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尤 烈(晋江人进士)     孙应鳌(见前)


  何大章(海阳人进士)      郑 逑(进士)
  王文翰(汾州人进士)     王应时(侯官人进士)

  李正彝(巴陵人进士)     卢岐 (第 61a 页)
  沈越字中甫江宁人嘉靖进士巡按江西执法峻整严
嵩当国意有所不悦以指授越越不从嵩衔之坐甲

辰监试被议左迁开州判(江南通志)

   郑逑
字世美闽县人嘉靖庚戌进士仕至江西参议祖
琳居官刚介人目为郑硬头逑有祖风亦不能俯仰
于人时相严嵩夺民溉 (第 51a 页)
  庄维春
庄维春闽人年十三时父官琼州维春往省之将抵海
陾作诗曰十里至海路巳绝四面无村人独行百梦不

能一到此双亲犹自隔蓬瀛后官至豫章太守(小草斋/诗话)
   郑逑
闽郑参知逑年八十四元日梦中作诗云皇极开三统
金丹转九还虽居人世上却巳出尘寰晓而诵之不知
其解是岁卒( (第 15a 页)
 今人至以外孙奉祀。一庙而二姓同祭。夫天之生物。使之一本。而此则为二本焉。甚不可也。今人或不幸其外家祖先无后。而未有所处者。不忍其主之无归。则权宜奉置别所。而往来奠省。未为不可。若公然与其本亲同享一庙。则悖理莫甚。所谓神不歆非礼者。此类之谓也。
右退溪答 郑寒冈
书。而偶阅得见。故誊附。盖此事所关非轻。在一家之道。不敢不尽言。故累烦至此。惟在佥议量处。
与玄甥道 (第 442L 页)
。是生讳德符成均进士。是生讳遵庆。是生讳熙复 赠左承旨。是生讳润雨文科工曹参议 赠吏曹参判号石潭。以 寒冈郑先生
高弟。从享桧泗两院。是府君之高祖也。曾祖讳道长文科弘文馆副应教 赠议政府左赞成号洛村。出为承旨公之弟 (第 505L 页)
也。秋以为期。
游观鱼台记
泗水之阳。有曰观鱼台者。悬崖临江。岩广斗断。上天下渊。收揽旷野远山之胜。 郑文穆先生
与旅轩,乐斋一时诸贤杖屦游赏而命名之。行过于斯者。想慕指点。至今犹有剩馥焉。壬子后四月初。因贺郑叔润 …… (第 340L 页)
。不知后之游此者倘亦追思今日之游而慨然兴感者乎。
默轩先生文集卷之七
 跋
  
武屹九曲图跋
惟我 寒冈郑先生
躬行晦庵夫子之道。而藏修歌咏之所。最在于武屹一区。与晦庵之武夷同焉。先生尝增撰武夷志。又和九曲诗。其 (第 340L 页)
。载三纲行实。世袭簪组。曾祖讳钦祖。庆尚虞侯。祖讳元结。 赠汉城右尹。考讳汝俞。务功郎。号锄斋。师事 郑寒冈,
徐乐斋两先生。学行著闻。妣骊兴李氏。兵曹判书敬宪公讳继孙之孙。 赠判决事讳友谦之女。万历三十九年辛亥 …… (第 398L 页)
川蔡氏。训导应龟之女。公以辛未八月二十二日生。少受学于权松溪应仁。既而。就正于乐斋徐先生思远。卒业于 文穆公
郑先生之门。公事亲尽诚。常得其欢心。壬辰。避倭寇于八公山中。丁外艰。虽当乱离艰险之际。而亲自扶榇返故 …… (第 401L 页)
司宰监正 赠户曹参判。曾祖讳楔。武科水使。录壬辰原从功。 赠户曹参判。祖讳尚虎。进士。号愧斋。从学于 寒冈郑先生
之门。 赠左承旨。考讳世纬。 赠兵曹参判。妣贞夫人西河卢氏。通德郎讳㫻之女。 仁祖乙酉正月初四日。生 …… (第 403H 页)
士林。置位田给院奴。为久远典守之计。其笃于人伦如此。公世居梅南。壬辰。移于汶洙。且欲移卜泗水。泗水。 寒冈郑先生
讲道易箦之地也。其 (第 405L 页)
 家礼忌祭条曰。是日。不饮酒。不食肉。不听乐。黪巾

素服素带以居。夕寝于外。此只言忌祭当日。而齐戒日。饮酒食肉。不去华盛之服。不寝于外。恐是难从者。未知如何。
饮酒不至乱。食肉不茹荤。即齐戒之礼。则齐戒日。不饮不肉。恐过于礼矣。世俗于忌祭。前期行素。虽本于申屠蟠而成。流来之规。实非礼意也。曾闻 郑寒冈
只于当日行素。盖主是日也之文也。然夕寝于外。则不但于是日。齐戒日亦当寝于外。此则与饮酒食肉不同。当各 (第 310L 页)
道节。谢病入琵瑟山。托于仙以老。础所居旁有地。曰闻岩。溪山佳好。其南则洛江下流。有龙湖者。亦名胜也。 郑逑寒冈先生,
张显光旅轩先生。常从础游其间。其泛舟于湖也。诸先生酒酣。为础歌且相品题。其曰武中君子。逑之言也。其曰 (第 457L 页)
     
(此以上例铺之中俨有法度)

佥正李公墓志铭(辛亥)
故佥正李公讳绩。字仲栗。寒暄金先生高弟也。今去公之世。几三百年。其生卒仕宦言行之详。无得以考焉。独尝为先生状其德。其文尚传于世。南秋江孝温。柳眉岩希春。 郑寒冈逑
所编师友儒先录等书。公名俱载焉。称公工于诗。后攻庸学。敦实而遗华。志尚高远。不沾沾窠臼。平居冠带澹如 (第 87H 页)
从祖弟晚轩先生。则有齿有德。卓肰万历中湖外一柱。而又以传于活溪李先生。君子曰若晚轩活溪使在岭南。岂在 郑寒冈
下哉。信斯言也。以晚轩为王父之父。以活溪为王母之父。而内外胚胎。乐有私淑之懿。又孰京于六拙先生者乎。 (第 240L 页)

郑寒冈
五服沿革图。折衷近世儒先之说。名曰家仪。成教于乡塾。学者称东冈先生。克享大耋。神识不衰。及寝疾。题诗 (第 570H 页)
。见道最精。诚可谓一世真儒。龙岩之称先生。曰体用混圆。动静无违。闻风者服。觌德者悦。稍后进而贤者。曰 寒冈郑先生。
亦曰深造自得之妙。为平生所深仰。当 明,宣之际。运化丕阐。儒贤辈出。晦,退二先生为海内宗师。羽翼斯文 (第 408L 页)
也。卜筑灵山治德岩山下。因自号德岩。读书修身。善事亲。母丧庐墓三年。值壬辰倭寇难。奉父入临瀛。依府伯 寒冈郑先生。
先生素与公相善。公虽避地栖屑。竭力供甘旨。诣郭公再祐军中。赞御戎机略。闻父病。归曰吾不为温太真也。弟 …… (第 510L 页)
南汉。公年七十馀。子弟请萉难。公叱曰。 君父在围城中。吾岂忍草间求活耶。公自幼爱亲有至性。及长。师事 寒冈郑先生。
闻为学大方。游旅轩张先生门。大被嘉奖。演先生训。作慎字说累百言。先进诸贤。咸盛称。其行谊文学。此其涵 (第 514H 页)
为五世祖。展力副尉讳舜卿。庆尚虞侯讳钦祖。 赠汉城府右尹讳元结。为高曾祖祖三世。考讳汝俞。务功郎。游 郑寒冈
徐乐斋两贤门。用学行著。乡人立祠祀。妣骊兴李氏。兵曹判书敬宪公讳继孙孙。赠判决事讳友谦女。万历三十九 …… (第 40H 页)
得第而竟屈。例当补官。公叹曰。宁老死丘壑。安能蹩躠风埃中干进耶。拂衣归家密阳之琴湖。读书耕钓为乐。闻 寒冈,
旅轩二先生之风。而往师焉。识为学大方。进修甚笃。喜训进后生。多成就。鹤沙金公应祖,眉叟许公穆。皆慕与 (第 49L 页)
数相偿。府君笑曰。本郡流民未集。军簿枵然。每签一丁。阖境骚扰。岂可病民以便其私乎。鱼竟不能强之。郡即 寒冈郑先生
所尝莅也。百年之后。遗教寖衰。士多不习文术。府君思有以振作之。乃复其稍有行谊文学者数家以优之。聚邑中 (第 274H 页)
   二忧堂李先生影帧移安祝文
   还安祝文
   华城城址开基祝文
   道渊书院文正公眉叟许先生追配时告原位文穆公 寒冈郑先生

   告配位文正公眉叟许先生文
 哀册文哀辞(并附)
   仁淑元嫔哀册文
   从姊吴氏妇哀
名。蜚英翰苑。万历壬辰之乱。纠率义旅。洒泣登坛。誓不与逆蛮俱生。尽瘁裹革。不负所学。呜呼。何其韪也。 寒冈郑先生
尝曰。乌川一里。尽君子人。盖指公之家也。其学问之懿。忠孝之实。善言德行者苟能探溯以观其有。不知其所以 (第 70L 页)
也。苟行也。虽不言亦可也。然子贡曰。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君子固以质为先。文亦岂可以忽哉。乐园安公。 寒冈郑先生
门人也。立于朝。确乎有守。贼臣尔瞻要与交。谢不往。仁弘宗胄张于岭南。势焰能祸福人。趋附者如市。避之若 (第 86H 页)
理也。昌宁县北。有峰曰莲花。峰之下有川曰伊溪。山麓遇溪而断。洞壑夷而宽。实芙容堂成公讲学之所也。初。 寒冈郑先生
作昌宁宰。为邑子刱若干楹于伊溪上。讨经旨习礼容。儒化丕振。将归。以公为及门高足而所居又在其里故。仍付 (第 11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