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而圜丘反不与盖郑以圜丘与郊为二故不
    引大司乐地上之文而专以小宗伯四郊为
    说意欲自掩其阙而不知其词之 曲义
之漏
    也观疏言王者祭感生之帝于南郊亦是则
    孔氏已深窥其隐而代补之矣今从先儒正
    (第 4b 页)
 虽宾皆大夫以臣在君前故不为缭祭皆为绝祭
 案如疏说则此弗字当作实字解据说文弗训挢挢
 有举手义有屈 曲义
所以明缭祭之法也周官九祭
 郑注以此当其一然以燕礼大射礼皆为绝祭推之
 恐此礼不应独异
坐捝手遂祭酒 (第 26a 页)
 八匎(篇海乌合切谙入声匎刍不奢侈也正字通讹字)(广韵集韵𡘋须伦切音荀说文惊辞也)
(又集韵类篇𡘋耸尹切音笋义同或从心作)(说文冢本字高坟也从包豖声徐曰地高起若有所包也正字通广)
(川书跋古冢作堌)(同古文作六书统载人部从人从光军容光彩也○按此字下正字通尚有刍字已入草)
(部重出今删)(字汇补与刍同○按说文刍从包从草象包束草之形今改从小无义当是刍字讹文)
(唐韵古文宜字注详宀部五画)(五音集韵于角切同约束也详糸部约字注)(集韵与朐同详)
(月部朐字注)(集韵时召切音邵倒悬钩)(篇海渠六切音局曲脊也)又丘六切音 曲义
同  …… (第 72b 页)
   㔨(集韵补妹切韵会蒲妹切𡘋音背人名晋有㔨督)又晋纪石勒初名㔨 增(海篇音快太息)
(也○按即字之讹)十匑(唐韵居戎切韵会居雄切𡘋音弓玉篇匑匑谨敬貌)韵会或作匑 又唐韵去宫 

(切音芎又玉篇集韵类篇𡘋丘六切音 曲义
𡘋同)或作趜 㔩(唐韵乌合切集韵乙盍切𡘋庵入声玉篇㔩䌽妇人)
(头花髻饰也集韵饰采谓之㔩或作□杜 (第 73b 页)
 声也或作欰(又集韵春遇切音戌使犬声)(玉篇徒工切广韵徒红切集韵徒东切𡘋音同玉篇妄语也广韵哃)
(大言)(集韵去仲切音焪玉篇问罪集韵鞠讯也通作䛪)又集韵类篇𡘋区玉切音 曲义
同 (广韵)
 集韵𡘋桑割切音萨玉篇音变也(又广韵所戒切集韵所迈切𡘋音晒集韵喝声败也)(广韵集 (第 42a 页)
 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 又姓广韵汉东海太守鄐熙(又广韵许竹切集韵许六切并音蓄又广韵集韵并丘六切音 曲义)
(
并同)(集韵乌公切音翁邑名)(唐韵即移切集韵韵会将支切正韵津私切并音赀韵会邑名古属青州)
(周属纪后 (第 85b 页)
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
(与之邑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注云诸侯轩县阙南方/形如车舆是曲也引之者證轩为 曲义
也玄谓轩县去)
(南面避王也若然则诸侯轩县三面皆阙南面是以大/射云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 (第 13b 页)
 愤之兵而非正也故交讥之(杜氏曰时晋文初起诸/侯无伯齐侯是桓公之)
 (子欲以盟主自居庐陵李氏曰齐侵我三始于此为/赵氏曰直书之以讥内之无武备尔公谷何用 曲)
 (义
刘氏曰以公追人就令胜之尚何可侈哉且是后/齐复伐我明不畏鲁甚矣数见卑侮犹以为大乎)
夏齐人伐我北鄙 (第 8a 页)
 (察中莭之和○又曰敬以直内戒慎恐惧之事义以/方外知言集义之事内外夹持用力之要莫切于此)

 (○蔡氏清曰正是无少邪 曲义
是无少差谬○又曰/此正义二字皆以见成之德言然直不自直必由于)
 (敬方不自方必由于义直即主忠信方即徙 (第 28a 页)
 之谓义者裁制于彼而合其宜之谓敬以操守于内

 而心不他适则其直于内也洞然而略无私 曲义

 裁制于外而事皆合宜则其方于外也截然而不可
 移易君子盖无往而非敬无往而非义也敬义立谓
 内不枉 (第 5b 页)
因王之
歌而作此诗以为戒其说本竹书纪年云成王三十三
年王游于卷阿召康公从是也然阿是大陵之通称卷
是卷 曲义
非地名也诗以为兴不言王游于此也且纪
年言王游不言王歌也言王歌见纪年注则在十八年 (第 16a 页)
 妹以伯叔父皆人臣不敢上干也
吾子有命且以傋数而择之某不敢辞

 女所自出及行次年齿或别书于方或口对而记者
 略之耳注疏皆 曲义
不可通
吾子有贶命某加诸卜
 有贶谓受雁而许嫁也问名之辞曰将加诸卜女父
 以名告是命婿父加之卜也注以 (第 29b 页)
 妇时出而酌献即长宾长兄弟非献尸荐俎不得出
 入于房户况众宾众兄弟之献酬无算而可使入酌
 于房中乎凡此乃礼以义起显著而无可疑者不可
 以 曲义
汨之 见于经传祭先圣先师及有道有德
 者皆于国学周官州长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党正
 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不 (第 7a 页)
 下引之形掌氏切     
 㕯言不出也会意  (句语绝曰句从口纠声俱遇奴骨切隶作讷呐)  切又借为 曲义
古侯二切  (第 6a 页)
河乙亥幸安邑是岁袁绍遣将 曲义
与公孙瓒战于鲍
邱瓒军大败
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邑大赦天下改
元建安二月韩暹攻卫将军董承夏 (第 59b 页)
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斩丹等四千馀级
乌桓峭王感虞恩德率种人及鲜卑七千馀骑共辅南
迎虞子和与袁绍将 曲义
合兵十万共攻瓒兴平二年
破瓒于鲍邱斩首二万馀级瓒遂保易京开置屯田稍 …… (第 8b 页)
得自支相持岁馀 曲义
军粮尽士卒饥困馀众数千人
退走瓒徼破之尽得其车重是时旱蝗榖贵民相食瓒
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 …… (第 9a 页)

于众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
国安问袁董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明年馥将 曲义
反畔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
结绍客逢纪谓绍曰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今冀
部彊实而韩馥庸才可密要公 …… (第 15b 页)
巾还屯槃河威震河北冀州诸城无不望
风向应绍乃自击之瓒兵三万列为方陈分突骑万匹
翼军左右其锋甚锐绍先令 曲义
领精兵八百彊弩千
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
同发瓒军大败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 …… (第 18a 页)
曲义
追至桥界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
其牙门馀众皆走绍在后十数里闻瓒已破发鞍息马
唯卫帐下彊弩数十张 …… (第 18b 页)
丰扶绍使却入空垣绍
脱兜鍪抵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返逃垣墙间邪促
使诸弩竞发多伤瓒骑众不知是绍稍引却会 曲义

迎骑乃散退三年瓒又遣兵至龙凑挑战绍复击破之
瓒遂还幽州不敢复出四年初天子遣太仆赵岐和解 …… (第 18b 页)
遂与黑
山贼张燕及四营屠各雁门乌桓战于恒山燕精兵数
万骑数千匹连战十馀日燕兵死伤虽多绍军亦疲遂
各退 曲义
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兴
平二年拜绍右将军其冬车驾为李傕等所追于曹阳 (第 19b 页)
  凉茂 国渊 王脩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灵
帝末天下乱置西园八校尉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
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杰以为偏
裨太祖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并州刺史丁原遣杨
将兵诣硕为假司马灵帝崩硕为何进所杀杨复为进
所遣归本州募兵得千馀人因留上党击山贼进败董
卓作乱杨遂以所将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不下略诸县

众至数千人山东兵起欲诛卓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
复与匈奴单于于扶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
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 曲义
追击于邺南破之单于与
杨至黎阳攻破渡辽将军耿祉军众复振卓以杨为建
义将军河内太守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至 (第 2a 页)
 六月丙戌地震 秋七月司空种拂免以光禄大夫
济南淳于嘉为司空(济子/礼翻)太尉赵谦罢以太常马日磾
为太尉(磾丁/奚翻) 初何进遣云中张杨还并州募兵会进
败杨留上党有众数千人袁绍在河内杨往归之与南
单于于扶罗屯漳水(浊漳水出上党长子而东/过邺邺则韩馥所居也)韩馥以
豪杰多归心袁绍忌之阴贬节其军粮欲使其众离散
会馥将 曲义
(姓谱汉有平原鞠谭其子閟避/难改曰曲氏后遂为西平著姓)馥与战
而败绍因与义相结绍客逢纪谓绍曰(逢蒲 …… (第 5b 页)
贝州宗城县侧有古略城此城近枯漳水界桥当在此)
(水上杜佑曰界桥/在贝州宗城县东)瓒兵三万其锋甚锐绍令 曲义
领精
兵八百先登彊弩千张夹承之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
义兵伏楯下不动未至十数步一时同发欢呼动地(欢/许) (第 17a 页)
渔阳郡)斩丹
等四千馀级乌桓峭王亦率种人(峭七肖翻/种章勇翻)及鲜卑七
千馀骑随辅南迎虞子和与袁绍将 曲义
合兵十万共
攻瓒破瓒于鲍丘(鲍丘水名水经注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和县破瓒处也又南)
(过潞县西 (第 34b 页)
经为兖州
刺史又悉改置郡县守令
三年春正月袁绍自出拒公孙瓒与瓒战于界桥南二
十里瓒兵三万其锋甚锐绍令 曲义
领精兵八百先登 …… (第 121a 页)
级乌桓峭王亦率种人及鲜卑七千馀骑随辅南
迎虞子和与袁绍将 曲义
合兵十万共攻瓒破瓒于鲍
丘斩首二万馀级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
所置长吏复与鲜于辅刘和兵合瓒军屡 (第 124a 页)
 (字伯绪长沙临湘人曲阿汉县/唐改曰丹阳今属江南镇江府)
袁绍击公孙瓒于界桥(在今直𨽻广平府威县北水经/注曰界城桥寰宇记曰袁公桥)
大败之
 袁绍自出拒公孙瓒战于界桥南二十里瓒兵三万
 其锋甚锐绍遣其将 曲义(汉尚书今鞠谭子閟避难/西平改姓曲氏义本韩馥)
 (将叛/降绍)
领精兵八百先登彊弩千张夹承之瓒轻其兵 …… (第 28b 页)
 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斩之乌桓峭王(乌桓/大人)
 (之/称)感虞恩德亦率种人随辅南迎虞子和(和先为袁/术所执逃)
 (还北袁绍/复留之)与袁绍将 曲义
合兵十万共攻瓒瓒兵数
 败还易(汉县故城在今直/𨽻保定府雄县)京固守(前此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 (第 4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