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地理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晋所败至宣公时晋灭赤狄拓地既广遂渐图狄故

 至狄地设伏而败之交刚交刚近沙泽之地其亦斥
 卤之相连者欤自是狄势渐衰而荀 吴复
即其地败
 之于大卤犹交刚之志也
 大卤公榖作大原
秋莒去疾自齐入于莒
 凡义当承国者名系国而不称公 (第 7a 页)
晋谢之○为丁伪反)○楚囊
瓦为令尹(杜囊瓦子囊之孙/子常也代阳丐)城郢(楚用子囊遗言已筑/郢城矣今畏 吴复
增)
(修以自固○/郢以井反)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
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林德及远方故四夷 (第 12b 页)
吴入郢(杜弗地/曰入吴)
(不称子史略文林郢楚都也入国不言邑入楚也而曰/入郢非得国之辞也前曰吴子今曰 吴复
从其旧号也)
(会黄池书/吴而已)
传四年春正月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谋伐楚也(杜文/公王)
(官伯也晋 (第 10b 页)
旧祀(杜言焚 吴复
楚/则祭祀不废)岂惮焚之焚之而又战吴师败又
战于公婿之溪(楚地/名)吴师大败吴子乃归囚闉舆罢闉
舆罢 (第 3a 页)
 之囚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师噪而从之三国
 奔朴乡吕氏曰吴益强也不曰灭胡子沈子而曰胡
 子沈子灭者言自灭也愚谓楚势稍沮 吴复
强盛中
 国又生一楚矣六国从楚以致败灭擒获皆有自取
 之道也 (第 4a 页)
不过同慎其四竟犹不城郢
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囊瓦子囊之孙字子常/前用子囊遗言巳筑郢)
(城今畏 吴复
增修以自固天子德及远四夷为之守在/诸侯巳卑诸侯政修四邻为之守四竟裁自完而巳狎)
(安习也三务春夏秋之 (第 21b 页)
(晋侯不/足言)
凡君大夫反国易曰归(卫侯曹伯释其罪蔡侯庐陈侯 吴复
其封郑突挈乎蔡仲曹赤)
(归在羁出后赵鞅有/请于君而复之者)难曰入(许叔因郑乱郑伯卫侯莒/去疾皆国有 (第 17a 页)
 名莺斗湖
 其下流为穆和溪为黄家泾为白荡
 白荡之西为掘城湖为蠡泽湖北麻漾在焉又西为
 沈张湖九曲港在焉 (吴复
过沈张湖䌽舟荡桨看青/春柳色桃花岸岸成江国微风)
 (醒酒力水村/落日见渔人)
 北麻漾而入为乌荡为 (第 14a 页)
 (平田接水涯柳树行中分港汊竹林多处聚人家风/将春色归沙草天放晴光入浪花午睡觉来情绪恶)
 (急呼蟹眼瀹龙牙陈基下田不忧旱高田亦宜雨四/野已足霖三 吴复
无暑盂酒及豚蹄盘羞共鸡黍击)
 (鼓乐社翁烧/灯御田祖)    震泽(去县西南九十里在十/都有巡检司 (第 23a 页)
 (两被召/皆不赴)
杨维桢东维子集三十卷
又东维子诗集(缺/)
又古乐府十卷
又乐府补六卷
又复古诗集六卷
又铁崖文集(缺/) 卷
张宪玉笥集十卷(字思廉会稽人受诗法于杨维桢明/成化中全椒黄璨刻行其诗宪卒为)

 (张士诚枢/密院知事) 吴复云槎
集十卷(字 (第 52a 页)
见心
富阳人与张宪同学/于维桢乐府歌诗与宪齐名)
钱维善江月松风集四卷(字思复钱塘人至正辛巳/举于浙官儒学 (第 52a 页)
  西湖竹枝词杨铁厓倡之和之者数百家大率咏湖山
之胜人物之美而情寓于中比比一律惟李介石守
道词云春晖堂上挽郎衣别郎问郎何日归黄金台
高倘回首南高峰顶白云飞 吴复见心
词云官河绕 (第 20a 页)
以重愧之可谓善斡旋民
风而使之兴让哉邦镇河南襄城人登己丑进士历知
山阳芜湖二县事皆务以德化民今宪节至 吴复
有旌
德化俗之举可谓尚德君子矣庙功告成郡同知毛瑄 (第 4a 页)
忠南安俞通源越隽
俞通渊广德华高营阳杨璟永嘉朱亮祖宜春黄彬宣
宁曹良臣永城薛显东胜汪兴祖西平沐英安陆 吴复
宣德金朝兴安庆仇成凤翔张龙定远王弼靖宁叶升
永平谢成西凉濮琠武定郭英普定陈桓东川胡海鹤
庆张翼航海张 (第 20a 页)
闻鸟名白头翁者试使恪复求白头母恪曰鸟名鹦母
未必有对试使辅 吴复
求鹦父昭不能答坐中皆欢笑
(江表/传)
张华有白鹦鹉华每出行还辄说僮仆善恶后寂无言
华问其故荅曰见藏 (第 26a 页)
中最老疑元
逊以鸟戏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尝闻鸟名白头翁者试
使恪复求白头母元逊曰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试使辅 吴复
求鹦父张不能荅一坐大笑
诸葛子瑜面长似驴孙权尝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
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时元逊在坐跪 (第 4b 页)
  相城沈启南妙于诗画然字不甚工后乃仿黄山谷

书辄得其笔意盖书画同一机也今观此卷虽不纯
用米家笔仗要之自有一种风致可爱 李祯伯
大姚去姑苏城东南三十里临诸江湖江则曰吴淞
江姚城江白蚬江小龙江湖则有陈湖叶宅湖车坊
漾独墅淹是也大姚地可百亩浮诸水之间有小山
高不满数丈上有古刹依山之巅曰文殊院正殿有
文殊坐狮像甚奇古周围有深渠数匝乃诵行道之
迹也唐宋名公留题甚多皆刻诸石以置于壁间米

南宫弟兄尝居于其地旧趾犹可考余别业数椽在
笠泽姚澄江之北与大姚隔小龙江相望咫尺时复
往焉至正甲申余在燕京忽得此卷因拾以归吴丙
申之变余避地入闽丁酉归家业一空而此卷仅存
戊申 吴复
兵燹余亦流离濠梁己酉复归田里故居
焚荡荒榛瓦砾不堪举目又复得此卷于野人家事
物之遇岂偶然哉辛亥秋七月 (第 5b 页)
闽丁酉归家业一空而此卷仅存戊申中 吴复
兵燹予
亦流离濠梁己酉复归田里故居焚荡荒榛瓦砾不堪
举目又复得此卷于野人家事物之遇岂偶然哉辛亥
秋七 (第 26b 页)
见吴有内乱乃复
入郢封夫概于堂溪为堂溪氏楚复与吴战败吴吴王
乃归后二岁阖庐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
大来乃去郢徙于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
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其后四年孔子相鲁后
五年伐越越王句 (第 6b 页)
  送郡太守广平吴公入觐序
往吴公入觐时天子方坐明堂大计群吏而公首以贤
能应格为赐宴赐袅蹄织文之丝中外耸动以吴公当

骤迁而公还治郡自若盖天子方采宰臣言守令用久
任法毋得辄议改于是吴公之还治吾 吴复
三年矣比
复当入觐而中外之积荐公至三十馀疏计以为天子
所以宴享贤能吏者不问当知为公其所优进九卿方
(第 1b 页)
  一官至建德路知事其行草师李北海学通五经
  尤精于易得其指授尽为闻人尝榜其居曰学易
  门人私谥为学易先生有修辞稿富春 吴见心复
  
有题俞伯贞乘槎图诗云瀛洲独步玉堂仙曾从
  灵槎上九天天上归来人不识河源错认汉张骞
   延陵义塾咏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