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宋梦鼎” 相关资源
古籍库
  应公朝(金华人衢/州教授)   李裕(东阳人道/州路推官)
  邹灿(西安/人)      汪敬中(江山/人)
   宋梦鼎(淳安人知/奉化州)
   方道献(淳安人江西/行省员外郎)
  项棣孙(丽水/人) (第 45b 页)
 张复(严陵志字明善淳安人德性宏毅博通五经而/尤邃于春秋郡守亲聘司训郡庠学者翕然宗)
  (之称为书隐先生著有春秋中的一卷至今论淳/安春秋者必曰吴朝阳 宋梦鼎
鲁道源张明善四)
  (先生/云)
 洪源(万历严州府志字子泉享安人少知问学尤精/于易洪武中以太学生 (第 12a 页)
 陵墓
  严州府
   建德县
 晋开国侯宋兴墓 旧浙江通志在县东南十里苕
  溪之滨(建德县志元推官 宋梦鼎
表志之)
 唐孝子何起门墓 建德县志在马目山麓(传详/孝友) (第 1a 页)
  故愚庵先生方公墓版文
呜呼自我齐国文公绍伊洛之正绪号为世适益衍而
彰传道授业者几遍大江之南而天台为极盛时则有
潘子善氏林叔恭氏赵几道氏兄弟以及杜仲良氏如
此者不能遍举皆见而知之推原体用之学敷化弘治
而风动于四方重徽叠照于斯为至流风遗俗迄今犹
有未泯若我愚庵先生方公其殆闻而知之者欤先生
讳克勤字去矜姓方氏其裔出睦州玄英处士于宋初

十五世祖廿四府君某始迁宁海侯城里曾大父重桂
乡贡进士大父子野父炯元鄞县儒学教谕母叶氏
丞相梦鼎
从曾孙女也先生幼而端凝五岁知读书自
辨章句十岁暗记五经诸先生啧啧爱赏目为神童年
垂弱冠遍穷濂洛关闽遗 …… (第 6b 页)
余至永康见其子裕问君所以致死裕哀形于色
为余言其先人之没裕不能援而与之俱尝图其不朽
有韩先生循仁之状 宋先生
濂之铭在余读而悲其不 (第 18a 页)
  故愚庵先生方公墓版文
呜呼自我齐国文公绍伊洛之正绪号为世适益衍而
彰传道受业者几遍大江之南而天台为极盛时则有
潘子善氏林叔恭氏赵几道氏兄弟以及杜仲良氏如
此者不能遍举皆见而知之推原体用之学敷化弘治
而风动于四方重徽叠照于斯为至流风遗俗汔今犹

有未泯若我愚庵先生方公其殆闻而知之者欤先生
讳克勤字去矜姓方氏其裔出睦州玄英处士于宋初
十五世祖廿四府君某始迁宁海侯城里曾大父重桂
乡贡进士大父子野父烱元鄞县儒学教谕母叶氏
丞相梦鼎
从曾孙女也先生幼而端凝五岁知读书自
辨章句十岁暗记五经诸老先生啧啧爱赏目为神童
年垂弱冠遍穷濂洛关闽 (第 13b 页)
  故愚庵先生方公墓叛文 宋濂
呜呼自我齐国文公绍伊洛之正绪号为世适益衍
而彰传道受业者几遍大江之南而天台为极盛时
则有潘子善氏林叔恭氏赵几道氏兄弟以及杜仲
良氏如此者不能遍举皆见而知之推原体用之学
敷化弘治而风动于四方重徽叠照于斯为至流风
遗俗迄今犹有未泯若我愚庵先生方公其殆闻而

知之者欤先生讳克勤字去矜姓方氏其裔出睦州
玄英处士干宋初十五世祖廿四府君某始迁宁海
侯城里曾大父重桂乡贡进士大父子野父烱元鄞
县儒学教谕母叶氏 宋丞相梦鼎
从曾孙女也先生
幼而端凝五岁知读书自辨章句十岁暗记五经诸
老先生啧啧爱赏目为神童年垂弱冠遍穷濂洛关 (第 30b 页)
  书叶咸宁小宗谱后
世之言家世之盛大而久远者莫不以木本水源为喻
固类乎切且当也予则以为不然曰必喻之本大而木
茂其德与绵绵瓜瓞之义通乎必喻之源深而流长岂
德与始于滥觞之义合乎以予论之夫人之家世或初
大而终小者有矣或初小而终大者有矣公侯子孙而

为庶为清门蓬门白屋而衮衮生公卿曷尝有一定之
理哉惟在于积德与否如何耳夫何疑乎是知本源之
喻徒足使名门之子孙恃其深大而或不谨于德焉乌
足以为训哉今观天台叶氏之家谱簪缨诗礼绳绳继
继炳炳朗朗者几世矣近而推之由 宋丞相梦鼎
信国
公而上若太传若尚书而下若万户侯者代不乏人焉
然是皆以积德累行以贤绍贤斯能致夫盛大久远益
引而不 (第 37b 页)
  故愚庵先生方公墓版文
呜呼自我齐国文公绍伊洛之正绪号为世适益衍而彰传
道受业者几遍大江之南而天台为极盛时则有潘子善氏
林叔恭氏赵几道氏兄弟以及杜仲良氏如此者不能遍举
皆见而知之推原体用之学敷化弘治而风动于四方重徽

叠照于斯为至流风遗俗迄今犹有未泯若我愚庵先生方
公其殆闻而知之者欤先生讳克勤字去矜姓方氏其裔出
睦州玄英处士于宋初十五世祖廿四府君某始迁宁海侯
城里曾大父重桂乡贡进士大父子野父烔元鄞县儒学教
谕母叶氏 宋丞相梦鼎
从曾孙女也先生幼而端凝五岁知
读书自辨章句十岁暗记五经诸老先生啧啧爱赏目为神童
年垂弱冠遍穷濂洛关闽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