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樂類
詩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別史類
職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目錄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类于/山也)呜呼孝哉案抚戎国蛮夷竭欢象来致福(李奇/曰象)
 (译也蛮夷遣/译致福贡也)兼临是爱终无兵革(师古曰兼临言在/上位者普 包容
也) (第 12a 页)
 (不失正鹄和容者容体比/于礼兴舞者节奏比于乐)
 (王氏志长曰贾氏以为和居六德之终故曰载孝居/六行之始故曰 包容
即孝也三物中其事一十有八)
 (今六德惟问和六行惟问容六艺惟问射礼乐盖贡/贤于王未能尽备故略举五者问 (第 30b 页)
 以偃武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故继之以祀明堂孝所
 以事内臣所以事外故继之以朝觐君臣之间主敬
 而已故继之以耕藉 应氏镛曰驺虞仁而不杀天
 子 包容
遍覆之象狸首义而善搏诸侯奔走赴功之 …… (第 42a 页)
 之恭谓以礼自持俭谓以约自处好礼则动不越法
 不能广大疏通小雅者小正也故恭俭而好礼者宜
 歌之正直而不能 包容
静退而不知机变廉约自守
 而谦恭卑退其德狭劣故宜歌诸侯之风商者五帝
 之遗声五帝道大故肆直慈爱者宜歌 (第 61b 页)
 孔氏颖达曰唯天至别也此又申明夫子之德聪明
 宽裕足以容养天下伤其有圣德而无位也 宽裕
 温柔足以有容也言夫子宽弘性善温克和柔足以
  包容
也 𤼵强刚毅足以有执也𤼵起也执犹断也
 言孔子𤼵起志意坚强刚毅足以断决事物也
 朱子曰聪明睿知 (第 59a 页)
 其心断断猗然专一与此本异 无他技其心休
 休焉其如有容焉者言此专一之臣无他奇异之技
 惟其心休休然宽容形貌似有 包容
如此之人我当
 任用也 人之有技若已有之者谓见人有技艺欲
 得亲爱之如己自有也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 …… (第 49a 页)
 不啻如自其口出心爱此彦圣之美多于口说言其
 爱乐之甚也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
 有利哉者实是也若能好贤如此是能有所 包容

 我国家得安保我后之子孙黎众也尚庶几也非直
 子孙安其下众人皆庶几亦有利益哉也 人之有
 技媢疾 (第 49b 页)
 如此万物资乾以始资坤以生父母之道也顺承天
 施以成其功坤之厚德持载万物合于乾之无疆也
 ○以含弘光大四者形容坤道犹乾之刚健中正
 纯粹精也含 包容
也弘宽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
 有此四者故能成承(一作/顺)天之功品物(一作/类)咸得亨
 遂取牝马为 (第 5b 页)
  然后道尊故始终皆以严(易/说)○又曰初六发蒙利
  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剪爪稍深则侵肤(己丑/课程)
九二 包蒙吉
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 (第 26b 页)
 而纳之则吉○九二以下卦之中主卦德故曰子克
 家以子任家必刚柔得中乃济不可严厉也(并易/说)
  上蔡谢氏曰易之蒙九二 包蒙吉
纳妇吉子克家
  蔽蒙不通者包之顺从者纳之而不拒子克家之
  道也舜不藏怒不宿怨包蒙也以爱兄之道来诚 …… (第 28a 页)
  二所包含章有美而效之君臣道之正也二之吉

  也故曰 包蒙吉
二以刚接柔为五所纳艮男为夫
  巽女为妇妇有相成之道虚其中以纳之君道之
  正五之吉也故曰纳妇吉二在 …… (第 30a 页)
  新安朱氏曰九二以刚阳为内卦之主统治群阴
  当发蒙之任也然所治既广物性不齐不可一槩
  取必而爻之德刚而不过为能有所 包容
之象又 (第 31a 页)
  以其光大说若不是一个心胸明阔底如何做得
  (语/录)
  东莱吕氏曰九二包荒用冯河伊川作两句说亦
  好今只作一句包荒则既能 包容
虽冯河勇力之
  士亦能用也不遐遗言大抵人当否之时自然忧
  深思远至泰时人民安富国家閒暇所失多由虑 (第 26a 页)
  已焉得亨天地相函阴阳相包否六二六三姤九
  三皆以阳包阴大者宜包小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阴柔而中正小人而能 包容
承顺乎 …… (第 17a 页)
  汉上朱氏曰六三得时进而处上九四辞尊退居

  于下见六三则 包容
之而六三始有处不当位之
  羞何以知其羞乎体巽而自动是以知其羞也管
  仲谓齐侯恭而气下言则徐见臣有 …… (第 19b 页)
  二六三小人之致否者也君子与之力争则否结
  而不解矣自古君子不忍于小人以及祸害者常
  多故易为君子谋必 包容
之使下者知所承上者
  知所愧庶几有泰之渐也三四相易巽成离离为
  目羞愧之象也与恒九五或承之羞同( (第 19b 页)
  势势有尽也亲之以教教无穷也是以忘有尽之

  势思无穷之教教思无穷则待之非一日也故
  容
之保有之而无疆无疆者坤德也厚之至也三
  代之民不忘乎先王之泽者教之也三代而下一
  决则横流而不可 (第 12a 页)
 覆而深别之曰采篆作审详审字注(正字通与寮采之寀别釆从瓜从木采从宀从釆釆音便辨同会意)(唐韵)
(植邻切集韵韵会正韵丞真切𡘋音辰说文屋宇也贾逵曰室之奥者后人称帝居日宸增韵帝居北宸宫故从宀从长亦曰)
(枫宸帝居高广惟枫修大可搆也越语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正字通本作六书故又作桭引扬 
(雄赋柍桭注服虔曰柍中央也桭屋梠也○按宸取北辰义今人言宸极与汎言屋梠别宸桭合为一非)容古文
(广韵集韵韵会𡘋馀封切音融说文盛也从宀从谷徐铉曰屋与谷皆所以盛受也增韵受也包函也易师卦君子)

(以容民畜众书君陈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注谓包之也又唐书狄仁杰传娄公盛德为所 包容
久矣)又仪容也礼 
(冠义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射义试之于泽宫其容比于礼其节比于乐又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 (第 25a 页)
 (死言之灵公不能纳又从而杀之卒以见弑而亡其/国此万世之大戒也特书徵舒之名氏以见泄冶忠)
 (言之验灵公见弑之由使有国者必以远色修身 包/容
狂直开纳谏诤为心也以为罪不及民故称大夫)
 (以弑者非/经意矣)
 集说(张氏洽曰古人以礼为防闲而人 (第 30b 页)
疑但字误案易疏发首多用)
(但字盖辞气尔尔正当以不解解之也)
九二包蒙(案郑氏云包当作彪彪文也)注故 包蒙吉
(故下卢本有曰字)
疏亲而得中○以已之两阳迎接上下二阴(两阳当一阳误)
六三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第 8b 页)
 之象是本诸爻体者而假物以象之也○一类是
 乾九三性体刚健有能乾乾惕厉之象蒙九二刚
 而不过为能有所 包容
之象则是本爻之体所具者
 以为象不复假诸物也然假物之象却在本于所具
 之象本爻所具是内象所假之物是外 (第 34a 页)
象也且夫易
 者象也统而言之无一字不在象上来象即画中所
 具也
九二 包蒙吉

 九二以阳刚为内卦之主统治群阴当𤼵蒙之任者
 也以理言之所治既广物性不齐不可一槩取必固
 当有所 (第 34a 页)
包容
也而爻之德刚而不过又为能所 (第 34b 页)
包容
 

纳妇吉
 以阳受阴是众阴之阴非就九二一爻内讨个阴也
 若就九二讨则是以阴受阳非以阳受阴矣○亦非 …… (第 34b 页)
 子克家本义云又居下位而能任上事亦指其以阳
 刚为内卦之主统治群阴而当发蒙之任言○大抵
 此爻三句辞就本卦言只是 包蒙吉
一句便了其纳
 妇吉子克家都是就包蒙之象转取出来故本义以 …… (第 35a 页)
 者能包蒙则吉矣纳妇是爻有此象占者遇纳妇则
 吉矣子克家又纯是象占意已在克家内矣
 三句俱是本文以著占○如 包蒙吉
纳妇吉之类皆
 作占辞看其本义云为能有所 (第 35b 页)
包容
之象有纳妇之
 象者皆是推原之辞如需卦孚贞及利涉之象亦皆
 推原之辞 …… (第 35b 页)
 看来以纳妇为亦是有此德似涉牵强○愚谓有其
 德指包蒙子克家当其事专指纳妇故本义于包蒙
 则曰为能有所 包容
之象于子克家则曰又居下位
 而能任上事于纳妇则止曰为纳妇之象而无能字
 可见纳妇不用兼说有其德只是当 …… (第 36b 页)
 阴皆来比已意皆举重而言

六五童 蒙吉
 柔中居尊下应九二且就爻言纯一未发以听于人
 又影此意说向童蒙上去如乾九五本义曰阳刚中
 正以居尊位 (第 39b 页)
 (云云/)矣需之位乎天位以正中则曰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矣如蒙之九二主卦于内刚而不过而能
 任上事则曰 包蒙吉
纳妇吉子克家矣如需之九五
 阳刚中正需于尊位则曰需于酒食贞吉矣此皆事
 之当而善者也又如屯之六三阴柔 (第 99a 页)
宋板有也字 故刑人也刑上三本有利字 (九二)
蒙吉
也故下三本足利本宋板共有曰字一本无也字
 克家之义下二本有也 (六三)而无攸利下二本有也
字 (六四 (第 13a 页)
 犹事也乡大夫既献贤能之书归而合其民于乡射
 询问于众而求其人以储养而待举焉○愚按贾氏
 以为和居六德之终故曰载孝居六行之始故曰

 容
即孝也三物中其事一十有八今六德唯问和六
 行唯问容六艺唯问射礼乐盖贡贤于王未能尽备
 故略举五者问之 (第 30b 页)
 公不能纳又从而杀之卒以见弑而亡其国此万世
 之大戒也特书徵舒之名氏以见泄冶忠言之验灵
 公见弑之由使有国者必以远色修身 包容
狂直开 (第 31a 页)
 夏徵舒而后书入陈便是圣人先正其讨贼之义观
 圣人于此实有所激缘齐桓晋文俱有正天下扶持
 周室之功然皆 包容
弑君之贼置而不问所以养天
 下之乱是以于楚子入陈一事特显此义既已取其 (第 11b 页)
 (射于郊养老于大学非有异学也大学即在郊之学/狸首驺虞之节虽有天子诸侯之异窃意因学而分)
 (左右非分学而射也若分之而天子诸侯各射一处/则非所以辨尊卑矣驺虞仁而不杀天子 包容
遍覆)
 (之象狸首义而善抟诸侯奔走赴/功之象故射各以其诗为节也)
(嗣/)三老五更(平/声)(第 6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