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吕文燧(字仲明/永康人)    谢节(字士/毅)
  祝亚中       谢森
  蔡楫(字咠/甫)       李庸
  
薛祥(字彦祥无/为州人)    石(缺/名)
  吕仲名       涂节(进贤/人)
  沈子敏  (第 11a 页)
贵溪人磁州知州)
胡 浚(铅山人)吕 庆(临川人)黄 琏(乐安人)廖 俊(乐安人)
邱 嵩(南城人) 李庸
(吉水人解元)黄 祥(吉水人顺德同知)
毛 瓒(吉水人教授)萧 益(吉水人训导)罗 勋(吉水人应天 …… (第 4a 页)
  罗 篪(南昌人南京右副都御史)涂 谦(丰城人山西副使)陈 宽(丰城人刑
部主事)
周 旋(鄱阳人吏部郎中)叶 冕(鄱阳人副都御史)黄 霖(乐安

人参议)
胡 浚(铅山人知府)曾蒙简(泰和人按察使)陈 方(庐陵人提学佥
事)
袁 广(泰和人太仆寺丞)萧 彝(泰和人侍郎)许 振(吉水人参政)
杨 涣(吉水人参议)刘 谕(吉水人参议) 李庸
(吉水人知府)
周 寿(吉水人按察使)王 宣(吉水人四川籍佥事)陈 律(永丰人礼部郎中)
胡 端( (第 8a 页)
  按元元贞元年升饶州路馀干乐平浮梁三县为

州至明洪武二年仍改为县凡属二年以前者俱
称州(原跋)

  胡惟孝定远人明初乐平知州刚果沉毅威德并行乙
巳方国华入寇被擒不屈死之(乐平志)

   李庸
淮人洪武初知浮梁招抚流亡田野遂辟时于光
部曲横恣庸每裁抑之(林志)

  辜皋江夏人洪武初知德兴县宣 (第 52b 页)
 群儿群儿数箠击毛欲杀之毛于是诬群儿与宣等

 九人强劫校尉陈贵家御史悉论强劫罪当斩宣等
 家人击登闻鼓诉冤给事中 李庸
以闻帝命都察院
 与之辩至是行勘实不为盗帝命释之毛抵罪因谕
 御史刘观宜戒约诸道凡治狱必察实情此事若 (第 32b 页)
 翟麟(浙江/参政)      张仲祥(知府俱/兴平人)
 郇端        张讷(检讨俱/高陵人)
 杨贯(左庶/子)       李庸(广东道/御史)
 刘楫(御史俱/鄠县人)     张德(蓝田人云/南道御史) …… (第 9a 页)
 屈伸(俱商/州人)
 李真(兵部/主事)      屈怡(进/士)
 杨圭(运/判)        李庸(永年教谕/俱合阳人)
 崔裕(华州人/进士)     姚永(广东/参议)
 白膺(光禄/署正)      张彬
 王恭( (第 10a 页)
 复倒塌知县林鹏扬重修六年知县程世绳续修

 潜江县城旧土城周四百丈有奇高一丈五尺环城
 皆池藉为濠东濒?水旧常冲决成化七年县丞
 庸
外筑大堤岁久就堙嘉靖三十年知县夏泗重筑
 土城高固胜前长倍之俱覆以瓦万历五年知县朱
 熙洽修建砖城周 (第 13b 页)
 年改建今所元延祐丙辰县尹皮元重建元季燬明
 洪武三年知县贾元凯建正统九年儒学训导郑侃
 以其地卑隘奏改徙事下知县 李庸
等议即故址增
 土重建万历六年知县金元重修明季燬
皇清康熙四年知县李振麟重建二十三年知县张声
 远增 (第 10a 页)
  顺天府学在府治东南教忠坊明洪武初以元大和
观地为大兴县学国子监为府学永乐元年改北
平布政使司为顺天府仍以府学为国子监大兴
县学为府学即今所也(大兴宛平二县生员俱属府学)九年同知甄仪
建明伦堂东西斋舍十二年府尹张贯建大成殿又

建学舍于明伦堂后宣德三年府尹 李庸
正统十一
年府尹王贤相继扩而新之历经成化间府尹张谏
阎尹铎万历间督学御史商为正杨四知府尹朱孟
震相继 (第 4a 页)
  梁 桓(定兴人以冑监举监察御史) 李 俊(定兴人以明经举官按察使)

  张 谦(束光人洪武初举茂才)  刘 敏(肃宁人洪武中举孝廉官侍郎)

   李 庸(盐山人举贤良福州知州)
  常中甫(平山人洪武初举贤良官郎中)

  王思廉(平山人洪武初举贤良陜西路) 赵民望(藁城人洪武 …… (第 10b 页)
  洪武丁丑科韩克忠榜

  施 礼(东安人尚书)    田 恭(交河人知县)

  吴 尚(景州人)      李 庸(正定人侍郎)
  柴 本(井陉人御史)    郤 忠(曲阳人知县)

  王择善(深州人知县)    李遵义( (第 30b 页)
 燧(任邱人) 李 齐(任邱人)

  罗 升(任邱人) 陈 俊(东光人) 张 云(庆云人)

   李 庸(正定人)
 柴 本(井陉人) 郤 忠(行唐人)

  贾 琬(枣强人) 刘 琛(衡水人) 张 本(衡水人) (第 4b 页)
  李守义(平度州人宣德三年任正定知县循阡陌劝农桑尝诣西韩河相形势䆒泉源谓水利甚
大因指昼疏浚开淤泉四十五处𨗳引溉田皆成膏腴时功令方尚久任治事九载庭无猾胥市无
奸伪野无剽掠当时比之召杜云)


  张 璟(沁州人正统元年知平山民安其政以内艰去百姓奏请夺情景泰初卒于官父老哀号
罢市)


   李庸
(吉水人天顺初知正定府时东关居民绝少庸修立集场以召民居自是廛户稠密行旅
便之)


  李 善(岐山 (第 16b 页)
城之崔亮温原端重誉之
温厚宋讷老成比之吕望刘知微名播安南之玉棺
董贝川宠承建文之玉杖李敏功在白茆浚塘 李庸
荣于丹墀衣绛张凤号为版张杨潭亦号版杨石玠
石宝双名滹水高擢高第嗣美滦阳魏纯粹以理学
为经济陈于陛以介 (第 19a 页)
之上以所议皆当从之(明英宗实录/)
明英宗正统元年七月乙未命行在工部左侍郎 李庸
修狼窝口等处堤先是大雨浃旬水溢浑河狼窝口及
卢沟桥小屯厂西湖东笆口高梁等闸堤岸皆决命庸
治之至是庸奏 …… (第 14a 页)
正统四年六月壬午小屯厂西堤为浑河水所
决通州至直沽堤闸三十一处为雨潦所决诏发附近
丁夫修筑以工部侍郎 李庸
董之 七月庚戌久雨滹
沱沁漳等水决饶阳丑女堤献县郭家口堤卫辉彰德
等处堤有司以闻诏随宜修筑 八月丙子 (第 18a 页)
请祠祀从之祠堂三楹)
(前为门又前为大门祠之西为怀忠会馆江右士夫岁/时集会于此以祭公者也宣德四年保定 李庸
为府尹)
(重拓其祠信国所著有日录吟啸集指南录集杜诗并/刋板祠中 春明梦馀录 以上七条原在北城今 …… (第 14b 页)
  西为名宦祠怀忠会馆今无考
原宣德二年二月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岁为
(明典/汇)
原岁仲春仲秋有司陈设爵三果五帛一羊一豕一祝

文曰皇帝遣顺天府尹某致祭于宋丞相信国文公曰
卿昔宋臣以身殉国忠义大节炳若日星时维仲(春/秋)
伸常祀卿其有知尚克享之(明嘉靖/祀典)
(原历代忠臣庙皆府尹致祭凡祭必用祭服独此用常/服 涌幢小品)
(原杨士奇文丞相祠记始北京之有公祠洪武九年前/北平按察司副使刘崧 建于教忠坊今顺天府之右)
(而作塑像焉永乐六年太常博士刘履节奉上命正祀典/始有春秋之祭于有司岁以顺天府行事宣德四年府)
(尹 李庸
遵旨□而/新之 东里集)
原正统十三年十二月顺天府尹王贤奏宋丞相文天 (第 15b 页)
子监因以大兴学为府学宣德三年府尹保定 李庸

之大学士建安杨荣为作记正统十一年府学宁阳王
贤重修户部侍郎庐陵陈循作记成化元年府尹句容
张谏兴平 (第 14a 页)
  郊坰(西三/)
原大定十九年有司言卢沟桥河水势泛决啮民田乞
官为封册神号礼官以祀典不载难之已而特封安平
侯建庙二十七年奉旨每岁委本县长官春秋致祭如
(金史/礼志)
原初卢沟河决久不能塞加封安平侯久之水复故道

上曰鬼神虽不可窥测即获感应如此图克坦克宁奏
曰神之所佑者正也人事乖则勿享矣报应之来皆由
人事上曰卿言是也(金史/本传)
原至元十六年五月进封桑乾河洪济公为显应洪济
(元史世/祖纪)
原正统元年七月命行在工部左侍郎 李庸
修狼窝口
等处堤二年二 (第 1b 页)
李庸
请建龙神庙于堤上且令宛平
县复民二十户自石径山至卢沟桥往来巡视从之四 …… (第 1b 页)
决漫流/而东浸没田庐民弗安业圣朝建北京视河为襟带永)
(乐间屡尝修筑辄复倾圯今圣天子嗣位命工部侍郎 李庸
内官监少监姜三义往任厥事复命太监阮公安)
(少保工部尚书吴公中总其事宜敕其务存坚久勿为/苟且庶几暂劳 (第 11b 页)
至僧呼蛇以酒肉饲之二/蛇辄引喙出入无恽谓之曰蛇菩萨 西樵野记)
(原宣德七年三月以久不雨遣顺天府尹 李庸
祭大小/青龙之神其文曰今春已暮农务方兴而雨泽未降宿)
(麦不滋朕为生民主夙夜在怀特用祭告惟神明彰感 (第 5a 页)
  (臣/)等谨按古南关城今无考
原沙河在州南与瓦河唐河合流而东盖九河之水汇

流于安州雄县之界溢而旁出者也(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沙河与瓦河唐河合流处即鱼津洼也
原宣德六年二月顺天府尹 李庸
奏永乐中决新城县
之高从周口冲激泥沙遂已淤塞霸州桑园里朱家庄
张贵庄约四里馀每年水涨无所通泄涌漫倒流 (第 13b 页)
 赵 贺(字馀庆河南封邱人太宗时临朐主簿时调/丁壮塞澶州决河众多逃匿惟贺所部终事)
 (无一逸者知州寇准转/运使 李庸
交章荐之)
 栾崇古(河南封邱人太宗时调临朐主簿寻为令/明习文法勤恤民事秩满迁司农少卿) (第 74b 页)
 (子既长投/井而死)吴氏女(吴松年女幼字陈某未婚而陈/夭女遂自缢 以上并见州志)
 范 县明李氏(张庆/妻)李氏(邵拳/妻)张氏 (李庸/
妻)江氏(刘文/妻)
 李氏(袁友/妻)李氏(黄瀹/妻)张氏(孙大/同妻)翟氏(王章/妻)刘氏(韩上 (第 15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