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地理類
目錄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正一部
陈 振(泰和人)罗奎文(泰和人)严作义(泰和人)刘必长
(安福人)王 锡(安福人)许 庄(安福人) 刘大有(安福人) 康孝绍
(万安人)刘大成(龙泉人)袁炳章(龙泉人)许齐愈(龙泉人)张文与
(龙泉人)朱 湜(龙泉人) (第 14a 页)
(安福人)王 锡(安福人)许 庄(安福人) 刘大有(安福人) 康孝绍
(万安人)刘大成(龙泉人)袁炳章(龙泉人)许齐愈(龙泉人)张文与
(龙泉人)朱 湜(龙泉人) (第 14a 页)
刘獬字去邪泰和人宣和乡举为衡州司法官岁饥民
有窘于衣食犯法死者数十人獬请从末减太守怒
碎节目掷诸地獬拾补以进守意乃释数十人皆赖
全活后为东流令寇骑南牧东流止隔一水獬调民
防江以片纸榜县远近胥集(同上)
刘大有 字处谦安福人于书无不读尝曰人庋以箧我
庋以腹所著文五百篇曰遁斋野录(同上)
罗棐恭字钦若吉水人 (第 50a 页)
有窘于衣食犯法死者数十人獬请从末减太守怒
碎节目掷诸地獬拾补以进守意乃释数十人皆赖
全活后为东流令寇骑南牧东流止隔一水獬调民
防江以片纸榜县远近胥集(同上)
刘大有 字处谦安福人于书无不读尝曰人庋以箧我
庋以腹所著文五百篇曰遁斋野录(同上)
罗棐恭字钦若吉水人 (第 50a 页)
鲁均贤(桃源人/主事) 贺 光(龙阳人/给事)
龙济川(龙阳人/御史) 廉文质(沅陵人/员外) 刘有年(沅陵人/御史) 罗 敬(麻阳人/佥事) 黄文惠(永兴人/御史) 钟 鼎(主事/)
曾 贯(寺丞以上/永兴人)袁 …… (第 7a 页)
史 华(龙阳人/都事)
正德
金 槐(武昌县/人知县) 陈 贯(嘉鱼人/知县) 殷 辂(崇阳人/同知)
舒 有年(通山人/推官) 彭楚豪(汉阳县/人知州) 陈汝霖(汉川人/通判) …… (第 18a 页)
宋 滋 徐伯昆 刘 观
周仲英 熊伯智 聂 元
杨 昭 周 淇 陈琉
舒 有年(推官/) 吴从敬(署正/) 夏大用
汪仲濂(以上通/州人) 谢文林(汉阳人/) 吴 岩
宋 恩 (第 31a 页)
龙济川(龙阳人/御史) 廉文质(沅陵人/员外) 刘有年(沅陵人/御史) 罗 敬(麻阳人/佥事) 黄文惠(永兴人/御史) 钟 鼎(主事/)
曾 贯(寺丞以上/永兴人)袁 …… (第 7a 页)
史 华(龙阳人/都事)
正德
金 槐(武昌县/人知县) 陈 贯(嘉鱼人/知县) 殷 辂(崇阳人/同知)
舒 有年(通山人/推官) 彭楚豪(汉阳县/人知州) 陈汝霖(汉川人/通判) …… (第 18a 页)
宋 滋 徐伯昆 刘 观
周仲英 熊伯智 聂 元
杨 昭 周 淇 陈琉
舒 有年(推官/) 吴从敬(署正/) 夏大用
汪仲濂(以上通/州人) 谢文林(汉阳人/) 吴 岩
宋 恩 (第 31a 页)
未见
张采曰永乐初太平守 刘有年 进逸礼则知初唐所
亡之书国初犹有表献者
黄虞稷曰明洪武中御史沅州 (第 20a 页)
刘有年 以辞秩养母
忤旨罚输站役通州于州旧家得其书献之朝命付
史 (第 20a 页)
有年 建文中起知太平府成祖靖难不行迎驾
谪戍云南后官交趾按察司佥事卒
按明一统志沅州 (第 20a 页)
刘有年 洪武中为监察御
史永乐中上仪礼逸经十有八篇杨用修讶 (第 20a 页)
有年 何从得之又怪当时庙堂诸公不闻有
表章传布之请且求之内阁不见其书吾意
(第 20b 页)
有年 所进即草庐吴氏本尔逸经八篇传十
篇适合其数当时内阁诸老知其为草庐书
是以馆阁书目止载 (第 20b 页)
草庐本无 有年 姓名也
此无足致疑者
经义考卷一百三十 (第 20b 页)
张采曰永乐初太平守 刘有年 进逸礼则知初唐所
亡之书国初犹有表献者
黄虞稷曰明洪武中御史沅州 (第 20a 页)
刘有年 以辞秩养母
忤旨罚输站役通州于州旧家得其书献之朝命付
史 (第 20a 页)
有年 建文中起知太平府成祖靖难不行迎驾
谪戍云南后官交趾按察司佥事卒
按明一统志沅州 (第 20a 页)
刘有年 洪武中为监察御
史永乐中上仪礼逸经十有八篇杨用修讶 (第 20a 页)
有年 何从得之又怪当时庙堂诸公不闻有
表章传布之请且求之内阁不见其书吾意
(第 20b 页)
有年 所进即草庐吴氏本尔逸经八篇传十
篇适合其数当时内阁诸老知其为草庐书
是以馆阁书目止载 (第 20b 页)
草庐本无 有年 姓名也
此无足致疑者
经义考卷一百三十 (第 20b 页)
取二戴记及郑注纂逸礼八篇又取戴义为十传澄
自谓得三十九篇之四元至正间司业李俊民尝刻
太学而板今亡矣又闻永乐间沅州 刘有年 守太平
进逸礼十八篇岂即是耶澄于仪礼诚有功然亦残
经之十一尔圣远言湮可胜叹哉
桂萼曰仪礼经朱子 (第 26a 页)
自谓得三十九篇之四元至正间司业李俊民尝刻
太学而板今亡矣又闻永乐间沅州 刘有年 守太平
进逸礼十八篇岂即是耶澄于仪礼诚有功然亦残
经之十一尔圣远言湮可胜叹哉
桂萼曰仪礼经朱子 (第 26a 页)
不废先正复古垂教之心其嘉惠后学岂浅也哉
罗伦曰河南监察御史何廷秀谓予曰沅州 刘有年
永乐初守太平府进仪礼逸经十八篇逸经唐初已
亡宋元诸儒皆未之见 (第 11a 页)
有年 何从而得之然廷秀之
言非妄也好古君子上请逸经继类成编传以戴记
其不入传者从纂言所类别为记以附焉则 …… (第 11a 页)
独百工得归其部而六官讹舛因可类考亦足快矣
仪礼多轶永乐中 御史刘有年 献逸经十有八篇时
未加表章旋就湮没夫以古经出于千百世之后而
不为宝惜刘歆所谓杜道馀灭微学宁独汉人 (第 12a 页)
而已
予深慨特附著于篇令好古者有所闻焉
张采曰别书载沅州 刘有年 洪武中为监察御史永
乐中上仪礼逸经十八篇一云永乐初太平守 (第 12a 页)
刘有
年 进逸礼则知唐初所亡之书国初犹有表献者而
今问之中秘复云无有然则古礼之兴废岂人所能 (第 12a 页)
罗伦曰河南监察御史何廷秀谓予曰沅州 刘有年
永乐初守太平府进仪礼逸经十八篇逸经唐初已
亡宋元诸儒皆未之见 (第 11a 页)
有年 何从而得之然廷秀之
言非妄也好古君子上请逸经继类成编传以戴记
其不入传者从纂言所类别为记以附焉则 …… (第 11a 页)
独百工得归其部而六官讹舛因可类考亦足快矣
仪礼多轶永乐中 御史刘有年 献逸经十有八篇时
未加表章旋就湮没夫以古经出于千百世之后而
不为宝惜刘歆所谓杜道馀灭微学宁独汉人 (第 12a 页)
而已
予深慨特附著于篇令好古者有所闻焉
张采曰别书载沅州 刘有年 洪武中为监察御史永
乐中上仪礼逸经十八篇一云永乐初太平守 (第 12a 页)
刘有
年 进逸礼则知唐初所亡之书国初犹有表献者而
今问之中秘复云无有然则古礼之兴废岂人所能 (第 12a 页)
任 祐(固安人) 傅尧臣(永清人) 张 铎(永清人)
吴 栋(东安人) 李光霁(东安人) 刘大有(东安人) 张 儒(东安人) 鲍 朝(东安人) 张 钦(通州人)
张 锦(通州人) 单 钺(通州人 (第 64b 页)
吴 栋(东安人) 李光霁(东安人) 刘大有(东安人) 张 儒(东安人) 鲍 朝(东安人) 张 钦(通州人)
张 锦(通州人) 单 钺(通州人 (第 64b 页)
任之贤(临安人/主事) 聂 勋(临安人/知县)
吴 黼(河西人/知县) 张文熙(大理/人)
郭 梁(保山/人) 刘大有(蒙化人/知县) 张时举(云南府/人通判) 刘文荣(临安人/同知)
张大经(云南/府人) 杨秉 (第 69b 页)
吴 黼(河西人/知县) 张文熙(大理/人)
郭 梁(保山/人) 刘大有(蒙化人/知县) 张时举(云南府/人通判) 刘文荣(临安人/同知)
张大经(云南/府人) 杨秉 (第 6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