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經解類
孝經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洞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夫舜岂全无黜陟哉特其德胜而不深特乎法焉耳
 世之淳漓治之烦简德之盛衰于此可观矣 李氏
 曰先王之政已亡其 馀泽
已熄郑人来归祊而泰山
 之祀不举鲁跻僖公而宗庙不顺杞用夷礼作淫乐
 而礼乐变易作丘赋聚鹬冠而制度革祭 (第 35a 页)
而王化有成焉咨尔方氏出自庆门早膺淑选比遵慈
命继正中宫孝敬柔嘉著显闻于宗祀温慈仁惠衍
于后昆矧能保护朕躬功存济难方期备膺寿祉讵
意俄尔崩殂追惟往劳殊切伤悼爰稽典礼用锡徽称
兹特命太傅兼太 (第 30a 页)
  (诗此时得桓公出来总集天下之势整顿天下之事/岂非有大功于当世然所谓犹有可憾者盖五伯未)
  (出先王之遗风 馀泽
天下之人犹有可见者伯主一/出则天下之人见伯者之功无复见先王之泽矣)
  (张氏洽曰传以为齐桓始白盖指 (第 1b 页)
 集说(杜氏谔曰加楚子于三国之上虽曰主兵亦所/以恶三国也 李氏廉曰萧鱼之后楚兵再至)
 (郑而无功则以悼公之 馀泽
也此汪氏克宽曰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则书伐书救 书伐郑不书以救)
 (齐不予楚人之救也衰季氏夲曰楚既 (第 41a 页)
伐郑此可以观夷夏/之得失矣师克在和不左众岂不信然庐陵李氏曰萧)
(鱼之后楚兵再至郑而无/功则以悼公之 馀泽
也)
公至自会 (第 34b 页)
 不忘是不忘其德下不忘是不忘其泽诸家槩以为
 承上文民不能忘说殊未是朱子分一时没世看亦
 未是 贤亲俱兼德业言而或问云此皆盛德至善
 之 馀泽
者以其及人者言故曰 (第 33b 页)
馀泽 
看来贤亲还
 只是业(壬寅十月廿二) 乐天斋翼注曰贤以道言亲以位
 言乐其乐者安享其太平利其利者世守 (第 33b 页)
 亲亲太公曰易世其衰矣此语世世传之后人见鲁
 之式微或归咎于贻谋之过不知鲁之可以一变至
 道者皆其忠厚之 馀泽
而其渐至式微者则子孙不
 能守先世之典刑耳故记者于鲁事日非贤人散亡
 之后而记开国之语便知鲁之所以衰 (第 13a 页)
王盛德至善之 馀泽
故虽己没世而人犹思之愈久
而不能忘也上文之引淇澳以明明德之得所止言
之而𤼵新民之端也此引烈文以新民 (第 26b 页)
   (国矣惟平王止于苟且因循自然降为列国夫/子编此书于二帝三王之后者深惜平王不能)

   (推文武之 馀泽
而流为春秋战国也法语旧典/尚有一二未泯而陵迟颓堕之意已见于辞命)
   (间学者当审察而明辨也○陈氏 …… (第 37a 页)
 (也○陈氏雅言曰大臣之道不贵乎用一己之能而/在于容天下之善人君能得是臣而用之则必能广)
 (致群贤以图治功子孙者我之子孙也而是人能保/之盖遵其成宪被其 馀泽
子孙之利莫大于此也黎)
 (民者我之黎民也而是人能保之盖乐其政教安其/田里而黎民之利亦莫大于此也一已 (第 57a 页)
道路矣乐利为新民事似无所疑其贤其亲其乐其利者先王盛德至善之馀者也贤其贤亲其亲乐其乐利其利者后人之享其 馀泽
也向使先王当时所以新民者未能止于至善则何以能使后之人各得所承藉如此哉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 (第 12b 页)
与物共者但有小大之差耳老安少怀兼内外说盖孔子此志在一家则行于一家在一国则行于一国在天下则行于天下况其 馀泽
所被至使后世之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岂惟使一世之民物得其所而已哉颜子不自私已故无伐善注 (第 104a 页)
与物共者但有小大之差耳老安少怀兼内外说盖孔子此志在一家则行于一家在一国则行于一国在天下则行于天下况其 馀泽
所被至使后世之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岂惟使一世之民物得其所而已哉颜子不自私已故无伐善注 (第 104a 页)
有迹惟风与韵无迹此言迹已逝而风韵犹在也故风曰流风韵曰馀韵问泽毕竟是甚么曰以德业之遗于后者言只以孔子之 馀泽
来照看馀可类推父子相继为一世三十年亦为一世注)此盖以父子相继者言然三十年亦为一世者大约世数人到三十便 (第 79a 页)
 释五象曰六五之为贞疾者九四刚而不逊五以柔
 乘其上权归于下势孤于上故也其恒不死者以所
 处犹中先世之 馀泽
尚存故能保其虚位而不至于
 亡也豫卦于五专言为君之道不可偏过于柔盖威
 福为人君治天下之具臣下欲窃之 (第 20b 页)
 (闻而知之仰其德业之盛也亲其亲者子孙保之思/其覆育之恩也乐其乐者含哺鼓腹而安其乐也利)
 (其利者耕田凿井而享其利也此皆先王盛德至喜/之 馀泽
故虽已没世而人犹思之愈久而不能忘也)
  烈文一章十三句
   此篇以公疆两韵相叶未审当从何读意亦可 (第 9a 页)
 (不忘也又曰贤其贤者间而知之仰其德业之盛也/亲其亲者子孙保之思其覆育之恩也乐其乐者含)
 (哺鼓腹而安其乐也利其利者耕田凿井而享其利/也此皆先王盛德至善之 馀泽
故虽已没世而人犹)
 (思之愈久而/不能忘也)
   烈文一章十三句
    此篇以公疆两韵相叶未审 (第 8b 页)
 (其亲者子孙保之思其覆育之恩也乐其乐者含哺/鼓腹而安其乐也利其利者耕田凿井而享其利也)

 (此皆先王盛德至善之 馀泽
故虽已/没世而人犹思之愈久而不能忘也)
  烈文一章十三句
   此篇以公疆两韵相叶未审当从何读意亦 (第 9a 页)
 之为牲乎天子视而不能诛周道陵迟甚矣愚谓齐
 桓既没而诸侯悖乱如此孔子所以有一匡天下之
 言也然王者化及人心遗风 馀泽
久而未斩伯者使 (第 10a 页)
 尝不深远也(朱公/迁)假大也(苏/氏)溢盈溢也(郑/笺)文王之德

 甚大其 馀泽
浸被于我也(徐元扈○不必依/左氏作何以恤我)收聚也
 (毛/传)骏惠大顺也(郑/笺)纯德主于翕聚故曰 (第 6a 页)
 晋之无能为也
冬楚子(康/)蔡侯(景/)陈侯(哀/)许男(悼/)伐郑
 以救齐也 庐陵李氏曰萧鱼之后楚兵再至郑而
 无功则以悼公之 馀泽
也 按楚之无功于伐郑也
 非由子产当国事能有备欤
公至自会
陈针宜咎出奔楚 (第 1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