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禮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載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贺本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后更事田王孙传子临
 临传五鹿充宗及琅邪王骏充宗授平陵士孙张及
 沛邓彭祖齐衡咸后汉苑升传梁邱易以授京兆
 政
又颍川张兴傅梁邱易弟子著录且万人子鲂傅
 其业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
 房以延寿易即孟 (第 2b 页)

衡咸(字长宾王莽/讲学大夫)后汉范升(代郡人/博士)传梁丘易(一本作/传孟氏)
(易/)以授京兆 杨政(字七行左/中郎将)
又颍川张兴(字君上太/子少傅)(第 11a 页)
 房受易后更事田王孙传子临临传五鹿充宗及琅
 邪王骏充宗授平陵士孙张及沛邓彭祖齐衡咸后
 汉苑升传梁丘易以授京兆 杨政
京房受易梁人焦
 延寿房为易章句说长于灾异以授东海殷嘉及河
 东姚平河南乘弘皆为郎博士由是前汉多京氏 (第 4a 页)
 咸(字长宾王莽/讲学大夫)后汉苑升(代郡人/博士)傅梁丘易(一本/作傅)
  (孟氏/易)以授京兆 杨政(字七行左/中郎将)
又颍川张兴(字君/上太)
  (子少/傅)傅梁丘易弟子著录且万人子鲂傅其业(鲂/官)
  (至张掖属 (第 3a 页)
   (陈以下五家皆傅费氏易者自马融/授郑玄外馀皆未知所传授之次第)
案东汉儒林傅云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先访
儒雅云会京师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
施孟梁丘京氏学傅施氏者陈留刘昆桓公(梁孝王之/胤建武元)
(年光武除为江陵令迁/弘农太守至骑都尉)王莽时教授弟子五百人(昆受/易于)

(沛人/戴宾)每春秋飨射备列典仪以素木匏叶为俎豆桑弧
蒿矢以射菟首(注昆惧礼之废故引以匏叶为/俎实射则歌菟首之诗为节也)傅孟氏
者南阳洼丹(洼音/圭)子玉建武初为大鸿胪作易通论七
篇世号洼君通易家宗之称为大儒及广汉任安定祖
(绵竹/人)兼通数经辟除不就洼丹时觟阳(姓/)鸿(名/)孟孙(字/)
亦以孟氏易教授有名永平中为少府傅梁丘氏者京
杨政子行
从代郡范升受易善说经京师语曰说经
(第 25a 页)
杨子行
嗜酒不拘小节然笃于义(时帝婿梁松皇/后弟阴就皆慕) …… (第 25a 页)
(三岁孤之可哀武骑虎贲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政伤胸犹不退哀泣辞请有感帝心)
(诏曰乞 杨政
师即尺一出升/政由此显名官至左中郎将)及颍川张兴君上官太子
少傅显宗数访问经术弟子远至著录且万人为梁 …… (第 25b 页)
以授 杨政
而陈元长卿(苍梧/人)郑众仲师(开封人/父兴)皆傅费
氏易其后马融季长(扶风/人)亦为其傅融授郑玄康 (第 26b 页)
(字长宾王莽讲学大夫)后汉苑升(代郡人博士)传梁丘易(一本作传孟氏易)
以授京兆 杨政(字七行左中郎将)
又颍川张兴(字君上太子少傅)传梁
丘易弟子著录且万人子鲂传其业(鲂官至张掖属国都尉)京房
(字君明东 (第 3a 页)
 (不及也而不以时退与恭并立知羌学又不能引达/诚惭负无以立于世夫诵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以)
 (为人师愿推博士以避恭羌上不许而愈嘉其贤后/升为出娄所告出系论死 杨政
以箭贯耳抱升子伏)
 (道旁草间望驾至持章叩头白升冤且曰升三娶仅/一子今适三岁孤之可哀虎贲惧惊乘舆引 (第 34a 页)
弓射不)

 (退旄头刅之伤胸又不退上为下尺一出升诏理官/曰乞杨生师故如范升 杨政
可谓爵位相先患难相)
 (死者矣自是而后志节之士/浸习成风然非仁人不能也)
 (钟兴尝受公羊春秋于丁 (第 34b 页)
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
恢独奔丧行服坐以抵罪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
无所容同郡 杨政
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
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
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 (第 66a 页)
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 杨子行
教授数百
人范升尝为出妇所告坐系狱政乃肉袒以箭贯耳抱
升子潜伏道傍候车驾而持章叩头大言曰范升三娶
(第 33a 页)
 扶风援出屯襄国明年秋将三千骑出高柳行雁门
 代郡上谷障塞乌桓候者见汉军至遂散去援无所
 得而还二十四年征五溪蛮病卒建初三年追谥曰
 忠成侯 杨政
字子行京兆人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 (第 49b 页)
 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 杨子行
教授数百
 人范升尝为出妇所告坐系狱政乃肉袒以箭贯耳
 抱升子潜伏道旁候车驾而持章叩头大言曰范升
  (第 50a 页)
诸军
事雍州牧(雍于/用翻)杨定为左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秦梁
二州牧约共攻后秦又约监河西诸军事并州刺史
都督河东诸军事冀州刺史杨楷各帅其众会长安
(帅读曰/率下同)政楷皆河东人秦主丕既败政楷收集流民数
(第 19a 页)
窦建德攻李商胡杀之建德至洺州劝课农桑境内无
盗商旅野宿 突厥处罗可污迎 杨政
道立为隋王 (第 8a 页)
(杨/政)
(
道齐王暕遗腹之子厥九勿翻/处昌吕翻可后刋入声汗音寒)中国士民在北者处罗
悉以配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 …… (第 8a 页)
绛郡滏音釜)
贺咄者处罗之弟咄苾也突利者始毕之子什钵苾也
(咄当没翻/苾毗必翻)处罗又欲取并州以居 杨政
(第 27b 页)
(杨政
道时/居定襄)
群臣多谏处罗曰我父失国赖隋得立(事见一百七十/八卷隋开皇十)
(九/年)此恩不可忘 (第 27b 页)
启民为
兄弟所逼脱身奔隋赖文皇帝之力有此土宇(事见隋/文帝纪)
子孙享之今唐天子非文皇帝子孙可汗宜奉 杨政

以伐之 (第 2b 页)
(杨政
道时/居定襄)以报文皇帝之德颉利然之上以中
国未宁待突厥甚厚而颉利求请无厌(厌于/盐翻)言辞骄慢
(第 2b 页)
彼营何事得遂而喜闻其忧悴(悴/秦)
(醉/翻)则曰彼有他念故尔父子之间且犹如是况他人乎
上笑曰朕今视 杨政
道胜炀帝之于齐王远矣璟瑀之 (第 34a 页)
则使无废更(使疏吏翻/更工衡翻)惟变革旧章乃
须报可自馀听便宜从事先行后闻 太府卿杨崇礼
政道之子也 (杨政
道隋炀帝之/孙齐王暕之子)在太府二十馀年前后
为太府者莫能及时承平日久财货山积尝经杨卿者
无不精美每 (第 38b 页)
二月戊午李惟岳所署定州刺史 杨政
义降时河北略
定惟魏州未下河南诸军攻李纳于濮州(濮博木翻濮/州治鄄城县)
纳势日蹙朝廷谓天下不日可平 (第 21b 页)
 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以中丞领之馀皆择贤刺
 史领之惟变革旧章乃须报可自馀听便宜从事先
 行后闻
以杨慎矜知太府出纳
  杨政
(隋齐王/胨之子)之子崇礼为太府卿二十馀年前后 (第 64b 页)
 辞病去虽前世名儒韦平孔翟无以加焉京兆督邮
 郭基孝行著于州里经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
 异之效(班兰/台集) 杨政
字子行京兆人少从范升受梁丘易善说经书京
 师语曰说经铿 (第 8b 页)
杨子行
教授数百人范升尝为出 (第 8b 页)
 (复为泾州宋改彰化军金复为泾州改县曰泾川属/平凉府元仍旧国朝因之以泾川县省入属平凉)
 (府/)
  书法(纲目书蛮夷立以为帝王者三丐奴于卢芳/突厥于 杨政
道契丹于石敬瑭事成惟敬塘)
  (耳定杨称可/汗不与焉) (第 37a 页)
 (本于礼义未有不/旋中其祸者也)
  书法(书立为皇帝何不宜立也中国帝王所自立/者也为契丹所立则与卢芳 杨政
道等矣于)
  (是又纳赂焉可耻之甚也直书丑之此书立为皇/帝后书以晋主南下以者能进退之辞也五季之) (第 7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