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京畿在周职方为幽冀并三州之地旁延兖豫自殷以
前载籍无徵著于春秋十二诸侯之谱者是为燕晋
之疆及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是为钜鹿邯郸辽西右
北平上谷渔阳代郡汉兴郡国相错为国者七为郡
者十其在于晋为国者十有三为郡者十有一其在
于隋为郡者十有九其在于唐为河北道而旁延于
河东河南为州者二十有九宋分河北为东西二路
建康以后地入于金金建五京置十四总管 元立中
书省以分镇藩服而河北之为路者九明建北京属
府八州十有九县百二十有六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于兹省漷县 (第 1b 页)
前载籍无徵著于春秋十二诸侯之谱者是为燕晋
之疆及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是为钜鹿邯郸辽西右
北平上谷渔阳代郡汉兴郡国相错为国者七为郡
者十其在于晋为国者十有三为郡者十有一其在
于隋为郡者十有九其在于唐为河北道而旁延于
河东河南为州者二十有九宋分河北为东西二路
建康以后地入于金金建五京置十四总管 元立中
书省以分镇藩服而河北之为路者九明建北京属
府八州十有九县百二十有六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于兹省漷县 (第 1b 页)
张彦明世德碑铭
公名炤字彦明为济南人祖讳全妣韩氏考讳信妣李
氏吕氏两世治生商贾累资富贵乡里贫不给者出有
馀以周惠之称贷而不能偿者悉毁其券岁壬辰兵荒
民乏食发私廪起饿殍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公幼业
儒以科举进士之路废改习吏事起身济南总府掾廉
畏谨干考功上计十年无败失以劳能升本府从事岁
己未赴寿阳行省会计出入积年钱谷陈诉不允银一
十万五千两悉得开除贫富贵贱免重徵之苦民用不
扰中统建 元立中 书省省掾难其人公首膺选擢掌边
防几密就迁左司提控案牍四年出为山东东路大都
督府员外郎未几改充山东东路 (第 9b 页)
公名炤字彦明为济南人祖讳全妣韩氏考讳信妣李
氏吕氏两世治生商贾累资富贵乡里贫不给者出有
馀以周惠之称贷而不能偿者悉毁其券岁壬辰兵荒
民乏食发私廪起饿殍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公幼业
儒以科举进士之路废改习吏事起身济南总府掾廉
畏谨干考功上计十年无败失以劳能升本府从事岁
己未赴寿阳行省会计出入积年钱谷陈诉不允银一
十万五千两悉得开除贫富贵贱免重徵之苦民用不
扰中统建 元立中 书省省掾难其人公首膺选擢掌边
防几密就迁左司提控案牍四年出为山东东路大都
督府员外郎未几改充山东东路 (第 9b 页)
以风故弗能前然视舌尚在且有知己者可
与之言故不自忘其僣越而覼缕也惟先生不辞缓颊
之劳特赐发扬公道幸甚 元公本 传就用缄去拙诗奉
怀别楮呈似一笑
慰顾国衡丧父书
暮春承令先君书首叙别怀次言羁况惊虞忧患靡不 (第 24b 页)
与之言故不自忘其僣越而覼缕也惟先生不辞缓颊
之劳特赐发扬公道幸甚 元公本 传就用缄去拙诗奉
怀别楮呈似一笑
慰顾国衡丧父书
暮春承令先君书首叙别怀次言羁况惊虞忧患靡不 (第 24b 页)
答杨原忠运长
不佞跧伏深山闻门下声称藉甚窃神交之日久近余
懋吾亟道门下惓惓不佞盛意不佞方图修讯乃使使
奉书贶俨然先之矣此其谦德虚怀即古人宁多让焉
且感且愧其何以当道学之传肇自虞廷十六字而孔
子括以学之一言此正先师吃紧为人处此其功真贤
于尧舜远甚故子思解之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孟
子解之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可见圣门
之学全在心性上用功非泛泛然向外驰求也世儒不
知有心性者多炫闻见以为博其究也失之泛滥固不
是至于知有心性者又黜闻见以为高其究也失之空
寂尤不是此圣学所以不光而世道人心所以不古若
也故以心性为本体以学问为功夫 元元本 夲归根复
命此圣门一贯之学非深造自得不及此承教亹亹千
百言溯圣学之渊源抉异端之流弊援古證今批郤导
窾 (第 26a 页)
不佞跧伏深山闻门下声称藉甚窃神交之日久近余
懋吾亟道门下惓惓不佞盛意不佞方图修讯乃使使
奉书贶俨然先之矣此其谦德虚怀即古人宁多让焉
且感且愧其何以当道学之传肇自虞廷十六字而孔
子括以学之一言此正先师吃紧为人处此其功真贤
于尧舜远甚故子思解之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孟
子解之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可见圣门
之学全在心性上用功非泛泛然向外驰求也世儒不
知有心性者多炫闻见以为博其究也失之泛滥固不
是至于知有心性者又黜闻见以为高其究也失之空
寂尤不是此圣学所以不光而世道人心所以不古若
也故以心性为本体以学问为功夫 元元本 夲归根复
命此圣门一贯之学非深造自得不及此承教亹亹千
百言溯圣学之渊源抉异端之流弊援古證今批郤导
窾 (第 26a 页)
入混合巳神至中丹田混合丹真至上丹
田混合帝君如法在三气中上相仙官出
上元侍立上部左右青气中将军玉女金
童出中 元立中 部左右黄气中功曹使者
出下元立下部左右白气中自已出紫户
忘形冥合太虚然后举一念上朝
三境随意所 (第 017a 页)
田混合帝君如法在三气中上相仙官出
上元侍立上部左右青气中将军玉女金
童出中 元立中 部左右黄气中功曹使者
出下元立下部左右白气中自已出紫户
忘形冥合太虚然后举一念上朝
三境随意所 (第 017a 页)
其九
黄芽不是铅二物生丹田若求巨胜法铅汞
须自然都非世间有不问愚与贤日魂与月
华识者皆神仙
其十
太 元道士本 神仙移名中都学自然世人鍊
药迷金水烧尽黄芽不识铅西蜀水银人竞
采得火须臾变作烟若能得一莫执一妙法
玄 (第 005b 页)
黄芽不是铅二物生丹田若求巨胜法铅汞
须自然都非世间有不问愚与贤日魂与月
华识者皆神仙
其十
太 元道士本 神仙移名中都学自然世人鍊
药迷金水烧尽黄芽不识铅西蜀水银人竞
采得火须臾变作烟若能得一莫执一妙法
玄 (第 005b 页)
所谓童真和尚者阒然不在
止晤一云水上人坐而询焉答曰非谬也亦非遥承
也盖大慧之嫡嗣隐于梁岷之间累代不绝 元元本
本灼有定据此则其后裔耳予益加迷闷愕然曰天
下宁有是哉大慧去今五百岁矣绳武继徽灯录缺
如即有授受安所凭 (第 0285b 页)
止晤一云水上人坐而询焉答曰非谬也亦非遥承
也盖大慧之嫡嗣隐于梁岷之间累代不绝 元元本
本灼有定据此则其后裔耳予益加迷闷愕然曰天
下宁有是哉大慧去今五百岁矣绳武继徽灯录缺
如即有授受安所凭 (第 0285b 页)
。顺德即其邢州置安国军节度。广平为边地,置防御使大名,即其安武军府,后改总管府,以附近十二猛安隶焉。 元立中
书省、行中书省,分镇藩服路。顺天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后改中都,再改大都,置留守司。又置大都路总
景源对。告子所谓生之谓性。此释氏作用之说也。所谓性犹湍水者。此扬子善恶混之说也。所谓性犹杞柳者。此荀氏性恶之说也。如所谓气质之性。虽近于湍水之说。然人性本善无恶。而一朝为恶所混。终不能复其善也。乌可谓有生之初。善恶便混也。今天下虽已陆沈。其民则尧舜以来所子育也。如有圣人。明其德以新四海。则 元元本
然之性。可以复也。
继之者。当属发处耶。当属未发耶。抑兼已发未发耶。水之就下。喻本然之善耶。
志俭 (第 535L 页)
继之者。当属发处耶。当属未发耶。抑兼已发未发耶。水之就下。喻本然之善耶。
志俭 (第 53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