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書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史評類
地理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理而已矣合乎理则亦合乎鬼神鬼神亦惟理而已矣合乎理则合乎百世之圣人百世圣人亦惟理而已矣合乎理则亦合乎三 王三王
亦惟理而已矣其 (第 73b 页)
三王
建天地又曰质鬼神俟后圣者只是言无往不合无适而不见其善耳故下云知天知人 …… (第 73b 页)
知其理也六事一节说深一节首身次民次 三王
次天地鬼神则至幽者百世之圣则至远者下条只言鬼神后圣盖是以鬼神该天地以后圣该 (第 74a 页)
三王
盖鬼神之幽既无疑则明而天地又何悖乎后圣之远既不惑则近而 (第 74a 页)
三王
又何谬乎
知天也知人也减四十五字首二条出上题)

人得天地之气则具有天地之理吾之理即天地之理也天地一鬼 (第 74a 页)
理而已矣合乎理则亦合乎鬼神鬼神亦惟理而已矣合乎理则合乎百世之圣人百世圣人亦惟理而已矣合乎理则亦合乎三 王三王
亦惟理而已矣其曰 (第 12b 页)
三王
建天地又曰质鬼神俟后圣者只是言无往不合无适而不见其善耳故下云知天知人 …… (第 12b 页)
知其理也六事一节说深一节首身次民次 三王
次天地鬼神则至幽者百世之圣则至远者下条只言鬼神后圣盖是以鬼神该天地以后圣该 (第 13a 页)
三王
盖鬼神之幽既无疑则明而天地又何悖乎后圣之远既不惑则近而 (第 13a 页)
三王
又何谬乎
知天也知人也减四十五字首二条出上题)

人得天地之气则具有天地之理吾之理即天地之理也天地一鬼 (第 13a 页)
然言武王不救则天命坠宗社亡
非过为危言理势实然也后来王崩在定商八年后三
监之变尚如此况克商二年乎○先 王三王
之祖考后
稷之属也先王建邦启土称先王可见○或曰金縢之
祷不知命乎程子曰周公诚心欲代其兄岂问命邪○
苏 …… (第 11a 页)
籥钥通即今锁也○公视兆曰兆体如此王其无害因
卜兆而知 三王
之许我故言新受命于 (第 12b 页)
三王
惟永终是
图是图即定尔子孙于下地是也周公为周室谋者在
此武王无害公自谓得永终之兹归惟俟 (第 12b 页)
三王
之能念
我一人使之安而已一人武王也○问周公既祷 (第 12b 页)
三王
而藏其文于金縢之匮中岂逆知成王之信流言将以
语之乎程子曰以近世观焉祝册既用则或焚之或埋
之岂周公之时 (第 12b 页)
 明善字志友号芳谷德兴人历官江西儒学提举
陈孚观光稿一卷交州稿一卷玉堂稿一卷附录一卷
 孚字刚中临海人历官台州路总管府治中 王旭
兰轩集十六卷
 旭字景初东平人
袁桷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桷见史类
刘岳申中斋集十五卷 (第 26a 页)
   苏禄国
国在东南海中永乐十五年葛禄东国巴都葛叭荅剌
西国麻哈剌吒葛剌麻丁峒妻叭都葛巴剌卜各率其
属三百馀人奉金镂表朝贡各赐印诰封为其国 王三
者东王为尊西峒二王副之东王归次德州卒赐祭
命有司葬以王礼御制碑文留其妃妾傔从十人守墓
三年还国𠡠谕 …… (第 16a 页)
 王皆遣使入贡自后叛服不常成化中小王子亦通

 贡贡无常期隆庆中谙达封顺义王每岁贡马互市
 至今不绝
   迤北小王子卫喇特 三王
永乐元年鞑靼知院阿噜台卫喇特玛哈穆特各遣人入贡
七年封卫喇特玛哈穆特顺宁王太平贤义王巴图博啰安
乐王 …… (第 22b 页)
   乌斯藏
西番古吐番地元时为郡县洪武初因其旧职于是乌
斯藏番僧有阐教王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统化番民

又有护教王大法乘王大赞法王凡七俱赐银印令比
岁每间岁朝贡
成化十七年题准每三年一贡各番王差人填写原降
勘合阐化阐教辅教 三王
差来人从四川布政司比号
赞善王差来人从陜西布政司比号拜赍有印信番本
咨文方许入贡每贡各一百人多不过一 (第 35b 页)
百五十人大
乘大宝二法王原系游僧无定所不管束番民不给勘
合亦无进贡年例止听其欲来许差僧徒十人赍印信

番本随四王贡使赴京护教王弘治以后来贡例与辅
教王同其后入贡人数益多
隆庆三年奏定阐教阐化辅教 三王
大乘大宝二法王
俱三年一贡每贡各一千人内五百人全赏在京题给
五百人减赏本省给与于全赏内起送八人赴京馀 (第 36a 页)
 宁府宜春王奠坫(弘/治)

 韩府宁远 王旭
(正/德)
 代府广灵王聪汉(嘉/靖)
宣穆
 辽府沅陵王恩铈(弘/治)
 沈府辽山王幼墏
宣惠 …… (第 5a 页)
 周府菜阳王睦桄(嘉/靖)
端僖
 周府富阳王睦桴(嘉/靖)
 徽府太和王祐檖
 楚府江夏王荣漠
 韩府永福 王旭
(第 9b 页)
 德府利津王翊鑅

安定
 周府鲁阳王睦杫(嘉靖/追封)
 韩府通渭 王旭

安恭
 韩府建宁王旭㮁(嘉/靖)
安懿
 周府原武王子埘(成/化)
 淮世子  见濂(弘/治) …… (第 8b 页)
 辽府益阳王宠淄(嘉/靖)
康顺

 辽府蕲水王恩钜(嘉/靖)
 韩府褒城 王旭

   建宁王谟堂(万/历)
 赵府南乐王厚焰
 衡府商河王载塨
 鲁府邹平王颐在
康悼
 代府灵 …… (第 20a 页)
 鲁府安丘王当澻

 韩府长泰 王旭
(嘉/靖)
 辽府肃宁王宠汕
 沈府吴江王勋淯(万/历)
   德平王胤梃
荣怀
 晋府永和王奇 (第 29a 页)
刘静修文集一部十册  刘静修文集一部十册
临川吴先生文集(一部二/十册) 刘敏中中庵集一部五册 王景初
兰轩文集一部(十/册) (第 42a 页)
王景初
兰轩文集一部(十/册) (第 42a 页)
失也独孤怀恩本献后之
弟而以为侄徐齐聃本惠妃之弟而亦以为侄王瑰本
恭宪皇后之弟而以为惠安皇后之弟王焘 王旭
本圭
之孙而以为曾孙萧至忠本德言之曾孙而以为孙张
镒本后胤之曾孙而以为五世孙李景让本憕之曾孙
而以为 (第 25b 页)
 (厚学问该博以词赋中选至元中为国史院编修宋/亡构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礼器仪仗凡荐拔)
 (皆名士累迁翰林学士承旨所著有文集子士熙/士点皆能以文学世其家士熙官至南台中丞)
 旭(东平人以文章名当代/与王磐王构号为三王)
李昶(东平须城人与父世/弼同登金进士第世)
 (弼为东平教授昶为严实都事世祖召见知无不言/眷遇隆盛累 (第 59a 页)
以十年薨寿二十无子
庶三弟康王偕灊以成化十二年自彰化王嗣在位二
十六年以弘治十四年薨寿四十二庶长子昭 王旭
(第 24a 页)
钜嗣薨寿四十八子安僖王偕沺嗣薨寿四十一子康
王旭
栏嗣薨寿四十四子温静王融□嗣薨寿二十
六子今王谟垣嗣
通渭庄简王范墅恭第四子薨寿四十三子荣靖王徵
(第 17a 页)
 代府和川王聪潪(弘治/末年)晋府襄阴王表楗(正/德)荣府惠

 安王载塾(嘉/靖)
  右俱诚意见外柔克有光
宣和
 (郡/王)宁府宜春王奠坫(弘/治)韩府宁远 王旭
(正/德)代府广
 陵王聪汉
  右俱诚意见外不刚不柔
宣穆
 (郡/王)辽府沅陵王恩铈(弘/治) (第 7a 页)
  右温良好乐温恭朝夕
康顺

 (郡/王)辽府蕲水王恩钜韩府褒城 王旭
(俱嘉/靖)
  右俱温良好乐和比于理
 (武/臣)南和伯方寿祥广宁伯刘泰(俱嘉/靖)
  右俱温 (第 28a 页)
  右俱好和不争强学好问

安定
 (郡/王)追封周府鲁阳王睦杫韩府通渭 王旭
(俱嘉/靖)
  右俱好和不争纯行不爽
安恭
 (郡/王)韩府建宁王旭㮁(嘉/靖)
  右好和不争 …… (第 9a 页)
 美垸周府胙城王子壉楚府通城王季□秦府宜川
 王公鋺(俱成/化)岷府南渭王音□(弘/治)鲁府安丘王当澻
 (弘治/末年)韩府长泰 王旭
横辽府肃宁王宠汕(俱嘉/靖)
  右俱宠禄光大和比于理 (第 23a 页)
马足不得前进口云叩头缓我连声
忍痛俄而据鞍舌长数尺遍身青肿舆至宅夜半而卒
三豹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殿中 王旭
京师号为三豹
嵩为赤黧豹交为白额豹旭为黑豹皆恨虐惨刻每讯
囚必铺棘卧削竹签指方梁压踝碎瓦支膝遣作狝猴 …… (第 66a 页)
咒曰若违心负教横遭三豹其毒害也如此(佥/载)
人头罗刹御史李全交等以罗织为业台中号为人头
罗刹殿中 王旭
号为鬼面夜乂(上/)
酷报御史魏靖上言曰臣闻郭宏霸自刺而唱快万国
俊被遮而遽亡霍献可临终膝拳于项李敬 (第 66b 页)
 王旦(字子明祐次子幼沈默好学举进士真宗尝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累进工部尚书同平)

(章事当国最久帝益信之至于契丹借币西夏假粮处之有道夷人愧服伟哉宰相才也卒赠)


(魏国公谥文正)

  王旭(祐季子严以治囚恕以接物以荫知缑氏雍丘县三迁至殿中丞自兄旦居宰府以嫌不任职)

(及旦卒敡历中外卓有政绩后以兵部郎中知应天府子质举进士历官天章阁待制知陜州)
 王继忠(开封人父为军校戍边而死继忠因得补殿直侍真宗在东宫得给事左右即位累擢至)

(云中观察使 (第 6b 页)
香之薄者/其香尤胜)白眼香(和香/为之)平等香(僧人货/香于市)
(无贵贱贫富皆/一价也故云)山水香 (王旭
奉道士于山中月/给焚香谓之山水香)三匀香 (第 58b 页)
  吕 温三  李 白二
   任 约二  陈叔宝二  王 通三
   陈 兢二  张 载三  张  元三
   王 
韶二  李 靖二  张仁愿二 (第 8a 页)
   李 颀三  李 祐三  严 武
   王 
圭六  李 纲二  王 维二
   郑 覃二  宋 祁二  蔡 京三
   裴 巽二  柳公权二   (第 8b 页)
李 愿三
   李景误二  李 绛二  李 全二
   郑 樵二  李 华 三  王
彦章二
   张 宪四  许 寂二  张 铎二
   石守信二  黄  (第 8b 页)
三  王 
伦三 …… (第 8b 页)
   罗 尚二  黄 齐三  杨 达二

   季 梁二  鲁 连二  张 丑二
   陈 庄二  司马康 三  王 
离三
   石 生二  吕 臣四  孙 寿二
   王 绾二  李 洪二  张 贺二
   胡 武二 …… (第 13a 页)
 忠五
   李延年二  苏 贤二  陈 武四
   刘 宝五  田 广二  杨 敷三
   赵 兴 三  王 
延四  刘 衍四
   丁 义二  张 纯五  郭 琼二
   韩 说二  刘 脩二  田 甲二
  …… (第 13b 页)
 张 业二  贾 充二
   赵 玄三  李 根三  宋 建二
   韩 约二  张 就二  刘 胜
   王 
闳二  卜 式二  杨 辅三
   田 兰二  魏 豹二  刘  (第 14a 页)


   王 
龚二  张 猛五  李 亨二
   郭 成四
  卷六
   徐 偃二  杜 周二  刘安世 (第 14a 页)

   王 
仁三  郭 吉二  张 光四
   伊即轩二  冯 卯二  刘 信五
   李 先三  张彭祖二   …… (第 14b 页)
 陈 凤二  刘 根二
   杨 兴二  高 颐二  侯 刚二
   李 息二  刘 友三  张 充
   王 
述三  郭 昌二  许 伯二 …… (第 15b 页)
   周 宗二  刘 尚二  王 忠三

   李 恽四  张 敏三  梁 恭二
   杨 范二  刘 茂 三  王 
度二
   李 元二  张 兴三  刘 雄 (第 16b 页)

   王 
调三  周 憬二  吴 汉二
   公孙永二  苏 章二  鲁 恭二
   贾 逵三  李 松三   (第 16b 页)
张 恭三
   刘 曜二  赵 晔 三  王 
饶二
   李 益三  孔 安二  刘 珍二 …… (第 16b 页)
 刘 协二  李 胜二
   王 承三  周 广三  郭 奕二
   刘 恭三  赵 博二  王 广

   王 
嘏二  李 合二  孔 嵩二
   刘 和三  杨 仁二  陈 褒二
   周 兴三  冯 定二   …… (第 18a 页)
 浩三
   李 昶四  张 褒二  王 蔚二
   胡 渊三  周 访二  李 巨二
   张 轨 三  王 
彦二  石 光二 (第 21b 页)
   钱 端二  刘 总二  张 威
   王 
会三  李 景三  司马邺二
   周 抚二  张 瑁二  王涣之二
   刘 璠二  毛 宝二   …… (第 22a 页)
   李 远三  张 亢二  王 徽二

   庾 准二  韩 寿二  李 兴三
   张 寔 三  王 
臻二  刘 昶四
   崔 洪二  崔 廓二  高 展二
   张 平 (第 22b 页)
三  王 
忱二
  卷九
   郭 文二  周 密二  李 弇二
   赵 俊三  陈 敏三  薛 超二
   (第 22b 页)
 张 融二  王 遐 三  王 
遇二 …… (第 22b 页)
 王 铨二  郑 融二
   李 含二  羊 祉二  王 恂二
   何 融二  李 桓二  赵 模
   王 
珣二  焦 嵩二  刘 沉二
   何 点二  王 劭二  蔡 袭二 …… (第 23b 页)
 元 他二  李道宗二
   李德林二  莫 题二  高 睿二
   赵 霸二  杨 椿二  李 邕
   王 
震四  元 谐二  张 谠二 (第 24a 页)
   刘 祥三  李 纬 三  王 
琛四
   赵 逸二  高 绰二  宇文贵二
   徐 熙二  李 筠四  王 穆二
   刘 斌四 …… (第 24b 页)
 张景仁四  赵 柔二
   李 韶二  王 胄二  刘 韫二
   张买奴二  杨 播二  李 晔
   王 
显三  宇文温二  张善安二
   高 明三  元 善二  李 端五
   王 瞻二  刘 浚二 …… (第 25a 页)
 张 进二  刘 铢二  石 宣二
   高 弼二  苏 辙二  刘 权二
   杨 轨二  李孝基 三  王 
翊三
   李元礼二  刘 湛二  石 荣二
   李 绅二  苏 籥二  李 荣二
   杨 收三 (第 27a 页)
  韩 翃二  李若水
   王 
晙二  韦 绶二  李 观二
   张 炜二  李 约二  杨巨源二 …… (第 27a 页)
 李 玭二  杜 佑二
   李 纮二  王 旭二  李 璘二
   崔 纵二  程 骧三  李 琮
   王 
翰二  李 绚二  张 纶二
   李彭年二  郭 谊二  孙 浦二
   李 邈二  颜 诩二   (第 28b 页)
李 珙
   王
景崇二  李 岐二  张 贵二 …… (第 28b 页)
 田 敏二  孙逢吉二  李 训二
   毛 炳二  李 璋二  刘 潜二
   李 峤二  张 锡 三  王 
峻三
   李 㟧二  陈 起二  李维岳二
   魏 璘二  李昌符二  张 洽二
   刘承勋二 …… (第 29a 页)
 韩安国二  孔安国二
   何 武二  丙 吉二  韩延寿二
   陈 崇三  陈 咸三  陈 钦
   王 
郎二  李 通二  陈 忠四
   陈 蕃二  陈 泰 (第 37a 页)
三  王 
宏二
   刘 平二  史 弼二  贾 逵三
   陈 登二  刘 珍二  李 充二 …… (第 37a 页)
 张 观二  王 佐二
   黄 震二  王应麟二  孙 益二
   傅 霖二  王 益二  麻 姑

   王 
生   刘 章   王 信
   王 褒   王 平   王 式
   任 安   王 霸   李  (第 38a 页)
  李纮二
唐李纮顺宗第十七子封抚王册太尉
宋李纮楚丘人李昌龄从子以龙图阁学士知秦州方
 介有吏材笃于交游与刘颜为友颜死以任子恩官
 其子
   王旭

唐王旭祁人开元中为左司郎中带侍御史为吏严苛
 左右无敢支梧每衔命推劾一见无不输款见酷吏 …… (第 2b 页)
 一伊阙人生长兵家给事太祖以材力称及受禅补

 镇职累擢效忠都虞候富州刺史
 一连江人仕至国子司业著春秋王霸世纪行于世
  宋 三王
继勋
一平陆人任道州刺史上南汉可图状王师南伐以为
 贺州道行营都监继勋有武勇在军阵常用铁鞭铁
 槊铁 …… (第 25a 页)
 八万省楮币百万积缗钱斛米千百万淳熙初擢户
 部侍郎
一理宗景定元年为行军总管横山之战死于行阵诏
 赠十官资赐缗钱万恤其家
  宋 三王

一字德和中奉大夫直徽猷阁逮事三朝绰有休闻有
 笑庵集十卷 (第 3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