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史傳部類
 御殿更名曰报德殿十三年东京垂庆寺起神御殿
礼志世宗大定二年有司援唐典昭德皇后合立别庙
拟于太庙内垣东北起建从之三年十月七日太庙祫
享升祔 睿宗皇帝
并昭德皇后神主同时制造题写奉 (第 2a 页)
         右辽世宗

金史熙宗本纪熙宗皇帝太祖孙景宣皇帝子母富察
氏天辅三年己亥岁生天会八年安班贝勒杲薨太
宗意久未决十年左副元帅宗翰 右副元帅宗辅
左监
军完颜希尹入朝与宗干议曰安班贝勒虚位已久
今不早定恐授非其人哈喇先帝嫡孙当立相与请于
太宗者再 …… (第 2b 页)
 宗庙谥尊帝为景宣皇帝子哈喇常胜察喇哈喇是
 为熙宗
          右金熙宗
世宗本纪世宗皇帝太祖孙 睿宗
子也母曰贞懿皇后
李氏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海陵正隆六年十月
丙午告于太祖庙即皇帝位丁未大赦改元大定 (第 3b 页)
十一
月甲申追尊皇考豳王为皇帝谥简肃庙号睿宗皇妣
富察氏曰钦慈皇后李氏曰贞懿皇后

  睿宗
(第 4a 页)
睿宗皇帝讳宗尧
太祖征伐诸子皆总戎旅
 惟帝在帷幄天辅十三年薨年四十陪葬睿陵追封
 潞王谥襄穆皇统六年进冀国王正隆二 (第 4a 页)
年追赠太
 师上柱国改封许王世宗即位追上尊谥立德显仁
 启圣广运文武 简肃皇帝
庙号睿宗二年改葬于大
 房山号景陵
          右金世宗
元史武宗本纪武宗皇帝顺宗达尔玛巴拉 (第 4a 页)
之长子也

母曰兴圣皇太后鸿吉哩氏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大德十一年春成宗崩五月甲申皇帝即位于上都是日
追尊皇考曰皇帝尊太母元妃曰皇太后六月丁酉中
书右丞相哈喇哈逊达尔罕左丞相塔喇海言臣等与
翰林集贤太常老臣集议皇帝嗣登宝位诏追尊皇考
为皇帝皇考大行皇帝同母兄也大行皇帝祔庙之礼
尚未举行二帝神主依兄弟次序祔庙为宜今拟请谥
皇考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大行皇帝曰钦明广孝

皇帝庙号成宗太祖之室居中 睿宗
西第一室世祖西
第二室裕宗西第三室顺宗东第一室成宗东第二室
先元妃鸿吉哩氏实哩达喇宜谥曰贞慈静懿皇后 …… (第 5a 页)
          右元泰定帝
明史世宗本纪世宗皇帝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杭国
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十六年三月丙寅武宗崩无嗣慈
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以遗诏迎兴王于兴
邸即皇帝位戊申命礼臣集议兴献王封号秋七月壬
子进士张璁言继统不继嗣请追崇所生立兴献王庙

于京师初礼臣议考孝宗改称兴献王皇叔父援宋程
颐议濮王礼以进不允至是下璁奏命廷臣集议杨廷
和等抗疏力争皆不听冬十月己卯朔追尊父兴献王
为兴献帝祖母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为兴献

  睿宗
(第 7a 页)
睿宗
兴献皇帝祐杭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弘治四年建邸德安已改安
 陆正德十四年薨谥曰献王 …… (第 7a 页)
 镇改安陆州为承天府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加

 尊皇考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谥知天守
 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 睿宗
 
祔太庙位次武宗上明堂大享奉主配天罢世庙之
 祭四十四年芝生世庙柱复立玉芝宫祀焉穆宗立
 乃罢明堂配享 …… (第 9a 页)
 隙地相度二月初建九庙
嘉靖七年六月明伦大典成颁示天下癸卯定议礼诸
臣罪追削杨廷和等籍七月己卯追尊孝惠皇太后为
太皇太后恭穆献皇帝为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

辛巳尊章圣皇太后为章圣慈仁皇太后
十年十二月戊子御史喻希礼石金因修醮请宥议礼
诸臣罪下锦衣卫狱
十五年冬十月己亥更定世庙为献皇帝庙
十七年六月丙辰定明堂大飨礼九月辛巳上太宗庙
号成祖献皇帝庙号 睿宗
神主祔太庙跻武宗上辛卯
大享上帝于元极宝殿 (第 41b 页)
睿宗

四十四年六月甲戌芝 (第 41b 页)
睿宗
原庙柱告庙受贺遂建 …… (第 41b 页)
庙二十二年更新太庙廷议 睿宗
孝宗并居一庙同为
昭帝责诸臣不竭忠任事寝其议己而左庶子江汝璧
请迁皇考庙于穆庙首以当将来世室与成祖庙 …… (第 43b 页)
右赞善郭希颜又欲于太祖庙文世室外止立四亲庙
而祧孝宗武宗以礼臣斥其妄而止二十四年六月新
太庙成遂奉 睿宗
于太庙之左第四序跻武宗上而罢
特庙之祀四十四年以旧庙柱产芝更号曰王芝宫定
日供时享仪穆宗初因礼臣请乃 …… (第 43b 页)

丁汝谦请仍专祭玉芝宫复奉宣宗帝后冠服于太庙
帝责汝谦妄议谪外任天启元年太常少卿李宗延奏
祧庙议言 睿宗
入庙世宗无穷之孝思也然以皇上视
之则远矣俟光宗升祔时或从旧祧或从新议盖在孝
子固以恩事亲而在仁人当以 (第 44a 页)
 之祖则不易虽百世惟以后稷配上帝则以父若宣
 王配上帝则须以厉王虽圣如尧舜不可以为父虽
 恶如幽厉不害其为所生也故祭法言有虞氏 宗尧
 
非也如此则须是尧舜之子苟非其子虽舜受以天
 下之重不可谓之父也如此则是尧养舜以为养子 (第 5a 页)
 之义疏也上只添禘郊祖庙一段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夏后氏亦
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
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郑氏曰禘 …… (第 1b 页)
 者谓虞氏冬至祭昊天上帝于圜丘大禘之时以黄
 帝配祭而郊喾者谓正建寅之月祭感生帝于南郊
 以喾配也祖颛顼而 宗尧
者谓祭五天帝五人帝及
 五人神于明堂以颛顼及尧配之也祖始也宗尊也
 其夏后氏以下禘郊祖宗其义亦然但所 …… (第 3b 页)
 天则舜合以颛顼配天也为身继尧绪不可舍唐之
 祖故推喾以配天而舜之世系出自颛顼故以为始
 祖情礼之至也舜 宗尧
当禹身亦宗舜凡祖者创业
 传世之所出也宗者德高而可尊其庙不迁也夏后
 氏禘黄帝义同舜也郊鲧者禹尊父且 …… (第 4b 页)
 而以其祖颛顼继之殷周以其去帝喾之近故禘喾

 而各推其祖以配之有虞氏夏后氏既同一禅让得
 天下则有虞氏郊喾而 宗尧
夏后氏亦当郊喾而宗
 舜今于夏后氏反谓祖颛顼而宗禹何也舜之受禅
 止于一世故就舜之身言之则不得不郊喾 (第 8a 页)
宗尧
 
禹之受禅传于数世故就禹之子言之则不得不郊
 鲧而宗禹使就舜之子言之则固当郊瞽瞍而宗舜
 而就禹之身言 …… (第 8a 页)
 主于不毁故必处之以世之先后而不以义之轻重
 此先而尊者所以为郊后而卑者所以为祖也然舜
 授禅于尧禹授禅于舜禹生于鲧汤生于主癸虞则
  宗尧
夏则不宗舜而宗禹夏则郊鲧殷则不郊主癸 …… (第 12b 页)
 法推其功烈至与先圣王并称故殷人以冥配天也
 礼以祖配天后稷周之太祖克配彼天此则无可疑
 也有虞氏祖颛顼而 宗尧
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殷
 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者帝颛顼者
 有虞氏异代之祖以功德而祖之也有虞 (第 19a 页)
宗尧

 以功德而宗之也国语注曰虞以上尚德是也夏后 (第 19a 页)
  禘祫下
公羊传曰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
韩诗传曰禘取毁庙之主皆升合食皆升合食则未毁
庙之主举矣郑康成谓禘祭毁庙不及亲庙(禘祫制云/禘不及亲)
(庙文武以下毁主依昭穆于文武庙/中祭之王季以上于后稷庙中祭之)陆淳谓禘祭不兼
群庙为其疏远不敢亵狎此殆未尝考之于经也诗颂
长𤼵大禘而歌玄王桓拨相土烈烈与夫武王之汤中
叶之太甲雍禘太祖(太祖后/稷也)而歌皇考之武王烈考之

文王则不及亲庙与夫不兼群庙之说其足信哉祭法
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高阳而 宗尧
夏后氏亦禘
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商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
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禘非祀天而 (第 19a 页)
 (父子相袭无以异臣子一体也君之则我以臣事之/父之则我以子奉之是故为人后者则为之子矣彼)

 (不以子继父则必以臣继君君臣犹父子则父子犹/君臣也舜之有天下祖颛顼而 宗尧
尧非同姓也受)
 (国焉尔非同姓尚宗之况亲亲乎高邮孙氏曰闵僖/之为君臣较然于人一旦以臣而上君乱法之甚 (第 23a 页)
 也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辞既不获矣于是正月之朔旦受命于神宗神宗者
 尧庙也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尧
大禹谟虞书也所称祖宗必指有虞之世而言之
 薛氏云受天下于人必告于其人所从受天下者此 (第 40a 页)
 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者以是为来格也据
 此作乐必是在宗庙祭祀之时此之谓祖考来格者
 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则知
 有虞氏之祖宗是颛顼与尧也此之作乐当在颛顼 (第 37b 页)
 (以子奉之是故为人后者则为之子矣彼不以子继/父则必以臣继君君臣犹父子则父子犹君臣也舜)
 (之有天下祖颛顼而 宗尧
尧非同姓也受国焉尔非/同姓尚宗之况亲亲乎高邮孙氏曰闵僖之为君臣)
 (较然于人一旦以臣/而上君乱法之 (第 19a 页)
 (京既有文王武王庙而周公又立文武二庙于洛邑/也喾受天下于颛顼故祢颛顼尧受天下于喾故祢)
 (喾祖颛顼舜之时尧庙新祔而尧之祖祢庙不改故/有虞氏以颛顼为太祖而郊喾 宗尧
祭颛顼喾尧三)
 (庙也舜之祭尧为承正统之祭丹朱之祭尧则如支/子有事而为坛以祭其祢之礼也其后禹嗣舜位 (第 35a 页)
 礼记纂言卷二十一    元 吴澄 撰
  祭法
  (法谓制之定者此篇记祭人鬼/天神地示之定制故曰祭法)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夏后氏亦
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
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禘大计切 (第 1a 页)
  祭法第二十三(吴兴沈氏曰祭法自燔柴于泰坛/祭天也以至终篇即书肆类于上)
   (帝禋于六宗望秩于山川遍于群神/之义疏也上只添禘郊祖庙一段)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夏后氏亦
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
(息列/反)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 (第 1a 页)
 有德则舜之曾祖句芒尝有功可以为祖今既不祖

 之矣瞽瞍顽而无德非所得而宗者故当祖喾而
 尧
也盖舜受天下于尧尧受之于喾故尧授舜而舜
 受终于文祖苏氏谓即喾庙也舜授禹禹受命于神
 宗即尧庙也即是 (第 2b 页)
可以知虞不祖句芒而祖喾不宗
 瞽瞍而 宗尧
也明矣先儒谓配天必以始祖配帝必
 以父以此宗字即为宗祀明堂之宗故疑舜当宗瞽
 瞍不当 (第 2b 页)
宗尧
窃意五帝官天下自虞以上祖功宗德
 当如郑注尚德之说三王家天下则自当祖宗所亲 …… (第 2b 页)
 然鲧尝治水而殛死有以死勤事之功非瞽瞍比也
 故当为祖但亦不当郊耳冥亦然由是论之则经文
 当云有虞氏禘黄帝而郊顼祖喾而 宗尧
夏后氏亦
 禘黄帝而郊顼祖鲧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契祖冥
 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如此则
  …… (第 3a 页)
 宗祀父于明堂以配上帝者一世而一易不计其功

 德之有无也有虞氏宗祀之礼未闻借使有之则宗
 祀瞽瞍以配帝自与 宗尧
之庙不相妨但虞不传子
 亦无百世不迁之义耳○今按以此章之宗为宗其
 有德者自无可疑但殷有三宗不惟言宗 (第 3b 页)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三 祭法
 一郊禘祖宗之说王郑异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
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
王而宗武王注云禘郊祖 (第 1a 页)
 自然者也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无垢曰文祖者尧之祖神宗者舜之宗祭法曰有虞
 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是神宗者乃尧庙
 也继世者不忘于始祖受终于文祖者尧继世也禅 (第 9b 页)
 下者文宗授天下于人必告于我所从受之人则文
 祖实尧之祖也特不知所祖果何人耳按祭法曰有
 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则神宗即尧也神
 宗为尧则文祖可指为颛顼矣但去古既远不可以 …… (第 9b 页)
 庙至禹则受天下于舜矣则舜命当于舜之祖庙岂
 宜亦就尧之祖庙哉故知神宗即有虞氏神宗之庙
 所谓祖颛顼而 宗尧
者是也 (第 10a 页)
 之位也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辞既不获矣于是正月之朔日受命于神宗神宗尧
 庙祭法曰有虞氏褅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禹谟虞书也所称祖宗必指有虞之世而言之苏氏
 云受天下于人必告于其人所从受天下者此论是 (第 37a 页)
 必受之于祖故尧授舜必告于文祖禅位者必受之
 于所禅之君故舜授禹必告于神宗神宗者尧庙也
 祭法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率百
 官若帝之初亦如舜摄位之初在璿玑而下是也圣
 人所为善盖有不约而同不求合而自契盖以循乎 (第 28a 页)
 (朱子曰尧舜之庙虽不可考然以义理推之尧之庙/当立于丹朱之国所谓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盖神)

 (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故礼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伊川以为可疑)
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询谋辟开也舜既告庙即位乃谋治于四岳之官开
 四方之门以 (第 61b 页)
 神宗尧庙也苏氏曰尧之所从受天下者曰文祖舜
 之所从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于人必告于其人
 之所从受者礼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
  宗尧
则神宗为尧明矣正月朔旦禹受摄帝之命于
 神宗之庙总率百官其礼一如帝舜受终之初等事
 也(吴氏曰祭法必 (第 29a 页)
有所据舜受尧之天下今以授禹/其 宗尧
为宜或谓舜不当立尧庙然尧与舜皆黄)
 (帝之后其 (第 29a 页)
宗尧
何嫌)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 (第 29a 页)
 (言母所以禁其辞禹有大功德故能谐和元后之任/○汉孔氏曰受舜终事之命神宗文祖之宗庙言神)
 (尊之陈氏曰舜言受终禹言受命互文苏氏曰/祭法谓有虞氏祖颛顼而 宗尧
则神宗其尧乎)
  (按文祖神宗皆难指言其人或指/为黄帝或指为尧皆未敢以为然)
 (○汉孔氏曰顺舜初 (第 17b 页)