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事彙部類
經集部類
(日之祸实由公卿大夫无气节忠义非王安石学/术坏之耶议者谓安石政事虽不善学术尚可取)
(臣谓政事害人才学术害人心冯道事四姓八君/安石乃曰道最善避难以存身使公卿大夫皆 师)
(安石 之言宜其无气节忠义也复授左司諌感知/遇益罄忠鲠言正心在务学治国在用人朝廷之)
(祸在朋党仍乞增轮 (第 1b 页)
(臣谓政事害人才学术害人心冯道事四姓八君/安石乃曰道最善避难以存身使公卿大夫皆 师)
(安石 之言宜其无气节忠义也复授左司諌感知/遇益罄忠鲠言正心在务学治国在用人朝廷之)
(祸在朋党仍乞增轮 (第 1b 页)
安国舅骨都侯喜为等虑并被诛乃格杀安
国立师子为亭独尸逐侯鞮单于 夏五月南单于师
子立降胡五六百人夜袭 师子安 集掾王恬将卫护士
与战破之于是降胡遂相惊动十五部二十馀万人皆
反胁立前单于屯屠何子薁鞮日逐王逢侯为单 (第 25a 页)
国立师子为亭独尸逐侯鞮单于 夏五月南单于师
子立降胡五六百人夜袭 师子安 集掾王恬将卫护士
与战破之于是降胡遂相惊动十五部二十馀万人皆
反胁立前单于屯屠何子薁鞮日逐王逢侯为单 (第 25a 页)
知陈州及陛辞极论新法之害帝为之抚然未几召
为宣徽北院使留京 师安石 深沮之方平亦力求去
乃复出判应天府
二月河北安抚使韩琦请罢青苗法王安石称疾不朝
诏谕起之
琦上疏 …… (第 1b 页)
王安石尝欲置其党一二人于经筵以防察奏对者
吕惠卿遭父丧去职安石遂荐布代之布资序浅人
尤不服寻罢(山阴陆佃尝受经于安石至是应举入/京 师安石 问以制政佃曰法非不善但)
(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 (第 14b 页)
安石 惊曰何乃尔吾与/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
(閒颇以为拒諌 (第 14b 页)
安石 笑曰吾岂拒諌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召佃谓之) …… (第 14b 页)
(浅则齿碍泥沙人皆知不可用惟安石善其法乃赏/怀信而命公义官以杷法下大名令子渊与通判知)
(县共试之皆言不可用会子渊以事至京 师安石 问/其故子渊意附会遽曰法诚善第同官议不合 (第 49a 页)
安)
(石 大/悦)乃置浚河司将自卫州浚至海口差子渊为都
大提举公义为之属
六月置军器监 (第 49a 页)
为宣徽北院使留京 师安石 深沮之方平亦力求去
乃复出判应天府
二月河北安抚使韩琦请罢青苗法王安石称疾不朝
诏谕起之
琦上疏 …… (第 1b 页)
王安石尝欲置其党一二人于经筵以防察奏对者
吕惠卿遭父丧去职安石遂荐布代之布资序浅人
尤不服寻罢(山阴陆佃尝受经于安石至是应举入/京 师安石 问以制政佃曰法非不善但)
(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 (第 14b 页)
安石 惊曰何乃尔吾与/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
(閒颇以为拒諌 (第 14b 页)
安石 笑曰吾岂拒諌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召佃谓之) …… (第 14b 页)
(浅则齿碍泥沙人皆知不可用惟安石善其法乃赏/怀信而命公义官以杷法下大名令子渊与通判知)
(县共试之皆言不可用会子渊以事至京 师安石 问/其故子渊意附会遽曰法诚善第同官议不合 (第 49a 页)
安)
(石 大/悦)乃置浚河司将自卫州浚至海口差子渊为都
大提举公义为之属
六月置军器监 (第 49a 页)
(春秋史汉载成败安危存亡理乱为世龟鉴安石使/学者不读史汉扬雄不死王莽之篡而著剧秦美新)
(之文安石乃曰合于孔子无可无不可之义冯道事/四姓八君安石乃曰善避难以存身使公卿皆 师安)
(石
之言宜其无气节/忠义也疏入帝大喜)授左司谏赐三品服已而公辅
复请禁程氏学诏从之(公辅疏言今世取程颐 (第 45b 页)
(之文安石乃曰合于孔子无可无不可之义冯道事/四姓八君安石乃曰善避难以存身使公卿皆 师安)
(石
复请禁程氏学诏从之(公辅疏言今世取程颐 (第 45b 页)
自是中都援绝内外不通承晖与尽忠会议期同死
社稷尽忠不从承晖怒即起还第然兵柄既皆属尽
忠承晖无如之何乃辞家庙作遗表付 尚书省令史
师安石(字子安清安人本姓/尹氏避国讳更焉) 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
平章政事高琪奸状且谢不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
若平日与安石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 (第 45a 页)
社稷尽忠不从承晖怒即起还第然兵柄既皆属尽
忠承晖无如之何乃辞家庙作遗表付尚书省令史
师安石(字 子安 清安人本姓/尹氏避国讳更焉)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
平章政事高琪奸状且谢不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
若平日 (第 45a 页)
与 安石 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经皆经
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被酒取笔与 (第 45a 页)
安石
诀谓曰子行 (第 45a 页)
安石 出门闻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 …… (第 45a 页)
宫室为乱兵所焚火月馀不灭时蒙古主在桓州闻
燕陷遣使劳明安等而辇其府库之实北去于是金
祖宗神御及诸妃嫔皆沦没焉 (安石 奉承晖遗表至/汴赠尚书令广平郡)
(王谥忠肃尽忠至汴金主释不问仍/以为平章政事未几以谋逆伏诛) (第 45b 页)
社稷尽忠不从承晖怒即起还第然兵柄既皆属尽
忠承晖无如之何乃辞家庙作遗表付 尚书省令史
师安石(字子安清安人本姓/尹氏避国讳更焉) 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
平章政事高琪奸状且谢不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
若平日与安石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 (第 45a 页)
社稷尽忠不从承晖怒即起还第然兵柄既皆属尽
忠承晖无如之何乃辞家庙作遗表付尚书省令史
师安石(字 子安 清安人本姓/尹氏避国讳更焉)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
平章政事高琪奸状且谢不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
若平日 (第 45a 页)
与 安石 举白引满谓之曰承晖于五经皆经
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被酒取笔与 (第 45a 页)
安石
诀谓曰子行 (第 45a 页)
安石 出门闻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 …… (第 45a 页)
宫室为乱兵所焚火月馀不灭时蒙古主在桓州闻
燕陷遣使劳明安等而辇其府库之实北去于是金
祖宗神御及诸妃嫔皆沦没焉 (安石 奉承晖遗表至/汴赠尚书令广平郡)
(王谥忠肃尽忠至汴金主释不问仍/以为平章政事未几以谋逆伏诛) (第 45b 页)
观文殿学
士判尚书都省安石言留之不便遂出知陈州及陛辞
极论新法之害帝为之怃然未几召为宣徽北院使留
京 师安石 深沮之方平亦力求去乃复出判应天府
二月壬戌朔河北安抚使韩𤦺言臣准青苗诏书务在
优民不使兼并者乘其急 (第 2a 页)
士判尚书都省安石言留之不便遂出知陈州及陛辞
极论新法之害帝为之怃然未几召为宣徽北院使留
京 师安石 深沮之方平亦力求去乃复出判应天府
二月壬戌朔河北安抚使韩𤦺言臣准青苗诏书务在
优民不使兼并者乘其急 (第 2a 页)
皆属尽忠承晖无如之
何乃辞家庙召左右司郎中赵思文谓之曰事势至此
惟有一死以报国家五月庚申承晖作遗表付 尚书省
令史师安石 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果勒齐奸状且谢不 …… (第 26a 页)
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随年
劳多寡分给之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 安石 举
白引满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
虚文既被酒取笔与 (第 26b 页)
安石 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曰遽
尔谬误得非神志乱耶谓 (第 26b 页)
安石 曰子行矣 (第 26b 页)
安石 出门闻
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药死矣家人匆匆瘗庭中是日
暮凡在中都妃嫔闻尽忠将南奔皆束装至通玄门尽
忠绐 …… (第 26b 页)
来我辈岂得至此承晖好学淹贯经史虽生而富贵居
家类寒素尝置司马光苏轼像于书室曰吾师司马而
友苏公及卒 安石 奉遗表至汴赠尚书令广平郡王谥 (第 27a 页)
何乃辞家庙召左右司郎中赵思文谓之曰事势至此
惟有一死以报国家五月庚申承晖作遗表付 尚书省
令史师安石 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果勒齐奸状且谢不 …… (第 26a 页)
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随年
劳多寡分给之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 安石 举
白引满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授谨守而力行之不为
虚文既被酒取笔与 (第 26b 页)
安石 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曰遽
尔谬误得非神志乱耶谓 (第 26b 页)
安石 曰子行矣 (第 26b 页)
安石 出门闻
哭声复还问之则已仰药死矣家人匆匆瘗庭中是日
暮凡在中都妃嫔闻尽忠将南奔皆束装至通玄门尽
忠绐 …… (第 26b 页)
来我辈岂得至此承晖好学淹贯经史虽生而富贵居
家类寒素尝置司马光苏轼像于书室曰吾师司马而
友苏公及卒 安石 奉遗表至汴赠尚书令广平郡王谥 (第 27a 页)
齐巴延(任邱人奉州尹) 麻九畴(鄚人应童子科应奉翰林)
许 古(清州人明昌年第) 师安石(清州人承安年第尚书右丞) 许安仁(沧州人大定年第泽州刺史) 陈 岢(沧州人大安年第司谏)
蔡 璋(正定人正隆年第 (第 23b 页)
许 古(清州人明昌年第) 师安石(清州人承安年第尚书右丞) 许安仁(沧州人大定年第泽州刺史) 陈 岢(沧州人大安年第司谏)
蔡 璋(正定人正隆年第 (第 23b 页)
属尽忠承晖无如之何乃辞家庙
召左右司郎中赵思文谓之曰事势至此惟有一死以
报国家耳五月一日承晖作遗表付 尚书省令史师安
石 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平章政事高琪奸状且谢不 …… (第 13b 页)
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分给
之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 安石 举白引满谓之
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受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
被酒取笔与 (第 14a 页)
安石 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曰遽尔谬误
得非神志乱耶谓 (第 14a 页)
安石 曰子行矣 (第 14a 页)
安石 出门闻哭声复
还问之则已仰药死矣家人匆匆瘗庭中是日暮凡在
中都妃嫔闻尽忠将南奔皆束装至通玄门尽忠绐之 …… (第 14a 页)
明安等而辇其府库之实北去于是金祖
宗神御及诸妃嫔皆没焉尽忠行至中山谓所亲曰若
与诸妃偕来我辈岂得至此 安石 奉承晖遗表至汴赠
尚书令尽忠至金主释不问仍以为平章政事
金好之绝
宁宗嘉定四年六月遣金嵘贺金主生 (第 14b 页)
召左右司郎中赵思文谓之曰事势至此惟有一死以
报国家耳五月一日承晖作遗表付 尚书省令史师安
石 书之皆论国家大计及平章政事高琪奸状且谢不 …… (第 13b 页)
能终保都城之罪从容若平日尽出财物召家人分给
之举家号泣承晖神色泰然方与 安石 举白引满谓之
曰承晖于五经皆经师受谨守而力行之不为虚文既
被酒取笔与 (第 14a 页)
安石 诀最后倒写二字投笔曰遽尔谬误
得非神志乱耶谓 (第 14a 页)
安石 曰子行矣 (第 14a 页)
安石 出门闻哭声复
还问之则已仰药死矣家人匆匆瘗庭中是日暮凡在
中都妃嫔闻尽忠将南奔皆束装至通玄门尽忠绐之 …… (第 14a 页)
明安等而辇其府库之实北去于是金祖
宗神御及诸妃嫔皆没焉尽忠行至中山谓所亲曰若
与诸妃偕来我辈岂得至此 安石 奉承晖遗表至汴赠
尚书令尽忠至金主释不问仍以为平章政事
金好之绝
宁宗嘉定四年六月遣金嵘贺金主生 (第 14b 页)
(初帝欲用王安石方平以为不可方平寻以丧去服/阕以观文殿学士判尚书省安石言留之不便遂出)
(知陈州及陛辞极论新法之害帝为之怃然未几召/为宣徽北院使留京 师安石 深沮之方平亦力求去)
(乃复出判/应天府)
二月河北安抚使韩琦请罢青苗法王安石称疾不朝
诏谕起之 …… (第 40b 页)
(王安石常欲置其党一二人于经筵以防察奏对者/吕惠卿遭父丧去职安石遂荐布代之布资序浅人)
(尤不服寻罢○山阴陆佃尝受经于安石至是应举/入京 师安石 问以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
(如初意还为扰民 (第 52b 页)
安石 惊曰何乃尔吾与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 (第 52b 页)
(拒谏 安石 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召佃谓之曰惠卿言)
(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 (第 53a 页)
(知陈州及陛辞极论新法之害帝为之怃然未几召/为宣徽北院使留京 师安石 深沮之方平亦力求去)
(乃复出判/应天府)
二月河北安抚使韩琦请罢青苗法王安石称疾不朝
诏谕起之 …… (第 40b 页)
(王安石常欲置其党一二人于经筵以防察奏对者/吕惠卿遭父丧去职安石遂荐布代之布资序浅人)
(尤不服寻罢○山阴陆佃尝受经于安石至是应举/入京 师安石 问以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
(如初意还为扰民 (第 52b 页)
安石 惊曰何乃尔吾与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 (第 52b 页)
(拒谏 安石 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召佃谓之曰惠卿言)
(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 (第 5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