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枢密院言向奉诏遇河外事宜𦂳急许勾备北将兵
毋得过五指挥今请不拘有无事宜委自都总管司相

度差人替兑毋得过半年轮往河外及沿河防拓仍请
额外招募土兵从之 熙河经略司言西蕃斯纳等族
背鄂特凌古奔夏国辉和尔两界往来谋取董戬侄溪巴乌
以董矩为主又兰州沿边安抚司探到董戬侄辖 扬乌
尔自西海率吐蕃辉和尔人马去青唐城二百里驻兵有
斯纳森摩隆博三族归之鄂特凌古遣弟布冯侄结察斡
等率兵追 (第 17a 页)
捕为辖 扬乌
尔所败又闻 (第 17a 页)
扬乌
尔乃斯纳
森摩隆博族召之欲以继董戬其鄂特凌古自承袭以来 (第 17a 页)
以元非种姓部族颇怀不服又据探报如此然未知辖 扬乌
尔与董戬是何亲属青唐部族肯信伏否于董戬
是亲人心归向自能渐次招集不顺鄂特凌古部族势须
持久而又青唐日 (第 17b 页)
不与夏国通婚深恐西贼乘此衅
隙援助辖 扬乌
尔遂窥青唐即于边防非便苟鄂特凌
古势寡力亏求援于汉及率众归投若拒而不纳缘系朝
廷封袭之人兼恐反顺西夏 (第 17b 页)
共抗中国为患不细若与
援助接纳又辖 扬乌
尔既是董戬苗裔部族信伏于理 …… (第 17b 页)
未见其可未审何以措置可无后患诏范育审探的实
精心讲虑预为谋画密具方略以闻(溪巴乌即辖 扬乌
尔/也据陇右录羌人)
(不敢斥溪巴乌名呼为辖 (第 18a 页)
扬乌
尔经略司及沿边安抚司/各奏故称号不同汪藻青唐录误载此事于六年六月)
(今不/取) 进呈新历(政目二十 (第 18a 页)
鄂特凌古同意本不知族下有谋万一手下自有兵马必
须用兵相敌乃是河南从此未得安静未委可与不可
先以辖 扬乌
尔事开说结斡磋使晓知祸福令其属汉毋
助鄂特凌古然后河南可以不招而定结斡磋其父被擒
终有怨汉之意若未能 (第 6b 页)
问又前令开谕鄂特凌古本路亦以
谓未可遣人前去虑因此隔绝情意不通若鄂特凌古审
知熙河已曾招其部族又有辖 扬乌
尔之衅复又西贼
拘质其使从此合谋未为安便检详元祐元年内为鄂
特凌古与其首领不和亦曾降诏戒约今可效此诏 (第 8b 页)
令范
育将先降下开谕指挥秖作帅臣意随宜增损别以勾
当为名速选有心力善辩之人往谕鄂特凌古并包容辖 扬乌
尔招安斯纳等族早至安帖无致满裕克窥伺生心 (第 8b 页)

扬乌
前来青唐为主今闻青唐已乱遣去人未敢回归
又缘辖正已迁在青唐外城万一辖 (第 20a 页)
扬乌
乘虚领众径
入青唐其势方盛未必肯归汉既未归汉即河北总噶尔
一带部族势必须归辖 (第 20a 页)
扬乌
灼然之理无可疑者辖 (第 20a 页)

初领众来邈川住坐本望汉家与之为主借助声势
平复嘉勒氏故土今已失望虽通归汉之意心怀疑贰未
必有决然出汉 …… (第 20a 页)
青唐城已来招纳未出汉部族及具措置事
件申经略司相度施行事毕如可以归河州即禀经略
司措置经略司奏所称辖 扬乌
即溪巴乌次子隆赞时
朝廷已有诏罢王悯都统制而悯未受诏也(青唐录载/二事并依)
(实录但稍删润其文耳然 (第 20b 页)
  汉郎中郑固碑

君讳固字伯坚蓍君元子也含中和之淑质履上仁(阙/三)
(字/)孝友著乎闺门至行立乎乡党初受业于欧阳遂穷
究于典籍膺游夏之文学襄冉季之政事弱冠仕郡吏
诸曹掾史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入则腹心出则爪牙
忠以卫上清以自脩犯颜謇谔造□诡辞加以好成方
类推贤达善逡遁退让当世以此服之邦后珍玮以为
储举先屈计掾奉我(阙/)贡清眇冠乎群彦德能简乎圣
心延熹元年二月十九日诏拜郎中非其好也以疾固

辞未满期限从其本规乃遘凶悯年四十二其四月廿
四日遭命陨身痛如之何先是君大男孟子有 扬乌

才善性形于岐嶷(阙二/字)见于垂髫年七岁而天大君夫
人所共哀也故建(阙/)共坟配食斯坛以慰考妣之 (第 9b 页)
十五人)
济南府 德州自卫河东岸德州卫之张家口至恩县之四女树四
十一里又自西岸左卫之郑家口至德州卫之 扬乌
屯二十里置浅铺
(下八里屯浅四里七浅耿家湾浅刘皮口浅蔡张成口浅/上八里堂浅六铺老人六人夫六十人州设 (第 16a 页)
之丨丨乎/九龄而与我玄文嵇康诗颜回短)
(折不及丨丨苏轼诗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丨丨与我玄按华阳/国志作 扬乌
抱朴子自叙杨乌有夙折之哀又南齐书王蕴曰荅)
(与丨丨贵贱觉异丨丨景/文子絇小字荅蕴小字也)颜乌(异苑 (第 11a 页)
产之仁绍世丨丨汉书张耳陈馀传赞张耳陈馀/世所丨丨其宾客厮役皆天下俊杰文士传邈矣甘罗超等绝伦)
(伊彼 扬乌
命世丨丨赵壹穷鸟赋顺风激靡草富/贵者丨丨曹植豫章行周公下白屋天下丨其丨)得贤(大戴礼佐/不务多务) (第 28a 页)
杂记傅介子年十四好学书尝丨丨而/丨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含穗叹(抱朴子项子/有丨丨之丨) (扬乌
有夙/折之哀)招水叹(搜神记汉武帝遣东方朔泛海未至乃更庶服/潜行往卜叩孙宾门宾曰陛下非卜他物乃卜) (第 51b 页)
有异才今已涉猎书傅殊能作诗赋为口赋诗与之客
乃为诗曰甘罗十二 扬乌
九龄昔有二子今则桓生参
差等踪异世齐名驎即答曰邈矣甘罗超等绝伦卓彼 (第 16a 页)
扬乌
命世称贤嗟予惷弱殊才弃年仰惭二子俯愧前 (第 16a 页)
  (吾此弟子丨丨丨丨殊能作诗赋客乃为诗曰甘罗十二/杨乌九龄昔有二子今则桓生驎即应声荅曰邈矣甘罗)
  (超等绝伦卓彼 扬乌
命世称贤嗟予/惷弱殊才侔年仰惭二子俯愧过言) 超等绝伦(见上/注)
  命世称贤(见上/注) 刻烛成 (第 48b 页)
平诣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荅曰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项托

之俦(刘峻世说注陆云别传六岁能/赋诗时人以为丨丨丨丨丨丨)褚先生复出(刘/峻)
(世说注褚氏家传曰陶 (第 25b 页)
 而与闻之而梅子用心之勤不惮探赜表微以归于至
 当一书之中述圣尊王兼而有焉昔刘歆三统文具汉
 志子云太玄平子以为汉家得岁二百年之书也彼刘
  扬乌
知天皆据洛下一家法而傅会以经义云尔今先
 生之论罗罔千载明
皇历之得天即象见理综数归道异日兰台编次必 (第 8b 页)
  童乌己巳
童乌旧说谓扬子云之子小名有一老先生读法言谓
 吾家之童为一句乌连乎字作呜呼字读谓叹声也
 似亦理长仆观后汉郑固碑曰大男有 扬乌
之才年
 七岁而夭苏顺赋童乌何寿之不将是时去子云未
 远所举想不谬于是知童乌为子云之子小名又观
 韩 (第 7a 页)
镬鱼赋杜笃有吴汉诔邹阳江淹俱有上书皆是
囚系中成者明初文士往往输作耕佃迩来三木赭衣
亦所不免
七夭折 扬乌
七岁预玄文九岁卒夏侯荣七岁属文十
三岁战殁范摅子七岁能诗十岁卒王子晋十五对师
旷十七上宾于帝周不疑萧 (第 21b 页)
独不百岁也即果百岁人之当之亦且指诎
心计向前期而多所绻恋眵眵盻盻惟日不足何则有
限故也亦惟不可为限斯 扬乌
姬晋皆得心安于一日
故德以无所概而德成年以无所量而年裕先生之年
岂犹岁月所得量乎不然先生已九十其视百 (第 11b 页)
  汉郎中郑固碑跋
碑文谫劣之甚崔蔡之波靡也逡遁二字欧赵洪三家
以及近人疏注详矣以疾锢辞愚意锢字即痼字之通
似校兖公说为胜其云大男孟子有 扬乌
风七岁而夭
配食斯坛盖祔葬者亦金石文字中一例也 (第 4a 页)
微以归于
至当一书之中述圣尊王兼而有焉昔刘歆三统文具
汉志子云太元平子以为汉家得岁二百年之书也彼
扬乌
知天皆据洛下一家法而傅会以经义云尔今
先生之论罗罔千载明
皇历之得天即象见理综数归道异日兰台编次必有 (第 8b 页)
一/卷名曰畔牢愁赞曰王莽篡位雄以耆老次转为大夫)
(雄恬于势利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作太玄法言又按/雄子 扬乌
九龄而通玄文早卒法言所谓吾家童乌育)
(而不苗者也/注见下文)王正长有北郭之悲谢安石有东山之恨
(臧 (第 47a 页)
  哭鱼门(鱼门素有同居之约今春闻其引疾方为/欣然而鱼门旋以访毕中丞于秦没矣子)
(幼才三/岁耳)
遇君通籍已华颠犹见雄才赋百篇送别议联元亮井
论文曾许伯牙弦十年白虎成通论几日 扬乌
与太元
一入崤函身不返空闻解绂买江船
  论书绝句
裙屐风流贵六朝也由结习未全销古今习气除教尽
别有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