袆则君纯冕者衮冕也)

 (六冕皆麻而曰纯者孔子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当孔子时固有纯冕矣王氏释服 周之冕
为纯)
 (冕者以此衮冕副袆盖天子王后之服容记二王之/后与鲁礼亦极诸侯之盛礼言之耳卫非二王之后) (第 28b 页)
   宗庙制度
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注以给衣服/冕旒及依盥)
(巾之属白与黑谓之黼采色一成曰就言疏言凡祭祀/者谓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之等故 凡以广之云)
(共黼画者凡祭服皆画衣绣裳但裳绣须丝衣画不须/丝而言共丝者大夫以上裳皆先染丝则玄衣亦须丝)

(为之乃画故兼衣画而言之也组就者谓以组为冕旒/之就故组就连言之云之物者谓丝之物色共之又曰)
(云以给衣服者经云共据王而言注云给据臣而言郑/欲见尊卑皆授丝物也言衣服释经黼画但 周之冕
服)
(九章衣五章裳四章龙衮以下直言黼者据美者而言/谓若诗云玄衮及黼尚书云麻冕黼裳之类云冕旒者)
( …… (第 1b 页)
子以下皆同沈引董巴舆服志云广七寸长尺二寸应)
(劭汉官仪云广七寸长八寸沈又云广八寸长尺六寸/者天子 之冕
广七寸长尺二寸者诸侯 (第 3b 页)
之冕
广七寸长)
(八寸者大夫 (第 3b 页)
之冕
但古礼残缺未知孰是故备载焉司/马彪汉书舆服志云孝明帝永平二年初诏有司采周) …… (第 3b 页)
七斿斿有三采玉七子男毳冕三采缫前后五斿)
(斿有二采玉五孤卿以下皆二采缫二采玉其斿及玉/各依命数耳谓 之冕
者冕俛也以其后高前下有俯仰)
(之形故因名焉盖以在上位者失于骄矜欲令位弥高/而志弥下故制此服令贵者下 …… (第 4a 页)
笄者屈组为纮)
(垂为饰无笄者缨而结其绦以其有笄者用纮力少故/从下而上属之无笄者用缨力多故从上而下结 之冕)
(
弁皆有笄故用纮缁布冠无笄故用缨也鲁语称公侯/夫人织纮綖知纮亦织而为之士冠礼言组缨组纮知)
(天子诸侯 …… (第 7a 页)
 杨氏复仪礼旁通图冕弁门(冕弁制度等降见于仪/礼周礼礼记者互有详)
 (略郑注贾疏又各有/得失今悉图以见之)
 冕图(几冕上玄下纁前后有疏低前一寸二分故取/其俛而谓 之冕
冕同而服异曰衮冕曰鷩冕曰)
 (毳冕曰絺冕曰玄冕皆因服之异而名之耳/冕之制虽同而旒玉有多少等降亦不同 …… (第 8b 页)
 

 
    蕙田案古圣人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孔子
    酌四代礼乐而曰服 周之冕
祭服之重也尚
    矣虞书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
    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 …… (第 32b 页)
    长短不同耳紞即缫纮即缨綖即上覆之延
    也国语敬姜云公侯之夫人织纮綖即此纮
    綖也其旒玉之数则郑注弁师云衮衣 之冕
    
十二旒用玉二百八十八鷩衣 (第 36a 页)
之冕
九旒用
    玉二百一十六毳 (第 36a 页)
之冕
七旒用玉六十八
    希 (第 36a 页)
之冕
五旒用玉百二十玄 (第 36a 页)
之冕
三旒 …… (第 36a 页)
    用玉七十二案此以每旒玉十二合前后数
    之旒数如此则章数必相准可知则郑释弁
    师是而释司服非也其王以下 之冕
服则司
    服云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
    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
   (第 36b 页)
  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
    男之 服卿
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
    疏云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也案诸侯于天 (第 36b 页)
 公之制冕九旒服九章按衣服今王爵之服春秋释
 奠则用中祠皆今朝之制也其兖国公颜子等皆以
 本朝郡国县封爵缘古今礼制不一难以追用 周之
 冕
服宜如旧制依官品衣服今文宣王冕用九旒颜
 子以下各依郡国县公侯伯正一品至正四品冠服
 制度庶合礼令从 …… (第 16b 页)
 文献通考令国子监图其像颁之天下
崇宁三年国子监丞赵子栎言唐封孔子为文宣王其
庙像内出王者衮冕衣之今乃循五代故制服上公之
服七十二子皆周人而衣冠率用汉制非是诏孔子仍
旧七十二子易以 周之冕
服又诏辟雍文宣王殿以大
成为名帝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殿皆再拜行酌献礼遣
官分奠兖国公而下国子司业蒋静言先 (第 20b 页)
圣与门人通

被冕服无别配享与从祀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周之
服公之衮冕九章侯伯之鷩冕七章衮公服也达于上
郑氏谓公衮无升龙误矣考周官司服所掌则公 之冕
与王同弁师所掌则公 (第 21a 页)
之冕
与王异今既考正配享从
祀之服则宜考正先圣 (第 21a 页)
之冕
服于是增文宣王冕为十
有二旒
崇宁仪礼局言太学献官太祝奉礼皆以法服至于郡
邑则用常服望命有司降祭服于 (第 21a 页)
          右汉改正朔
魏志辛毗传文帝践祚毗迁侍中赐爵关内侯时议改
正朔毗以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
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时左氏传曰夏数

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
宋书礼志魏文帝虽受禅于汉而以夏数为得天故黄
初元年诏曰孔子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则韶舞此圣人集群代之美事为后王法制也传曰夏
数为得天朕承唐虞之美至于正朔当依虞夏故事若
殊徽号异 (第 77a 页)
 备物之敬周未尝异于虞也郑氏康成乃谓周取日
 月星三者于旂常而服止九章此说非也夫周之文
 物日备故夫子取 周之冕
岂其大祭之服而采章有
 损于前代者左氏谓旗有三辰未尝谓服无三辰也
 况上公服九章而王服亦九章岂周礼正 (第 4b 页)
所以收敛发也)
(齐所服而祭也/其制之异未闻)三王共皮弁素积(质不变/士冠礼)  颜渊问
为邦子曰服 周之冕(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黄帝以来盖已有之而)
(制度仪等至周始备然其为物小而加于众体之上故/虽华而不为靡虽费而不及奢夫子取之盖亦以为文)
(而得其中也代论语/已上七条历 服制)
  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
里延纽(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 (第 11a 页)
之冕
盖无旒不联/数也延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纽小鼻在武上)
(笄所贯也今时冠卷当簪/者广袤以冠縰其旧象与)五 …… (第 11a 页)
贯五采玉十二斿则十二玉也每/就间盖一寸朱纮以朱组为纮也纮一条属两端于武)
(缫不言皆有不皆者此为衮衣 之冕
十二斿则用玉二/百八十八鷩衣 (第 11b 页)
之冕
缫九斿用玉二百一十六毳衣 (第 11b 页)
之)
(冕
七斿用玉百六十八希衣 (第 11b 页)
之冕
五斿用/玉百二十玄衣 (第 11b 页)
之冕
三斿用玉七十二)诸侯之缫斿
九就珉玉三采其馀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填玉笄(侯/当)
(为公字之误也三采朱 (第 11b 页)
白苍也其馀谓延纽皆玄覆朱/里与王同也出此则异缫斿皆就皆三采也每缫九成)
(则九斿也公 之冕
用玉百六十二玉填塞耳者故书珉/作璑郑司农云缫当为藻缫古字也藻今字也同物同)
(音璑恶/玉名)王之皮弁 …… (第 11b 页)
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谓之綦诗云会/弁如星又曰其弁伊綦是也邸下柢也以象骨为之)
侯及孤卿大夫 之冕
韦弁皮弁各以其等为之而掌其
禁令(各以其等缫斿玉璂如其命数也冕则侯伯缫七/就用玉九十八子男缫五就用玉 …… (第 12a 页)
(藻为旒旒十有二前后邃延者言皆出冕前后而/垂也天子齐肩延冕上覆也玄表纁里 玉藻) 天
之冕
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士三(朱绿似夏殷礼也周礼/天子五采藻 礼器) 天子冕而朱纮诸 …… (第 12b 页)
者缨而结其绦纁边)
(组侧赤也爵弁者制如冕黑色但无缫耳周礼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象邸玉笄诸侯及孤卿大夫 之冕
皮弁)
(各以其等为之则士之皮弁又无玉象/邸饰 士冠礼 以上十条冕弁之制) 玄冠朱组缨 …… (第 13a 页)
希冕而下如子男之 服卿
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
之服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其齐服有玄端
素端(自公之衮冕至卿大夫之玄冕皆 …… (第 17a 页)
  至质不易之服反古不忘本也麻冕者周宗庙之

  冠也前俛而后仰故谓 之冕
所以用麻为之者女
  功之始亦不忘本也垂旒者示不视邪纩塞耳示
  不听谗也委貌周朝廷理政事行道德之冠 (第 38b 页)
 人而不惑者也先儒之传曰游夏不能赞一辞辞不
 待赞也言不能与于斯耳斯道也惟颜子尝闻之矣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乐则韶舞此其准的
 也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之 (第 20b 页)
 道不独学者有资于师友而已也人主一日之间亲
 贤士大夫之时多相与讲磨道义熏陶气质则圣心
 日纯圣德日进矣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乐则
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此一章书是论王道而归之慎独也颜渊问为邦之
 道孔子曰治道必斟酌 …… (第 9a 页)
 所以授民时建寅则于民事为切故必行夏之时焉
 车辂之制不同然辂宜质也殷之木辂则质而得中
 故必乘殷之辂焉冠冕之制不同然冕宜华也 周之
 冕
旒则文而得中故必服 (第 9b 页)
周之冕
焉乐之音容代各
 不同然乐以象德有虞之德最盛大韶之乐最隆故
 乐必用韶舞焉此皆礼乐法度斟酌尽善之道也 (第 9b 页)
免规规于事为之末颜子其庶乎故子语之曰行夏之
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乐则韶舞呜呼周公之道其不
在兹乎其经之存于今者有仪礼周礼他经言其理二
礼见诸用此固古圣人所以脩身齐家 (第 2a 页)
             明 王樵 辑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
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
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此章通论/天下之势)
(备春秋/之终始)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乐则
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 …… (第 3b 页)
 而不惑者矣先儒之论曰游夏不能赞一辞辞不待
 赞也言不能与于斯道也斯道也惟颜子尝闻之矣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乐则韶舞此其准的
 也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之
 大法则不知也春秋大义数十炳如日星乃易 (第 4b 页)
  疏云共黼画者凡祭服皆画衣绣裳组就者以组
  为冕旒之就物谓丝之物色注欲见尊卑皆授丝
  物故云给据臣言也经云共据王言也 周之冕

  九章直言黼者据美者而言
丧纪共其丝纩组文之物(纩音/旷)
 注以给线缕著旴口綦握之属青与赤谓 (第 20a 页)
自野以教敬敬之弊鬼故)
(周自鬼以教文文弊薄故春秋阅诸三代而损益之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弟子问)
(政者数也而夫子不与言三代损益以非其任也回则/备王者之佐伊尹之人也故夫子与之言是故圣人之) (第 5a 页)
变而郑玄注周礼冕服惟有九章其三辰则登于旗何其说之异也夫自尧舜垂衣裳至周而仪章日著孔子于四代礼乐特曰服 周之冕
取其文物之备尊卑有辨也岂虞备十二章而周乃惟有九章乎又谓上公冕服九章而王服亦九章何以别上下 …… (第 4a 页)
黻制虽同而冕制有尊卑耳周礼五冕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则晋侯以黻冕命士会者当是希冕也朱子曰黻蔽膝也以韦为 之冕
冠也皆祭服也元按黻与韠制同而名异礼记作黻易作绂诗作芾记云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韠君朱大夫素士爵 …… (第 5a 页)
有九等其一十二旒次九旒下至二旒为八等与十二旒共九等天子用十二旒及九七五三共五等自九旒以下各以其命数服 之冕
弁冠皆首服也冕冠皆以缁布为之集注以冕为缁布冠亦总名也元按古者冠制有三曰冕曰弁曰冠冕者朝祭之服所谓十二 …… (第 7b 页)
书云王麻冕黼裳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是也至孔子时或有为纯冕者其用功省约而可从故孔子服 周之冕
者尚其等仪之辨而纯冕从众者取其俭不废礼也 (第 9a 页)
 序书终之秦誓修春秋则始终经纬五霸之迹悯王
 道之不复作也惓惓修举其废坠以传之来世其曰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则其所因所损益之
 大端也苟有行先王之道者亦举此而措之耳不幸
 而有秦汉隋唐之乱终不足以有为而犹得以 (第 26a 页)
 我有善下之心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则逊志时敏迁善改过之益在其中矣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乐则 …… (第 8a 页)
 若夫世道循环之运人心风俗升降之机不过文质
 二者圣人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乘
 殷之辂所以崇质也服 周之冕
所以右文也文胜则
 返之以质质胜则辅之以文斟酌二代而趋于一中
 并行不悖所以推而准动而化也由是治定功 (第 12a 页)
之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乐则韶舞是也然否曰伊川以春秋为孔子自行天子之事自创制立法故以春王正月为行夏之时四代礼乐为其所立之法然 (第 4b 页)
 当博考焉精择焉不必规规然于一先生之言则有

 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等法在圣人当日盖
 亦并行不悖者且纵轻议先儒其罪小曲徇先儒而
 俾圣贤之旨终不明于天下后世其罪大余窃 (第 31b 页)
吾从周此经生家遵注说
也若吾辈穷圣人经自当博考焉精择焉不必规规然
于一先生之言则有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 周之冕

法在圣人当日盖亦并行不悖者且注为集注传为集
传大儒原不敢以一己之说尽经也故名曰集但所集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