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職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術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論集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思所谓违道不远之忠恕相似曰不然此非有等
  级也但地头各别耳正如伊川所谓无妄之谓诚
  不欺其次也不欺也是诚但是次 于无妄
耳先生
  复问道夫昨所谓如何曰先生昨所举如好好色
  如恶恶臭说忠信所以进德曰只是如此何不以
   (第 35a 页)
  以正所以为天之命也若匪正有眚则妄矣匪正
  邪也有眚过也天作孽为灾自作孽为眚其过由
  己致也有妄欲往 于无妄
将何之乎天命不祐亦
  已致之非正命也
  龟山杨氏曰震一索而得男刚自外来也震下而
  乾上动而健也 …… (第 7a 页)
  刚中而应九五也大亨以正无妄之道也无妄之
  道天也非人也故言天之命与中庸言天命之谓
  性孟子言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之义皆同然止
  无妄
而不往则天道常存不 (第 9a 页)
于无妄
而有攸往
  者是以人而灭天者也故彖之意以谓 (第 9a 页)
无妄
(第 9a 页)
  往又将何之焉一舍 无妄
而往则为匪正矣是以
  人灭天以伪丧诚乖于天道此天命所以不祐也
  天非有心于祐不祐之间盖其道不与天 …… (第 9b 页)
  之乎盖圣人欲人之著诚去伪而明其天也伊川

  曰动以天故 无妄
动以人欲则妄矣此之谓也辅
  嗣于此卦尤不晓圣人之旨(易/说)
  汉上朱氏曰无妄天理也有妄人欲也人 …… (第 10a 页)
  以正此以初九九五言无妄也动而健刚中而应
  大亨以正者无妄之才也有是才乃可当无妄之
  时致天下 于无妄
易言刚中而应者五卦师也临
  也萃也升也 (第 11a 页)
无妄
也大亨以正者三卦萃也临也
   (第 11a 页)
无妄
也独 (第 11a 页)
于无妄
言天之命者刚自外来而为主
  于内也刚自外来可也安能必其为主于内动而
  健可也安能使刚中而必应以正 …… (第 11a 页)
  乎非天命不能也天命即天理也非人为也乾为

  天巽为命故曰天之命也此以乾巽言 无妄
也三
  四上三爻匪正有眚匪正妄行而干天命其眚自
  取者也 (第 11b 页)
无妄
之世九五在上受天所命六二应之
  三四上匪正而无应欲往何之三四以五在上不
  可行上九已穷三上相易成 (第 11b 页)
坎险何所往哉兑为
  右大畜六五尚贤上九易五成兑故曰自天祐之
   无妄
大畜三四正位兑体有祐之象大畜反兑为
  巽不正之爻不利有攸往故曰天命不祐行矣哉 …… (第 11b 页)
  雷以从天之所运则物亦无妄矣故曰天下雷行
  物与无妄茂对时育万物者圣人以至诚任天道
  而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 于无妄
者也其茂对
  也育物也自然驯致之耳圣人初无容心焉(易/说)
  汉上朱氏曰天下雷行而物与之者无妄也 …… (第 18a 页)
  白云郭氏曰伊川先生曰卦辞言不利有攸往者
  谓既无妄则不可复往过则妄矣爻言往吉谓以
  无妄之道而行则吉也以是知伊川之得 于无妄
  
也深矣盖卦之辞以天下之诚未有不以伪丧者
  故欲守正而不往颜子拳拳服膺弗失之义也爻 (第 20a 页)
  之辞欲以 无妄
之道见于有行既尽己之性又尽
  人之性尽物之性如是而往其为得志大矣是以
  吉也言于初者初震也震之动 …… (第 20b 页)
  行之人也匪正有眚之道也然亦有行之而无灾
  者孔子所谓罔之生也幸而免者也爻辞因六三
  有眚之道而无眚因以明无妄无致灾之道而有
  灾也故 于无妄
之灾之后以系牛行人邑人重明
  之行人六三也妄行之人也邑人止其所者也止
  其所者知不利有攸往故也孟 (第 30a 页)
子所谓不失赤子

  之心者也六三知初之往吉二之利有攸往而以
  动为利不知初往之吉二往之利盖有 无妄
之道
  存诸已而六三独欲以妄得之是穷人欲而灭天
  理小人徼倖之道也虽得之君子不贵盖其所得
  不 (第 30b 页)
过于物之利而已于道无有焉殆不若邑人宁
  灾而其得多矣故有或系之牛者为行人之得而
  邑人受其灾夫行人得牛则所得者牛而所失者
   无妄
是得于人而失于天也邑人之灾则所受者 (第 30b 页)
  灾而所守者 无妄
则得失一于天矣中庸曰君子
  居易以俟命邑人也小人行险以徼倖行人也行
  人虽得牛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 …… (第 31a 页)
  人谓六二六二中正顺理静而不往无妄何灾矣

  然三动则二亦近于险非自取也庄周谓鲁酒薄
  而邯郸围者乎关子明曰无妄而灾者灾也君子
   于无妄
之灾如之何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
  立命也故三四复位六二卒与五应(易/传)
  新安朱氏曰卦之六爻 …… (第 32a 页)
  子拳拳服膺而弗失皆九四之谓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明人情终不妄也九四刚而不正刚
  则私欲不行私欲不行则至 于无妄
无妄则无咎
  然且有咎者不正也正者四之所固有也操存舍
  亡非外铄也九既刚矣动则正正则无妄故曰可 (第 34a 页)
  子拳拳服膺而弗失皆九四之谓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明人情终不妄也九四刚而不正刚
  则私欲不行私欲不行则至于无妄 无妄
则无咎
  然且有咎者不正也正者四之所固有也操存舍
  亡非外铄也九既刚矣动则正正则 (第 34a 页)
无妄
故曰可
  贞无咎固有之也 (第 34a 页)
无妄
者必自刚大妄始于欲 (第 34a 页)
  众为助其未优乎(易/说) 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
  德也故彖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天
  德则见于有为者不能无妄故天德止于大畜而
  动 于无妄
也序卦曰 (第 8b 页)
无妄
而后可畜是为交相 (第 8b 页)
  养之道则知 无妄
者动亦 (第 9a 页)
无妄
静亦 (第 9a 页)
无妄
而大畜
  一于止矣(大畜/图)
  白云郭氏曰卦之才能止健故内能成刚健笃实
  之德发于事业者又辉 …… (第 9a 页)
  约也大凡学问须要约之于己方有用处如前言
  往行若只是多识不能畜以成己之德何畜者
  又尝读易至 无妄
大畜有自得处举伊川曰观言
  所以识其心观行所以识其用不识后如何畜得
  (并语/录)
  白云郭氏 (第 16b 页)
  兼山郭氏曰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德也故彖
  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大德则见于
  有为者不能无妄故天德止于大畜而动 于无妄
  
也序卦曰 (第 21b 页)
无妄
而后可畜是为交相养之道则
   (第 21b 页)
无妄
者动 (第 21b 页)
无妄
(第 21b 页)
无妄
而大畜一于止矣 (第 21b 页)
  (浩然/图)
  白云郭氏曰大畜畜 无妄
之道而已 (第 22a 页)
无妄
之道天
  道也有 (第 22a 页)
无妄
之道则可畜犹有天命之性则可率
  而循之是以君子存其心养其性使不失赤子之
  心者以此(易/说)
  (第 22a 页)
 汉上朱氏曰 无妄
然后物物循理乃可大畜故次
  之以大畜前曰比必有所畜者比而后畜其畜也
  小故次之以小畜(易/传) …… (第 22a 页)
  反对之义只是反覆则其吉凶祸福动静刚柔皆

  相反了曰是如此不知如何末稍数卦又不对了
  大畜时也也晓不得又与 无妄
不相反是如何临
  观更有与求之义临以二阳言之则二阳可以临
  上四阴以卦爻言之则六五上六又以上而临 …… (第 44b 页)
  汉上朱氏曰损以九三为上由泰而损始衰者也
  益以九四益初由否而益始盛者也故损益盛衰
  之始也(易/传)
大畜时也 无妄
灾也
  广汉张氏曰大畜䷙妄无 惟大畜之君子所
  以能安其时若 (第 49a 页)
无妄
而有妄者乃为灾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然则多识
  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亦以待时 (第 49a 页)
无妄
之谓灾其 (第 49a 页)
  馀自作孽而已故 无妄
匪正有眚(易/说)
  汉上朱氏曰大畜以四五之柔而畜三阳时也 (第 49b 页)

  妄
九五六二中正而三四上爻为 (第 49b 页)
无妄
之疾灾也
  关子明曰 (第 49b 页)
无妄
而灾者灾也有妄而灾者其所宜
  也非灾之者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止健者时有适 (第 49b 页)
无妄
而灾自外至
  (本/义)
萃聚而升不来也 (第 49b 页)
 妄搏者此虽不可入讲然认理当如此 又曰作文
 讲尽人物之性当根诚字来为妙盖知明处当使人
 物之性不为形气所汨没而皆得以游 于无妄
之天
 是谓能尽 朱子曰尽已之性如在君臣则义在父
 子则亲之类尽人之性如黎民于变时雍尽物之性 (第 37b 页)
 释之无生适以叛于养也溺于养者私其身不知此
 身原非我所得私也叛于养者赘疣其身不知大冶
 原未尝以我为赘疣也则亦未讲 于慎思
而已矣
人之于身也章总旨 吴因之曰通章重所以考其善 (第 45a 页)
也人之妄动由有欲也妄动而得
亦必有失知者见妄之得则知其失必与称也
愚案灾者害也六三居动体之极动而有害 于无妄
者也舍其 (第 9b 页)
无妄
之本心而以外物为可慕故为或
系之牛之象行人者外也邑人者内也驰于外者
所得虽大而必害其内故曰行人之得邑 …… (第 9b 页)
(存疑)紫阳朱子曰卦之六爻皆 无妄
者也六三处不得正
故遇其占者无故而有灾如行人牵牛以去而居
者反遭诘捕之扰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 …… (第 10a 页)
动可贞者言当固
守其本心之德而不诱于外方为无咎之道旧解
未为明晰
(通论)何氏玄子曰四刚阳而乾体本自 无妄
者也可贞固
守此则无咎初九之 (第 10b 页)
无妄
往吉行乎其所当行者
也九四之可贞无咎止乎其所当止者也
实斋陈氏曰初九 (第 10b 页)
无妄
往吉赤子之心纯一不杂 …… (第 10b 页)
九五 无妄
之疾勿药有喜
(辨正)愚案 (第 11b 页)
无妄
者实理自然之谓少有作为而即害之矣
卦至九五纯刚之天德已深入于心体缠固而不
可解疾犹烟霞痼疾之疾非谓实 (第 11b 页)
有为之病者也
药所以攻疾 无妄
之疾而可攻乎五之有疾而勿
药与二之有田而不耕穫不菑畬同意皆恐人以
作为害之也旧解不知疾为假设之象遂多 …… (第 11b 页)
则舜之诞敷文德周公痛二叔之不吊岂皆勿
药者乎
(存疑)伊川程子曰九以中正居尊位下复以中正顺应之
可谓 无妄
之至者也其道无以加矣疾为之病者
也以九五之 (第 12a 页)
无妄
如其有疾勿以药治则有喜也
有喜谓疾自亡也 (第 12a 页)
无妄
之所谓疾者谓若治之而
不治率之而不从化之而不革以妄而为 (第 12a 页)
无妄

疾舜之有苗周公之管蔡孔子之叔孙武叔是也 …… (第 12a 页)
既已 无妄
而有疾之者则当自如 (第 12b 页)
无妄
之疾不足
患也若遂自攻治乃是渝其 (第 12b 页)
无妄
而迁于妄也
象曰 (第 12b 页)
无妄
之药不可试也
(正义)伊川程子曰人之有妄理必修改既 (第 12b 页)
无妄
矣复药以
治之是反为妄也其可用乎故云不可试也试暂
用也犹曰少尝之也
上九 (第 12b 页)
无妄
行有眚无攸利
(正义)伊川程子曰上九居卦之 (第 12b 页)
无妄
之极者也极而复 …… (第 12b 页)
紫阳朱子曰上九非有妄也但以其穷极而不可行
耳故其象占如此
何氏玄子曰彖所谓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者
愚案 无妄
行宜句言恃其刚而过用之者也则所谓
匪正矣
象曰 (第 13a 页)
无妄
之行穷之灾也
(正义)何氏玄子 (第 13a 页)
无妄
之行犹彖传所 (第 13a 页)
无妄
之往上九 …… (第 13a 页)
为应乎天故其占又为利涉大川
也不家食谓食禄于朝不食于家也
(辨正)愚案序卦皆取反对如小畜与履对大畜与 无妄

皆有实义不可假借先儒往往以大畜与小畜相
提而并论故有小畜以小畜大大畜以大畜小之 …… (第 14b 页)
说徒见卦名之偶尔相似而不知其取义之悬绝
也大畜 无妄
之所以相对者 (第 15a 页)
无妄
言心大畜言学
心受之天学成于人圣人之学固守其心之天德
而扩充之焉耳人之有心放失甚易大畜内乾外
艮有止 …… (第 15a 页)
新其德又言能止健大正也
其为论学之卦无疑而养贤之义与鼎卦之大亨
以养圣贤断有别矣
(通论)止泉朱氏曰 无妄
尊德性也主忠信也大畜道问学
也徙义也非 (第 17a 页)
无妄
则不能大畜非大畜则 (第 17a 页)
无妄

无由而日新
(存异)东谷郑氏曰畜有三义以蕴畜言之畜德也以畜养
言之畜贤也以畜止言之畜健也刚健笃实 (第 17a 页)
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德也故曰刚
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天德则见于有为
者不能无妄故天德止于大畜而动 于无妄

白云郭氏曰以谦有大则绝盈满之累故优游不迫
而暇豫也
汉上朱氏曰饮食必有讼乾糇以愆豕酒生祸有血 …… (第 30a 页)
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
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
时也 无妄
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
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 …… (第 38a 页)
又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然则多识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亦以待时也 无妄
之谓灾其馀自作孽
而已故 (第 40a 页)
无妄
匪正有眚
又曰贲以白贲无咎故无色则质全有天下之至贲
存焉
又曰晋与明夷朝暮之象也故言明出地上明入地 …… (第 40a 页)
尚往之义升有往而不反之

何氏元子曰大畜若上九天衢之亨可谓得时矣然
无畜而时不谓时也大畜故谓之时耳 无妄
若六
三或系之牛可谓逄灾矣然有妄而灾不谓灾也 (第 41b 页)
无妄
故谓之灾耳
又曰巽本以阴在下为能巽也彖传乃谓刚巽乎中
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兑本以阴在上为能说也 (第 41b 页)
 则思肃乂哲谋君子之心惟安于所遇如此盖艮者
 止也君子观艮止之象而知物各有其分故思亦止
 于其分世之憧憧往来邪妄胶扰而莫能自制者其
 亦未审 于慎思
之义耳故宋儒程子曰人心不可有
 所系又曰心要在腔子里正所以教人慎用其思善
 用其心以全此虚灵不昩之本 (第 57b 页)
 无妄矣故以卦辞之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于此戒

 之戒于终也必终 于无妄
方为 (第 13b 页)
无妄
之全体也言其
 行有眚眚由于行行匪正可知又何往乎象传言穷
 之灾 (第 13b 页)
无妄
何有穷乎穷于妄耳若 (第 13b 页)
无妄
则终之始之
 愈久愈通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至诚之所以为至诚
 皆以此为恒久而不已也然 (第 13b 页)
无妄
之穷而灾非妄
 而何甚矣人 (第 13b 页)
于无妄
全而生之全而归之终食之间
 无可违造次颠沛必于是为仁之难而至诚无息之
 不易得也 (第 13b 页)
 以上外卦三爻乾健之体德四言可贞正与初应以
  无妄
相交应也五主外卦变阴有疾然 (第 14a 页)
无妄
之疾不
 必药全其 (第 14a 页)
无妄
而疾愈矣上变兑是 (第 14a 页)
无妄
而因行得
 妄也故为穷则变变则灾所以励 (第 14a 页)
无妄
于终也外卦
 乾体何以五上皆无吉辞四变 (第 14a 页)
无妄
之进也可贞
  (第 14a 页)
无妄
(第 14a 页)
无妄
可以攸往变巽何咎变离则明或伤诚
 变兑更有私悦故一一示戒焉然乾体之卦必以五
 在中者主外卦附于初阳初 (第 14a 页)
阳动而天下皆应也○

  无妄
之内卦以震初为主 (第 14b 页)
无妄
之本也二必示以后
 所𫉬三必示以去所疑皆以成 (第 14b 页)
无妄
之行也且以考
  (第 14b 页)
无妄
之心也外卦三爻乾体本 (第 14b 页)
无妄
而变则妄矣故
 四云可贞五云勿药上则严戒其穷灾也盖 (第 14b 页)
无妄

 存于一心而天下事物之众吾生岁月之长事物相
 扰坚久最难谁能于身心之际人已之交确守此 (第 14b 页)

 妄
而无毫发变渝者乎唯大人乃能不失其赤子之
 心也唯圣人乃能践形尽性也此物 (第 14b 页)
无妄
克终始 …… (第 14b 页)
 卦既以天雷成卦而谓之根坤者所象者天命人性
 在天雷之象义则继善之阳在人性之象义则人性
 之阴也故二卦阳为体命也阴为用性也及以 无妄
 
象雷动于天则又以性为体矣卦言 (第 15a 页)
无妄
之本体也
 故主阴而根于坤焉
(乾下/艮上)
大畜大畜 (第 15a 页)
无妄
相综之卦也二卦俱根于坤用阴贵阴 (第 15a 页)
 至 无妄
继乎讼大畜继乎需本于卦变朱子已言之
 矣愚又申明 (第 15b 页)
无妄
继讼者欲以 (第 15b 页)
无妄
无讼也大畜继
 需者需之懿文德即大畜之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
 德也俱从朱子之说推原其义也
 大畜继需朱 …… (第 15b 页)
 多识前言往行者畜学所以畜德也需之愈久畜学
 益多畜德愈大矣此大畜继需也根坤者凡言畜皆
 为阴也综乎 无妄
(第 16a 页)
无妄
后受之大畜 (第 16a 页)
无妄
为畜大
 之根基本源而非口耳记诵之末也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象辞无元亨但系以利贞大畜之元亨在 …… (第 16a 页)
 初上下合主本卦焉

(巽下/兑上)
大过大过与颐相错大过四阳二阴根于坤继需讼 无妄
 大畜而得大过以归离乃终上经焉大过所以继 (第 38a 页)

 妄
大畜者大畜 (第 38a 页)
无妄
皆过乎阳过于阳则为大过大
 者阳也阳过则以阴为用为贵故谓之根于坤由需
 讼而继以 (第 38a 页)
无妄
大畜则已 (第 38a 页)
于无妄
大畜明其义矣○
 其卦上兑下巽中四阳而阴居初上二爻实为阴弱
 而不能包涵乎阳故阳太过必贵调剂以阴焉𧰼 …… (第 38a 页)
 坎明之以为六十四卦用阳者示其归也
(离下/离上)
离离与坎相错坎根乾而离根坤凡四阳二阴之卦为
 需为讼为 无妄
为大畜为大过俱以离为归以终上
 经群阴之卦但犹有疑义焉其中 (第 59b 页)
无妄
大畜似阳卦
  (第 59b 页)
无妄
者人之性大畜者人之德性也德也皆以心
 为主主于内所以归于坤又就阴论也况阳多阴少 …… (第 59b 页)
 德也而本于圣人之仁心德阴而丽于仁之阳也仁
 者性之理阳又生于阴也性者天命阴又丽于阳也
 阴阳体用如此进推上无极而下无穷矣学易者须
  慎思
而明辨之
𧰼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𧰼传曰明两作则兼月以言日也不然天无二日明
 何两作之 (第 63b 页)
起倏灭莫得停留无所系恋无所憎恶自然去来随我不滞于死生故以人伦日用为烦恼为污浊欲尽屏除始能全消其意识归 于无妄
吾圣人非礼勿视 …… (第 29a 页)
得不思则不得思之尽善大中至正为子而孝为臣而忠为弟而弟为友而信生顺死安宁惧识神之为主而入于妄耶盖圣人之 无妄
修齐治平参赞位育皆平实可据者释氏截断意识以为去妄之根当体全空则意识横起以求 (第 29b 页)
无妄
妄即生于无矣浅学不深于义理若为高远微妙学者反欲弃此而就彼 …… (第 29b 页)
亦大惑不可解也卦体下雷上天天下雷行万物尽含发生之气然而不秀不实夭札疵厉者何胜校量人之 无妄
但具作圣之基其间之自暴自弃途废道画者人人皆是醉梦之人不可入道去醉就醒去梦就觉但离醉梦亦未可即言道也唯 …… (第 30a 页)
刚健中正直知性天浮云太虚无或点染野马尘埃悉为元气故有疾勿药上自处过高高谭性命虚空生障捏目空华疑神疑鬼 无妄
以成其妄故有青而穷 (第 31b 页)
无妄
史记作无望汉人引经如此甚多大约声音相似即通借互用未可为据 …… (第 31b 页)

无妄
元亨利贞其匪正有青不利有攸往 (第 32a 页)
无妄
者人 (第 32a 页)
无妄
念心与天通所以能元亨利贞同于乾也然于此有正与不正之分焉其匪正者专恃一己之觉慧不加学问任质而行自以为不 …… (第 32a 页)
字古人互用有欺诳之义有罗网之义罗网之设所以欺诳禽兽言行欺诳亦所以掩袭人耳目而罗罔之 无妄
无解见寻门馀论妄从亡从女(汝)言人
之不诚是丧失其本心非尔之身矣即操存舍亡君子存庶民去之谓礼传所云无 …… (第 32b 页)
勇决狂诞自用自专不循轨道者矣妄人之自以为是亦何异哉
彖曰 无妄
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青不利有攸往 (第 33a 页)
无妄
之往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卦之所以名 (第 33a 页)
无妄
者以乾之一刚自外来而居震之初为主于卦内盖雷藏地下阳甫回而为复其气必升上升而及乎天动之极而健之至九五刚 …… (第 33a 页)
下之不同要之人人皆具物物皆备从此而磨鍊追琢其加功未有涯涘如视以为惟我独得竟行直往是非正有青往何所利盖 无妄
本末可往往将何之乎彼自信知天命矣然此天命者岂即能扶持护卫而听吾所行若其不祐行当自知之也故曰行矣哉往 …… (第 33b 页)
也之也行也咸同一义极言 无妄
正当培养未可云神化莫测石火雷光无所接续倏忽泯灭释氏一悟妄自誇大匪正有青 (第 34a 页)
无妄
之往也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句) (第 34a 页)
无妄
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与句)
(去声)
天下雷行是天之阳气无乎不到凡天下之物皆与焉此时之物天性具足无有 (第 34a 页)
欲恶无有欺伪 无妄
之义也茂者长养之谓时当发生之际先王即因天时 …… (第 34a 页)
初九 无妄
往吉
象曰 (第 35a 页)
无妄
之往得志也
彖辞言不利有攸往而此爻辞言往吉彖传言 (第 35a 页)
无妄
之往何之矣而此爻象传言 (第 35a 页)
无妄
之往得志也何其不同若此曰匪正则有青不利所往如眇者之行必至颠仆也初固正矣 (第 35a 页)
无妄
之初湛然纯一守是而往彻始彻终无所蔽惑吉道也往而学问往而历试皆自此而扩充之也其志已先定矣此志如志道志学 …… (第 35a 页)
 也畬田庐也从田从余余者庐无外垣仅左支右

吾其制作减于舍也本作余足矣以余误训语舒复借为自谓之称故加田以别之亦赘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为农夫者亦欲富而已苟不耕于始而望穫于终是为欲富乎未可也六二既中且正具 无妄
之美才上与五应天资纯粹者也不可因之而自足不加苦功不能致富指其中无所有未得遂为至境墨者曰以此求富譬犹禁 …… (第 37a 页)
夫之灾乎盖 无妄
者即素位而行不愿其外之意然其分所当尽者正是不少当耕不耕非顺受天命也虽与自作之孽不同而力学笃行安在哉天 …… (第 38a 页)
妄即有寂灭之妄其妄则一也共此一牛行人尽其驾车之职则邑人失其扶犁之业矣得在彼则灾在此祸福之几捷于转丸岂 无妄
所能消乎必涉历忧患始克有济
九四可贞无咎 …… (第 38b 页)
下乘震动上涉于乾盖自迩及远自卑登高者也中人以上闻道而不笑日进有序又无匪正之青以 无妄
之姿而知用功于学问其究竟之造谊尚未可预期若匪正之青庶几或免圣人许其可贞所以无咎
四为天体天行不息与雷 (第 39a 页)
之一时奋迅者不同故
有进而不止之象非仅仅抱 无妄
之虚质而自足者曰可贞者言必如此乃可为正道也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 (第 39a 页)
正非异人任也 无妄
本贞天降衷人率性未有不正者四之可贞岂本体以外之事哉固其所自有者也妄则匪正 (第 39b 页)
无妄
则可贞妄则失其固有 (第 39b 页)
无妄
则还其固有
九五 (第 39b 页)
无妄
之疾勿药有喜
疾有内因伤于七情者是也疾有外因惑于天行时气者是也有非内外因跌朴损伤者是也此皆有妄以致疾 …… (第 39b 页)
尚矣五阳刚中正无七情之害对时育物无运气之灾居人君之位佩玉鸣琚左辅右弼无颠蹶之患如是而有疾乃 无妄
之疾也如青天浮云云过天苍不足以挠其元气玷其太虚者听其流行任彼去来勿用补救之药自然疾除而有喜矣若以为疾 (第 40a 页)
无妄
而生妄若以施药是因药而致疾谚云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耳富贵之人声色肥甘溢喜溢怒其疾恒多素问所云以妄为常者 (第 40a 页)
无妄
则无疾无疾则 …… (第 40a 页)
所施其药乎学知天命夭寿不贰物来顺应鸟兽忘机水火无权凡天下可惊可怖之事尽销释于无思无虑之中苟欲以药攻疾 无妄
之疾不必药有妄之疾不能药药终为庶民设非为君子设也曰然则君子何不无疾之为愈乎曰舜能使瞽瞍底豫而不能使无 …… (第 40b 页)
从草从乐有五音六律不可紊乱
始能格天地和神人药有寒热温凉配之君臣佐使始可调血脉安藏府义有相似者
象曰 无妄
之药不可试也
凡事用之其效与不效未可期必姑且尝试以观其何如 (第 41a 页)
无妄
之疾而遽加之药是以疾试药与或以药试疾与其妄甚矣言不可者母为疑似之意也
(第 41a 页)
无妄
(句)有青无攸利 …… (第 41a 页)

无妄
而至于终矣其自处之高人人皆出其下犹然如初不过十室之忠信而已矣以之措于事业则昏迷而不明究之抱此虚质无一 (第 41b 页)
而可君子所以重学也初 无妄
少年美才也复后平旦也其从此往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其往不可限量上 (第 41b 页)
无妄
犹之童心也老则神气衰矣犹之复后也久则障翳渐生矣其罔罔而行也钟鸣漏尽尚不知止其行何所税驾
象曰 (第 41b 页)
无妄
之行穷之灾也 …… (第 41b 页)
初自此而往其道长上终以此而行其途穷 无妄
之行至是而穷极焉乃所以为灾也始以青内蔽后以灾外侵恃质不学与下愚等
(天下山上)大畜 (第 42a 页)
无妄
乃人生之本体有此质而不知造就则亦庸愚尔如无规矩准绳欲为方圆平直虽然似是必不能臻其精妙夫子曰十室有忠信 …… (第 42a 页)
与天通欲破步趋之畛域故尽天下之智愚贤不肖悉纳于学之一途而后 无妄
其所已能增益其所不能也此 (第 42b 页)
无妄
所以必受之大畜也大畜者何学也小畜为小人之事大畜为大人之事小人养口体大人养身心性命也圣贤之精蕴不可传圣 …… (第 42b 页)
贤才辐凑险阻平夷无偏无党太平之治见矣故论治功必先端学术学术不端天下无真儒彼哉汉唐苟且功名非三代之治也 无妄
言不利有攸往质美未学往即妄矣大畜言利 …… (第 55b 页)
涉大川亨贤出众充之以学问岂但可往即涉川之难盘根错节俱其所利也动而健者率性之道能止健者修道之教也 无妄
之上即大畜之初行有青至此犹利己五 (第 56a 页)
无妄
勿药至二亦说輹无尤四可贞固有至三利往合志三系牛为灾至四牿童牛有喜二不耕菑故未富至五牙豮豕故有庆初往得 …… (第 56a 页)
不立则本来无一物无心性空俱显然明白矣苟欲多识畜德是又自增一重障碍也若夫圣人则不然母意必固我空空无知固 无妄
也惟不踰矩竭两端而后于吾身之分量始足故大而事父事君细而鸟兽草木莫不求其知及仁守庄涖动礼非多识畜德乌能 (第 56b 页)
至此乎是以 无妄
若同而成 (第 56b 页)
无妄
则大异也周易象辞卷八 (第 56b 页)
  一时也时当动而动不当动而不动所谓动以天也
  所谓正也彖辞于利贞之下即系以匪正有𤯝不利
  有攸往明无妄之不可不出于正也爻辞 于无妄

  极亦系 (第 1b 页)
无妄
行有𤯝无攸利明执一不变者即匪 …… (第 1b 页)
 往也至诚所感而物我交通此以诚求彼以诚应何
 吉如之孔子释初象曰所谓无妄之往者盖天下惟
 诚能动物初志存 于无妄
以之处事则顺而祥以之
 临人则感而化又何往而不得其志哉大抵身世之
 捍格皆由私见之未除 (第 6a 页)
无妄
则一实理相感召所谓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圣贤之待物帝王之御世 (第 6a 页)
 (妄则诚矣故无妄次复○郭氏忠孝曰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德也故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不)

 (能畜天德则见于有为者不能无妄故天德止于大/畜而动 于无妄
也○阎氏彦升曰 (第 5a 页)
无妄
然后可畜所)
 (畜者在德故曰大○余氏芑舒曰自有事而大大而/可观可观而合合而饰所谓忠信之薄而伪之始也 (第 5a 页)
)
 (故一变而为剥剥而复则真实独存而不妄矣○何/氏楷曰不妄与 无妄
当辨由不妄然后能 (第 5a 页)
无妄
也)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
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陷必有 (第 5a 页)
 九乾体初震始居内而为无妄之主者也无妄诚也
 至诚能动故曰往吉盖正而匪眚利有攸往与卦辞
 异矣卦言往不利以其既无妄而又有往出 于无妄
 
之外也爻言往吉即以 (第 22a 页)
无妄
(第 22a 页)
于无妄
之内也
 程传立义精矣 (第 22a 页)
象曰 无妄
之往得志也
 无妄者已也往而吉则人物皆无妄矣故曰得志也
 传曰以之修身则身正以之治事则事治以之临人 (第 22b 页)
 者正也无妄也天之命也震动之后阴气锻鍊已尽
 本来乾体复还故物非从外铄有何不可贞之有可
 不可皆心上事灾与福不必问也(私/记)
 沈氏曰人情 于无妄
之福每居之以为当 (第 19b 页)
于无妄

 
之灾即怼之以为不当夫不正而福固非当也即正
 而福岂其当乎不正而灾固当也即正而灾岂其不
 当乎脩其正而 …… (第 19b 页)
 辨 字书固坚牢也又本然之词孟子所谓固所愿

 也此兼二义
九五 无妄
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 (第 20b 页)
无妄
之药不可试也
 凡卦至五为功成事竣之地初乃 (第 20b 页)
无妄
之体经二三
 之祸福不知几番锻鍊四始还其固有五居中体正
  (第 20b 页)
无妄
矣复有何疾纵有不过境遇之偶然工夫之
 未化优游涵泳涣然冰释不知疾从何生宁论所服
 何药非徒无患抑且有 (第 20b 页)
喜爻词言有喜者凡三喜者

 将瘳之候而亦治病之方也(私/记)
 卓去病曰九五当 无妄
之时阳刚中正何以有疾此
 卦上乾下震有震动之意心本寂然一动便于本体
 有渝便生得失便有疵颣故曰 (第 21a 页)
无妄
之疾既疾矣何
 以勿药而喜真心勃发不无少溢天理一现本体自
 如如沤从水生还从水灭何以药为
 何谓 (第 21a 页)
无妄
之药其在心学则为助长为强制其在事
 功则为欲速为见小告子之勿求介甫之新法 (第 21a 页)


 妄
之药也其可试乎试少尝之也试且不可况汩没
 其中乎(私/记)
 吕仲木曰君子存诚则邪自闲舍诚而逐邪邪斯 …… (第 21a 页)
 敌举正则枉自错舍直而攻枉枉斯为仇
 钱塞庵曰人惟利害生死易生妄想不耕穫透功利
 关邑人灾透利害关勿药有喜透生死关周公以之
 尽 无妄
之义
(第 21b 页)
无妄
行有眚无攸利 (第 21b 页)
象曰 无妄
之行穷之(读/)灾也
 此所谓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者也与初同一 (第 22a 页)
无妄
 
(第 22a 页)
无妄
矣行有眚无攸利戒之也居卦之终时势已
 过处乾之极情性太刚圣人恐其偏执己见道理作
 障如目之有眚虽行康 …… (第 22a 页)
 灾穷之也者穷之也水穷则云起道理何尝有穷人

 自穷之耳(私/记)
 苏君禹曰复则不妄复者天也 无妄
者纯乎天而不
 杂于人也夫天人之几微矣种种思虑俱属妄心种
 种计较俱属妄动如克伐怨欲之滑心也声色臭味 (第 22b 页)
 之戕性也妄之妄者也若潜心学问锐志进修固自
 以为 无妄
然取效太速则期必之私乘焉而妄成心
 未化则固我之私乘焉而妄时穷势极则执一之私
 乘焉而妄彼其立意未尝 (第 22b 页)
居不正之位处上穷之地以其无妄者下应于六三而六三亦以不正之信上应之是上与三皆固执不正而不变者也夫人莫难 于无妄
耳既 (第 10a 页)
无妄
而乃用之于匪正则胶执之性守之愈坚其匪正之行操之必愈固揆乎天命则不顺徵诸人心则不安 …… (第 10a 页)
卦辞匪正三句三四上三爻皆在其中而系辞不同者九四可贞则下应于得正之初九三上所居皆不正而上又居一卦之上为 无妄
之极而不知变故卦辞独系之于此若三上易位变而从贞则何不利之有(此爻即彖中末三句行即往无攸利即不利有攸往 (第 10b 页)
虽无匪正二字而匪正二字巳包于上九中矣解者不本匪正以求义而祗纠缠于妄不妄之问岂不知卦名 无妄
六爻 (第 10b 页)
无妄
者所分下在妄与不妄止在正与不正应与不应之间乎) …… (第 10b 页)
象曰 无妄
之行穷之灾也
上九之有眚即灾也夫 (第 11a 页)
无妄
之行何以有灾因 (第 11a 页)
无妄
而处于穷极之地固执而不变是穷极之灾也使非处于穷极之地而少知变迁则以 (第 11a 页)
无妄
之心行至正之事夫何至于此语曰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即此爻之义如子路之忠信非有妄者也孔悝之难则穷而不可行者 (第 11a 页)
乃不顾其义而遂行之卒受断缨之祸岂非 无妄
之行穷之灾也哉 …… (第 11a 页)
观之内乾刚健能不屈于私欲外艮笃实能不诱于纷华内外夹持又有互离之辉光以日新其德是有畜贤之资也以覆卦观之 无妄
之初刚上而为外卦之主而艮体之虚中能尊尚乎阳之贤是有畜贤之体也此已足以见其为大畜矣而不止此也则且观之卦 …… (第 12b 页)
此卦与 无妄
相反此之上九即 (第 19a 页)
无妄
之初九所谓刚上而尚贤者此爻是也故上三爻虽同此艮止亦同一尚贤而四五二阴第能以法制之于下而上九一阳则独能 (第 19a 页)
以道引之使上焉何也凡进贤者必先予以进之路使路而不广则通于此者又或塞于彼非进贤之大道也而上九不然也在 无妄
之初为地之路(下为地位震为大涂)在大畜之上则为天之衢(上为天位艮为径路)而且在下不过履以震之足(震为 (第 19a 页)
 (不必也○又按泰否两卦彼此互换亦可为四阴四/阳之卦以初爻互换为无妄与升以二爻互换为讼)
 (与明夷以三爻互换为临遁以四爻互换为壮观以/五爻互换为需晋以上爻互换为萃与大畜而彖传)
  (于无妄
曰刚自外来晋曰柔进而上行讼曰刚来而/得中大畜曰刚上而尚贤其于卦变之说皆未有悖)
 (然则卦变之法随意 (第 62a 页)
 (今以讼二之九来居于初为自外而内诚按比卦以/四比五谓之外比此一證也 订诂曰 者天道何)
 (妄之有不正从妄生以为不止 于无妄
而欲更有所/往是于本 (第 46b 页)
无妄
中自生妄也故告之曰 (第 46b 页)
无妄
之往何)
 (之/矣)
 (见易曰朱子以实理之自然解 (第 46b 页)
无妄
自然者无所期/望因乎时而已程子谓 (第 46b 页)
无妄
动以天则因时顺理之)
 (谓也以外来之刚而为主于内时为之也时之所在/天之所命当其时谓之正夫四时之气有 (第 46b 页)
过不及即)
 (为不得其正而况吾人恃其 无妄
之性动与时违可/为正乎匪正者违其时之正也与时违者即天命之)
 (所不祐也是故六爻皆 (第 46b 页)
无妄
也初往吉二利往时当/动而动也四可贞五勿药上行有眚时当静而静也)
  (以时动静所/谓动以天也) (第 46b 页)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 无妄
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本义 先王法此以对时育物因其所性而不为私
 焉(湛原明曰雷动而万物𤼵生勾萌甲 (第 47a 页)
  (固有其吉凶者龟牛冯之不知其固有而益以未/始有者故臧会有其妄吉穆子有其妄凶故有贞)
  (之义本 于无妄
君/子之所甚审也)
九五 (第 38b 页)
(无妄
之/噬嗑) (第 38b 页)
无妄
元亨利贞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往
噬嗑亨利用狱 (第 38b 页)
无妄
之疾勿药有喜 (第 38b 页)
辞屯指初此指上也灾成于三穷于上三曰邑人之灾上曰行有眚彖传云天命不右行矣哉故云灾及邑人天命不右卦之取义 于无妄
者此也引杂卦者證 (第 9b 页)
无妄
为灾之义也王充论衡曰易 (第 9b 页)
无妄
之应水旱之至自有期节充云易 (第 9b 页)
无妄
者谓易之 (第 9b 页)
无妄
传也刘逵吴都赋注引 (第 9b 页)
无妄
曰灾气有九阳阨五阴阨四合为九一元之中四千六百一十七岁各以数至汉书律) …… (第 9b 页)
(历志云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孟康注云易传也所谓阳九之厄百六之会寻九厄当作 无妄
即易 (第 10a 页)
无妄
故孟康以为易传篆 (第 10a 页)
无妄
与九厄相似故误从之易 (第 10a 页)
无妄
传疑七十子之门人所撰如魏文侯之孝经传也律历志又云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故一元之中四千六百一十七岁 (第 10a 页)
所谓易 无妄
之应也)
初九 (第 10a 页)
无妄
往吉注谓应四也四变得位承五应初故往
吉在外称往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凶则利有攸往注有益耕象遭 (第 10a 页)
无妄
之世故不耕穫不菑畬凶应五则利故则利有攸往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 …… (第 10a 页)
耕菑也系而弗用为行人所得故灾天子所居曰邑邑人灾天下皆灾矣九四可贞无咎注动则正故可贞承五应初故无咎九五 无妄
之疾勿药有喜注坎为疾君以民为体邑人灾君之疾也故曰 (第 10b 页)
无妄
之疾巽为木艮为石故称药得位得正故勿药有喜阳称喜也上九 (第 10b 页)
无妄
行有眚无攸利注动成坎故行有眚乘刚逆命故无攸利天 …… (第 10b 页)
见上也释地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孙炎注云菑始灾杀其草木也新田新成柔田也畬和也田舒缓也凶凶年也遭 无妄
之世天下雷行物与 (第 11a 页)
无妄
不能耕而穫不能菑而畬故凶也旧脱凶字故卦义不明礼记坊记有之盖七十子所传当得其实也二正应五故应五则利在外 …… (第 11a 页)
(耕新书邹穆公曰百姓饱牛而耕则牛耕始于三代矣 无妄
之世故系而弗用为行人所得不耕不菑故灾也夏商天子之居名邑诗殷武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毛传曰商邑京师也是以白 …… (第 11b 页)
(乘刚逆巽之命故无攸利彖传天命不右行矣哉正谓上也故引以释行有眚而 无妄
之义亦可见矣)
(艮宫二世卦消息八月)
大畜利贞注大壮初之上与萃旁通阳称大谓艮上也
以艮畜乾故曰大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