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相关资源
地理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王约字资博临川人成化进士知平阳县毁淫祠六十
馀所以建社学岁饥请发粟当路不可约曰民困甚
矣救民获罪所不辞也卒发之擢御史出巡苏松湖
广风裁甚著(同上)
吴昊 字仁甫临川人为五官保章正成化间为监正观
象台旧制浑仪黄赤二道交于奎轸与今之四正戾
其阳经南北轴不合两 (第 45b 页)
馀所以建社学岁饥请发粟当路不可约曰民困甚
矣救民获罪所不辞也卒发之擢御史出巡苏松湖
广风裁甚著(同上)
吴昊 字仁甫临川人为五官保章正成化间为监正观
象台旧制浑仪黄赤二道交于奎轸与今之四正戾
其阳经南北轴不合两 (第 45b 页)
笔记)
太宗时宋太素自翰苑谪鄜州司马诗云鄜州军司马
也好画为屏又云官为军司马身是谪仙人(笔/记) 吴昊 华州人尝累举不第负气倜傥有纵横材尝与州
人张元薄游塞上观览山川有经略西鄙意张有鹰诗 (第 62b 页)
太宗时宋太素自翰苑谪鄜州司马诗云鄜州军司马
也好画为屏又云官为军司马身是谪仙人(笔/记) 吴昊 华州人尝累举不第负气倜傥有纵横材尝与州
人张元薄游塞上观览山川有经略西鄙意张有鹰诗 (第 62b 页)
王) 单 忠(攸县人举人弘治四年任)
吴舜夔(潼川人举人弘治八年任) 林元吉(南海人举人弘治十一年任)
吴 昊(电白人举人弘治间任) 蒋 班(道州人举人正德三年任)
陈 溁(永安人监生正德四年任) 王 中(龙溪人举人正德十二年 (第 34a 页)
吴舜夔(潼川人举人弘治八年任) 林元吉(南海人举人弘治十一年任)
吴 昊(电白人举人弘治间任) 蒋 班(道州人举人正德三年任)
陈 溁(永安人监生正德四年任) 王 中(龙溪人举人正德十二年 (第 34a 页)
地动省
成化十六年礼部以三月初十日南京及江北四府山
东之兖州河南开封府州县俱同时地震有声房屋摇
撼人心惊惧奏言考之传记地动千里有大灾又云春
时动者岁凶二月动者水灾今所动不止千里又况凤
阳南京皆祖宗根本之地祖宗社稷所在关系尤重乞
行各处守臣清理冤抑存恤孤寡有利必兴有害必去
务施德泽以消变异又必广储畜省费用以备岁凶浚
河渠筑河堤以防水患毋徒事虚文从之
省京城滥火
弘治四年钦天监 监正吴昊 奏北京城火灾为患踰旬 (第 19a 页)
成化十六年礼部以三月初十日南京及江北四府山
东之兖州河南开封府州县俱同时地震有声房屋摇
撼人心惊惧奏言考之传记地动千里有大灾又云春
时动者岁凶二月动者水灾今所动不止千里又况凤
阳南京皆祖宗根本之地祖宗社稷所在关系尤重乞
行各处守臣清理冤抑存恤孤寡有利必兴有害必去
务施德泽以消变异又必广储畜省费用以备岁凶浚
河渠筑河堤以防水患毋徒事虚文从之
省京城滥火
弘治四年钦天监 监正吴昊 奏北京城火灾为患踰旬 (第 19a 页)
南京天文生补充例
成化二十二年南京钦天监以南京吏部等衙门会奏
天文生阴阳人原额量加二分奏陈本监原奉高皇帝
圣旨并引大明律例礼部覆议旧例皆无以女婿外孙
义侄别姓充补之令宜行南京礼部仍照近例举行从
之
改造浑仪
弘治十四年钦天监监生 吴昊 请改造观象台原制浑
仪及修改简仪礼部请令监正张绅议谓原制浑仪时
未经校勘其黄赤二道相交于奎轸不合今之 (第 2a 页)
成化二十二年南京钦天监以南京吏部等衙门会奏
天文生阴阳人原额量加二分奏陈本监原奉高皇帝
圣旨并引大明律例礼部覆议旧例皆无以女婿外孙
义侄别姓充补之令宜行南京礼部仍照近例举行从
之
改造浑仪
弘治十四年钦天监监生 吴昊 请改造观象台原制浑
仪及修改简仪礼部请令监正张绅议谓原制浑仪时
未经校勘其黄赤二道相交于奎轸不合今之 (第 2a 页)
滥安得谬引曲说
而沮古今之大典耶
广制科例
请钦天监生放科举
弘治十五年钦天监掌监事太常寺少卿 吴昊 言本监
所掌天文历数乃国家为治之先务古昔帝王必命硕
学名儒以司其事我太祖高皇帝选世业子孙读儒书 (第 27a 页)
而沮古今之大典耶
广制科例
请钦天监生放科举
弘治十五年钦天监掌监事太常寺少卿 吴昊 言本监
所掌天文历数乃国家为治之先务古昔帝王必命硕
学名儒以司其事我太祖高皇帝选世业子孙读儒书 (第 27a 页)
题内降疏(徐溥/)
前日钦蒙发下揭帖一纸内开钦天监致任监正李华
令臣等拟旨著复职管事臣等看得李华系传奉官礼
部参奏行事乖谬致仕况已年老今一旦无上事忽然
传出著复职管事未免惊骇众听且皇上登极以来凡
百除授升迁俱是合干衙门题奏请旨未有自内传出
者今又辄开其端诚恐奔竞干请之徒纷然而起后来
难以止塞其于治道不无有损若李华果于选择昌国
公张峦葬地与有劳力亦当工完之日量与赏赐为宜
况本监见有 监正吴昊 掌印一衙而设两正官亦为繁
冗臣等叨承朝廷委任一事不敢阿从易曰君子作事
谋始盖凡事谋于其始则易为力倖门 (第 1b 页)
前日钦蒙发下揭帖一纸内开钦天监致任监正李华
令臣等拟旨著复职管事臣等看得李华系传奉官礼
部参奏行事乖谬致仕况已年老今一旦无上事忽然
传出著复职管事未免惊骇众听且皇上登极以来凡
百除授升迁俱是合干衙门题奏请旨未有自内传出
者今又辄开其端诚恐奔竞干请之徒纷然而起后来
难以止塞其于治道不无有损若李华果于选择昌国
公张峦葬地与有劳力亦当工完之日量与赏赐为宜
况本监见有 监正吴昊 掌印一衙而设两正官亦为繁
冗臣等叨承朝廷委任一事不敢阿从易曰君子作事
谋始盖凡事谋于其始则易为力倖门 (第 1b 页)
与弼(崇仁人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录慨然向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子五经洛闽诸书不下楼)
(者数年中岁家益贫四方来学者约巳分少饮食/教诲不倦天顺元年遣行人赐玺书徵赴阙授左)
(谕德召见文华殿以疾辞不许留两月称疾笃放/还所著日录自言平生所得胡居仁陈献章皆出)
(其门世称/康斋先生)胡九韶(崇仁人少从吴与弼学刻苦自/励动循规矩与弼器之诸生从)
(游者恒令先见九韶及/与弼卒门人多转师之) 吴昊(临川人精于历象成/化中为监正每天象)
(有异必直书以奏又言元授时历起至元辛巳今/已二百一十年与岁行差三度馀矣及今不改恐)
(渐疏谬诏下礼部议如其说铸为新仪/经纬皆与天合正德初进太常寺卿) 江珏(金溪/人宏)
(治进士历刑部员外郎武宗南巡首倡十三司连/名疏諌上怒罚跪午门三日廷杖革职世宗即位 (第 34b 页)
(者数年中岁家益贫四方来学者约巳分少饮食/教诲不倦天顺元年遣行人赐玺书徵赴阙授左)
(谕德召见文华殿以疾辞不许留两月称疾笃放/还所著日录自言平生所得胡居仁陈献章皆出)
(其门世称/康斋先生)胡九韶(崇仁人少从吴与弼学刻苦自/励动循规矩与弼器之诸生从)
(游者恒令先见九韶及/与弼卒门人多转师之) 吴昊(临川人精于历象成/化中为监正每天象)
(有异必直书以奏又言元授时历起至元辛巳今/已二百一十年与岁行差三度馀矣及今不改恐)
(渐疏谬诏下礼部议如其说铸为新仪/经纬皆与天合正德初进太常寺卿) 江珏(金溪/人宏)
(治进士历刑部员外郎武宗南巡首倡十三司连/名疏諌上怒罚跪午门三日廷杖革职世宗即位 (第 34b 页)
(景祐末有二狂生曰张曰吴薄游塞上丨丨山川风俗慨然有志/于经略而边帅豢安皆莫之知按此二人即西夏张元 吴昊
也)
默览(湘山野录张尚书镇蜀彭公乘始冠以文呈公丨丨殆遍无/一语褒贬都掷于地后将赴阙召彭诘之曰盛编心 (第 26a 页)
默览(湘山野录张尚书镇蜀彭公乘始冠以文呈公丨丨殆遍无/一语褒贬都掷于地后将赴阙召彭诘之曰盛编心 (第 26a 页)
简仪九道圭表壶漏并准南京作晷影堂以便窥测调
品 又曰景泰六年乙亥造简仪铜壶 明孝宗实录
曰先是钦天监 监正吴昊 请改造观象台原制浑仪及
修改简仪礼部请令监正张绅议之绅谓原制浑仪时
未经校勘黄赤二道相交于圭轸不合今 (第 13b 页)
品 又曰景泰六年乙亥造简仪铜壶 明孝宗实录
曰先是钦天监 监正吴昊 请改造观象台原制浑仪及
修改简仪礼部请令监正张绅议之绅谓原制浑仪时
未经校勘黄赤二道相交于圭轸不合今 (第 13b 页)
西夏有意窥中国遂叛而往二人自念不力出奇无
以动其听乃自更其名即其都门酒家剧饮终日引
笔书壁曰张元 吴昊 来饮此楼逻者见之知其非国
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元昊诘以入国问讳之义二人
大言曰姓尚不理会乃理会名耶时 (第 1b 页)
以动其听乃自更其名即其都门酒家剧饮终日引
笔书壁曰张元 吴昊 来饮此楼逻者见之知其非国
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元昊诘以入国问讳之义二人
大言曰姓尚不理会乃理会名耶时 (第 1b 页)
题古画王昭君图
余睹王昭君出塞图后先凡三本颇具汉家威仪而呼
韩邪来迓则极骑吹驼毼毡车弓槊之盛宾主初觌欢
情与肃容两称而此图则仅导者数胡骑亦有汉儿一
以琵琶后随一橐驼载服装而已虽复低眉掩抑作怯
寒状而𥊍御皆宽然暇逸意是出塞以后事跋尾当有
题识今失之不辨何人与何代然其用笔殊精密而番
马犹有䟤跋骄嘶之致宛然胡瑰张戡家风似非南渡
以后供奉手所办也昭君以良家子困掖庭不胜牢慅
愤郁慨然请远适又用其俗配呼韩邪子生二女此与
张元 吴昊 何异而书生弄笔往往深怜而重与之独渠
宗介夫得其情与事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
知心虽然坐此二语令人 (第 29a 页)
余睹王昭君出塞图后先凡三本颇具汉家威仪而呼
韩邪来迓则极骑吹驼毼毡车弓槊之盛宾主初觌欢
情与肃容两称而此图则仅导者数胡骑亦有汉儿一
以琵琶后随一橐驼载服装而已虽复低眉掩抑作怯
寒状而𥊍御皆宽然暇逸意是出塞以后事跋尾当有
题识今失之不辨何人与何代然其用笔殊精密而番
马犹有䟤跋骄嘶之致宛然胡瑰张戡家风似非南渡
以后供奉手所办也昭君以良家子困掖庭不胜牢慅
愤郁慨然请远适又用其俗配呼韩邪子生二女此与
张元 吴昊 何异而书生弄笔往往深怜而重与之独渠
宗介夫得其情与事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
知心虽然坐此二语令人 (第 29a 页)
行矣君所以策辽者固无出于昔之告余者
矣虽然余窃为袁公贺也剧孟雒阳博徒耳吴
楚之际亚夫得之如一敌国张元 吴昊 之徒曳
石署书以撼中国而卒弃之为西夏用布衣处
士之能为人国重轻何如也国家疆埸之事往
往用文臣为大帅文 (第 4a 页)
矣虽然余窃为袁公贺也剧孟雒阳博徒耳吴
楚之际亚夫得之如一敌国张元 吴昊 之徒曳
石署书以撼中国而卒弃之为西夏用布衣处
士之能为人国重轻何如也国家疆埸之事往
往用文臣为大帅文 (第 4a 页)
监正李华令臣等拟旨着复职管事
臣等看得李华系传奉官礼部参奏行事乖缪致仕况
已年老今一旦无上事忽然传出著复职管事未免惊
骇众听且皇上登极以来凡百除授升迁俱是合于衙
门题奏请旨未有自内传出者今又辄开其端诚恐奔
竞干请之徒因而纷然复起后来难以止塞其于治道
不无有损若李华果于选择昌国公张峦葬地与有劳
力亦当待工完之日量与赏赐为宜况本监见有 监正
吴昊 掌印一衙门而设两正官亦为繁冗臣等叨承朝
廷委任一事不敢阿从易曰君子作事谋始盖凡事谋
于其始则易为力倖 (第 16a 页)
臣等看得李华系传奉官礼部参奏行事乖缪致仕况
已年老今一旦无上事忽然传出著复职管事未免惊
骇众听且皇上登极以来凡百除授升迁俱是合于衙
门题奏请旨未有自内传出者今又辄开其端诚恐奔
竞干请之徒因而纷然复起后来难以止塞其于治道
不无有损若李华果于选择昌国公张峦葬地与有劳
力亦当待工完之日量与赏赐为宜况本监见有 监正
吴昊 掌印一衙门而设两正官亦为繁冗臣等叨承朝
廷委任一事不敢阿从易曰君子作事谋始盖凡事谋
于其始则易为力倖 (第 16a 页)
进卿,仍掌监事。言天下阴阳,官纳粟免考非制,遂罢之。轩有志事功,掌历非其好也。数称病归。弘治改元,用 监正吴昊
荐,复以原官掌监事。六月朔,日有食之,轩言日食纪元之初,又当盛夏火旺之候,宜反身修德,进君子,退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