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合祀此千古卓见故行之百五十馀年风雨调顺民/物康阜至嘉靖一改而明遂衰建议者夏言也卒死)
 (于法抑太祖/之灵弗歆也)
  (吴鼎
辨姚涞孙承泽天地社合一祭天地分合祭聚/讼久矣从未有建子宜分建寅宜合如姚氏孙氏者) (第 23a 页)
    又案春明梦馀录又载姚涞一议以周人建
    子可以冬至郊天夏至祭地用夏正则先地
    后天尤为谬妄 吴鼎
顾我钧痛辨之载圜丘
    门可参观也
王圻续通考穆宗隆庆元年会议典礼郊祀之礼分祀
已久似难纷更宜照 (第 34b 页)
  吴鼎
问孟子去齐宿于昼集注谓昼一作画以齐有
 画邑而无昼邑然乎
曰不然齐固有画邑然焉知无昼邑赵岐云昼齐西南 (第 21a 页)
 之管气则风也故言歌风
十九年传先吴寿梦之鼎注以璧马为鼎之先 子惠
 子曰马为庭实未闻以马为先且马不上堂安得先
 之先 吴鼎
亦不辞先吴犹言先秦先汉欤 (第 31a 页)
   (在二十五家之闾门愚按天子小学在虎门之/东诸侯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夫以外凡教幼)

   (学者通谓之塾/不必定在闾门)○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
   于左塾(汉志○此则里门之塾也 吴鼎
曰明堂/北面故以西为左塾东为右塾若里塾)
   (则分西北不分东西愚谓门外南面则仍以东/为左西为右矣 …… (第 19b 页)
   (塾北塾上/南塾下也)
堂塾间者谓之宁蔽外内者谓之屏内寝屏路寝屏阙
门屏外朝屏庙门屏军门屏屏谓之树天子外屏诸侯
内屏(宁在天子路门之外应门之内两塾之间伫立于/此以待诸侯故谓之宁郭氏璞曰树小墙当门中)
(郑云今桴思也刻之为云气虫兽孔云罘罳小楼城隅/阙上皆有之邢曰以自障蔽郑曰以蔽行道也愚按诸)

(说似屏有二种一种筑土为之常立不动一种刻木为/之使可移徙要其上为屋形以覆下同也陈氏祥道曰)
(凡门皆有屏 吴鼎
曰惟路门有屏似陈得之又谓之罘/愚者孔曰人臣至此俯伏思念其事论语谓之萧墙何)
(氏晏曰萧之言肃君臣/相 (第 20a 页)
 包周十里一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二丈门三
 南拱辰西靖远北控朔东倚山冈上建楼以便眺望
 外各建月城铺舍五十座嘉靖间副将 吴鼎
兵备道
 葛大纪重修万历间兵备道应元副将麻贵增修参
 政樊东谟韩策再修
 平鲁县 …… (第 53b 页)
 傍各有水门为嘉水经流之冲山水骤涨滨河者咸
 患之元初总帅聂圭修下城高一丈五尺厚九尺浚
 濠深浅有差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州 吴鼎
修之弘治
 七年知州吴贤增修上城二月始工四月工毕卑者
 崇缺者完薄者厚四角有楼十步有铺环列有砖堞
  (第 71a 页)
 祝泉撰泉字人齐原名游龙海宁人
  逸语十卷
  曹庭栋撰庭栋见经类
  东莞学案(无卷/数)
   吴鼎
撰鼎见经类
  (臣/)等谨按陈建有学蔀通辨一书鼎因其排斥陆
  王阿附宰执因条列其说谓之诘难盖门户 (第 20a 页)
  戟门书库祭器库三贤祠(何瑭/为记)五年助建东西庑
  儒学门十七年训导唐尧儒请于巡按周汝员迁
  庙学于多福院地 (吴鼎
新城县迁建儒学记新城/为杭下邑洪武十年建学于县)
  (治东偏地隘堂序不足士无弦诵之舍前临大壑/岸善 (第 37a 页)
  胡斐(汤溪人/主事)     陈嘉言(西安/人)
  祝品(龙游人/参政)
 正德十二年丁丑科舒芬榜
  金廷瑞(钱塘人光/禄少卿)    吴鼎(钱塘人广/西参政)
…… (第 6a 页)
  胡儒(会稽人/行人)     毛惇元(馀姚人榜/眼编修)
  陈觐(馀姚人/参政)     陈成甫(馀姚人/佥事)
  邵畯(馀姚人/知府)     胡 维新(馀姚人/参政)

(第 32a 页)
    屠倬(鄞人癸/未进士)
  邵经邦(仁和人辛/巳进士)   徐子俊(上虞人丁/丑进士)
   吴鼎(钱塘人丁/丑进士)
    王镕(慈溪人丁/丑进士)
  徐显(仁和人辛/巳进士)    叶良佩(太平人癸/未进士)
  (第 32b 页)
  (生为已之学/槩见于此)
 孙景时(两浙名贤录字成叔杭之右卫人性耿介于/世寡谐与越人汪应轸仁和邵锐江晖钱塘)
   (吴鼎
为友师事阳明甘泉二先生正德丙子举于/乡筮仕长洲教谕迁攸县令却馈赆谢常例雪贫)
  (民唐如景吴伯先枉 (第 7a 页)
  (闻阳明在赣喜曰竖子不足平矣事母孝有疾再/刲股再愈所著有萃忠录二卷青史衮钺六十卷)
  (七修𩔖藁/五十五卷)
  吴鼎(万历杭州府志字维新钱塘人正德丁丑进士/授临淮令以办治称属武宗南巡有权贵人先)
  (驱横索鼎不餍权贵人意遂见愤诟因呼梃梃吴/令鼎锐身先吏民当之吏民争前卫鼎反击伤权)
  (贵人事闻逮系诏狱嘉靖初得释复原治所徵为/南刑部主事转兵部以艰归遂不出鼎伉厉守高)
  (魁然负气既令临淮以直节显益务为危言侃侃/无媕阿态沉涵六籍旁览百氏为文宗法西京出)
  (入迁固大家自刘向扬雄而下意谓弗屑也与海/昌许相卿友善文亦相伯仲所著有泉亭文集若)

(第 15a 页)
  (魁然负气既令临淮以直节显益务为危言侃侃/无媕阿态沉涵六籍旁览百氏为文宗法西京出)
  (入迁固大家自刘向扬雄而下意谓弗屑也与海/昌许相卿友善文亦相伯仲所著有 泉亭
文集若) …… (第 15a 页)
  (时起时蹶历官湖广按察司佥事卒于官当是时/北地信阳以古文雄视西土而大江以南则故翰)
  (林江澜 参议吴鼎
共祐后先倔起祐为文奔放陵/轹若飙起泉涌其才气岸伟旁不见曹伍然亦以)
  (此见忌所著有端居兴国西曹鄄 (第 16a 页)
 亶爰子集二卷外集古文一卷(百川书志仁和/江晖景孚撰)
 泉亭集六卷外集一卷过庭诗录七卷(万历钱塘县志 吴鼎
著字维新)
 黄门集十四卷(海盐县图经许相卿著字台仲海/宁人 按焦氏经籍志作云村集)
 一亭集(两 (第 10b 页)
 忠节祠记褒忠祠记(万历钱塘县/志吕本撰)

 忠节祠记(万历钱塘县/志 吴鼎
撰)  忠节祠记(钱塘县志/梁材撰)
 两浙名贤祠记(万历钱塘县/志陈洪濛撰)
 四贤祠记(万历钱塘 (第 8a 页)
尔况所谓泰岱恒华者哉若乃
始皇之事固无足道者而兹山之胜亦非泰所能辱也
  重建忠节祠记        (明/)吴 鼎
初弘治十载巡鹾部使者舒城姚公建忠节坊于杭以
表吴行人伍公唐仆射褚公宋岳武穆王我朝于肃悯
公语具上蔡李 (第 18a 页)
  吴兴掌故集序       (明/)徐献忠
子自嘉靖丁亥游于吴兴乐其土风晏然安之也为作
掌故集自正史至稗子诸书与旧录所具或至放失及
予肤臆之见凡可备志家之采述者咸录焉吴兴在泽

国上游其俗素朴厚绝无奇技淫靡之习自汉以来流
寓及宋南渡诸贤𩔖多居此盖有自也夫其本俗俭啬
加以君子之遗风故至于今以尚礼节称焉顾余以笔
札之役而衰迟湔薄实多惭负聊附于野史之家而已
山空日永灌园采药之暇以其成录对之几案千数百
年故实一举可尽则固山家一乐事也因序而藏焉
  海塘事略序         (明/)吴 鼎
余读河渠诸书而三叹治水之难也夫闾寖为海诿诸 (第 13b 页)
 丈五尺东绕涡流西环濠水北涌淮河门六各有
  楼明正德七年巡视都御史丛兰守备太监阎瑄
  重修嘉靖中 知县吴鼎
训导郭维城凤阳卫经历
  严时亨隆庆中知县陈中烈万历中知县郑之亮
  贾应龙相继修治
国朝顺治六年淮 (第 23b 页)
   吴珂鸣(武进人/)  徐士吉(上海人/)

   屠德隆(武进人/)  邹祗谟(武进人/)
    吴鼎
(武进人/)  刘维烈(武进人/)
   陈禋祉(无锡人/)  王 松(无锡人/)
   侯 曦( (第 16a 页)
  翁 需(常熟人/)  吕鸣纯(泰兴人/)
   骆士愤(六安人/)  程芳朝(桐城人/)
    吴鼎
(武进人/)  刘师峻(扬州人/)
   钱孙爱(常熟人/)  张迎禊(无锡人/)
   胡可及( (第 10a 页)
  袁永康继妻顾氏江阴人
  何君硕妻蒋氏江阴人
  刘国甫妻张氏江阴人
  徐名臣妻沙氏江阴人
  祝眉妻沈氏江阴人
   吴鼎
隆妻陈氏江阴人
  邢云龙妻冯氏江阴人 (第 3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