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書類
樂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別史類
時令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两斋左曰据德右曰志道讲说四书课肄诗律者𨽻焉
上两斋左曰时习右曰日新讲说易诗书春秋科习明
经义等 程文
者隶焉每季考其所习以次递升二曰私
试规矩汉人验日新时习两斋蒙古色目验志道据德
两斋本学举实历坐斋二周 (第 45a 页)
或以人
数不少请祗取诸科解头一人就列其馀续到者俟齐
日别令朝见奉敕依
 叶氏梦得曰唐末礼部知贡举有得 程文
优者即以 …… (第 61b 页)
候考试终场其不及人 以文
艺优劣定为五等取文字
乖舛词理纰缪最甚者为第五等殿五举其次者为第
四等殿三举以次稍优者为第三等第一等 (第 63b 页)
有司议群经出题之制有
司言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扬老子内出
题皆命于题下注其本傅又谕有司曰举人 程文
所用 …… (第 4a 页)
   蕙田案一场放二状元以下四十二字系章
   宗谕宰臣之词至宋王安石为相以下则有
   司所议之词中间必有脱文
五年诏考词赋官各作 程文
一道示为举人之式试后 (第 6a 页)
赴省藏之
    蕙田案考试官撰 程文
始见于此前明亦多
    有之
张行简转对言拟作 (第 6b 页)
程文
本欲为考试之式今会试考
试官御试读卷官皆居显职擢第后离笔砚久不复常
习今临试拟作之文稍有不工徒起谤议 (第 6b 页)
 正则可王矣所以明师之不可不正也于以释师贞

 之义不其至乎○可以王矣王字读去声近时应天
  程文
就把本义则王者之师矣一句当本文可以王
 说误矣盖本义意谓能以众正则王者之师矣岂不
 可以王乎亦论其理 (第 75a 页)
 实体者与上文相发明也意正如此○易法象耳易
 中无实体此易之见于实体者也即上文所谓变化
 之成象者变化之成形者盖成象成形即见于实体
 者 程文
却都就实体说可疑也语类曰天尊地卑至
 变化见是举天地事理以明易自是故以下却举易
 以明天地间事云峰曰 …… (第 16a 页)
 中是以能蹙秦诛项而继三代一统之治也扬子曰
 汉出群策以其能兼而有之也其在人臣者如唐史
 赞房杜云王魏善谏而房杜让其直英卫善兵而房
 杜济 以文
持众美而效之君所以能成太宗之业而
 为一代元臣也岂亦非易从有功而可大者乎问有
 亲则一于内其义固有别 (第 43b 页)
 阳也初刚而二柔三刚而四柔五刚而上柔一刚一
 柔之相间此迭用柔刚也曰兼而两之曰分曰迭用
 是皆以圣人言也此 程文
之说未当也本义云兼三
 才而两之总言六画又细分之则阴阳之位又间杂
 而成文章也分阴分阳即见刚柔之迭用 …… (第 6b 页)
 后有来合之者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物而苟合
 则径情直遂于理有所不可且其合也轻于势亦不
 能以久故不可苟合而必有 以文
之○程曰如人之
 合聚则有威仪上下物之合聚则有次第行列文者
 所 (第 93b 页)
以文
其质也若致饰于文则灭其质而亨以尽反
 不通矣故承以剥物极则反无终尽之理如动极而
 静恶极而善之类○程 (第 93b 页)
 不失 吴因之曰有人有土处要说得斟酌既是平
 天下之君子原是天下人皆吾人天下土皆吾土此
 只是言人民土地我能固之耳 程文
说出化外去亦
 似泥故下民聚亦只是不离散之意不必说到近悦
 远来上 按因之看有人有土虽妙然翼注尤觉完 (第 79b 页)
 处体认愈析愈精方才有得此即格致之旨 翼注
 曰择乎中庸是随事随物辨别众理以求所谓中庸
 但要讲得细些依 程文
兼念虑与事物盖中庸虽浑
 然性体而其发于万念万事者莫非性体之散殊必 …… (第 34a 页)
 以俟再定也 按其无为处正是所以开之承之之
 处也二说未尝不合(辛丒六月初四日) 袁 了凡曰蔡叔
  以文
王为父圣父也以蔡仲为子贤子也岂得便无
 忧哉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节 翼注曰过至一戎衣
 句当云夫 (第 90a 页)
 仅存不是世远人亡之谓圣人之礼百世不替夏殷
 之制至今存也但夏殷之礼止于杞宋非天下所同
 徵同存皆见不可从意 今用之要看得好嘉靖乙
 未 程文
云斯礼也涵濡已深四方所共戴也故言而
 民莫不信焉昭布既久万世所常行也故行而民莫
 不从焉墨卷云于人心 …… (第 88a 页)
 法在其中宪章者道在其中 袁了凡曰宪是遵守
 章是表章律是法律之律无分毫差忒也重衣曰袭
 盖服之而不违也 翼注曰宪章依 程文
作删定赞
 脩之类说非但若凡民之不倍而已又有以阐绎而
 垂之不朽也 律者效法无常袭者因袭不变自仕 (第 100a 页)
 妙而惜乎其无徵也 一代自有一代之礼而非合
 三代之礼不足见损益之妙苟文献俱足而夫子论
 定三代之礼则知忠后之必以质质后之必 以文文
 
后之当复用忠百王之损益准此矣单说挽文胜则
 偏 说约谓大段只是云言之不是行之妙若夫子
 自行之则固有 (第 9a 页)
 者有矣岂易言哉此正一言可以行终身而究其至
 极直可以当一贯者也 孟子牵牛章已包在能近
 取譬一句中万历甲辰老吾老二句 程文
云凡爱博
 者患其难遍及则以心体心爱愈施而愈周凡惠费
 者患其易穷及则以人利人惠随分而随继亦可作
  (第 37b 页)
 至于此
尊贤使能章总旨 张彦陵曰五悦字与愿字相照愿

 字生于悦字来王道以得人心为本曰悦曰愿皆是
 得其心也
尊贤使能五节 正德庚午 程文
云众贤之中有俊杰
 焉乃德之异者也众能之中有俊杰焉乃才之异者
 也 四书脉曰悦与愿皆以心言未便立其朝 (第 36a 页)
 大坏名节而小就功名之意亦可为与还是不义而
 不可为非不利而不可为也戊戌墨卷多是就得不
 偿失并违其计利之初心说惟 程文
得之 (第 2b 页)
 害事伯者以力假仁做成功利也只坐性急 按此
 宜再补一句曰亦懒惰不得盖人之病只在一暴十
 寒进锐退速 嘉靖四十年四川 程文
讲居之安云
 见其可欲也不惑于似是之非见其可依也不摇于
 外诱之夺 直解以溥博渊泉贴资之深极妙然则 (第 17a 页)
 麟士既云智譬二
 句直当云譬则射者之巧力也又云已说譬而又说
 犹者上文射字未出也此自矛盾矣万历庚辰 程文
 
于智譬二句下先补一段云必知之真乃行之至必
 造其理斯履其事然后接云犹射于百步之外也最
 妙然亦本直解 (第 6a 页)
敬之弊鬼周人承之 以文文
之弊僿救僿莫若以忠复
当从夏政夫文者忠之末也设教于本其弊犹末设教
于末弊将若何武王周公承殷之弊不得已 …… (第 6b 页)
一时及其
至也为万世吾于此见之
又曰或者求春秋之旨过高则谓夫子以匹夫专天子
之事其言为不徵故当时高弟 以文
学称如子游子夏 (第 19a 页)
下文仁义不可胜用元无大分别第二节只是承首节而言而近日 程文
之说非也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
言近而指远求之经传如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 (第 97b 页)
 而无其便者皆初九之潜龙也然则今之说易者以
 一爻局定一人一事恐非圣人之旨矣
 朱子嫌伊川说易不应局定今之科举 程文
往往凿
 定讲失易之本义矣往尝见江外人讲易多就象上
 发挥于卦爻之义特略依傍他意思讲不坐定作何
 事 (第 10a 页)
 有其德而当其事通解三句为是纳妇亦须有德关
 睢之诗可见子克家一句纯是象与上包蒙纳妇不
 同作此题若随事体贴又觉琐碎 程文
槩作占讲辞
 语虽善尚觉未安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象傅与爻辞不同子克家作虚象说其义是居下而
 任在 (第 20b 页)
 即本义以柔居中在爻为以柔居中在临为不自用
 而任人此何以谓中盖人君不自用而任人便是理
 之正当处便是中故曰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巳
 此题最难 程文
未好
上六敦临吉无咎
 此爻只是卦位说道理于爻义无取盖居卦之上处
 临之终与人相临自始至终而无替可谓 (第 7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