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列傳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密教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如此 任贤/
者裁之也)
加笾之实菱芡㮚脯菱芡㮚脯(注重言之者以四物为/八笾菱芰也芡鸡头也)
(栗与馈食同郑司农云 (第 12a 页)
 子入仕者苏武以父任为郎刘向以父任为辇郎孔

 光子男放为侍郎董恭为 御史任贤
为太子舍人萧
 育以父任为太子庶子史丹九男皆以丹任为侍中
 汲黯以父任为太子洗马史丹冯野王皆以父任为 (第 26b 页)
 (叶梦得曰大臣则牧伯也其与之计议未定亦不可/以小谋败之近臣则四辅三公也其与之论道而有)
 (为亦不可以远言间之外臣则诸侯也其与之同守/天下以经理邦国亦不可以内宠图之盖 任贤
不贰)
 (则贤者得以尽其效故大臣不败谋则庶怨于心近/臣之言无间则不敢非其上外臣之议得以自通则) (第 10a 页)
 (奈何以广自许以狎待人重其语言轻其重服乘人/之失伐己之明又非美之位不可谓无辱且多识前)
 (言以匡其失而回遹若此设使立人之朝谋人之政/至于讲大礼临大节献可替否 任贤
去邪言可得闻)
 (乎无以乃裂冠毁冕行怪而已矣远观望之未见其/可直人不以其直也不敢以道徇物而忘其身赴 (第 22b 页)
 伊川先生曰五以柔顺居君位下应于二以柔中之
 德任刚明之才足以治天下之蒙故吉也童取未发
 而资于人也为人君者苟能至诚 任贤
以成其功何
 异乎出于已也○舍己从人顺从也降志下求卑巽
 也能如是优于天下矣(并易/传)
 横渠先生 (第 37b 页)
 临之至也临道尚近故以比为至四居正位而下应

 于刚阳之初处近君之位守正而 任贤
以亲临于下
 是以无咎所处当也 居近君之位为得其任以阴
 处四为得其正与初相应为下贤所以无咎盖由位 (第 21a 页)
  咎往则有济睽之功成邦家之庆阳为庆谓五柔

  成刚也易传曰爻辞但言厥宗噬肤则可往而无
  咎象推明其义言人君虽己才不足若能 任贤

  使以其道深入于己则可以有为往而有福庆也
  (易/传)
  新安朱氏曰以阴居阳悔也居中得应故 (第 28a 页)
  是说祭山川想不到得如伊川说(语/录)
六五贞吉升阶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伊川先生曰五以下有刚中之应故能居尊位而吉
 然质本阴柔必守贞固乃得其吉也若不能贞固则
 信贤不笃 任贤
不终安能吉也阶所由而升也任刚 (第 15a 页)
 不繇赀钱二十二徐曰即今庸置(又玉篇财也货也史记仲尼弟子传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又与訾同前汉景帝纪 
(今訾算以上乃得官注师古曰訾读与赀同)又六书故资别作赀 贰(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而至切音樲说文副益)
(也书周官贰公弘化传副贰三公周礼天官小宰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注贰副也礼少仪乘贰车则式注贰车副车)
(又与二同易坎卦樽酒簋贰注一樽之酒二簋之食礼曲礼虽贰不辞注贰谓重殽膳也又坊记惟卜之日称二君注二当为)
 贰(又尔雅释诂贰疑也疏贰者心疑不一也书大禹谟 任贤
勿贰诗大雅无贰尔心左传闵元年閒携贰注离而相疑者则)
 当因而间之(又左传隐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 (第 42a 页)
功宁民曰商(商度事宜所以安民/ 史注明有功者)死于
原野曰壮(非严何/以死难)克杀秉正曰夷(秉正不 任贤/
史正作政)屡征杀
伐曰壮(以严/整之)安民好静曰夷(周书史记民皆/作心注不爽政)武而不遂
曰壮(武功 (第 13a 页)
 集说(范氏宁曰亲杀者夜姑而归罪于君明由君言/而杀之罪在君也 刘氏敞曰左氏曰侵官也)

 (案左氏此事始末罪处父独有称赵宣子为能耳改/蒐易将凡出晋侯何以谓处父侵官邪人君 任贤
不)
 (称必将致败苟食禄者举当諌君况处父晋国太傅/邪以此为侵官是教大臣为拱默也如使大臣见贤)
 ( (第 50a 页)
无也字案所引与诗笺微异)
韶舜至率舞○此其在于宗庙九奏效应也(郑周礼记无在字)
尹正至太平○言其始于 任贤(于误用)
帝庸节疏用庶至慎微○言人君奉正天命(正毛本误政) (第 25b 页)
周家王有天下(王监本误主)音义伻徐敷
耕切又甫耕切(案毛氏居正云二切同当去一敷甫皆当作铺)
疏乃惟至 任贤
○逸德言以过恶为德习效为之(毛本逸误)
(过效误效)
亦越文王节疏亦越至长伯○既言上天去恶与善(去误 (第 11b 页)
 六五鼎黄耳金铉者虚中以应九二之坚刚也犹鼎
 黄耳而贯之以金铉也铉属于耳九二五所应故取
 为金铉利贞者 任贤
勿贰也此以占言若六五以虚
 中而应九二自 (第 65a 页)
任贤
不贰者也其占则利在正固 (第 65a 页)
 丛徂公反(二十三叶)徂作才疏难危之厄(四叶左一行)宋板难
作艰 故举难得食之处以言之(同上)无之字嘉靖本作

难得之食处 书其过者以识之(八叶右五行)之作哉 易
辞云(八叶左六行)易下有系字 十二次亦当祭之(九叶右一行)
正嘉万历三本次下有也次二字似非宋板与崇祯本
同 或当二代天子(左一行)二作三 古之射侯之士无
以言之(十三叶右五行)士作事 直谓五国之长耳(十八叶左五行)
作是 丹朱亦以德让矣(二十一叶左四行)矣作也 是仪谓
有容仪也(二十二叶右八行)谓作为 言其始用 任贤(二十二叶左九)
(行)
用作于 言人君奉政天命以临下民(二十四叶右六行)
言天合奉正天命以临下民正嘉二本同谨按不可解 (第 4a 页)
 以比兵穷灾害民之馀(四叶右九行)穷作寇 明是病于
比恶(五叶右三行)比作此 由此王不 任贤(七叶左七行)
由此作
此由 不能及门也(八叶左一行)能作得 好是稼穑(三行)
穑作家啬下故以稼穑同 谓出其赋敛养 (第 8b 页)
 叹文王武王也文王下有也 不忘也也上有之字
释文嬛崔本作焭(二十五叶)元文焭作茕 懈音解(二十七叶)
解音懈疏为君所以救民(二十六叶左九行)宋板救作牧
补遗古本经嬛嬛在疚嬛嬛作焭焭注同

访落

考异古本经休矣皇考休作炰注犹道下有也笺艾数

下成王始即政下同 艾扶将我艾作汝 收敛之下
有也 必有 任贤
待年长大之志下有也谨按古本后
人旁记云必异本作心 业未平者下有也 美矣我
君考武王矣作哉 天子之位下 (第 14a 页)
 变雅之美刺皆由音体有小大不复由政事之大小

 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天子道教周备 任贤
养民
 远迩咸服万物得所故作诗歌其功遍告神明以报
 神恩也此惟周颂耳其商鲁之颂则异商颂是祭其
 先王 (第 13a 页)
 宜饱矣酌之所取亦已甚矣(朱氏公迁曰此章比喻/凡三节所以终受爵不)
 (让之/意)
 集说(苏氏辙曰老马不自谓老而任驹之任后将不/胜而不顾譬如小人而 任贤
者之事不畏其后)
 (之不克也○王氏质曰食量所饫酌量所取则不伤/不量饥饱而食不忖多寡而酌亦不顾其后也 (第 32a 页)
 ○考槃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

 处(郑氏康成曰穷犹终也○孔氏颖达曰刺其不能/继其先君武公之业修德 任贤
乃使贤者退而终)
  (处于涧阿○张子曰此诗意怨/而言乐者是终山涧不出之意)
  辩说此为美贤者穷处 (第 3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