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禮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編年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何曰知为良心者有验于人之幼
也原为所性者有验于人之同也使非原于天命之性
则固不能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矣 何廷仁
言阳明先生以良知教人于学者甚有益先生 …… (第 44a 页)
须学于古训以明其心犹镜之有尘
必用药物以磨之可也如其不用药物以磨之而能使
之明者难矣
先生曰我今日见 何廷仁
(第 45a 页)
廷仁
又言良知之说我说良
知之说非是不好大抵学者不可执泥须是使别言语
皆可入若执泥了此一说则别言语皆不能入 …… (第 45a 页)
身未脩不敢以言
家齐是故兴诗而后立礼立礼而后成乐志道而后据
德据德而后依仁皆其序也
本泰问登东山章如 何先生
曰上二句自圣人所至而
言下二句自人之观圣人而言圣人之门就是孔子之
门凡此皆以圣人之道大言流水成章只以 …… (第 48b 页)
本泰问充无受尔汝之实如 何先生
曰此节说行下节
说言盖能于此等去处都尽去了乃是能满其无穿窬
之量此处最是人所易忽处故孟子曰这便是穿窬 (第 56b 页)
  (不服则天子之势不得不狩于河阳天子再劳而/晋侯再受去数十里不劳天王则晋侯之知不如)
  (祭足之知也然则向使秦伯为之如 何秦
伯必曰/王欲使诸侯之图大叔也已图之矣先子之定王)
  (畿也而拜秦雍之地今王叔实自殄何劳之有辞/而去 (第 42a 页)

而始出罢士身搏战不亦晚乎且秦王尚自至河内发
男子十五以上绝甬道而赵王不能发晋阳邯郸未传
者与之角 何秦
之巧而赵之拙也前后四十五万人命
冯亭始之而成之者平原君马服君子耳过长平为丹
岭复上下险阻可三十里而稍 (第 34a 页)
  南赣四省咽喉而粤则南赣肩背郴衡其左腋也汀漳

其右臂也 (明何廷仁
送王中丞序)

  赣地最雄钜崆峒摩天章贡激石(郭子章郡邑表说)

  赣州据吴之背扼粤之项而雩都则 (第 36b 页)
  国朝顺治间虔抚刘武元改曰濂溪书院推官周令树
知县杨文正设濂溪二程文信国木主于大堂春秋
同丁日祭东西两庑池上搆爱莲亭有亭台以居诸
生讲学肄业其中后为守兵所据知府郎永清移檄

营帅归还庠士康熙三十三年知府任进爵赣南道
白启明重修巡抚宋荦颜曰真儒过化后巡抚郎廷
极学使王綡皆有额四十八年知府朱光圉又修葺
之馀具详碑记雍正元年赣南道王世绳捐俸增修
给禀饩聚诸生肄业其中延南丰进士赵与鸿主讲
席一在雩都罗田岩为明儒 何廷仁
黄弘纲罗洪先
讲学所一在安远县老教场明隆庆间知县周昶建

  先贤书院在府城阜城坊东宋澹轩杨先生故宅 (第 40b 页)
仆寺丞)彭 凤(分宜人)易 銮(分宜
人)
周 卓(分宜人)辛 磊(万载人)彭 澄(万载人延平知府) 何廷仁(雩都人林志作何秦)
余 光(赣县人)管 登(雩都人)李国纪
(宁都人工部员外)张 纯(信丰人)黄 蓥(府学)刘 宰(大庾 (第 18a 页)
人)易 銮(分宜
人)
周 卓(分宜人)辛 磊(万载人)彭 澄(万载人延平知府)
何廷仁(雩都人林志作 何秦)
余 光(赣县人)管 登(雩都人)李国纪
(宁都人工部员外)张 纯(信丰人)黄 蓥(府学)刘 宰(大庾 (第 18a 页)
  谢魁字文杓兴国人为诸生受学于王文成居常以道
义自饬选贡入太学大司成欧阳南野命二子师焉
授虞城令捍堤禦水为民利赖以不合于时改乐昌
期年辞归(同上)

  管登字弘升雩都人少与 何廷仁
黄弘纲友善为王阳
明门人励志笃学由乡贡授肇庆府判改广州升岳
州同知冰檗自持常禄外一芥若浼(同上) …… (第 44b 页)
  何绪字克承家会昌之白埠倚萧帝岩为居父卒兄缨
与其子亦早卒遗孤孙庶弟约方十岁皆抚育以至
成人绪既善治生产于其父业赢数十倍弟约与其
兄孙请分绪会其赀为三兄弟平受之年既老乡里
高其行县为请乡饮酒固谢终不肯与会昌人皆称
为何长者云(霞川集)

   何廷仁
(第 45a 页)
性之
初名秦雩都人举嘉靖乡试谒选知新
会县喜曰吾虽不及白沙之门幸在其乡敢以俗吏 (第 45a 页)
临其子弟耶释菜于祠而后视事迁南京工部主事
满考致仕三十年卒年六十六初闻阳明讲学慨然
曰吾恨不得为白沙弟子今又可失之耶相见于南
康是时师旅旁午阳明希临讲席 廷仁
即与中离药
湖诸子接引来学由是学者益亲已从阳明至越阳
明殁后与同志会于南都诸生往来者恒数百人一
时为 (第 45b 页)
之语曰浙有钱王江有何黄指绪山龙溪洛村
与善山也著有善山集及语录(明儒学案)


  按 何廷仁
学者称 (第 46a 页)
善山先生
论学务在平实有所
持循其言曰吾人须从起端发念处察识于此有
得思过半矣尝作格物说以示来学(原跋)

  …… (第 46a 页)
  胡𡰥简字近道会昌人师事吉水罗洪先过雩又抠衣 何廷仁
黄弘纲之门尝曰克念作圣惟此志耳罗以
小友呼之以贡授嘉善主簿清修自励勤于职业迁
令长乐均赋兴学士民爱戴 (第 50b 页)
  海忠介祠在兴国治西祀明令海瑞有王芮记后增祀
卢宁更名卢海祠曾于拱有记


  国朝康熙甲子去卢以黄维桂配改海黄祠辛卯知县
张尚瑗益以宋程珦庄夏与卢黄并祀焉

   何善山
祠在雩都北门濠背祀明 (第 52b 页)
工部主事何廷仁
卢太常祠在宁都城隍庙右祀明太常卢逵

  卢令祠在府馆右祀明兴国知县卢守副使曾于拱有


  罗念 (第 52b 页)
  评事李敬春墓在兴国屋山下春口


  孝子吕叔素墓在兴国长信里

   工部主事何廷仁
墓在雩都东岳庙后

  御史袁淳墓在雩都西渡船岭

  佥都御史李涞墓在雩都固原三塔坑

  推官温 (第 76a 页)
遂不复见阁久而
圮明太守邢公珣新之邑人何公春更辟观善岩待同
志之藏修者阳明王公遗之大书著其说于时邑人
公廷仁
黄公弘刚袁公庆麟管公登辈复彬彬阳明之
门栖息兹岩以尚论先生之学而一时钜公名儒若欧
阳公德罗公洪先张公 (第 45a 页)
  自文旆入敝省风教一新即虔南僻壤士咸果于自奋
台下作人之功裨益世道宏远矣病废之夫不能亲炙
宫墙亦不敢以尺一渎左右所谓山林之礼焉耳乃仰
止之思何顷不切肝臆也国史之评倚重台下则以道
德文章主盟宇内片言所寄世以之华衮斧钺者也岭
北虽不乏才然非多才俗尚敦朴故郡邑乘率戒虚浮来
教二帖生以闇昧奚辨苍素乃自儿时所慑仰者则如
首帖董公越立朝大节已见省志纯乎无议 何公廷仁

笃志圣学以知过改过为入道阶梯乡人至今服习其
教语及之无不曰 (第 81b 页)
何先生
仰不愧俯不怍者也黄公弘
纲为姚江高足弟子学主戒惧而一循自然竟日渊嘿
如对君师迹其所至入于自然无欲之境 …… (第 82a 页)
  又详教劄大都为国史言耳昨修江右名贤录意大明

一统志所载前代之人当自无遗所取者当代人物耳
故敝邑止以 何公廷仁
黄公弘纲条上而宋时敝邑人
才颇多著名馀姑不论有王鸿者隐于需岩穷探理学
濂溪先生通判虔州与之往返甚密著 (第 83b 页)
 虔州凤凰台重建石莲庵募疏

  吾邑念庵罗文恭公从新建王文成倡明理学新建督
抚虔南日公数过章贡因与 何善山
黄洛村二公为性
命交二公皆雩人入阳明室名与龙溪绪山齐语曰江 (第 49a 页)
伐燕有梁而伐赵有赵而伐梁有楚
而伐韩有韩而伐楚此天下之所明见也然山东不能
易其路兵弱也弱而不能相一是 何秦
之智山东之愚
也是臣所为山东之忧也虎将即禽禽不知虎之即已
也而相斗两罢而归其死于虎故使禽知虎之即已决 …… (第 7a 页)
不忧强秦而递相
罢弱而两归其国于秦此臣之所以为山东之患天下
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刀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
之智而山东之愚邪愿大王之察也古之五帝三王
五霸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
王必死辱民必死 (第 9b 页)
议滹沲河者曰故道可复也复之而旁有议之者
曰得无伤于漕河乎曰下流可浚也浚之而后有迹
之者曰其如海口沙高 何秦
越分视公私异虑今日
一议明日又一议而卒未有定算焉夫道旁作舍三
年不成路岐回车千里坐失此主计不力委任不 (第 8a 页)
 陈 豪(福建长乐人进/士十二年任) 陈士载(福建莆田人举/人十八年任)

  何廷仁(江西雩都人举/人二十年任)
 王 交(浙江慈溪人进/士二十五年任)
 林腾蛟(广东永安人进/士二十七年任) 尹 煦(福建龙游人举 (第 19b 页)
 无私谒里胥徵收者强索耗例以媚令辄侵牟其半
 章禁绝之学校坛宇莫不增修而民不扰迁钦州守
 历处州同知所至有遗爱云
  何廷仁
雩都人嘉靖壬午举于乡辛丑令新会心独
 喜以为幸仕道学之乡也至则修社学敦师儒教其
 弟子其为政务平易不 (第 73a 页)
全节庙(在崖山祀宋杨太后明/宏治二年徐佥事建)
忠义祠(在全节庙左明嘉靖二十二年 知/县何廷仁
建祀宋朝死义将士)
大忠祠(在崖山全节庙前祀宋丞相文天祥枢密使陆/秀夫枢密副使张世杰明成化十年兵备佥 (第 11a 页)
  公孙龙 孔穿 (子顺/附)
公孙龙赵人(列/子)
为平原君客空雄之遇秦赵相约曰自今以来秦所欲

为赵助之赵所欲为秦助之无 何秦
攻魏赵欲救之秦
使让赵曰秦欲攻魏而赵助之非约平原君以告龙龙
曰亦可发使让秦曰赵欲救之秦独不助赵非约赵 (第 7a 页)

不忧强秦递相罢弱而两归其国于秦此臣所以为山
东患也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下为秦相烹秦
曾不出薪 何秦
之智山东之愚耶古之五帝三王五霸
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
死辱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 (第 4b 页)
 睹气怦怦而絓结兮心纬繣而弗怡纷流目以相观
 兮见金台之崔嵬轸雄虹之迅光兮忾乌白与马角
 燕昭既剧该辅兮厥躬亡而国削 何秦
嬴之虎视兮
 厥二世以不禄固盈虚之环沓兮春秋奄其代续自
 前代乃已然兮吾又何怨乎人心杂乱反覆岂毕䆒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